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初辟

鸿蒙初辟,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鸿蒙初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óng méng chū pì
成语简拼
HMCP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成语繁体
鴻蒙初辟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炳辰哥哥给语妍和鹃绮介绍了“鸿蒙初辟”的成语典故。

(2)丹丹写不出成语“鸿蒙初辟”,所以昨天考试只有99分。

(3)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鸿蒙初辟”几个大字。

(4)小奎不会写成语“鸿蒙初辟”的最后一个字。

(5)宿州第二中学的杨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鸿蒙初辟”。

(6)自鸿蒙初辟,神舟浩土天地间灵气丰沛。

(7)方鸿蒙初辟,人迹稀少,天地灵气浓郁。

(8)鸿蒙初辟,天地始分,万物同生,千灵并存。

(9)以汉字为关纽,中国传统诗画在鸿蒙初辟就结下了因缘。

(10)自盘古开天,鸿蒙初辟以来,日月升升落落,四象轮轮回回,万物自然经历无数遭衍生,已然满目盛景。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分字解释

鸿蒙

鸿蒙:<书>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鸿蒙初辟。

鸿

鸿:hóng 1、<名>大型雁类的泛称。《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名>书信。《西厢记》:『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3、通『洪』。(1)<形>大。《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名>洪水。《荀孑·成相》:『禹有功,抑下鸿。』(3)<形>强盛。《吕氏春秋·执一》:『五帝以昭,神农以鸿。』[鸿儒] 大儒,泛指学识广博的人。[鸿绪] 祖先的基业,多指帝王世传的大业。[鸿洞] (1)虚空混沌的样子。(2)弥漫无边,连成一片。

蒙:méng 1、<动>覆盖;遮住。《左传·昭公十三年》:『以幕蒙之。』2、<动>蒙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难与处矣。』3、<动>遭受。《屈原列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4、<动>承受;继承。《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5、<形>愚昧无知。《战国策·韩策》:『民非愚蒙也。』今有『发蒙』、『启蒙』。6、<动>敬辞,承蒙。《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蒙尘] 蒙受风尘。特指皇帝逃难出走。[蒙冲] 古代一种小型战船,又写作『艨艟』。

初:chū 1、<名>开始,开头。《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2、<副>当初,先前。多用于追述往事。《赤壁之战》:『初,鲁肃闻刘表卒。』3、<副>刚,才。《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4、<副>原来,本来。《原君》:『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初度] 初生的年月时日。亦即生日。刘仙伦《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词:『小队停钲鼓,向沙边柳下维舟,庆公初。』[初服] 1.新即位的帝王开始执政。《尚书·召诰》:『王乃初。』2.指做官之前穿的衣服。曹植《七启》:『愿反初,从子而归。』[初阶] 初次当官所得之位。[初唐四杰] 指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初夜] 1.一夜分五更,初更称甲夜,也作初夜。2.结婚的第一夜。和凝《江城子》词:『初含娇入洞房。』[初政] 帝王初登位执政。

辟:bì 1、<名>刑法;法律。《左传·昭公六年》:『制参辟,铸刑书。』2、<名>君主。《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3、<动>征召。《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4、<动>通『避』。《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pì 1、<动>开;打开。《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2、<动>开辟;开垦;开设。《齐桓晋文之事》:『欲辟土地,朝秦楚。』《治平篇》:『隙地未尽辟,闭廛未尽居也。』《病梅馆记》:『辟病梅之馆以贮之。』3、<动>排斥;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4、<形>偏僻;僻远。《汉书·萧何传》:『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5、<动>比喻,打比方。《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辟谷] 古代一种养生之术.不吃五谷,专靠服气长生。《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道引轻身。』[辟易] 1.bì惊退。《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数里。』2.pì整治。《吕氏春秋·上农》:『地未辟,不操床,不出粪。』

鸿

鸿:《亥集中·鸟字部》《唐韵》户工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公切,□音洪。《说文》鸿,鹄也。《玉篇》鸿,鴈也。诗传云:大曰鸿,小曰鴈。《陆玑疏》鸿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鹰。又有小鸿如凫,色白,今人直谓之鸿。《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又旗名。《礼·曲礼》前有车骑,则载飞鸿。《郑注》鸿取飞有行列也。又通作洪,大也。《史记·河渠书》禹抑鸿水。《楚辞·天问》不任汨鸿,何以尙之。〈注〉鸿,大水也。又佣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为笋簴,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以为笋。〈注〉鸿,佣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桡之,以眡其鸿杀之称也。〈疏〉释云:鸿即上文强是也。杀,即上文弱是也。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一年》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注〉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又鸿沟。《史记·苏秦传》大王之地,南有鸿沟。〈注〉在荥阳。又虫名。蜚鸿。《史记·周本纪》蜚鸿满野。〈注〉蠛蠓也。又姓。卫大夫鸿骝魋,见《左传》。鸿安丘,见《后汉书》。又人名。大鸿,尧臣名。梁鸿,汉人。又《广韵》《韵会》胡孔切《集韵》户孔切,□音汞。与澒同。《扬雄·羽猎赋》鸿絧緁猎。《师古注》鸿絧,直驰貌。又鸿蒙,元气也。《淮南子·俶真训》以鸿蒙为景柱。〈注〉东方之野日所出。又《集韵》《类篇》□虎孔切,音嗊。义同。又《集韵》胡贡切,音□。鸿洞,深远。一曰相连次貌。又《字汇》古送切,音贡。《淮南子·精神训》澒蒙鸿洞。〈注〉鸿,读如子赣之赣。又叶胡光切,音黄。《吕氏春秋》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农以鸿。考证:(搏身而鸿。)谨照周礼原文搏身改抟身。(《广韵》《韵会》胡孔切,《集韵》户孔切,□音永。)谨照原文音永改音汞。(《扬雄·校猎赋》鸿絧緁猎。)谨照原文校猎赋改羽猎赋。(《淮南子·俶真训》以鸿蒙为景。〈注〉鸿蒙,东方日所出地。)谨照原文为景下增柱字。鸿蒙东方日所出地改东方之野日所出。

蒙:《申集上·草字部》《唐韵》莫红切《集韵》谟蓬切,□音蒙。《尔雅·释草》蒙,王女也。〈注〉女萝别名。又《诗传》唐蒙,菜名。又大蒙,药名。《管子·地员篇》羣药安生,小辛大蒙。又《易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书·洪范传》蒙,阴闇也。又《左传·昭元年》又使围蒙其先君。〈注〉欺也。又《左传·昭十三年》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幕蒙之。〈注〉裹也。又《前汉·宣帝纪》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注〉冒也。又《书·伊训》具训于蒙士。〈疏〉谓蒙稚,□小之称。又《诗·秦风》蒙伐有苑。〈传〉蒙,讨羽也。〈笺〉画亲羽之文于伐。又县名。《史记·老庄列传》庄子者,蒙人也。〈注〉地理志,蒙县属梁国。又山名。《书·禹贡》蒙羽其艺。〈疏〉蒙山在泰山蒙阴县西南。〈又〉蔡蒙旅平。〈注〉蒙山在蜀郡青衣县。又水名。《楚辞·天问》出自汤谷,次于蒙汜。〈注〉暮入西极蒙水之涯也。又门名。《左传·襄二十七年》宋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蒙门之外。〈注〉宋城门。又姓。《风俗通》东蒙主以蒙山为氏,秦有将军蒙骜。又《韵会》母总切,音懵。《柳宗元文》鸱夷蒙鸿。〈注〉二字俱上声。又《韵补》叶莫江切,音尨。《诗》狐裘蒙茸。徐邈读为厖。《陈琳·大荒赋》帝告我以至顺兮,重讯我以童蒙。义混合于宣尼兮,理齐归于文王。又莫凤切,音孟。与雺同。《汉书》引《易》传:有蜕蒙霿,上下合也。

初:《子集下·刀字部》《唐韵》《集韵》楚居切《正韵》楚徂切,□楚平声。《说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礼之初,施衣以蔽形。《书·禹谟》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慎厥初。又《礼·檀弓》夫鲁有初。〈注〉初谓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气之始也。《韩愈诗》贤愚同一初。《韵会》又姓。

辟:《酉集下·辛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必益切,音璧。《广韵》君也。《尔雅·释训》皇王后辟,君也。天子诸侯通称辟。《书·大甲》克左右厥辟。《诗·小雅》百辟为宪。《集韵》或作□。又人称天曰辟。《诗·大雅》荡荡上帝,下民之辟。又妻称夫亦曰辟。《礼·曲礼》妻祭夫曰皇辟。又《说文》法也。《书·酒诰》越尹人只辟。〈注〉正身敬法也。又明也。《礼·王制》天子曰辟痈。〈注〉辟,明也。痈,和也。使天下之人皆明达和谐也。又《祭统》对扬以辟之。〈注〉对,遂也。辟,明也。言遂扬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也。又徵辟也。《后汉·钟皓传》前后九辟公府,皆不就。《晋书·王褒传》三徵七辟。又星名,与璧同。《礼·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辟中。又姓。又《广韵》普击切《集韵》《韵会》匹辟切《正韵》匹亦切,□音僻。与僻同。偏也,邪也。《礼·玉藻》非辟之心无自入也。《左传·昭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注〉辟,邪也。衷,正也。又倾也,侧也。《礼·曲礼》辟咡诏之。〈注〉谓倾头与语也。又威仪习孰少诚实曰辟。《论语》师也辟。〈又〉友便辟。又辟名,空名也。《周礼·天官》凡失财、用物、辟名者。〈注〉辟名,诈为书,以空作见,文书与实不相应也。又□也。《书·君□》辟以止辟。《周礼·秋官·小司□》以八辟丽邦法。又与辟通。《孟子》辟土地。又辟除行人也。《周礼·秋官》王燕出入,则前车而辟。《孟子》行辟人可也。又衆[音zhòng]人惊退也。《史记·项羽纪》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注〉言人马开张易旧处也。又鞭辟,策励也。程子曰:学要鞭辟近裏。朱子曰:辟如驱辟一般,大约要鞭督向裏去。又与擗通。拊胷也。《诗·邶风》寤辟有摽。《礼·檀弓》辟踊。又与躄通。足病不能行也。《贾谊·治安策》非亶倒县而已。又类辟。又辟正,雷声。别作霹雳。又《集韵》《正韵》□毗义切。与避同。《诗·魏风》宛然左辟。〈注〉让而避者必左。《礼·儒行》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又与睥同。《史记·灌夫传》辟睨两宫间。〈注〉与睥睨同。邪视也。又《集韵》《正韵》□匹智切,与譬同。《礼·坊记》君子之道,辟则坊与。《中庸》辟,如行远。又《广韵》《集韵》《韵会》□博厄切,音百。《礼·内则》麕为辟鸡。〈注〉聂而切之也。又与擘同。析裂也。《礼·丧大记》绞一幅为三不辟。〈疏〉大敛之绞既小,不复擘裂其末。又《正韵》莫礼切,音米。与弭同。《礼·郊特牲》有由辟焉。〈注〉谓弭灾兵也。又《集韵》频弥切《正韵》蒲麋切,□音皮。与纰同。带之缘饰也。《礼·玉藻》天子素带朱裏终辟。〈注〉辟,缘也。终,竟也。天子熟绢为带,用朱于裏,终此带尽缘之也。又《集韵》必郢切,音丙。除也。《庄子·庚桑楚》至信辟金。考证:(又与擘同。析裂也。《礼·丧大记》为三不辟。〈注〉大敛之绞既小,不复擘裂其末。)谨按为三二字文义未全,谨照原文为三上增绞一幅三字。注改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