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养生——新世纪的健康主旋分律

浏览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达到健康长寿的过程。再具体些说,就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来掌握一定技巧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和延长生存寿命。

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立了众多的养生学说和流派。当然,每一种学说和流派中都含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但我们讲养生时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人既是一个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社会的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认同了这样一个趋势,即: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旋律。

心理养生从宏观的意义上来讲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浅层次的心理养生和深层次的心理养生。浅层次的心理养生,也可称作表意识养生;深层次的心理养生,也可以称作潜意识养生。调意入静、修心养神等,都属于表意识养生。而潜意识养生具有的显著特点是:在表意识养生的基础上,有一个从广角到深度的延伸。也就是说已不是局限于“尽量排除杂念或设想一些愉快的东西”那样一种简单的利导式思维上,平时也要养成广角思维的习惯。多读书,多思考,多比较,纵横古今,通晓世理,不狭隘,不偏激,奠定一个平和、恬淡的心理基础。这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习惯,是在有意或无意中养成的。如果拿表意识养生和潜意识养生作一个比较的话,后者比前者的养生效应要显著得多,持久得多。

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推算人的预期寿命应该是120—150岁之间。然而,这个指标离我们的实际实在太远了。那么,症结到底在哪里呢?有关专家认为问题还是出在心理上。别的动物和人处在同样的生态环境中,而且并没有任何“医疗条件”,寿命却一直基本保持在生物的自然法则之内。那么,是不是说人的心理只有像动物那样简单,才能少得病呢?不是的。因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达到这一点。然而,能不能力求简单,在进行复杂思维后很快求得“心理回归”或“心理还原”呢?能!应该能!我们强调心理养生,目的和意义也正在于此。

中国有许多有识之士,对此早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如唐代的孙思邈、宋代的陆游等等。我国著名作家王蒙对此也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他把自我保健看作是有关“人生真谛”的问题。他说:“在充实的人生中能够适度的轻松,这是学问,这是胸襟,这是艺术,这是谋略,这也是信心和气度。”他主张,该玩玩就玩玩,该放放就放放,该赶赶就赶赶,该等等就等等,永远不气急败坏,永远不声嘶力竭。他自己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就是“安祥”。他说“安祥属于强者,骄躁流露幼稚;安祥属于智者,气急败坏显得可笑;安祥属于信心,大吵大闹暴露了其实没有多少底气。”另一位著名作家姚雪垠则把心理养生称作“超级养生术”。他说,许多疾病只吃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长寿和健康是个复杂的问题,受遗传和生存空间的制约。但就每个人而言,胸怀坦荡就是养生长寿的宝典。如果一个人总是心理黑暗,总想着整人,搬弄是非,他决不可能长寿。他预言,跨入21世纪的中国人,将以中国传统养生术为基础,开创新世纪的人类自我保健学。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