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勃勃

朝气勃勃,朝:早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朝气勃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āo qì bó bó
成语简拼
ZQBB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朝氣勃勃
成语英文
full of youthful spirity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朝:早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生气勃勃

相关成语

近义词

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年轻有为、朝气蓬勃

反义词

暮气沉沉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成语「朝气勃勃」是一个主谓式成语。

(2)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朝气勃勃”几个大字。

(3)芳灵大哥哥给我们说了“朝气勃勃”的典故。

(4)抗抗写不出成语“朝气勃勃”的拼音。

(5)松涛镇镇中的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朝气勃勃”。

(6)小岑不会写成语“朝气勃勃”的最后一个字。

(7)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精神焕发,朝气勃勃。

(8)当时,他是个出类拔萃的好后生,聪明过人,朝气勃勃,才华横溢。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革命胜利……的一代,是朝气勃勃的,但是也有弱点。』

分字解释

勃勃

勃勃:[bóbó] (1)充满(精力、兴致等)而精神旺盛的。生气勃勃。朝气勃勃。(2)受欲望等驱使的。野心勃勃。

朝气

朝气:[zhāoqì] 早晨清新的空气,比喻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有朝气。

朝:zhāo 1、<名>早晨。《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名>一日。《孟子·告子》:『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cháo 1、<动>拜见;拜访。《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2、<动>拜见君主。《送东阳马生序》:『余朝京师。』3、<动>受臣下朝见。《荀子·尧问》:『王朝而有忧色。』4、<动>归附;朝拜。《邹忌讽齐王纳谏》:『燕、赵、朝、魏闻之,皆朝于齐。』[又] 〈动使动〉使……朝拜。《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5、<名>朝廷。《柳敬亭传》:『是时朝中皆畏宁南。』6、<动>上朝。《赵威后问齐使》:『胡为至今不朝也。』7、<名>官府的大堂。《后汉书·刘宠传》:『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8、<名>朝代。《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朝报] 封建王朝的公报。[朝寄] 朝廷的委托。[朝眷] 皇帝的宠恩。[朝列] 官吏在朝廷的位次。

气:qì 1、<名>云气;空气。《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龙虎,成五采。』《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2、<名>气候;天气。《采草药》:『此地气之不同也。』3、<名>景象;景色。《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名>气息;呼吸。《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5、<名>气味。《狱中杂记》:『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6、<名>中医指责的元气。《柳毅传》:『闻子之说,气血俱动。』7、<名>气势;气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又] 使气;任性;使性子。《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8、<名>气节;志气。《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

勃:bó 1、<形>盛;旺盛。《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2、<形>猝然变色。3、<名>粉末,花粉。《齐民要术·饼法》:『干剂于腕上手挽作,勿著勃。』4、<动>争斗。柳宗元《憎王孙文》:『勃诤号,唶唶强强。』5、通『渤』。《汉书·武帝纪》:『东临勃海。』6、通『悖』,乖戾。《淮南子·氾论训》:『为论如此,岂不勃哉。』[勃谿] 争斗,争吵。《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

朝:《辰集上·月字部》(古文)晁《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陟遥切,音昭。《说文》旦也。从倝舟声。《尔雅·释诂》朝,早也。《诗·鄘风》崇朝其雨。〈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又朝鲜,国名。又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吴声子之后。唐日本人朝衡。汉鼂错,亦作朝。又《广韵》直遥切《集韵》《韵会》《正韵》驰遥切,□音潮。《尔雅·释言》陪朝也。〈注〉臣见君曰朝。《书·舜典》羣后四朝。《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注〉朝,犹早也。欲其来之早。《礼·曲礼》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门内,谓之燕朝。其二是路门外之朝,谓之治朝。其三是臯门之内,库门之外,谓之外朝。又《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又同类往见亦曰朝。《史记·司马相如传》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又郡守听事亦曰朝。《后汉·刘宠传》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又《集韵》追输切,音株。朝那,县名。又《韵补》叶陈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谏朝。《易林》赤帝悬车,废职不朝。叔带之灾,居於泛庐。又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心勤渠。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终朝。又叶张流切。《韩愈·祭□员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游。草木之春,鸟鸣之朝。又叶株遇切。《前汉·叙传》贾生矫矫,弱冠登朝。遭文叡圣,屡抗其疏。又叶直照切。《陆云·夏府君诔》既□其绩,英风弥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频繁帷幄,只承皇耀。又叶直佑切。《韦孟·在邹诗》微微小子,既耇且陋。岂不牵位,秽我王朝。

气:《辰集下·气字部》《唐韵》去既切《集韵》丘既切,□音炁。《说文》云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气、炁。又与人物也。今作乞。又《玉篇》去乙切《广韵》去讫切《集韵》《类篇》欺讫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气,小篆本作气。气为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为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后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笔以别之。又《六书正伪》气,俗用气,乃禀气之气。云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气虽别,而气、气字义实同,分属则泥矣,《正伪》之说非是。(气)(古文)□《唐韵》去既切《集韵》《韵会》《类篇》丘既切,□音气。《玉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气相求。《系辞》精气为物。《礼·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又《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注〉气谓嘘吸出入者也。又天气曰元气。《后汉·明帝纪》升灵台,望元气。〈注〉元气,天气也。又阴阳曰二气。《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又五气。《史记·五帝纪》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气。〈注〉王肃曰:五气,五方之气。又《书·洪范·曰雨曰阳曰燠曰寒曰风注》雨木气,阳金气,燠火气,寒水气,风土气为五气。又《素问》寒热风燥湿,五气之聚也。寒生水,热生火,风生木,燥生金,湿生土。又六气。《左传·昭元年》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又《庄子·逍遥游》乗[音chéng]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注〉平旦为朝霞,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与天□地黄为六气。《王逸·楚辞注》《陵阳子明经》春食朝霞,日欲出时黄气也。秋食沦阴,日没已后赤黄气也。冬食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幷[同并]天□地黄之气为六气。又年有二十四气。《内经》五日谓之□,三□谓之气。《书·正义》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随天转运,所以叙气节也。气节者,一岁三百六十五日有余,分为十二月,有二十四气,一为节气,谓月初也,一为中气,谓月半也,以彼迭见之星,叙此月之节气。又历家有□气法。《司马彪·续汉书》□气之法,为室三重,涂亹周密,布缇幔室中,以木为按,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上,以葭灰抑其内端,案正而□之。气所动者,其灰斯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又有望云气法。《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注〉视日旁云气之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史记·天官书》云气有兽居上者胜。〈又〉日旁云气,人主象。〈又〉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精华实息者吉,虚耗者凶。《邵谔·望气经》郁郁葱葱,隐隐隆隆,佳气也。绵绵绞绞,条条片片,兵气也。泽泽焰焰,女子气也。如藤蔓挂树者,宝气也。紫氛如楼者,玉气也。又道家有食气法。《参同契》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又以鼻触物亦曰气。《礼·少仪》执食饮者勿气。〈疏〉执尊长饮食,不鼻臭之也。又《唐韵》《集韵》□许既切。与饩、□□通。《说文》馈客刍米也。引《春秋传》齐人来气诸侯。又叶去讫切,音乞。《成公绥·啸赋》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又叶丘谒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赋》当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气。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音zhòng]疾之日歇。

勃:《子集下·力字部》《唐韵》《韵会》《正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音孛。《说文》排也。从力,孛声。《徐曰》勃然兴起,有所排挤也。又《玉篇》卒也。《韵会》勃卒,旋放之貌。又变色貌。《论语》色勃如也。又姓。《韵会》梁武帝攺豫章王姓勃氏。又通作渤。《前汉·地理志》蓟南通齐赵勃碣之间。〈注〉师古曰:勃,勃海也。又《韵补》叶皮列切,便入声。《苏辙·滕王阁诗》余思属江湖,登临寄遗堞。骄王应笑滕,狂客亦矜勃。〈注〉王勃,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