出口成章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口成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成语注音
ㄔㄨ ㄎㄡˇ ㄔㄥˊ ㄓㄤ
成语正音
成,不能读作『cénɡ』。
成语简拼
CKCZ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出口成章
成语辨形
成,不能写作『诚』。
歇后语
孔夫子讲演;讲演团的团长
成语谜语
吝;白话文;广交会上签合同
成语英文
words flow from the mouth as from the pen of a master
成语日文
口(くち)にするところがそのまま立派(りっぱ)な文章(ぶんしょう)になる
成语俄文
говорить как по-писаному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成语释义

从口中说出的话有章法有文理。语本《诗经·小雅·都人士》。後用『出口成章』比喻才思敏捷,谈吐风雅。

成语用法

一、[义]比喻才思敏捷,谈吐风雅。褒义。[类]用在『学识广博』的表述上。[例](1)她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令人佩服!(2)他的学养深厚,兼以才思敏捷,自然出口成章。(3)他天资好,又勤奋努力,总是可以过目成诵、出口成章。(4)这位教授在上课时,常旁徵博引,出口成章,深受好评。(5)古时读书人多半文质彬彬、出口成章,是现在读书人无法望其项背的。(6)这所学校一直非常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因而有不少学生都能出口成章。(7)这个小女孩虽只有五岁,却能背诵数十篇唐宋诗文,说起话来也出口成章,令人啧啧称奇。二、作谓语、状语、定语;与『下笔成文』连用。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冲口成章、出言成章、出言有章、脱口成章、七步之才、倚马可待、唾地成文、出语成章、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下笔成篇、下笔成文、锦心绣口

反义词

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关联成语

出言有章、出言成章、脱口成章、冲口成章

成语接龙

1、出口成章→章台杨柳→柳暗花遮→遮前掩后→后悔不及→及溺呼船→船坚炮利→利惹名牵→牵引附会→会家不忙→忙忙碌碌→碌碌无奇→奇谈怪论→论心定罪→罪应万死→死不足惜→惜字如金→金针度人→人中骐骥→骥子龙文→文身断发→发皇张大→大张声势→势成骑虎→虎头蛇尾→尾生抱柱→柱石之坚→坚甲利刃→刃迎缕解→解甲休士→士饱马腾→腾蛟起凤→凤毛济美→美不胜收→收锣罢鼓→鼓舌扬唇→唇竭齿寒→寒酸落魄→魄荡魂飞→飞沙走石→石烂海枯→枯体灰心→心如木石→石泐海枯→枯树开花→花街柳市→市井之臣→臣心如水→水土不服→服低做小→小眼薄皮→皮破血流→流光瞬息→息事宁人→人迹罕至→至当不易→易子而食→食藿悬鹑→鹑衣百结→结草衔环→环肥燕瘦→瘦骨零丁→丁一卯二→二八佳人→人中龙虎→虎踞龙蟠→蟠龙踞虎→虎不食儿→儿女英雄→雄才大略→略迹原情→情投谊合→合两为一→一无所能→能牙利齿→齿少心锐→锐挫望绝→绝甘分少→少安毋躁→躁人之死

2、出口成章→章父荐屦→屦贱踊贵→贵人多忘→忘餐废寝→寝食不安→安富恤穷→穷巷陋室→室迩人遥→遥呼相应→应弦而倒→倒行逆施→施施而行→行家里手→手足无措→措手不及→及笄年华→华屋山丘→丘山之功→功薄蝉翼→翼翼飞鸾→鸾分凤离→离奇古怪→怪诞不经→经济之才

3、出口成章→章句小儒→儒雅风流→流水朝宗→宗庙社稷→稷蜂社鼠→鼠偷狗盗→盗钟掩耳→耳顺之年→年轻力壮→壮志未酬→酬功给效→效死输忠→忠心赤胆→胆战心慌→慌手慌脚→脚不沾地→地广人希→希世之珍→珍禽异兽→兽心人面→面目狰狞→狞髯张目→目挑心招→招财进宝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贾清夫道:「公子出口成章如此,何愁不富贵!些须田业,不足恋也!公子若刻此佳作在上面了,去得一张,与公子扬名一张矣。」』

(2)《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优旃》司马贞·索隐:『崔浩云:「滑音骨。滑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3)《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宋神宗皇帝在位时,有一名儒,姓苏名轼……此人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

(4)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三下·杜昇》:『可云出口成章,属章深远,多神仙旨趣,人无以缀之。』

(5)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6)《三国演义·第七九回》:『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

(7)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妾爱他,爱他那走笔题诗,出口成章。』

(8)明·无心子《金雀记·第一三出》:『真是个状元之才,出口成章。』

(9)这个小女孩虽只有五岁,却能背诵数十篇唐宋诗文,说起话来也出口成章,令人啧啧称奇。

(10)这所学校一直非常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因而有不少学生都能出口成章。

(11)古时读书人多半文质彬彬、出口成章,是现在读书人无法望其项背的。

(12)他天资好,又勤奋努力,总是可以过目成诵、出口成章。

(13)这位教授在上课时,常旁徵博引,出口成章,深受好评。

(14)他的学养深厚,兼以才思敏捷,自然出口成章。

(15)她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令人佩服!

(16)…湖州两大名产,吴之荣品格卑下,却有三分才情,出口成章,将『庄史』和湖丝、湖笔并称。庄允城听得更是喜欢…——当代·金庸《鹿鼎记》

(17)…格清奇,有飘然出世之表。十岁时,便精通书史,出口成章,人都夸他锦心绣口,又说他是神仙降生,以此又呼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出口成章”几个大字。

(2)称爷爷给外甥女和小孙子讲解了“出口成章”的典故。

(3)的确,如果使用书面语而不是口头形式来交流,我会像火车上任何一位手机使用者一样滔滔不绝:戏谑调侃,出口成章;

(4)第二位诗人昂起头,出口成章:“通过我的内耳,我听到这些轻雾般的鸟儿在吟唱,那悠扬的歌声沁入我的心扉,正如白玫瑰用花瓣包住采蜜的蜂儿。”

(5)第六中学的称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出口成章”。

(6)虎虎不会写成语“出口成章”的最后一个字。

(7)虎仔写不出成语“出口成章”的拼音。

(8)面对来自评委的各类问题,选手们沉着冷静,瞬间的出口成章展示了他们扎实的英语功底。

(9)这无疑告诉我们,教师只有平时注意学习和积累各种知识,丰富和充实自己,未雨绸缪,有了浓厚的功底,在课堂上才能出口成章,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10)一个人,如果能够出口成章,滔滔不绝,语重心长又能催人奋发,就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底,更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素养。

(11)古时读书人多半文质彬彬、出口成章,是现在读书人无法望其项背的。

(12)他满腹经伦,出口成章。

(13)他没事的,他能出口成章。

(14)纪晓岚是个出口成章的才子。

(15)李教授经纶满腹,出口成章。

(16)作者文采妙语连珠,笔底生花、出口成章。

(17)他的学养深厚,兼以才思敏捷,自然出口成章。

(18)这位教授在上课时,常旁徵博引,出口成章,深受好评。

(19)这个班的学生作文水平都很高,不少同学都能出口成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成语典源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注](1)都:都城。(2)狐裘黄黄:穿着黄色的狐皮袍子。(3)不改:没有改变,维持原本的样子。(4)行归于周:言行举止归於忠信。周,忠信之意。(5)万民所望:为千万人民所仰望。

成语故事

远古时期,舜生下时眼睛就和一般人不同,每只眼睛有两个瞳孔,所以看东西比一般人看得透,看得远。一只眼睛实际就是两只眼睛重叠,光亮强烈,对人对事都看得清楚明白,做起事来都合乎道义,说出话来就是一篇文章

成语典故

『出口成章』这句成语最早的语形是『出言有章』,『章』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引申为一个人所说的话有章法及文理,出自《诗经·小雅·都人士》。内容是赞扬都城的人士,其动作容貌一如往常,无所改变,说出的话深含文理,言行举止也都合乎忠信,一直是人民所瞻仰的。後来『出口成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一个人话一出口,就可以成为一篇文章,比喻才思敏捷,谈吐风雅。出现『出口成章』的书证如《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优旃》司马贞·索隐:『崔浩云:「滑音骨。滑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另外在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三下·杜昇》:『可云出口成章,属章深远,多神仙旨趣,人无以缀之。』说杜昇(字可云)这个人,『出口成章』,写作文章,含义深远,富有雅趣,一般人都无法再加以点缀润饰。

分字解释

成章

成章:[chéngzhāng] (1)成文章。下笔成章。出口成章。(2)成条理。顺理成章。

出口

出口:[chūkǒu] (1)运货出国。(2)话说出来。

出:chū 1、 <动> 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又] <动使动> 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出狼。』2、 <动> 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出。』3、 <动> 出发。《殽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4、 <动> 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5、 <动> 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6、 <动> 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7、 <动> 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8、 <动> 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出于西,则出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9、 <动> 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冯婉贞》:『敌出不意,大惊扰。』10、 <名> 花瓣。 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出。』11、 <名> 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出尘] 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罗汉。』[出贷] 出钱。[出閤] 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出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 梁书·江蒨传》:『初,王泰出。』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出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出官] 京官外调。[出降] 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出没] 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出妻] 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出,可谓能自强矣。』也指被遗弃的妻子。《 仪礼·丧服》:『出之子为母期。』[出首] 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出。』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去来。』[出赘] 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

口:kǒu 1、 <名> 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2、 <名> 人口。《治平篇》:『视高、曾时口已不下五六倍。』3、 <量> (一)个。用途广泛。《晋书· 刘曜载记》:『献剑一口。』《 水经注· 资水》:『水南十里有井数百口。』4、 <名> 器物的口。《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5、 <名> 进出的通道。《石钟山记》:『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6、 <名> 刀剑的刃。《水浒传》:『砍铜剁铁,刀口不卷。』7、 <名> 中医指寸脉。《史记·扁鹊见仓公列传》:『切其脉时,右口气急。』[口面] 争吵。[口浅] 口快;说话直截了当。

成:chéng 1、 <动> 完成;实现。《公输》:『公输般为楚造 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论语·十则》:『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2、 <动> 形成;成为。《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3、 <动> 成功;成就。《史记·孙膑列传》:『遂成竖子之名!』4、 <动> 长成;成熟。《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芙蕖》:『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5、 <名> 成人;成年。 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 <动> 讲和;和解。《国语·勾践栖会稽》:『夫差与之(越国)成而去之。』7、 <形> 定;必定。《国语·吴语》:『胜未可成也。』8、 <形> 已有的;现成的。《察今》:『帮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成案] 已办好的公文案卷。[成规] 1.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2.既定的规划。[成礼] 1.使礼完备。《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酒以成,不继以淫,义也。』2.行礼完毕。《史记·司马穰苴传》:『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然后反归寝。』3.完婚。《南齐书·公孙僧远传》:『兄妹未婚嫁,乃自卖为之成。』[成命] 1.已定的天命。《尚书·召诰》:『王劂有成,治民今休。』2.既定的策略。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成,多备何为?』3.已发出的命令。陈寿《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昔解杨执楚,有陨无贰,齐路中大夫以死成,方之整、像,所不能加。』4.命名。《国语·鲁语上》:『黄帝能成百物,以明民共财。』[成器] 1.制成的器物。2.美好的器物。后比喻有作为的人。[成人] 1.德才兼备,完美无缺的人。《管子·枢言》:『既智且仁,是谓成。』2.成年,也指成年人。[成人之美] 帮助别人成全好事。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成,不成人之恶。』[成事] 1.事已完成。《左传·宣公十二年》:『作先君宫,告成而还。』2.办成事情,成就事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者也。』3.已成之事,已经之事。《论语·八佾》:『成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章:zhāng 1、 <量> 音乐的一曲。《史记·吕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2、 <量> 文章或作品的一篇。《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3、 <名> 文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下笔成章。』4、 <名> 法令规章。《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5、 <名> 奏章。《狱中杂记》:『是无难,别具本章。』6、 <名> 印章。《核舟记》:『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7、 <名> 花纹。《捕蛇者说》:『黑质而白章。』8、 <形> 明显;鲜明。《甘藷疏序》:『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章。』9、 <动> 表扬。《 商君书·说民》:『章善则过匿。』后来写作『彰』。[章程] 章术法式。[章服] 古代以日、月、星、龙、蟒、鸟、兽等图文作为等级标志的礼服。[章甫] 殷代礼帽。

出:《子集下·凵字部》《唐韵》赤律切《集韵》《韵会》《正韵》尺律切,□春入声。《说文》进也。《广韵》见也,远也。《增韵》出入也,吐也,写也。又生也。《尔雅·释训》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注〉秦康公,晋之甥也。又《周礼·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注〉出谓越狱逃亡也。又《增韵》斥也。《正韵》亦作黜绌。又《唐韵》《集韵》《韵会》尺类切《正韵》蚩瑞切,□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诗·小雅》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又叶敕律切,音黜。《马融·围棋赋》荧惑窘乏兮无令诈出,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又《韵补》叶侧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诔》详惟圣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又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传·西王母谣》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又叶赤至切,音炽。《楚辞·九章》窃快在其中心兮,扬厥凭而不竢。芳与泽其亲糅兮,羌芳华自中出。《灵枢经》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口:《丑集上·口字部》《唐韵》苦后切《集韵》《韵会》去厚切《正韵》苦厚切,□□上声。《说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颐卦》自求口食。《书·大禹谟》唯口出好兴戎。又户口。《孟子》数口之家。《前汉·宣帝纪》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又《李陵传》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单于为兵,以备汉军。又姓。《唐韵》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禄。又古口,复姓。《正字通》汉有古口引。又壶口,山名。《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又谷口,地名。《史记·范睢传》北有甘泉谷口。〈注〉九嵏山中西谓之谷口。又列口,县名。《前汉·地理志》乐浪郡,列口县。又《史记·仓公传》切其脉时,右口气息。〈注〉右手寸口也。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又《韵补》苦动切,音孔。《释名》口,空也。空上声。又叶康杜切,音苦。《诗·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前汉·沟洫志》且漑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宋玉·风赋》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户。◎按唐韵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韩文考异云:今建州人谓口为苦,走为祖。虽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与古暗合也。是直以为口当读作苦,非止叶音矣。又叶恪侯切,音彄。《梁法云·三洲歌》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

成:《卯集中·戈字部》《唐韵》是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音城。《说文》就也。《广韵》毕也。凡功卒业就谓之成。又平也。《周礼·地官·调人》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杀伤人,故共乡里和解之也。《诗·大雅》虞芮质厥成。又《左传·隐六年》郑人来输平。《公羊传》输平犹堕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终也。凡乐一终为一成。《书·益稷》箫韶九成。《仪礼·燕礼》笙入三成。〈注〉三成谓三终也。又善也。《礼·檀弓》竹不成用。〈注〉成,犹善也。又《周礼·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注〉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时决事比也。《释文》凡言成者,皆旧有成事品式。又必也。《吴语》胜未可成。〈注〉犹必也。又倂也。《仪礼·既夕》俎二以成。〈注〉成,犹倂也。又《礼·王制》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注〉计要也。《周礼·天官·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又《司马法》通十为成。《周礼·冬官考工记》方十里为成。《左传·哀元年》有田一成。又重也。《尔雅·释地》丘一成为敦丘。〈注〉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又《释名》成,盛也。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又州名。古西戎白马氏国,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后。又盆成,阳成,皆复姓。又《集韵》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又《韵补》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又《史记·龟筴传》螟螽岁生,五谷不成。叶上祥。考证:(《周礼·天官·大宰》职有官成。〈注〉官成者,谓官府之有成事品式也。)谨照原文改为八灋五曰官成。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章:《午集下·立字部》《广韵》《集韵》《韵会》诸良切《正韵》止良切,□音彰。《说文》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又采也。《书·臯陶谟》五服五章哉。《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又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书·洪范》俊民用章。又文章也。《诗·小雅》维其有章矣。〈笺〉礼文也。又篇章。《诗疏》诗有章句,总义包体,所以明情也。又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达。《周语》将以讲事成章。又《周语》余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注〉表也,表明天子与诸侯异物也。又条也,程也。《史记·高祖纪》约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张苍为章程。〈注〉章。正数之章术也。又大林木曰章。《史记·货殖传》千章金材。又《尔雅·释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又地名。《山海经》鲜山又东曰章山。又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记·楚世家》吴大败楚于豫章。《前汉·地理志》勃海郡属县章武,章乡,会稽郡属县句章,西河郡千章县,广平国斥章,东平国章县。《后汉·光武纪》建武六年,改春陵乡为章陵县。又官名。《周礼·春官》保章氏。《前汉·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东阁主章令丞。《师古注》主章,掌大材也。《前汉·宣帝纪》元康元年置建章卫尉。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庚曰上章。又乐名。《礼·记注》大章,尧乐名。又印章。《汉官仪》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银印龟钮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又章奏。《独断》凡羣臣书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驳议。又《左传·僖五年》日南至。〈疏〉步历之始,以朔旦冬至为首,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闰月尽,复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为一章,积章成部,积部成纪。治历者以此章部为法,以知气朔。又章甫,殷冠名。《礼·郊特牲》章甫,殷道也。又总章,舜明堂名。又建章,汉宫名。在长安。城西周回二十余里。又姓,秦将章邯。又諡法。《逸书》温克令仪曰章。又国名。《左传注》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又俗或谓舅曰章。又《六书音义》周章,怔营貌。又惧貌。亦作慞。又《字汇补》与樟同。《司马相如·子虚赋》楩楠豫章。又与獐同。《周礼·冬官考工记》山以章。〈注〉读为獐。《韵会小补》又叶之风切,音中。《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又之亮切。同障。《礼·亲记》四面有章。考证:(《司马相如·上林赋》楩楠豫章。)谨照原文上林赋改子虚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