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无礼必自及

多行无礼必自及,行:做;自及:轮到自己头上。无礼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殃及到自己头上。

多行无礼必自及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uō xíng wú lǐ bì zì jí
成语简拼
DXWLBZJ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多行無禮必自及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行:做;自及:轮到自己头上。无礼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殃及到自己头上。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写着“多行无礼必自及”几个大字。

(2)二十二中的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多行无礼必自及”。

(3)璐璐不会写成语“多行无礼必自及”的最后一个字。

(4)小惠写不出成语“多行无礼必自及”,因此语文考试才98分。

(5)懿翰大哥哥给田利和竹一讲述了“多行无礼必自及”的历史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四年》:『君子曰:志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也,其是之谓乎。』

分字解释

无礼

无礼:[wúlǐ] 缺乏礼貌;缺乏对人适当的尊敬、尊重。

多:duō 1、 <形> 数量大。《登泰山记》:『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论语> 十则》:『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2、 <副> 多多地;大量地。《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三峡》:『绝巘多生怪柏。』3、 <动> 称赞;赞美。《五蠹》:『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汉书·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4、 <副> 只;仅仅。《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

行:xíng 1、 <动> 行走。《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 <动> 出行。《殽之战》:『为吾子之将行也。』3、 <动> 运行。《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4、 <动> 传布。《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行,难已。』5、 <动> 实行;做。《训俭示康》:『君子 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6、 <名> 动作;行动;举动。《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7、 <名> 品行。《屈原列传》:『其志洁,其行廉。』8、 <副> 将;即将。《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9、 <量> 遍;次。《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háng 1、 <名> 道路。《诗经·七月》:『遵彼微行。』2、 <名> 行列;队伍。《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3、 <名> 辈;辈分。《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4、 <量> 指成行的事物。《 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行宫] 皇帝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行将] 即将。[行李] (1)使者。(2)行装。[行人] (1)出使的人。(2)行路人。(3)出征的人。[行者] (1)行路人。(2)出征的人。(3)出家而受大的佛教徒;去游四方乞食的为生的僧人。[行装] 出门携带的衣物。

无:wú 1、 <动> 没有。《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 <副> 不;别。《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麦。』3、 <连> 不论;无论。《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 <形> 贫穷;无资财。《货殖列传》:『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无道] 行为暴虐,不施仁政。[无非] 无一不是;全部都是。[无几] (1)不多;很少。(2)没有希望。(3)不久。[无乃] 莫非;恐怕;岂不是。常与『乎』、『欤』等语气词配合使用,表示委婉的语气。

礼:lǐ 1、 <名> 原指祭神敬祖,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 <名> 礼貌;礼仪;表示敬意的语言或动作。《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3、 <动> 尊敬;以礼相待。《 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4、 <名> 礼物。《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5、 <名> 儒家经典『 五经』之一,包括《 仪礼》《周礼》《礼记》三部书。

必:bì 1、 <形> 一定;必然。《论语十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 <副> 一定会。《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3、 <副> 果真,如果。《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4、 <动> 一完定执行或实行。《 韩非子·五蠹》:『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5、 <动> 坚决做到。《韩非子·显学》:『无 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自:zǐ 1、 <代> 自己。《 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 <副> 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 <代> 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 <副> 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 <副> 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 <介> 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 <介> 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 <连> 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 <连> 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 <助> 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及:jí 1、 <动> 赶上;追上。《殽之战》:『及诸河,则在舟中矣。』2、 <动> 至;到;到达。《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伶官传序》:『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3、 <动> 遭遇;遇到。《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4、 <动> 推及;涉及。《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5、 <动> 来得及。《荆轲刺秦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又] <名> 指充足的应付时间。《论积贮疏》:『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6、 <动> 赶得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7、 <介> 等到;到了。《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8、 <介> 趁着。《子鱼论战》:『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9、 <介> 跟,与。《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10、 <连> 和,与。《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多:《丑集下·夕字部》《广韵》《正韵》得何切《集韵》《韵会》当何切,□朵平声。《尔雅·释诂》衆[音zhòng]也。《诗·小雅》谋夫孔多。《增韵》不少也。《易·谦卦象传》君子以裒多益寡。《礼·表记》取数多者,仁也。又胜也。《礼·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注〉曾子闻子游丧事有进无退之言,以为胜于已之所说出祖也。《史记·高帝纪》臣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又刻求也。《左传·僖七年》后之人将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称美也。《前汉·袁盎传》诸公闻之皆多盎。《后汉·冯异传》诸将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帝以此多之。又战功曰多,见《周礼·夏官·司勲》。又荒俗呼父为阿多。《唐书·德宗纪》正元六年,回纥可汗谢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又姓。汉多军,多卯,宋多岳。又梵语吃栗多,华言贱人。底栗多,华言畜生。又树名。贝多树,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冬不凋,见《酉阳亲俎》。又南印建那补罗国北有多罗树,株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采用之。见《西域记》。又叶都牢切,音刀。《苏辙·巫山庙诗》归来无恙无以报,山下麦熟可作醪。神君尊贵岂待我,再拜长跪神所多。又《诗·鲁颂》享以騂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正字通》朱传,牺,虚宜虚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当何二反。字汇叶音趋,不知诗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虚宜切之牺,牛奇切之宜,则当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赀。若从下多字叶,则牺叶虚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韵止摄,一在歌韵果摄,《字汇》叶逡须切,音趋,错入虞韵遇摄,《正字通》讥《字汇》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错入虞韵,幷[同并]不知一反也。《说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曡。考证:(《礼·坊记》取数多者,仁也。)谨照原书坊记改表记。(《左传·僖七年》后之人必求多于汝。)谨照原文必求改将求。

行:《申集下·行字部》《唐韵》户庚切《集韵》《韵会》《正韵》何庚切,□音蘅。《说文》人之步趋也。《类篇》从彳从亍。《韵会》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举,而后为行者也。《尔雅·释宫》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释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广韵》适也,往也,去也。又《增韵》路也。《礼·月令》孟冬,其祀行。〈注〉行,在庙门外之西,为軷壤,高二寸,广五寸,轮四尺,设主軷上。又道也。《晋语》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书·洪范》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汨□其五行。《韵会》五行,运于天地间,未尝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广韵》周有大行之官。《论语》行人子羽修饰之。又语也。《尔雅·释诂》行,言也。〈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又歌行。《前汉·司马相如传》为鼓一再行。《师古曰》行谓引,古乐府长歌行,短歌行,此其义也。又《唐书·韩琬传》器不行窳。《音义》不牢曰行,苦恶曰窳。又《广韵》下孟切,胻去声。《玉篇》行,迹也。《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注〉德行内外,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又姓。《后汉·光武纪》隗嚣遣将行巡□扶风。〈注〉行,姓。巡,名。汉行佑为赵相。又《集韵》寒冈切,音杭。《类篇》列也。《左传·隐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注〉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行亦卒之行列。《吴语》吴王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注〉以百人通为一行,百行为万人,谓之方□。又中行,复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晋公族隰叔之后也,汉文时有宦者中行说。又太行,山名。《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注〉太行在河内山阳县西。又《广韵》户浪切,音笐。次第也。又辈行也。《杜甫诗》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又《韵会》行行,刚健貌。《论语》子路行行如也。又《类篇》下朗切,音沆。义同。又《韵补》叶先韵。《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残祭侧偏。公孙幽遏,跛踦后行。又《集韵》乎监切,音嗛。与衔同。考证:(《左传·隐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鸡犬。)谨照原文鸡犬改犬鸡。(《杜甫诗》岂知吾甥不流宕。)谨照原文岂知改岂如。

无:《卯集下·无字部》《唐韵》武夫切,音巫。《说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易·乾卦》无咎。《释文》无音无。易内皆作此字。《艺苑雄黄》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时始以蕃橆之橆为有无之无。诗、书、春秋、礼记、论语本用无字,变篆者变为无,惟易、周礼尽用无。然论语亡而为有,我独亡,诸无字,盖变隶时误读为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广韵》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释典》。(无)(古文)□□□《唐韵》武扶切《广韵》武夫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音巫。《说文》亡也。《玉篇》不有也。《书·舜典》刚而无虐,□而无傲。又《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又《尔雅·释诂》虚无之间也。〈注〉虚无皆有间隙。《老子·道德经》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又《礼·三年问》无易之道也。〈注〉无,犹不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越巂郡会无县。又姓。《正字通》汉无且明,无能。又《广韵》汉复姓无庸无钩,俱出自楚。又文无,药名。《古今注》相别赠之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又《说文奇字》作无。《玉篇》虚无也。周易无字俱作无。又《集韵》或作亡。《诗·卫风》何有何亡。又通作毋。书,无逸。《史记·鲁世家》作毋逸。又通作毛。《后汉·冯衍传》饥者毛食。〈注〉衍集:毛作无。今俗语犹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通雅》江楚广东呼无曰毛。又《集韵》或作武。◎按礼器:诏侑武方。注:武当为无,声之误也。郑注:明言其误。集韵合无,武为一。非。《集韵》无或作橆。韵会,□本古文蕃□字。篆借为有无字。李斯变隷变林为四点。〇按说文□,从亡无声,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义各别,不云相通。且有无与蕃橆义尤相反,不应借用。玉篇集韵韵会俱非。韵会蕃橆作蕃□,尤非。又按读书通云:通作勿莫末没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义通,或止音近,实非一字也。读书通误。又梵言,南无呼那谟。那如拏之上声,谟音如摩,犹云归依也。

礼:《午集下·示字部》《集韵》礼古作礼。注详十三画。(礼)(古文)礼□□《广韵》卢启切《集韵》《韵会》里弟切《正韵》良以切,□音蠡。《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体也。《韵会》孟子言礼之实节文斯二者,盖因人心之仁义而为之品秩,使各得其叙之谓礼。又姓。《左传》卫大夫礼孔。《徐铉曰》五礼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必:《卯集上·心字部》《唐韵》□吉切《集韵》《韵会》《正韵》璧吉切,□音毕。《说文》分极也。从八戈。戈亦声。《赵宧光笺》弋犹表识也,分极犹畺界也,故从八弋。又定辞也。《诗·齐风》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又专也。《扬子·太□经》赤石不夺,节士之必。〈注〉石不可夺坚,丹不可夺赤,犹节士之必专也。又期必也。《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又审也。《后汉·刘陶传》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又果也。《后汉·宣帝纪赞》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又必育,人名。燧人氏之佐也。《羣辅录》必育受税俗。〈注〉受赋税及徭役,所宜施为也。又《字汇补》赤犮必力。山名。河水所出也。见僧宗泐记。又《古今字考》幷[同并]列切,音縪。组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之事,天子圭中必。〈注〉谓以组约其中央,以备失坠。◎按周礼考工释文,必即组也,读如縪者,俗读之也。弓檠之□从韦,正伪欲举以驳《说文》,迂矣,当以《说文》为正。又按必字不从心,《字汇》幷[同并]入心部。《正字通》因之,取其形似,便於检阅尔。

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及:《子集下·又字部》《唐韵》其立切《集韵》《韵会》极入切《正韵》忌立切,□琴入声。《说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会意。《广韵》至也。又《韵会》旁及,覃被也。《诗·大雅》覃及鬼方。《周颂》燕及皇天。又《增韵》连累也。《左传·隐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又兼与之辞。《左传·宣七年》与谋曰及。又《后汉·党锢传》张俭等八人为八及,言能导人追宗也。又《韵补》叶极业切。《诗·大雅》征夫捷捷,每怀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