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

灯蛾科的 1种。是树木和果树的重要害虫。广布于美国和加拿大南部。1940年以前由美国传入欧洲,首先在匈牙利发现,随后传入欧洲许多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美国的军需品传入日本,1958年在朝鲜汉城首次发现,1979年在中国辽宁省东部地区发现。

此虫以幼虫群集叶上吐丝作网巢,网巢可长达0.6~1米或更大,稀松不规则,成天幕状,因在仲夏到秋天出现,故又称“秋幕毛虫”。严重时整树叶子被吃光。在美国,它是胡桃、苹果的大害虫;在欧洲,它是桑和白蜡槭的大害虫;在中国喜食唐槭。成虫能飞翔自然扩散外,幼虫和蛹常随果品或包装材料传播远方。美国白蛾为害果树、观赏树木等落叶树木200种以上,但不为害松柏科植物。主要寄主有桑、李、苹果、梨、樱桃、胡桃、榅桲、桃、唐槭、柳、接骨木榛子、菩提、杏、榆、臭椿等。

成虫纯白,中型,有的前翅具褐色斑纹。前翅长:雄12~16毫米,雌13~17毫米,雄下唇须上翘,触角羽状,黑;颔片和胸部可有黑纹;前足基节橙色,具黑斑;腹部具暗褐色带或背面和侧面具一系列斑点。或前翅基部具黑色条斑。雌前翅斑点减少,相互分开。

卵浅绿色或淡黄色,近球形,有闪光,直径0.4毫米。

幼虫头橘红或黑色,后唇基白色。虫体底色淡乳黄具灰或暗斑纹,杂有均匀淡褐黄到灰或蓝褐色。成熟幼虫体长30~35毫米。体多刚毛。腹足趾钩为异形中带。

蛹褐色,短粗,长约12毫米,宽约4毫米。头、前胸和中胸布满不规则小皱纹刻斑,后胸和腹部各节除节间沟外密布浅凹刻点,触角不到中胸足端部。前翅约伸达第4腹节的3/4。臂棘由10个以上的细刺组成。

在欧洲一年2代。以蛹在茧内越冬,茧可在树皮下以及土壤、石片下发现。翌年春季羽化,产卵在叶背成块,覆以白鳞毛。幼虫共7龄。在美国,幼虫经一月到一个半月老熟,爬到土面结茧化蛹;夏末羽化。深秋落叶前发生第2代幼虫为害。

检疫措施:应对来自疫区的植物性货物、栽培植物、包装材料以及运输工具(包括旅客列车)严格检查有无附有成虫、幼虫或蛹;并进行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