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读后感范文大全2000字

浏览

文章包括《安史之乱》读后感(2033字)、杜立德医生的读后感(1997字)、看见读后感(2012字)、安徒生童话故事读后感(1989字)、《王贵与安娜》读后感(1976字)等2000字左右的高三读后感范文5篇,供您参阅。

《安史之乱》读后感_2000字

文/杨峰

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里看到《安史之乱》这本书,一翻开我便被吸引住了,历史从小就开始接触,但是大部分都是止步于课本,而对于详细的历史事件却是知之甚少。安史之乱虽然只维持了八年的时间,但是要清楚地理解为什么会有这八年的动乱,却需要我们熟悉安史之乱前唐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安史之乱前的唐朝,既然发生了安史之乱,那一定会有后续影响,动乱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使唐朝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都是能通过读《安史之乱》学习到的。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一场政治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前后持续八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终结了大唐盛世,此后,朝内宦官的权力从内廷向外朝延生,掌握禁军,把持朝政,朝外藩镇割据,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水平远远不及盛世时期,战乱后唐朝一蹶不振,直到黄巢起义,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在开元、天宝年间,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那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之所以那时的中国能达到这种状态,与唐玄宗即位以来的一系列措施是分不开的,玄宗二十九岁刚即位就进行了大阅兵,长达五十多里的阅兵队伍,庄严而隆重,但玄宗却心有忧虑,毕竟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动荡,于是玄宗下定决心要让国家稳定,当然,玄宗做到了,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君明臣贤则治,盛世与贤臣们的帮助分不开,开元之初,有宰相姚崇、宋璟和宇文融等,姚崇以其通达完成了历史的转变,宋璟以其正派守住了帝国的根本,宇文融使得国库慢慢富起来,君臣之间小心翼翼地磨合,把国家新政的框架建立起来,国家逐步稳定发展,不过这些人虽为名相,但执政期间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都是三年左右就下台了。江山辈有人才出,接下来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张九龄和李林甫,张九龄是有名的才子,注重知识素养,主张文治,李林甫重视行政能力,不重文学才华,主张吏治,因此他们之间产生了文吏之争,虽然两位意见有些不合,但朝中很少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因此国家一直都在稳定发展,迎接开元盛世的到来。两虎相斗,终有一个会败下阵来,虽然张九龄的作法是为国家的,但是经常不给皇帝面子,而作为吏治派的李林甫更能揣摩圣心,所提的意见建议往往更能让皇上喜欢,久而久之,皇上的心便偏向李林甫了,最终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下台了,李林甫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宰相任职,也逐渐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安史之乱的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李林甫,历史上关于李林甫的评论不计其数,其中一个著名的成语“口腹蜜剑”就是描述他的为人,到底李林甫是奸臣还是贤臣没人知道,不过既然他能任职十九年,并且还是开元盛世期间,我想他必有他的过人之处,唐玄宗也评价过他:此人的嫉贤妒能举世无双。无论该不该为他辩护,安史之乱的错误李林甫必须承担,因为安史之乱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与杨国忠的不合,以及对安禄山的放任。杨国忠与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另外两个重要人物,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是《长恨歌》里描写杨贵妃的句子,可见她是多么地受宠,当时正是玄宗治理下的开元盛世,朝政忙碌内心空虚,玄宗太需要一个让他全身心投入的女人了,这时杨贵妃出现,自然受尽了万般恩宠,杨国忠是杨贵妃的远方堂兄,从小不学无术,而在理财方面却有天赋,一次偶然的机会引起了玄宗的注意,便为官一路攀升,杨国忠争权的过程也成了他与李林甫反目成仇的过程。这时候安禄山也逐渐浮出了水面,他在玄宗面前表现十分忠诚,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兵力雄厚,而当时的唐朝安定繁荣,玄宗早就没有了励精图治的精神,将朝政全交给李林甫处理,那时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不合,朝中一片混乱,后来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不断激发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之名起兵反唐,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的过程可以分为安禄山起兵、兵临长安、马嵬兵变、灵宝之战、肃宗即位、安禄山被杀、史思明复叛、平定乱世。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最终虽然成功平叛,但长时间的战争使社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开元盛世时积累的社会财富顷刻间消耗殆尽,从此唐朝再无繁荣盛世,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和宦官当权后,大唐灭亡。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国家层面来看,安史之乱前,唐朝经历了恒罗斯之战,失去了西域很大部分的控制权,安史之乱后,陇西、河西走廊等地也失控,安史之乱虽然唐朝获胜,稳定了大局,但是边疆问题和藩镇割据问题的出现,使得社会秩序很不稳定,内忧外患,藩镇的实力不断壮大,导致了唐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中国四分五裂,人民苦不堪言。从个人层面看,安史之乱期间北方混乱,平定之后藩镇割据社会不稳定,而南方有一个更稳定的生活环境,大量劳动力南迁,将生产技术文化带到南方,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更加趋于平衡。安史之乱后,帝王对国家的统治方式也有所变化,中华文明逐渐由开放转向了保守,帝王更加注重内部管理,对以往开拓疆土的统治方式也有所改变,安史之乱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成语一蹶不振:一蹶不振[yī jué bù zhèn],意指蹶,跌倒。振,奋起。“一蹶不振”指跌倒了就不能再奋起。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後用“一蹶不振”比喻一遭受挫败,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源]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绳墨者章。[典故]西汉刘向所撰《说苑》一书,记录轶闻琐事,杂以议论,以儒家思想为指归,阐明国家兴亡、政治得失之理,以为後世鉴戒。〈谈丛〉这篇是各家名言汇编,其中“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本於《淮南子·修务》:“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则是以一饱之故,绝谷不食;以一蹪之难,辍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现在因为有的学者有过错就诋毁所有的学者,不再学习,就像一旦被饭噎到,便不再吃饭,跌了一跤,就畏缩不敢再向前走。这未免太糊涂了。後来“一蹶不振”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一遭受挫败,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成语内忧外患: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如:《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又如:摆着那些七零八落的人才,要支撑这个内忧外患的天下,越想越觉危险。——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一回

杜立德医生的读后感_2000字

读过这本书后,我知道杜立德是一名神奇的医生同时又是一个热爱动物的人。

杜立德医术高明并且喜爱动物,他把动物都一一带回了家,并且因为家里动物越来越多所以他也越来越穷了,就这样当有一天一只麻雀飞来告诉他非洲的猴子得了一种病——“瘟疫”时,医生仍然为了得病的非洲猴子借债、冒着风险就去了非洲,他的经历真的很神奇,我真羡慕他能和小动物们说话!

善有善报,杜立德医生不但用自己的爱心救了动物们,最后他也因此得到了回报。

《杜立德医生》是美国著名作家赫夫。罗弗庭写的小说。这本书向我们描述了杜立德医生和各种动物之间的感情,以及他对动物的热爱。杜立德医生与动物之间有着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情,他们的关系是如此地密切。因此引发了一连串妙趣横生、上山下海的冒险故事。

善良憨厚的杜立德医生身旁总有一只弄不清自己多大年纪的鹦鹉,提醒他应该注意或下决心去做什么事;还有一只非常擅于使用脚掌的鸭子做他的忠实管家。他的诊所收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动物,而它们都死心塌地地跟着杜立德医生,因为只有他才明白动物需要如何被关怀。杜立德医生对动物的热爱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建立在金钱上的。

杜立德医生那种对动物深深的热爱感染了我。使我明白了人和动物的关系也可以非常亲密。我想,动物肯定也是有感情的。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动物,这应该体现了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有的人,不但不爱护小动物,还残害小动物,我曾经亲眼见过这样一件伤害小动物的事:在某一个中学组织学生去某地生存岛游玩时,一名学生把一只流浪狗从高处扔到乱石密布的草地上。我真为这个人的行为感到羞愧不已,他仅仅是因为自己不喜欢狗,就如此残忍地把一只可怜的小狗从高处扔了下去,虽然那只是一只小狗,但也是一条生命埃还有的人,表面上很喜欢小动物,养一些很名贵的鱼,很值钱的鸟,但实际上,却是为了把小动物养大,养肥,然后再卖个好价钱,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不是真正地爱小动物。

但杜立德医生却是一个极其富有爱心的人,他为了饲养自己收留的小动物,连自己唯一的收入——一间小诊所,都差点放弃了,杜立德医生对动物的热爱程度实在是令人十分惊讶,他已不仅仅是一个医生,他还是一个动物的保护者。和杜立德医生相比,那些伤害小动物的人和利用小动物为自己获取利益的人,确是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

故事很长,我自己给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吧,在一个小镇里,住着一个位有名的医生,名字叫作杜立德,但是因为喜欢养动物都破产了——动物赶走了病人,还需要大量的食物。后来,非洲的猴子家族,来了一封信,信上说有很多猴子病了,治不好,想让杜里德医生来给他们治玻杜立德不能不接受,因为他太喜欢动物了,医生就借了条船,像非洲进发,过了几天,来到了非洲,却被一个国王抓进了牢里,经过鹦鹉波利尼西亚的帮助,医生和动物们脱离了危险,他们给猴子治完了病,猴子们为了报答医生,把双头羚羊给了杜立德医生,最后医生回到了老家,过起了快乐的日子。

对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有两个,一个是猴子桥,另一个是鹦鹉波利尼西亚交给杜立德医生动物的语言。我觉得一个个猴子在悬崖上搭了一座桥,这是不可能的,除非猴子都是木头,合起来是一块大木头,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但是谁让他是童话呢。鹦鹉叫人类说动物话!这如果是现实生活中简直就是国际笑话,我觉得就算动物语言很简单,但也有的动物的语言是人类的声带发不出来,如果发生错误的话,还会有危险的。

对我印象最人物是小狗吉扑和波利尼西亚所说的那只会说八国语言金刚鹦鹉。我觉的小狗吉扑很神奇,他怎么会嗅觉那么灵敏。还有一个细节,书上说:小狗吉扑喊道,我只闻到了鼻烟的味道,浓浓的鼻烟味,如果全世界就那一个味道最浓的话,那臭氧层也就不会有漏洞了。好了,言归正传,我再来继续说说吉扑,吉扑的嗅觉如果真的那么灵敏,那估计现在他已经被熏死了,因为只要他周围的人一个星期不刷牙,一说话,就能熏吉扑个半死,不过那样吉扑就会对他喊道:“你真个脏鬼,你刷牙之前再说话我就狠狠地咬你一口!”我再来说说那个会八国语言的金刚鹦鹉(如果大家的书里没有,可以接我的书看看),如果真有那种鹦鹉,那每个国家都会出动空军部队去搜捕那只鹦鹉。

我读完这本书,有了很大的收获:我觉得医生是个善良的人,因为在他回老家的时候,遇到了小男孩,还尽全力帮助他。同时我觉得他也是宽容、不看重身外之物的一名绅士,因为他总是抱怨道:钱,钱,钱!又是钱,我都烦了,为什么会就金钱呢?!同时,他宽容的心控制他的嘴发出声音,放过巴巴里大龙,让他去种鸟食。我觉得他还是一个肯付出的人,他肯免费帮助动物,包括一些凶猛的动物,最后,任何动物都知道他的大名,也都愿意帮助他,在动物们的帮助下,他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杜里德医生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宽容、善良、稳重、沉着、肯付出,这些都是在人生道路上必备的优良品德。

成语死心塌地: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如: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又如:那呆子纵身跳起,口里絮絮叨叨的,挑着担子,只得死心塌地,跟着前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

成语善有善报: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如: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便好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若不降严霜,松柏不如蒿草。’”又如: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

看见读后感_2000字

文/蒋美丽

《看见》这本书23万字,柴静说陆续写了3年,群友推荐、读者杂志报道、微博上传播,终于决定买回来,一方面为了群友间交流有共同话题,一方面也想借鉴一下畅销书到底如何打造的。从一开始泛读到后期精读摘录包括读后感整理约用了12小时,收获还不错:

了解新闻媒体业一些知识和新闻背后的故事,柴静采访的一些人物给她的启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特别关注她从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红人到央视转行新闻从零开始的艰难转型。

一、新闻背后的一些故事,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理解。

对药家鑫采访报道那篇,让我又一次深刻体会到,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太重要了;药家鑫因恐惧不敢面对严厉爸爸才在刹那间失去人性,残忍捅杀张妙;柴静采访过的一个忧郁症孩子给她来信说,他能理解药家鑫,他也曾因为爸爸严厉管教而恨他,得了忧郁症,后来庆幸在心理医生那里得到了宣泄,爸爸和孩子都得救了,而药家鑫没有,直到他被执行死刑后,他爸爸可能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他的严厉缺爱对儿子造成的伤害有多大,也许这也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吧—中年失子。

二、独特人物采访,给她启发也让我收获颇丰

1、老爷子大智慧;

柴静某次采访一位老爷子,做企业十几年,挣了几百亿,捐出四十亿做公益。他崇拜曾国藩,要“求缺”。闲着没事的时候,我说你经商很成功,那要你来经营新闻,能做成么。他认为跟企业一样,抓住核心竞争力,建立品牌,品牌就是人。我说负面新闻你怎么处理?他摇摇头说,新闻不分正面负面,新闻的核心是真实。这老爷子大智慧: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品牌才更有生命力,企业和个人可能都一样

2、胡适的自由独立观点;

1946年,胡适在北大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手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3、哈佛教授的浮出水面“不得不”:

我问一个哈佛的老教授,社会上那么多问题,改起来有很多惰性,怎么改?他说,让问题浮出水面,让它“不得不”改变。联想到当下不断爆出各类贪官腐败案和食品安全事件,根据哈佛老教授的观点,原来让问题浮出水面不是情况更糟糕,而是我们已进入改进过程。电台新闻听到,7月1日起中央在从上而下自上率下改进作风,恩,对这届政府有信心,对中国未来有信心,明天会更好!

4、长期默默广西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转而高调:

在接受柴静采访时,卢安克说:“以前我不想见记者,不想给别人看到我做的事情。后来我看到曼德拉的一句话,他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因为这句话我才考虑接受你们的采访。”当下我们看到社会中的很多人在高调做公益做慈善,我们终于可以找到依据出处了。

前期有群友对美丽去阳光之家给智障孩子上公益阅读课并拍照分享有非议,他们认为做好事就该低调,不该张扬。我是这么理解慈善和公益的:“有人认为,慈善就该低调,作为个体这么想也是对的。但如果是站在社会管理者角度,一定是发动更多人加入爱心奉献团队为首要己任。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需要更多有心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国家财力有限,社会需要更多资源和力量来做慈善,包括公益,如果没有我的分享,包括还有其他很多媒体的宣传,大家还知道有那么一个弱势群体存在吗?说实在话,没去那儿体验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阳光之家这些孩子们的存在,根本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许我们高调宣传推广幸福读书会爱心公益也是一样,希望通过我们的先行动再带动更多人爱读书,读好书,提升幸福感,传播正能量,读书是件幸福快乐的事!

犹太人年均读书40多本,美国人均7本,日本人均8本,中国人均读书4.3本,也许中国人广泛阅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许也正是我们幸福读书会存在并发展的社会意义所在吧。

三、从省台娱乐红人到央视新闻的艰难转型。

她从湖南卫视“新青年”当红主持人,到央视时空连线16分钟时事评论,连线多方专家同时讨论,这对柴静是很大挑战:从头开始,点滴学起,不断积累,打磨三年,终于在新闻调查中,积极主动争取2003年非典报道并凭此夯实在央视地位。时空连线同事说,柴静那时天天采访前打40分钟电话,写出100多个采访问题,化妆时还斜着眼睛继续写。

观众说那个就是报道非典的央视记者,柴静听到这句话的成就感抵去之前几个月的辛劳。她在央视的起步是专业还是勇气?!反正有些在一线工作的人比如医务工作者也被染上了sars。没有人随随便便可以成功,也许需要智慧、需要专业、有时更需要奋不顾身的勇气!

读完这本书延伸出自己想进一步读的书一是胡适传记和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另一是斯宾罗莎《伦理学》,深入研究幸福学也需要专业积累。

成语随随便便: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如: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至嘱’者,非常之嘱也,岂容随随便便,置之不顾!”又如:所以我们讲‘五十年’,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邓小平《中国是信守诺言的》

成语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如: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又如: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安徒生童话故事读后感_2000字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只觉得故事很有趣,很生动,读完之后,只是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遭遇感到同情,为海的女儿痴情而感到伤心……然而当今天我把这本书又重温一遍后,有着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安徒生童话》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

先来说说安徒生的《丑小鸭》,这是一篇看似普通却是如此寓意深刻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长得又大又丑的小鸭子,打从出生就受到其他动物的岐视和欺侮,后来还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及兄弟姐妹抛弃,从此孤苦伶仃的流浪在外,饱受了风吹雨打、严寒酷暑的折磨。有一次,它发现了湖中来了一群美丽的天鹅,无比地羡慕着天鹅的优雅和华丽,同时,也更为自己的丑陋感到自卑,它连做梦都不敢去奢望有一天能变成像它们一样。可是,又有谁会想到,后来正是这只又丑又大的鸭子,当它鼓起勇气朝天鹅们游去的时候,竟受到了它们的欢迎,因为自己竟梦想成真地变成了一只更为美丽的白天鹅!于是,它回忆起此前遭受的种种痛苦与不幸,觉得非常有益,可使它更珍惜今天的幸福,并看到了更为美好的未来。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张海迪,一个坚强的女性。她是一个残疾人,对于正常的人来说是不完美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人。但她不是克服了生理缺陷造成的心理障碍,顽强地与生活抗争,拼命地吸收知识,最终取得了成功吗?而且,她还成为了一个名人,其光辉的形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真正的成为了众人所崇拜的“天鹅”。所以,《丑小鸭》这篇童话不但让自卑的人充满信心,还告诫人们,千万不可轻易小看那些曾经比自己条件差的人,说不准哪一天他会你更优秀呢!

再说说《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这则故事虽然是发生在遥远的西方时代,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也可屡见不鲜。故事中的皇帝其实是一个虚荣的、自欺欺人的傻瓜。但是,他非常自命不凡,才让两个骗子可以乘虚而入,最后把皇帝骗得大出了洋相。皇帝相信了那两个骗子的话,认为他们能织出神奇美妙的布帛来,只有愚蠢至极的人才看不见它。没想到,皇帝与他的大臣们一样,聪明反被聪明误,当他光着身子在街上游行,却被一个小男孩诚实地说出他根本什么都没穿时,他才醒悟过来,这真是可悲!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见到有这样一些人,一些虚荣的、自以为是和唯利是图的人,他们为了眼前的小恩小利,不惜上当受骗,结果付出了更大的代价。骗子们在现今社会上仍然络绎不绝,任何人都该吸取《皇帝的新装》这则童话的教训,提高警惕,免得最终落得后悔不及的下场。

《安徒生童话》中,我最喜欢的故事还是《海的女儿》,它不仅描写了美奂美伦的海底童话世界,还有最凄美、最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最小的海公主是一条最漂亮的美人鱼,她的皮肤像玫瑰花瓣一样柔嫩,还有一对像湖水一样湛蓝的双眸。她虽然生活在神奇而绚丽的海底宫殿,却十分向往着岸上的世界。当她从几位姐姐口中得知海面上那灯光闪烁的大城市、美丽的天空、青翠的树林时,她显得是那样的兴奋。而她浮上水面看到的却是一个英俊的王子,还是一个令她一见钟情的王子。暴风雨的袭来击毁了王子所在的船帜,是她歇尽全力救了王子的生命。可是当王子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的却是一位路过的公主。美人鱼深深地爱上了王子,她不惜为了王子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放弃了宠爱自己的亲人,还舍弃了自己甜美的声音,忍着巨痛换到了一双人类的双腿。可是,王子并不认识她,只是把她当成一个会用眼睛说话的侍童罢了,他爱上的是那位以为是自己救命恩人的公主。美人鱼却还是这样默默无闻地爱着王子,心甘情愿地讨他欢心,最终还为了成全王子的幸福变成了泡沫,消失在偌大的空气中了。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其实爱一个并不一定要占有他的身体,或者掠夺他的灵魂,只要他能够幸福,自己付出的牺牲也是值得的。只有在美人鱼的身上,才让我们看到了真爱的光环在眩目地闪耀。

现代科技时代面临着童话故事幻灭和消亡的危险,其实童话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陶冶他们的性情,而成年人也是同样需要童话的!不是有很多成年人希望自己变成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或是一条无忧无虑的小鱼吗?这便是一种童话式的向往,有多少成年人希望回到童年时代,和鸟兽树木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只用承受一些想象出来的痛苦罢了。正是这种脱离现实的向往,却能给他们带来了片刻的轻松,并缓解了生活的压力。

成年人为生计奔波劳碌,没有多少时间体味现时生活,也没有多少时间想象未来的生活,他们活得很累,他们的想象力和生活情趣面临日益枯竭的危险。也许成年人还认为异想天开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却不知道其实也是他衰老的另一种表现,因为一旦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一个人就老了。如果,成年人也能时不时读点童话,那么他既有成人的成熟,又有孩子的童心,那么他的生活该是多么丰富、多么有生气啊!童年和成年一起过,这是人生的一种极高的境界,这样的我们才能活得更年轻、更具有活力,相信童话能给我们带来这一切。

成语心甘情愿: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如: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又如:温州不算十分穷苦的地方,也没碰着大荒年,干什么得了七个小毛钱,就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小妹子捧给人家呢?——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成语自欺欺人: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意指不但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语出《石门文字禅·卷二五·题古塔主两种自己》。[源]《石门文字禅·卷二五·题古塔主两种自己》六祖谓永嘉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对曰:“无生岂有意耶!”又问:“让公什麽物与麽来?”对曰:“说似一物即不中。自是观之,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云门,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也。”《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或问下·传六章》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便教尽大地只有自家一人,也只是自欺,如此者多矣。”[典故]宋代时,禅宗出现了一派禅者,他们打着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名号,却不讲经教、不从师训,以为是脱去文字的束缚来说禅,其实所谈论的都只是些浅薄无根的空话,却自认为继承了禅宗的正统。宋代僧人惠洪十分不满这一派禅者的作法,他在所着《石门文字禅》中认为他们让“佛祖之微言,宗师之规范,扫地而尽也”。禅宗本不立文字,惠洪却用文字说禅,正是对此种现象的一种反省。在书中列有“题古塔主两种自己”一节,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觉禅师之口,说明佛法本来不能用任何事物来加以比喻,因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无实体,只是空,根本无法描述。所谓的“两种自己”,就是落入了形体的对立之中,不合於禅宗的主旨。这些人被自己局限的想法所蒙蔽,还认为自己继承了禅宗的正统,并向信徒们传扬他的思想,更是自己欺骗自己,又欺骗了他人。原文中的“自欺欺人”,就是用来比喻不但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_2000字

经过几天的奋战,终于看完了。

感慨颇多啊……

首先,我要说,《王贵与安娜》让人思考和感叹。

也许是因为安娜和我的性格很像,在她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看得很认真,看得津津有味,看得一会笑一会哭。

这部戏里,我最喜欢安娜的妈妈。优雅,温柔,聪明。简直是我理想中的极致女人。说话总是不紧不慢,处事不惊,从容,高贵,不愧是大小姐出身。安娜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妈妈,在关键时刻,为安娜的终身大事做决定,虽然当时看来背着安娜让蒜头给刘波写信说安娜要结婚了不是正大光明的事,但为了女儿一生的幸福,这个决定是多么英明果断。在安娜和王贵闹别扭时,安娜的妈妈一会拿出朋友的理解与耐心来劝慰女儿,一会又拿出家长的威严来警告这对初入围城的年轻夫妇。当安娜与婆婆不合时,安娜的妈妈巧妙地替女儿解围。这样一个伟大的妈妈一定也是个体贴入微的好老婆,怪不得安娜的爸爸为了这样一个女人,放弃似锦前程,甘愿留在这个小城市过着平庸的生活。这样的女人少啊,这样的女人让男人怎能不驻足?

其次,我喜欢王贵。我想如果我是安娜,我会爱上王贵。也许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吧。王贵这样的男人不管在以前还是现在,都很少,但永远有。他外表中庸,心里美!农村出来的他比别人更懂得生活。他很质朴,不管对谁,都好!对工作敬业,光这点就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所以他对老婆对孩子对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是情理之中,他觉得这是应该的,因为他就是天生这副神经,好男人是骨子里的!他对安娜的奉承都是安娜一手培训出来的,婚姻让他改变,他也乐于改变。为了这个家,他不在乎自己牺牲多少,哪怕瘟疫盛行的非洲他也争着去,只为了能让老婆孩子过得更好。我很感动!而连王贵这样的好男人也曾在感情上动摇,这让我很吃惊,也很醒悟。为什么这样一心一意想着老婆孩子的男人也想出轨?因为他在安娜身上得不到认可。肖桂芳欣赏王贵,满足了他男人虚荣心的天性。男人的虚荣心是骨子里的,表面不争强好胜,但心里始终渴望被依靠,被需要,被崇拜,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以此来获得征服感与成就感。我就在想,如果以后我嫁给了谁,不管他的缺点是什么,我都要包容,因为人无完人,我选择了他,认可了他,那他就是我最棒的男人,我要去鼓励他做得更好,多发现他的优点,相互欣赏才会有动力继续爱下去。女人,有时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戏里的话说:谁不犯点错误啊!年老的王贵在处理女儿女婿儿子儿媳的问题上很睿智,婉转的就成就了晚辈的幸福。那是生活的积淀啊!总的来说,王贵老实,可靠,也有点可爱,有责任感,有上进心,是个好丈夫,好爸爸!

唯一讨厌的就是刘波!看到他第一眼就对他没好感,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长得就很做派,说话还拿腔拿调,既然当初与安娜擦肩而过了,那么20年后就不应该再来打扰安娜的生活。关键是他不管安娜过的好不好就想把安娜带走,真没责任感!他忽视王贵的存在,这点让我很气愤!他以为自己是谁啊?以为留洋美国就很有成就吗?以为有钱就能让安娜幸福吗?以为他爱安娜,安娜就还要一直爱他吗?他可以给安娜感觉,但给不了安娜生活。生活是柴米油盐,在他出现前,是王贵和安娜共同经历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而这一连串平凡的日子酿造出的是割舍不了的大爱!这其中,孩子的确是最重要的纽带。其实人过什么啊?过的不就是孩子吗?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但看着身边姐姐们每天围着孩子转,我可以感受到有了孩子,家才是完整的家。两个人有什么意思啊?该说的总有说完那天,有了孩子,才有了生活的目标。

安娜的女儿安安和孙国诚谈恋爱时家里反对,安安的态度很有我当年的风范,哈哈!是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有这样认为父母不理解的心情啊,当时觉得自己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其实回头看,父母的眼光就是比我们远,确实该听长辈的意见。

再说说安娜吧!喜欢浪漫,爱耍小性子,拘小节,洁癖,善良,宽容,这些都是我和她的共同点,所以安娜很多想法做法我都很理解她。当她结婚时,她妈妈自言自语:终于结婚了!那个画面,我哭了。我想,我结婚时,估计我妈也会那个表情,那个口气。不光我妈,可能我这几个姨和我这些好朋友们都会这个口吻说出这句话。这么多年,让你们惦记了!爱情是什么?安娜和王贵过了一辈子,或许你会说没爱情,但我不敢苟同。他们的爱情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却融在每一天的每句关心每句争吵中。这爱如涓涓细流,润人心脾。没有可乐的爽快,却是甘泉般的清甜。看完后,我倒喜欢上王贵的土气,要那么洋气干什么,洋气的过不了日子,王贵这样才好。我甚至喜欢看王贵吃饭时狼吞虎咽的样子,毫不掩饰,那样真实。王贵不求索取,一直在付出。王贵照顾了安娜一辈子,安娜嫁给王贵很幸福。什么是幸福?我觉得相安无事彼此扶持过一生就是幸福。

我很庆幸在结婚前看了《王贵与安娜》,让我明白,婚姻很深奥,要珍惜,要经营,要忍让,要踏实,要包容,要理解,要陪伴!

成语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如:《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又如: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一心一意料理军需器械。——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成语体贴入微:体贴入微[tǐ tiē rù wéi],意指体会、思量达到细微的程度。语或出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二·杜少陵诗》。後用“体贴入微”形容对人的关怀与照顾,十分细致周到。[源]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二·杜少陵诗》(据《清诗话续编》引)至於寻常写景,不必有意惊人,而体贴入微,亦复人不能到。如东坡所赏“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等句,若不甚经意,而已十分圆足,益可见其才力之独至也。[典故]赵翼(西元1727~1814),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是清代诗人及史学家。他的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论诗重“性灵”,主张创新,与袁枚接近。他反对明代时的复古倾向,也不满沈德潜等人的“神韵说”及“格调说”。所着《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了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业、查慎行等十家诗。在评论杜甫诗作的文章中,他认为杜甫的诗,表现了他个性中本有的性灵,完尽地表达了诗的意境,往往是其他人所无法达到的。另外部分写景的诗,即使未必是所要表达的意境,然而因为竭意地摹写,反而令人读来印象深刻难忘,感觉奇险至极。至於一般的写景,虽不一定有刻意惊人的诗句,但那体会、思量所达到的细微程度,却也是其他人无法表现的。在这里赵翼就用了“体贴入微”来形容这种艺术创作的境界。後来“体贴入微”常被引用来形容对人的关怀与照顾,十分细致周到。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