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毛种种

颠毛种种,指衰老。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

颠毛种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iān máo zhǒng zhǒng
成语注音
ㄉㄧㄢ ㄇㄠˊ ㄓㄨㄙˇ ㄓㄨㄙˇ
成语简拼
DMZZ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顛毛種種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衰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借指衰老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仆年过五十,颠毛种种,一身百病。▲明·唐顺之《答王鉴川兵备书》

成语造句

(1)安新三台中学的於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颠毛种种”。

(2)宝乐叔叔给琳羚和晓帆讲了“颠毛种种”的历史故事。

(3)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颠毛种种”几个大字。

(4)大毛写不出成语“颠毛种种”的拼音。

(5)龙龙不会写成语“颠毛种种”的最后一个字。

(6)仆年过五十,颠毛种种,一身百病。见明·唐顺之《答王鉴川兵备书》。

(7)在去博乐故城的路途中,防风老师给一伺和伊晨讲解了『颠毛种种』的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

分字解释

种种

种种:1、诚恳的样子。《庄子·胠箧》:『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2、头发短。形容老迈。《左传·昭公三年》:『馀发如此种种,馀奚能为。』3、各种各样。《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

颠:diān 1、<名>头顶。《诗经·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又] 物体的顶部。陶潜《归园田居》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2、<动>倒下;跌倒。《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扶。』3、<名>通『癫』。精神失常。张籍《罗道士》:『持花歌咏似狂颠。』[颠踣] 跌倒。[颠饮] 狂饮。

毛:máo 1、<名>动植物表皮所生的丝状物。《柳毅传》:『恨无毛羽,不能奋飞。』2、<名>头发;胡须。《子鱼论战》:『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3、<名>草木。《愚公移山》:『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4、<名>五谷;庄稼。《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成语有『不毛之地。』

种:zhǒng 1、<名>植物的种子。《甘藷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2、<名>种族;族类。《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名>种类;类别。《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4、<名>人的后嗣。《晋书·刘颂传》:『卿尚有种也。』zhòng<动>种植。《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种种] (1)诚恳的样子。(2)头发短。(3)各种各样。

颠:《戌集下·页字部》《唐韵》都年切《集韵》《韵会》《正韵》多年切,□音□。《说文》顶也。《尔雅·释言》颠,顶也。〈疏〉谓头上也。《诗·秦风》有马白颠。〈传〉白颠,的颡也。〈疏〉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又《玉篇》山顶曰颠。《苏轼·琴操》山有时而童颠。又本末曰颠末。《陆机·文赋》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注〉言先后失序也。又《小尔雅》殒也。《释名》倒也。《书·微子》告予颠隮。〈疏〉谓从上而陨。《庄子·人间世》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郭注》若遂与同,则是颠危而不扶持。《正字通》别作傎。又与癫同。狂也。《唐书·张旭传》旭大醉,呼叫狂走,以头濡墨而书,世号张颠。又地名。《左传·僖二年》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杜注:河东大阳县东北有颠軨阪。又县名。与滇同。《司马相如·上林赋》文成颠歌。〈注〉文颖曰:文成,辽西县名。颠,益州颠县。其人能作西南夷歌。颠,即滇字。又专一也。《庄子·马蹄篇》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陆德明·音义》颠颠,丁田反。崔云:专一也。又姓。晋有颠颉。见《左传》。又人名。《书·君奭》有若泰颠。又《集韵》亭年切,音田。颠颠,忧思貌。《礼·玉藻》丧容累累,色容颠颠。〈注〉忧思貌也。《释文》颠字又作□,音田。又丁年反。又与阗通。《礼·玉藻》盛气颠实扬休。〈注〉颠,读为阗。〈疏〉颠,塞也。《释文》阗音田。又《集韵》典因切。亦顶也。《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夭蟜枝格,偃蹇杪颠。又《广韵》他甸切,瑱去声。与瑱同。《集韵》亦作□。考证:(《左传·僖二年》冀为不道入自颠軨。〈注〉虞地。《后汉·郡国志》河东郡大阳有颠軨阪。)谨按杜注无虞地二字。今据左传原文於入自颠軨下增伐鄍三门。下照杜注原文改杜注河东大阳县东北有颠軨阪。(又县名,与滇同。《司马相如·子虚赋》文成颠歌。注女颖曰文成。辽西县名。)谨照原文子虚赋改上林赋。女颖改文颖。(《庄子》其字颠颠。)谨照原文其字改其视。(《上林赋》夭娇枝格,偃蹇杪颠。)谨照原文夭娇改夭蟜。

毛:《辰集下·毛字部》《唐韵》莫袍切《集韵》《韵会》谟袍切,□音旄。《说文》眉发之属,及兽毛也。《释名》毛,貌也,冒也,在表所以别形貌,自覆冒也。《诗·小雅》不属于毛。〈注〉毛者,体骨之余气末属也。《周礼·秋官》《司仪》王燕,则诸侯毛。《郑注》谓以须发坐也。《齐语》班序颠毛,以为民纪。〈注〉颠,顶也。毛,发也。次列顶发之白黑,使长幼有等。又发班白曰二毛。《礼·檀弓》古之征伐者,不获二毛。又兽为毛虫。《周礼·地官》以土会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注〉毛物,貂、狐、貒、貉之属,缛毛者也。《礼·月令》孟秋之月,其虫毛。又《乐记》羽者妪伏,毛者孕鬻。《正义曰》羽,鸟也。毛,兽也。又牺牲纯色曰毛。《史记·三王世家》鲁有白牡、騂刚之牲,羣公不毛。〈注〉何休曰:不毛,不纯毛也。又草也。《左传·隐三年》□溪沼沚之毛。又《昭七年》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又桑麻五谷之属皆曰毛。《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注〉郑司农云:谓不种桑麻也。《公羊传·宣十二年》锡之不毛之地。〈注〉不毛者,硗确不生五谷。又《崔豹·古今注》地以名山为辅,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木为之毛。又去毛曰毛。《诗·鲁颂》毛炰胾羹。〈注〉毛炰,烂去其毛而炰之。又柔毛,羊也。《礼·曲礼》羊曰柔毛。又莎草曰地毛。见《广雅》。又扻毛,盐草也。见《雷斆·炮炙序》。又《高丽方言》谓苎曰毛,苎布曰毛施背,见《鸡林类事》。又闽南人谓毛曰膜。见《井观琐言》。又梵言钦跋罗,此云毛。顩钵罗,《西域记》云织细羊毛。褐赖缡,《西域记》云织野兽毛。又国名。又姓。《左传·僖二十四年》鲁卫毛耼,文之昭也。《广韵》周武王弟毛公,后以为氏。本居钜鹿,避雠荥阳。汉毛亨治〈诗〉,作训诂传以授从子苌,时称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又竹名。《顾恺之·竹谱》南岭有毛竹。《刘美之·续竹谱》毛竹,生武夷山。《李商隐诗》武夷洞里毛生竹。又与髦通。《仪礼·士丧礼》马不齐髦。〈注〉今文髦为毛。亦作□。《周礼·天官·司裘注》中秋鸟兽□毨。亦作旄。《史记·夏本纪》羽旄齿革。又《集韵》莫报切,音帽。择也。郑康成说或从手作□。通作芼。又蒙晡切,音模。《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后汉·冯衍传》饥者毛食。〈注〉太子贤曰:案《衍集》作无,今俗语犹然者,岂古语亦通乎。当读如模。《集韵》又作□。考证:(《史记·夏本纪》羽□齿革。)谨照原文□改旄。

种:《午集下·禾字部》《广韵》直弓切《集韵》《韵会》《正韵》持中切,□音虫。稚也。又姓。后汉司徒种暠。(种)(古文)□□《广韵》之陇切《集韵》《韵会》主勇切,□音肿。谷种也。《诗·大雅》诞降嘉种。《周礼·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又《夏官·职方氏》豫州,其谷宜五种。〈注〉黍稷菽麦稻。又种类。《书·盘庚》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史记·高帝纪》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后汉·窦融传》此遗种处也。又地名。《史记·货殖传》杨平阳□西贾秦翟,北贾种代。〈注〉种在恒州石邑县,北盖蔚州也。又外域国名。《后汉·任延传》武威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宼抄,多弃田业。又《庄子·胠箧篇》舍夫种种之机。〈注〉种种,谨慤貌。又《增韵》种种,犹物物也。又发短貌。《左传·昭三年》余发如此种种。又《广韵》之用切《集韵》朱用切,□音偅。蓺植也,布也。《书·大禹谟》臯陶迈种德。〈注〉种,布也。种物必布於地,故为布也。《史记·李斯传》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前汉·律正志》鹑首初井十六度,芒种。《正字通》说文种,先穜后孰也。从禾,重声,直容切。穜,蓺也,从禾童声,之用切,分穜种为二。按,诗重穋借用重字,说文似与诗异。又童声,与之用之音反。蓺与种植之种通。周礼种植之种与书传所用种字皆同,当从经传为正。旧音同,音虫,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