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台

大陆上自形成以来未再遭受褶皱变形的稳定地区。又称陆台。1885年由E.修斯提出。在地槽地台学说中,地台是与地槽相对应的地壳稳定构造单元,以含有未变质的沉积盖层区别于地盾。

结构

地台具有双层结构,由上、下两个构造层构成。下构造层称基底,由前震旦纪或寒武纪的巨厚沉积岩系与火山岩组成,构造复杂,常伴有深成岩侵入及广泛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岩化作用,从而使沉积岩与火山岩受到大面积的中、深变质作用,也称结晶基底。如果变质程度浅,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岩化作用不发育,沉积岩与火山岩只表现出复杂的褶皱、断裂,则称褶皱基底。基底岩石建造序列属地槽型。上构造层称盖层,由震旦纪或寒武纪以来的沉积岩系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过1000~2000米,具有反映地壳较为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地台型建造序列。盖层与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触(见不整合)。

特征

(1)形态上呈等轴状,面积一般超过数十万平方公里,非洲地台达2000万平方公里,地貌反差小;

(2)沉积建造多由高成熟度、分选良好的浅海或陆相地层组成,厚度不大但分布广泛,地层成席状体,对比性良好,有石英砂岩建造、铝土-铁质建造、碳酸盐建造等;

(3)岩浆活动微弱,以大面积的陆相溢流玄武岩为特征,如西伯利亚通古斯暗色岩、扬子地台的峨眉山玄武岩等;

(4)构造变形弱,多发育短轴背斜和盆地;

(5)盖层未经受区域变质作用;

(6)盛产石油、煤等能源和其他沉积矿产。

内部单元划分

地台内部按沉积盖层的发育及变形情况可划分出3种次级构造单元:台背斜是地台上的相对隆起区,盖层厚度小;台向斜是地台上相对坳陷区,盖层厚度大;台褶带是地台上构造性质相对最活动的带,地层厚度大,其中并可出现线状褶皱和断裂,一般认为它是在坳拉谷的基础上生成的。黄汲清还提出了准地台的概念,以把那些规模较小、活动性较大的地台(如中朝准地台)与世界上典型的地台(正地台),如俄罗斯地台相对比。

按照褶皱基底的形成时代,地台可划分为古老地台和年轻地台两类,前者指地台的基底在前寒武纪时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年轻地台基底形成时代晚,盖层相对不发育,有些甚至还未出现盖层(如喜马拉雅),在中国称之为褶皱带,地台这一术语只用于古老地台。

地槽地台学说认为地壳的演化规律是由活动转化为稳定,世界各地的地槽不断回返成为地台就体现了这种演化。但是中国的许多地台在古生代的稳定阶段以后,中、新生代期间重又活化。地台活化、地洼学说等理论就是试图解释这些现象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