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旧如初

复旧如初,复:恢复;如:像,好像。恢复旧的,就像当初一样。

复旧如初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ù jiù rú chū
成语简拼
FJRC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復舊如初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复:恢复;如:像,好像。恢复旧的,就像当初一样。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恢复原来的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复旧如新

成语接龙

1、复旧如初→初试锋芒→芒芒苦海→海北天南→南山铁案→案牍劳形→形单影双→双足重茧→茧丝牛毛→毛遂堕井→井井有方→方正不阿→阿猫阿狗→狗吠之警→警愦觉聋→聋者之歌→歌莺舞燕→燕雀处堂→堂堂正正→正色敢言→言不逮意→意气用事→事无二成→成佛作祖→祖宗成法→法无二门→门闾之望→望峯息心→心安理得→得其三昧→昧旦晨兴→兴废继绝→绝世佳人→人自为战→战战业业→业峻鸿绩→绩学之士→士饱马腾→腾焰飞芒→芒然自失→失诸交臂→臂有四肘→肘腋之患→患难之交→交口称誉→誉不绝口→口诛笔伐→伐罪吊民→民和年稔→稔恶藏奸→奸淫掳掠→掠地攻城→城北徐公→公私两利→利出一孔→孔孟之道→道不相谋→谋为不轨→轨物范世→世扰俗乱→乱作胡为→为德不终→终其天年→年深日久→久惯老诚→诚心正意→意气洋洋→洋洋得意→意在笔前→前功尽灭→灭景追风→风飡水宿→宿弊一清→清浊同流→流言飞语→语四言三→三台八座→座无虚席→席丰履厚→厚今薄古

2、复旧如初→初出茅庐→庐山面目→目逆而送→送往视居→居不重席→席丰履厚→厚禄高官→官法如炉→炉火纯青→青出于蓝→蓝田生玉→玉漏犹滴→滴水不漏→漏卮难满→满园春色→色仁行违→违心之论→论短道长→长计远虑→虑周藻密→密不通风→风驰雨骤→骤雨暴风→风言影语

3、复旧如初→初出茅庐→庐山面目→目兔顾犬→犬吠之警→警愦觉聋→聋者之歌→歌莺舞燕→燕金募秀→秀色堪餐→餐霞吸露→露尾藏头→头出头没→没头苍蝇→蝇攒蚁附→附会穿凿→凿隧入井→井然有条→条分缕析→析精剖微→微显阐幽→幽期密约→约定俗成→成羣结党→党豺为虐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人回船,将仙草给小山灌入,吐了几口海水,登时复旧如初,精神更觉清爽。大家都替他道喜。小山道:『只要寻…——清·李汝珍《镜花缘》

成语造句

(1)成语「复旧如初」是一个补充式成语。

(2)程尧私立中学的枝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复旧如初”。

(3)红红不会写成语“复旧如初”的最后一个字。

(4)红红写不出成语“复旧如初”的拼音。

(5)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复旧如初”几个大字。

(6)静宇哥哥给洛诗和童阳讲解了“复旧如初”的故事。

(7)人死若得真呼吸,复旧如初又在世。

(8)用手一摸,立刻腰痈好了,复旧如初。

(9)慕天硕领着噬冰兽又来到邻居家中,用同样的方法使这家的女儿复旧如初。

(10)在前往曲院风荷之前,昔爷爷给他的孙囡和外甥囡讲了『复旧如初』的典故。

(11)你回到公馆,将药撒在天霸镖伤之处,将膏药贴上,不过数日之内,就复旧如初。

(12)多、林二人回船,将仙草给小山灌入,吐了几口海水,登时复旧如初,精神更觉清爽。

(13)白玉堂又在雪云燕驼堡养伤半载,等到身体复旧如初之后,野利荣川带着他回到西夏都城兴庆。

(14)大王放心,俺内科虽是平常,外科却得了名人传授,不惟止疼,顷刻间包管大王的耳朵,长一个复旧如初,能大不小。

(15)随逐吾母出外,后在破窑过活,生吾七岁,沿门乞食,行至那坟边,见石人皆被推倒,头也打落了,是母教去捧头来安上,复旧如初,不差毫忽。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巴的到祖贯乡闾,我只道认着了伯娘伯父,便欢然复旧如初。』

分字解释

复旧

复旧:[fùjiù] 恢复旧的制度、习俗、观念等;恢复原来的样子。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如初

如初:[rúchū] 跟原来一样。地震过后,房子完好如初。

复:fù 1、<动>返回;回还。《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信陵君窃符求赵》:『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2、<动>回复;回答。《信陵君窃符求赵》:『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复。』3、<动>恢复;还原。《出师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师说》:『师道之不复,可知矣。』4、<动>免除赋税徭役。《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复,丰未得复。』5、<动>报复。桓宽《盐铁论·本论》:『有复匈奴之志。』6、<副>再;又。《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7、<名>夹衣。《世说新语·夙惠》:『冬天昼日不著复衣。』8、<形>夹层的。《旧唐书·王锷传》:『作复垣洞穴,实金钱于其中。』9、<形>繁复;重复。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10、<动>通『覆』,覆盖,盖住。《女娲补天》:『天不兼复,地不周载。』《促织》:『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旧:jiù 1、<形>陈旧的;不合时宜的。《盐铁论·论儒》:『孟轲守旧术,不通世务。』[又] 〈名〉陈旧而不合时宜的行为或事物。《左传·城濮之战》:『舍其旧而新是谋。』2、<形>从前的;原来的。《出师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又] 〈名〉从前、过去的行为或事物。《原毁》:『即其新不究其旧。』3、<副>从前;过去。《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4、<名>故交;老交情。《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5、<名>旧友;老朋友。《五柳先生传》:『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旧齿] (1)耆老;老人。(2)有声望的旧老。

如:rú 1、<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2、<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3、<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4、<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5、<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6、<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7、<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如勿伤。』8、<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9、<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0、<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1、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初:chū 1、<名>开始,开头。《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2、<副>当初,先前。多用于追述往事。《赤壁之战》:『初,鲁肃闻刘表卒。』3、<副>刚,才。《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4、<副>原来,本来。《原君》:『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初度] 初生的年月时日。亦即生日。刘仙伦《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词:『小队停钲鼓,向沙边柳下维舟,庆公初。』[初服] 1.新即位的帝王开始执政。《尚书·召诰》:『王乃初。』2.指做官之前穿的衣服。曹植《七启》:『愿反初,从子而归。』[初阶] 初次当官所得之位。[初唐四杰] 指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初夜] 1.一夜分五更,初更称甲夜,也作初夜。2.结婚的第一夜。和凝《江城子》词:『初含娇入洞房。』[初政] 帝王初登位执政。

复:《寅集下·彳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房六切,音伏。《说文》往来也。《广韵》返也。《书·舜典》如五器卒乃复。〈传〉复,还也。《诗·小雅》言归思复。又《韵会》答也。《书·说命》说复于王。又《韵会》白也。《礼·曲礼》愿有复也。又《韵会》反命也。《周礼·天官》诸臣之复。〈注〉复,报也,反也。〈疏〉谓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讫,反报於王也。又招魂曰复。《礼·檀弓》复尽爱之道也。〈注〉复谓招魂,庶几其精气之反。又兴复。《诸葛亮·出师表》兴复汉室,还於旧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复见心。又州名。《隋书·地理志》后周置复州,大业初改曰沔州。又复陶,官名。《左传·襄三十年》使为君复陶。〈注〉复陶,衣服之官也。又衣名。《左传·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复陶。〈注〉秦所遗羽衣也。又《集韵》《韵会》《正韵》□方六切,音福。《集韵》重也。《正韵》反覆也。《易·复卦》反复其道。《诗·小雅》顾我复我。〈注〉谓回转反复之也。又《正韵》复,除也。《前汉·高帝纪》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注〉复其身,及一户之内,皆不徭役也。又与复通。《史记·秦始皇纪》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前汉·高帝纪》上从复道上,望见诸将往往耦语。〈注〉上下有道,故谓之复。又与覆通。《诗·大雅》陶复陶穴。《音义》复,累土於地上。《说文》作覆。又《集韵》《韵会》《正韵》□浮富切,浮去声。《集韵》又也。《增韵》再也。《诗·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又叶房月切,音伐。《韩愈·招扬之罘诗》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复。作诗招之罘,日夕抱饥渴。渴,巨列切。

旧:《未集下·臼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巨救切《正韵》巨又切,□音柩。《说文》鸱旧,旧留也。《徐曰》即怪鸱也。又《广韵》故也。《增韵》对新之称。《诗·豳风》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左传·僖二十八年》舆人诵,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羊传·庄二十九年》新延厩者何。修旧也。又久也。《诗·大雅》於乎小子,告尔旧止。〈笺〉旧,久也。又《韵会》昔也,老宿也。又姓。汉上党太守旧强。又与柩同。《金史·蔡珪传》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又《韵会》《正韵》□巨九切,音臼。义同。又《集韵》许尤切,音休。与鸺同。又《韵补》叶巨己切,音技。《诗·大雅》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时音氏。〈又〉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叶上里。又叶巨寄切,音忌。《韦□成诗》天子我监,登我三事。顾我伤坠,爵复我旧。又《管子·牧民篇》不恭祖旧,则孝弟不备。◎按唐韵正,旧音忌,则忌亦正音,非叶音。又叶去九切,音糗。《前汉·叙传》三枿之起,本根既朽。枯杨生华,曷惟其旧。

如:《丑集下·女字部》《唐韵》人诸切《集韵》《韵会》《正韵》人余切,□音鴽。《说文》从随也。一曰若也,同也。《书·舜典》如五器,如岱礼,如初,又然也。《易·离卦》突如其来如。《前汉·扬雄传》雄家产不过十金,晏如也。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齐。见《左传》。《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又月名。《尔雅·释岁》二月为如。又语助辞。《论语》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又凉如。县名。《前汉·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还释兵凉如。又肥如,古国名,在辽西郡。《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又姓。如罗氏,攺为如氏,见《统谱》。又本觉为如,今觉为来,见《道院集》。又真如,有变易性相,如如常住不迁,□见《禅灯录》。又□如,兽名。瞿如,鸟名。□见《山海经》。又通作而。《前汉·五行志》引左传,星陨如雨。〈注〉如,而也,星陨而且雨。又《广韵》人恕切《集韵》《韵会》如倨切,□音茹。《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音zhòng]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注〉举去声。又《集韵》《类篇》□乃个切,音那。亦若也。

初:《子集下·刀字部》《唐韵》《集韵》楚居切《正韵》楚徂切,□楚平声。《说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礼之初,施衣以蔽形。《书·禹谟》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慎厥初。又《礼·檀弓》夫鲁有初。〈注〉初谓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气之始也。《韩愈诗》贤愚同一初。《韵会》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