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剧

戏曲剧种。原名温州乱弹。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因温州地区古称东瓯,故1959年改称瓯剧。瓯剧是多声腔剧种,明末清初以唱高腔和昆曲为主,后乱弹腔盛行,班社均兼唱“高”、“昆”、“乱”,继而又兼唱部分徽戏、滩簧和时调。由于乱弹深受当时群众喜爱,又逐渐改成以唱乱弹为主。瓯剧的乱弹,分为正乱弹和反乱弹两种,均为板式变化体结构。定调正、反相差5度,各有原板、叠板、紧板、流水和起板、抽板、煞板等变化,并有“洛梆子”、“二汉”等其他曲调。由于用中原音韵结合温州方言演唱,唱腔具有地方特色。伴奏乐器以笛、尺字胡、板胡为主,打击乐多用大锣大鼓。瓯剧的高腔,无丝竹伴奏,以鼓击节,有帮腔;昆腔中多南曲,表演不如苏昆典雅,保留了较古朴的风格;徽戏分西皮,二簧两类,以徽胡(小胡琴)主奏;滩簧、时调均用二胡主奏。

《高机与吴三春》剧照(陈茶花饰吴三春)

瓯剧传统剧目仅“正统”大戏就有84本,其中高腔戏有《报恩亭》、《雷公报》、《循环报》、《紫阳观》4本;昆腔戏有《连环计》《雷峰塔》、《渔家乐》3本;徽戏有《回龙阁》、《龙凤阁》、《双秋莲》、《天缘配》 4本;其他均为乱弹戏,计有《施三德》、《银牌记》、《赐双刀》、《取宝刀》、《江天瑞雪》、《醉幽州》等。并根据当地民间故事编演了《黄三嬝》、《洗马桥》、《水漫白鹿城》等剧。此外,尚有《断桥》、《走广东》等少数几出滩簧、时调戏。较有影响的剧目为《高机与吴三春》和现代戏《东海小哨兵》等。表演方面,小生常用的“麻雀步”,旦脚的“寸步”、“跌步”、“三脚步”,以及吸收“小南拳”等民间武术演化出来的“打短手”等,均颇具特色。专业班社最盛时有30多个,如新益奇、老同庆、大高升等。到1949年只存胜利和更新两班,后合并成温州瓯剧团。名演员有陈茶花、叶在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