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阁青楼

朱阁青楼,指华美精致的建筑。

朱阁青楼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ū gé qīng lóu
成语简拼
ZGQL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朱閣青樓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华美精致的建筑。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等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朱阁青楼”几个大字。

(2)成语朱阁青楼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淙淙写不出成语“朱阁青楼”的拼音。

(4)德强高级中学的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朱阁青楼”。

(5)文煜大哥哥给邵蕴和夕四讲了“朱阁青楼”的典故。

(6)小策不会写成语“朱阁青楼”的最后一个字。

(7)雕梁绣柱,朱阁青楼,飞阁流丹,比之戴府更为豪华精妙。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苏辙《黄楼赋》:『掁臂长啸,风动云兴;朱阁青楼,舞女歌童。』

分字解释

青楼

青楼:[qīnglóu] (1)妓女被指定居住和卖淫的场所。青楼梦好。――宋·姜夔《扬州慢》。(2)指显贵人家的精致楼房。

朱:zhū 1、<名>大红色。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动>涂成红色。《海瑞传》:『有势家丹朱其门。』3、<名>朱砂。矿物名,红色或棕红色,可入药,也可作颜料。白居易《白氏长庆集·自咏》:『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朱门] 古代王侯、权贵们大多用大红色涂染门户,因此,称豪门贵族为『朱门』。[朱颜] 青春红润的面容,泛指女子的美貌。

阁:gé 1、<名>用木材架于空中的道路。《战国策·齐策》:『故(田单)为栈道木阁经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2、<名>楼与楼之间的空中通道。谢朓《和江丞北戍琅琊城》:『春成丽白日,阿阁跨层楼。』3、<名>内室,旧时常指女子的卧房。《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名>一种小楼。《柳毅传》:『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5、<名>收藏书籍或供佛的寺方。《汉书·扬雄传》:『时雄校书天禄阁上。』6、<名>藏物的小房间。《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7、<名>官署。《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8、<动>同『搁』。放置;搁置。《新唐书·刘知几传》:『阁笔相视。』《长亭送别》:『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辨] 亭,台,榭,楼,阁。见『台』字。[阁手] 拱手而无所作为。

青:qīng 1、<名>蓝色。《劝学》:『青,取之蓝,而青于蓝。』2、<名>深绿色。《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名>青草或青绿色的植被、庄稼。杜甫《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4、<名>青山。《始得西山宴游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5、<名>黑色。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青灯] 油灯。[青睐] 用黑眼珠看人。喻重视或喜爱。[青庐] 青布搭的幕帐,是古时举行婚礼的地方。[青冥] 青天;蓝天。[青青] 黑沉沉的样子。青葱的样子。[青箱] 谓世传家学。

楼:lóu 1、<名>两层以上的房屋建筑。《黄冈竹楼记》:『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2、<名>指酒店、茶馆、歌舞游乐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

朱:《辰集中·木字部》《唐韵》章俱切《集韵》《韵会》钟输切《正韵》专於切,□音珠。《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於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又《山海·西荒经》盖山之国有树,赤皮,名朱木。又朱赤,深纁也。《诗·豳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又朱儒,短小之称。《左传·襄四年》臧武仲败於邾。国人诵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或作侏儒。又姓。《统谱》颛顼之后封邾,后为楚灭,子孙去邑为朱。又望出吴郡。又《集韵》慵朱切,音殊。朱提,县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考证:(国人歌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谨照左传原文 歌改诵。”

阁:《戌集上·门字部》《唐韵》古洛切《集韵》刚鹤切《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说文》所以止扉者。从门,各,意兼声。《徐曰》按:杙长者谓之阁,所以止扉。即今云门颊,扇所附着也。《正字通》按尔雅释宫:樴谓之杙,在墙者谓之楎,在地者谓之臬,大者谓之栱,长者谓之阁。又《博雅》阁载也。又《集韵》一曰观也。一曰□藏之所。《玉篇》楼也。扬雄校书于天禄阁。《正字通》汉宫殿疏:麒麟阁、天禄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延贤士。唐制: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阁。朔望不御前殿而御紫宸,谓之入阁。又食阁,木板为之,所以□食物。《博雅》阁,庖□也。《礼·内则》大夫七十而有阁。〈注〉阁,以板为之,□食物也。〈又〉天子阁,左达五,右达五。〈注〉天子尊庖□远,故左夹室五阁。右夹室五阁。又阁道,楼陛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辇道纚属。〈注〉辇道,阁道也。《战国策》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於城阳山中。又甬路,亦名飞阁,复道也。《史记·高祖纪·辄烧绝栈道注》栈道,阁道也。崔浩云:险绝之处,傍凿山岩,而施版梁为阁。《正字通》马鸣阁道,利州栈道也。今保宁府广平县,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水中。张良烧绝秦栈道,即此。地舆志昭化县有马鸣阁。刃州有刃阁。又《周礼·秋官·野庐氏注》车有轘辕坻阁。〈疏〉坻阁,道路之名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注〉阁道,北斗之辅。又《诗·小雅》约之阁阁。《毛传》犹正正也。《诗诂》端直貌。又蛙声。《韩愈·亲诗》蛙黾鸣无谓,阁阁祗乱人。〈注〉阁阁,如其声。喻羣言害道也。又姓。《急就章》有阁幷[同并]欣。《正字通》唐御史阁辅。又《韵补》叶于六切,音哊。《司马相如·上林赋》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叶下属宿。考证:(尔雅大者谓之棋,长者谓之阁。)谨照原文谓之棋改谓之栱。(《史记·天官书》营室曰阁道。〈注〉乐汁图云阁道,北斗之辅。)谨按天官书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非营室即阁道也。今照原文改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注阁道北斗之辅。省乐汁图云四字。(《司马相如·上林赋》离宫别馆,弥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谨照原文弥由改弥山。

青:《戌集中·青字部》寈《唐韵》《集韵》《韵会》□仓经切,音鶄。《说文》东方色也。《释名》青,生也。象物之生时色也。《书·禹贡》厥土青黎。《荀子·劝学篇》青出之蓝而青於蓝。又神名。《史记·封禅书》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又州名。《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又鸟名。《礼·曲礼》前有水,则载青旌。〈注〉青,青雀,水鸟。又木名。《庾信·步虚词》空青为一林。〈注〉云笈七签,玉清天中有树,似松,名曰空青之林。又《广韵》男青、女青,皆木名。出罗浮山记。又果名。青子,橄榄也。《苏轼诗》纷纷青子落红盐。又药名。《本草纲目》空青,腹中空,破之有浆,治眼疾。一名杨梅青。〈又〉白青,治目疾,色深者为石青,淡者为碧青。淮南子毕万术云:白青,得铁即化为铜。又曾青、绿青、扁青、绿肤青,□详《本草纲目》。又《韵会》竹皮曰青。《后汉·吴佑传》杀青□以写经书。〈注〉以火炙□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又《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又《李绰·岁时纪》上巳曲江禊饮,曰踏青。又姓。《广韵》出何氏姓苑。又复姓三氏,汉有青乌子。又有青牛氏,青阳氏。又《集韵》《韵会》□子丁切。与菁同。《诗·卫风》绿竹青青。〈传〉青青,茂盛貌。《释文》青,子丁反。本亦作菁。又《小雅》其叶青青。《释文》青,子零反。考证:(《荀子·劝学篇》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谨照原文改青出之蓝而青於蓝。

楼:《辰集中·木字部》《唐韵》落侯切《集韵》《韵会》郞侯切《正韵》卢侯切,□音娄。《说文》重屋也。《尔雅·释宫》四方而高曰台,狭而修曲曰楼。《释名》楼谓牖户之间有射孔,楼楼然也。又侦敌之车曰飞楼,亦曰楼车。《六韬·军略篇》视城中则有飞楼。《左传·宣十五年》解扬登诸楼车,呼宋人而告之。又岑楼,山之锐岭。《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又谯楼,城楼也。《前汉·陈胜传》战谯门中。又谓之戍楼。《储光羲·送别诗》寒云隐戍楼。又楼兰,国名。见《前汉·昭帝纪》。又《尔雅·释诂》楼,聚也。又《尔雅·释草》果臝之实栝楼。〈注〉齐人呼为天瓜。又道家以两肩为玉楼。《苏轼·雪诗》冻合玉楼寒起粟。又姓。《姓苑》望出东阳,周封少康之裔为东楼公,子孙因氏焉。又叶凌如切,音闾。《古·日出东南隅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又离楼,衆[音zhòng]木交加之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嶔崟离楼。考证:(《尔雅·释草》栝楼,果臝之实。〈注〉齐人呼为木瓜。)谨照原文改果臝之实栝楼。木瓜改天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