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扬扬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得意扬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é yì yáng yáng
成语注音
ㄉㄜˊ ㄧˋ ㄧㄤˊ ㄧㄤˊ
成语简拼
DYYY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得意揚揚
成语辨形
意,不能写作『义』。
成语谜语
成语英文
be immensely proud
成语法文
au comble de la joie
成语德文
in einen Freudentaumel geraten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成语辨析]

(一)得意扬扬和『喜气洋洋』;都可形容非常高兴。但得意扬扬偏重在『得意』;多用作贬义;『喜气洋洋』偏重在『喜气』;多用作褒义。(二)见『得意忘形』(236页)。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因成功而沾沾自喜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得意洋洋、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反义词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成语接龙

1、得意扬扬→扬眉瞬目→目击道存→存亡续絶→絶圣弃智→智均力敌→敌力角气→气满志得→得月较先→先入之见→见羹见墙→墙上泥皮→皮肤之见→见怪不怪→怪诞诡奇→奇文瑰句→句斟字酌→酌古沿今→今生今世→世俗之见→见惯司空→空前绝后→后进之秀→秀才人情→情恕理遣

2、得意扬扬→扬眉吐气→气冲斗牛→牛鬼蛇神→神清气茂→茂林修竹→竹马之交→交颈并头→头昏目眩→眩视惑听→听而不闻→闻鸡起舞→舞爪张牙→牙牙学语→语长心重→重手累足→足不出门→门殚户尽→尽多尽少→少纵即逝→逝将去汝→汝南晨鸡→鸡口牛后→后悔不及→及瓜而代

3、得意扬扬→扬眉吐气→气宇轩昂→昂然自若→若涉渊冰→冰雪严寒→寒气袭人→人自为政→政通人和→和而不唱→唱对台戏→戏蝶游蜂→蜂游蝶舞→舞凤飞龙→龙心凤肝→肝胆披沥→沥血叩心→心旷神怡→怡志养神→神差鬼使→使心用腹→腹有鳞甲→甲冠天下→下车伊始→始终若一

4、得意扬扬→扬眉眴目→目见耳闻→闻所不闻→闻风而至→至诚高节→节威反文→文章钜公→公平正直→直言无隐→隐鳞戢翼→翼翼小心→心同止水→水流花谢→谢馆秦楼→楼阁亭台→台阁生风→风斯在下→下笔千言→言清行浊→浊质凡姿→姿意妄为→为仁不富→富国强民→民膏民脂

5、得意扬扬→扬名四海→海盟山咒→咒天骂地→地棘天荆→荆天棘地→地塌天荒→荒唐无稽→稽古揆今→今生今世→世道人心→心胆俱碎→碎心裂胆→胆大妄为→为裘为箕→箕山之风→风雨连床→床上安床→床上施床→床上叠床→床下安床→床头金尽→尽心竭力→力能扛鼎→鼎鼎大名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刚才我看见他和胡宗预从教务室出来,得意扬扬,公然的扬言道,某某人是去定的了。▼郑振铎《漩涡》

(2)…称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此时戴大理一面孔的得意扬扬之色。喝过十几钟酒,他的酒量本来不大,已经些微有…——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3)…来还有甚么好处,兄弟却不敢妄想。』说罢,那副得意扬扬之色早流露于不自知了。霎时席散。——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4)…唐二乱子又把这话说给他听,面孔上很露出一副得意扬扬之色。查三蛋只是冷笑笑,心上却也诧异,说道:『像…——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1)成语「得意扬扬」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嘟嘟不会写成语“得意扬扬”的最后一个字。

(3)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得意扬扬”几个大字。

(4)能芊大哥哥给姬欣和巾璎讲述了“得意扬扬”的历史典故

(5)彭水中学的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得意扬扬”。

(6)小玲写不出成语“得意扬扬”的拼音。

(7)看着他眉飞色舞,得意扬扬的样貌,我真是心灰意冷。

(8)吉姆受到父亲的赞扬而得意扬扬。

(9)他获得了冠军,显得得意扬扬。

(10)我们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扬扬。

(11)鱼儿得意扬扬地看着鱼缸外面的猫。

(12)他向后一靠,为自己计划的成功而得意扬扬。

(13)高衙内接了印信,辞了各上司,带了仆从,得意扬扬到曹州赴任去了。

(14)过天查三蛋来了,唐二乱子又把这话说给他听,面孔上很露出一副得意扬扬之色。

(15)刚才我看见他和胡宗预从教务室出来,得意扬扬,公然的扬言道,某某人是去定的了。见郑振铎《漩涡》。

(16)过了两个月,结拉挺着大肚子,得意扬扬地在草场上东走走、西逛逛,清点牲口的数目,查问还有哪些没交税的人。

(17)只见田归农得意扬扬的举起酒杯,正要凑到唇边,忽听得嗤的一声,一粒铁菩提向他酒杯飞了过去,想是有人发暗器要打破他的酒杯。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三朝相国晏婴身居高位,但行事沉稳,十分谦恭,而他的车夫却认为自己能替相国驾车十分得意扬扬。车夫的妻子见了就告诫车夫,应该向晏婴学习,车夫从此变得很谦逊起来,晏婴认为他知错必改表现很好

分字解释

扬扬

扬扬:1、心情愉快或得意的样子。《荀子·儒效》:『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积足以揜其口,则扬扬如也。』2、自若的样子。《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巡且死,颜色不乱,扬扬如常。』

得意

得意:[déyì]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得意的男孩。十二分得意。

得:dé 1、<动>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得楚乎?』2、<动>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得。』3、<名>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4、<形>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5、<动>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6、<形>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得之。』7、<动>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8、<动>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得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9、<副>应该;应当。《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0、<助>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1、<副>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的明白。』[得非] 同『得无』,莫不是。[得无] 副词。(1)莫非;该不会。(2)能不;怎么能不。

意:yì 1、<名>心意;意图。《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2、<名>意义。《马巴黎油画记》:『则其意深长矣。』3、<名>心情;神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宦游人。』《狼》:『目似螟,意暇甚。』4、<名>情趣。《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5、<动>料想;估计。《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促织》:『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6、<动>怀疑。《列子·论符》:『人有亡铁者,意其邻人之子。』[意表] 意料之外。[意会] 不用说明解释而内心明白。

扬:yáng 1、<动>举起;扬起。《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击面。』2、<动>飞扬;翻腾。《祭妹文》:『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3、<形>响亮。《张衡传》:『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4、<动>发挥。《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扬之欲其明。』[扬长] 大模大样。[扬厉] 雄壮;威武、高亢奋进。[扬扬] (1)心情愉快或得意的样子。(2)自若的样子。

得:《寅集下·彳字部》《唐韵》《正韵》多则切《集韵》《韵会》的则切,□音德。《说文》行有所得也。《玉篇》获也。《韵会》凡有求而获皆曰得。又赋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丧。《礼·曲礼》临财毋苟得。《左传·定九年》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孟子》求则得之。又贪也。《论语》戒之在得。又《韵会》与人契合曰相得。《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犹特地也。《全唐诗话》贯休入蜀,以诗投王建曰:一瓶一鉢[音bō]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又叶都木切,音笃。《老子·道德经》罪莫大於可欲,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见头足,终日至夜,竟无所得。《集韵》或作□。

意:《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於记切《正韵》於戏切,□音□。志之发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礼运》非意之也。〈注〉意,心所无虑也。〈疏〉谓於无形之处,用心思虑也。无虑,即虑无也。又与抑通。《徐锴曰》见之於外曰意。意,犹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礼》武王问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欤。意犹抑。《论语》抑与之欤。《汉石经》作意,抑犹意,古通用也。又《转注古音》於宜切,音医。《前汉·韩信传》意鸣猝嗟。又叶乙力切,音亿。《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羣臣颂功,请刻於石,表垂乎常式。又与臆通。《贾谊·服赋》请对以意。《史记》作臆。《师古曰》叶韵音亿。《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见而象,因言以会意也。

扬:《卯集中·手字部》(古文)敭□《唐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飞举也。《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薪。〈传〉扬,激扬也。〈疏〉谓水急激而飞扬,波流疾之意也。又《豳风》以伐远扬。〈疏〉谓长条扬起者。又《增韵》发也,显也。《广韵》举也。《易·夬卦》扬于王庭。〈疏〉发扬决断之事於王者之庭。《书·尧典》明明扬侧陋。《礼·文王世子》或以言扬。〈疏〉能言语应对,亦举用之。又称说也。《礼·祭统》铭者,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前汉·季布传》使仆游扬足下,名於天下,顾不美乎。又《尔雅·释诂》□扬,续也。又簸去糠粃也。《诗·小雅》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又眉上下曰扬。《诗·鄘风》扬且之皙也。〈传〉扬,眉上广。〈又〉子之清扬。〈疏〉扬者,眉上之美名。既名眉为扬,因谓眉之上,眉之下皆曰扬。又钺也。《诗·大雅》干戈戚扬。又州名。《书·禹贡》淮海惟扬州。〈疏〉江南之气躁劲,厥性轻扬,故曰扬州。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又姓。《扬雄·自序》扬别为一族。周宣王子尚父封扬侯,因氏。又宋扬避举,明扬光休。通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