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豆剖

瓜分豆剖,瓜被剖开,豆从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

瓜分豆剖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ā fēn dòu pōu
成语注音
ㄍㄨㄚ ㄈㄣ ㄉㄡˋ ㄆㄡ
成语简拼
GFDP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瓜分豆剖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瓜被剖开,豆从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瓜分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瓜剖豆分

成语接龙

1、瓜分豆剖→剖蚌求珠→珠圆玉洁→洁身自守→守正不挠→挠曲枉直→直言贾祸→祸及池鱼→鱼肉乡里→里应外合→合衷共济→济人利物→物议沸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言巧语→语近词冗→冗词赘句→句斟字酌→酌古参今→今愁古恨→恨相知晚→晚节不保→保家卫国→国无二君

2、瓜分豆剖→剖腹藏珠→珠盘玉敦→敦诗说礼→礼让为国→国尔忘家→家谕户晓→晓风残月→月貌花容→容光焕发→发短心长→长久之计→计不反顾→顾名思义→义海恩山→山枯石死→死而无悔→悔读南华→华屋山丘→丘山之功→功薄蝉翼→翼翼小心→心满意足→足高气强→强自取折

3、瓜分豆剖→剖决如流→流年不利→利灾乐祸→祸福相倚→倚门卖笑→笑比河清→清都绛阙→阙一不可→可想而知→知我罪我→我见犹怜→怜牙悧齿→齿弊舌存→存而不论→论高寡合→合情合理→理屈词穷→穷理居敬→敬上爱下→下情上达→达官显宦→宦海风波→波骇云属→属人耳目

4、瓜分豆剖→剖心泣血→血竭髯枯→枯体灰心→心腹之交→交口称誉→誉满天下→下塞上聋→聋者之歌→歌莺舞燕→燕雀处堂→堂堂正正→正言直谏→谏争如流→流离播越→越瘠秦视→视丹如緑→緑林大盗→盗嫂受金→金城千里→里应外合→合胆同心→心回意转→转败为胜→胜友如云

5、瓜分豆剖→剖心泣血→血口喷人→人心涣散→散兵游勇→勇而无谋→谋为不轨→轨物范世→世掌丝纶→纶音佛语→语短情长→长春不老→老迈龙钟→钟鼎之家→家至户晓→晓以利害→害人不浅→浅见寡闻→闻风响应→应时对景→景星凤皇→皇天后土→土洋结合→合眼摸象→象箸玉杯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孙中山《兴中会宣言》:『蚕食鲸吞,已见效于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成语造句

(1)唱唱不会写成语“瓜分豆剖”的最后一个字。

(2)成成写不出成语“瓜分豆剖”,因此语文考试才考了98分。

(3)黄荆乡白马中学的山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瓜分豆剖”。

(4)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瓜分豆剖”几个大字。

(5)壬遵叔叔给婉淩和褚楚讲解了“瓜分豆剖”的历史故事。

(6)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7)中国,面临着随时被帝国主义列强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机。

(8)去往皇仁书院的小面包车上,一申哥哥给雪鸯和思鳆讲了『瓜分豆剖』的故事。

(9)孙中山《兴中会宣言》:『蚕食鲸吞,已见效于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10)近代以来,中国屡屡错过现代化机遇,从世界领先到被瓜分豆剖,传统教育难辞其咎。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晁无咎》:『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

分字解释

瓜分

瓜分:象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特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的国家的领土。

瓜:guā(1)葫芦科植物,茎蔓生,叶子象手掌,花多是黄色,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等。(2)这种植物的果实。

分:fēn 1、<动>剖开;分开。《谋攻》:『倍则分之。』《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地接衡庐。』2、<名>半;一半。《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天日。』3、<动>分配;分享。《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动>区分;辨别。《荷蓧老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5、<名>春分;秋分。《左传》:『日过分而未至。』6、<量>成;事物的在十分之一。《祭妹文》:『减一分则喜。』7、<量>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fèn 1、<名>职分;名分;本分。《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欺于郑袖。』《﹤指南录﹥后序》:『予分当引决。』2、<名>情分;情谊。曹植《赠白马王彪》:『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3、<名>缘分;福分。刘禹锡《寄乐天》:『幸免于斯分非分。』4、<名>才分;天分。《颜氏家和训·杂艺》:『良由无分故也。』5、<动>料想。《苏武》:『自分已死久矣。』

豆:dòu 1、<名>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如高脚盘子。《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名>豆类植物。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3、<量>古代的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豆羹] (1)一豆之羹,只微少、微细。(2)豆粥。

剖:pōu 1、<动>破开;分开。《卖柑者言》:『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2、<动>辨明;分析。《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剖符] 古时帝王授与诸侯和功臣的凭证,用金、玉、铜或竹木制成,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半,作为信守的约证。[剖腹藏珠] 剖开肚子藏珍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

瓜:《午集上·瓜字部》《唐韵》《正韵》古华切《集韵》《韵会》姑华切,□音騧。《说文》□也。象形。《诗·豳风》七月食瓜。《礼·曲礼》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又《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注〉王瓜,萆挈也。《前汉·食货志》菜茹有畦瓜瓠果蓏。《齐民要术》二月辰日宜种瓜。《广雅》龙蹄兽掌,羊骹兔头,桂支蜜筩,□蛌狸头,皆瓜属也。又木瓜。《诗·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传〉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又天瓜,栝楼别名。见《本草纲目》。又昆仑瓜,茄子别名。见《酉阳亲俎》。又匏瓜,星名。《史记·天官书》匏瓜有青黑星守之,鱼盐贵。〈注〉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匏瓜明,则岁大熟也。又守瓜,虫名。《尔雅·释虫》蠸舆父,守瓜。〈注〉今瓜中黄甲小虫,喜食瓜叶。故曰守瓜也。又地名。《左传·宣十五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又《襄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注〉瓜州,地在今炖煌。《正字通》今镇江有瓜州,异地同名。又国名。《正字通》柯枝国别种曰木瓜。穴居,男女裸体,纫结草木叶蔽前后。见星槎胜览。又瓜田,复姓。《前汉·王莽传》有瓜田仪。又《韵补》叶攻乎切,音孤。《左传·哀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墟,緜緜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又叶古禾切,音戈。《道藏歌》仙童掇朱实,神女献玉瓜。浴身丹液池,濯发甘泉波。《集韵》俗作苽,非。考证:(《广雅》龙蹄兽掌,羊驳兔头,桂髓蜜筩,小青大班,皆瓜名也。)谨照原文驳改骹。髓改支。小青大班改□蛌狸头。瓜名改瓜属。

分:《子集下·刀字部》《唐韵》府文切《集韵》《韵会》方文切,□音餴。《说文》别也。从八刀,刀以分别物也。《易·系辞》物以羣分。又《增韵》裂也,判也。又《广韵》赋也,施也。《增韵》与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汉·律正志》一黍之广为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着,可分别也。又半也。《公羊传·庄二年》师丧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传·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又与纷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终始也。《淮南子·缪称训》祸之生也分分。〈注〉犹纷纷。又《周礼·天官》以待国之匪颁。〈注〉匪读为分。又《唐韵》扶问切《集韵》《韵会》符问切,□汾去声。名分也。《礼·礼运》礼达而分定。又均也,分剂也。《礼·曲礼》分毋求多。又分位也。《汉诸葛亮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又《集韵》方问切,纷去声。均也。《左传·僖元年》救患分灾。又《正韵》府吻切,音粉。《尔雅·释器》律谓之分。〈注〉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气。又《韵补》叶肤容切,音丰。《曹植·七启》太极之初,浑沌未分。万物纷错,与道俱隆。又叶肤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赋》九市开场,货别队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灾字原刻从□。

豆:《酉集中·豆字部》《唐韵》徒□切《集韵》《韵会》《正韵》大透切,□音窦。《说文》古食肉器也。《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书·武成》执豆笾。《诗·小雅》为豆孔庶。《公羊传·桓四年》诸侯曷为必田狩。一曰乾豆。〈注〉豆,祭器,状如镫。《礼·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献豆。〈注〉楬,无异物之饰也。献音娑,疏刻之也。又《礼器》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又《乡饮酒义》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旊人为豆,实三而成觳,崇尺。〈注〉崇,高也。豆实四升。《史记·乐书》簠簋俎豆,礼之器也。又《扬子·方言》□、楚、宋、卫谓桮□为豆笼。〈注〉盛桮器笼也。《集韵》或作梪、□。又《韵略》谷也。《博雅》大豆,菽也。小豆,荅也。《周礼·天官·大宰·三农生九谷注》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为九谷。《礼·投壷》壷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干宝·晋书》驽马恋栈豆。又《博雅》天豆,云实也。又巴豆、海红豆,皆药名,出巴蜀。又相思子一名红豆。又土芋一名土豆。皆菽豆别一种也。俗作荳,非。又《说苑·辨物篇》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又官名。《南齐书·魏虏传》北魏置九豆和官。又地名。《北史·周文帝纪》文帝伐魏,至盘豆,拔之。又州名。《唐书·地理志》陇右道有白豆州。又姓。汉光武时,关内侯豆如意,后魏长广王豆代田。又复姓。北周豆卢宁,本姓慕容氏,归魏,赐姓豆卢氏。又三字姓。北魏次南有纥豆陵氏。又《正韵》当口切,音斗。《玉篇》量名。《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食一豆肉,饮一豆酒。〈注〉豆,当为斗。毛居正曰:豆,古斗字。如《左传·昭三年》豆、区、釜、钟之类,当音斗。后人误读为俎豆之豆。斗斛之斗又作□,盖伪倂耳。又《字汇补》思留切,读作羞。《周礼·天官·腊人》凡祭祀共豆脯。〈注〉脯非豆实,豆当为羞,声之误也。《释文》豆,音羞。又《韵补》叶动五切,音杜。《柳宗元·牛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縢,或实俎豆。豆叶保,保音补。又叶田故切,读作渡。《诗·小雅》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音学五书》豆叶孺。又山名。《后汉·郡国志》唐县有都山。一名豆山。今关中人读豆为渡。《说文》竖、侸、裋皆以豆得声。树字从壴,亦以豆得声。考证:(《书·武成》执笾豆。)谨照原文改执豆笾。(《礼·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商玉豆,周献豆。)谨照原文商改殷。(《诗·小雅》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翕,和乐且孺。)谨照原文既翕改既具。

剖:《子集下·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普后切《正韵》普厚切,□音掊。《说文》判也。从刀,咅声。《苍颉篇》拆也。《玉篇》判也。中分为剖。《广韵》破也。《前汉·高帝纪》剖符封功臣。《左思·吴都赋》剖巨蚌於回渊。又《唐韵》方武切《集韵》斐父切,□音抚。义同。考证:(《说文》剖也。)谨照原文剖也改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