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李之嫌

瓜李之嫌,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瓜李之嫌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ā lǐ zhī xián
成语注音
ㄍㄨㄚ ㄌㄧˇ ㄓㄧ ㄒㄧㄢˊ
成语简拼
GLZX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瓜李之嫌
成语英文
the suspicion of being in the melon field and under the plum tree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成语用法

作宾语;比喻处于嫌疑的境地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同]瓜田李下、瓜田之嫌

成语接龙

1、瓜李之嫌→嫌好道恶→恶贯已盈→盈盈秋水→水底纳瓜→瓜剖碁布→布天盖地→地动山摧→摧心剖肝→肝胆披沥→沥胆堕肝→肝心涂地→地塌天荒→荒唐无稽→稽疑送难→难以为情→情有可原→原原委委→委曲成全→全始全终→终始若一→一日三覆→覆车继轨→轨物范世→世世代代

2、瓜李之嫌→嫌好道恶→恶衣恶食→食辨劳薪→薪尽火传→传经送宝→宝刀未老→老医少卜→卜昼卜夜→夜不闭户→户曹参军→军不血刃→刃迎缕解→解骖[音cān]推食→食玉炊桂→桂枝片玉→玉巵无当→当断不断→断香零玉→玉堂人物→物是人非→非分之财→财竭力尽→尽忠竭力→力透纸背

3、瓜李之嫌→嫌好道恶→恶语相加→加油加醋→醋海翻波→波属云委→委重投艰→艰苦卓絶→絶圣弃知→知人善任→任重至远→远谋深算→算尽锱铢→铢积丝累→累累如珠→珠盘玉敦→敦诗说礼→礼尚往来→来者不拒→拒狼进虎→虎啸风驰→驰魂宕魄→魄散魂飘→飘风苦雨→雨泣云愁

4、瓜李之嫌→嫌贫爱富→富国安民→民生凋敝→敝帚自享→享帚自珍→珍禽异兽→兽聚鸟散→散兵游勇→勇冠三军→军临城下→下愚不移→移根接叶→叶公好龙→龙跳虎卧→卧虎藏龙→龙跳虎伏→伏牛乘马→马上功成→成竹在胸→胸有成算→算沙抟空→空前绝后→后生小子→子虚乌有

5、瓜李之嫌→嫌贫爱富→富贵浮云→云龙风虎→虎视耽耽→耽惊受怕→怕鬼有鬼→鬼哭神愁→愁多夜长→长夜难明

6、瓜李之嫌→嫌贫爱富→富有成效→效果显著→著书立说→说千道万→万世不拔→拔树寻根→根壮叶茂→茂实英声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

(2)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3)…遇英雄相救,指望托以终身。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不能报恩人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身直必重,我贫不能措,则尤不可如何。卿速退,瓜李之嫌可畏也!』梅临去,又嘱曰:『倘君有意,乞共图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

(5)…腆然曰:『妾以君风流才士,欲以门户相托,遂犯瓜李之嫌。得不相遐弃否?』张皇然不知所对,但云:『不相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瓜李之嫌”几个大字。

(2)卡卡写不出成语“瓜李之嫌”,因此期中考试才考了98分。

(3)龙津中学的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瓜李之嫌”。

(4)卢奶奶给小孙囡和外甥囡讲解了“瓜李之嫌”的历史故事。

(5)小彬不会写成语“瓜李之嫌”的最后一个字。

(6)今君独行至此,宫中耳目众多,恐涉瓜李之嫌,致招物议。

(7)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见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成语故事

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分字解释

瓜:guā(1)葫芦科植物,茎蔓生,叶子象手掌,花多是黄色,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等。(2)这种植物的果实。

李:lǐ 1、<名>一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实圆形可食。《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2、<名>一种果实,即李子。《诗经·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3、<名>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李代桃僵] 原意以桃李喻兄弟,言桃李能共患难,讽弟兄却不能同甘共苦。后转用为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之意。[李下] 语出《乐府诗集·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不正冠。』以后单用或与『瓜田』合用,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嫌:xián 1、<动>疑惑;疑忌。《史记·太史公自序》:『别嫌疑,定是非。』2、<名>仇怨;仇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于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3、<动>厌恶;不满意。《世说新语·捷语》:『王正嫌门大也。』4、<动>近似;接近。《吕氏春秋·贵直》:『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固嫌于危。』

瓜:《午集上·瓜字部》《唐韵》《正韵》古华切《集韵》《韵会》姑华切,□音騧。《说文》□也。象形。《诗·豳风》七月食瓜。《礼·曲礼》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又《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注〉王瓜,萆挈也。《前汉·食货志》菜茹有畦瓜瓠果蓏。《齐民要术》二月辰日宜种瓜。《广雅》龙蹄兽掌,羊骹兔头,桂支蜜筩,□蛌狸头,皆瓜属也。又木瓜。《诗·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传〉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又天瓜,栝楼别名。见《本草纲目》。又昆仑瓜,茄子别名。见《酉阳亲俎》。又匏瓜,星名。《史记·天官书》匏瓜有青黑星守之,鱼盐贵。〈注〉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匏瓜明,则岁大熟也。又守瓜,虫名。《尔雅·释虫》蠸舆父,守瓜。〈注〉今瓜中黄甲小虫,喜食瓜叶。故曰守瓜也。又地名。《左传·宣十五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又《襄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注〉瓜州,地在今炖煌。《正字通》今镇江有瓜州,异地同名。又国名。《正字通》柯枝国别种曰木瓜。穴居,男女裸体,纫结草木叶蔽前后。见星槎胜览。又瓜田,复姓。《前汉·王莽传》有瓜田仪。又《韵补》叶攻乎切,音孤。《左传·哀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墟,緜緜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又叶古禾切,音戈。《道藏歌》仙童掇朱实,神女献玉瓜。浴身丹液池,濯发甘泉波。《集韵》俗作苽,非。考证:(《广雅》龙蹄兽掌,羊驳兔头,桂髓蜜筩,小青大班,皆瓜名也。)谨照原文驳改骹。髓改支。小青大班改□蛌狸头。瓜名改瓜属。

李:《辰集中·木字部》(古文)杍《唐韵》《正韵》良以切《集韵》两耳切《韵会》良士切,□音里。《说文》果名。《素问》东方木也。《尔雅翼》李,木之多子者。《埤雅》李性难老,虽枝枯,子亦不细,其品处桃上。《诗·小雅》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又《韵会》世荐士谓之桃李。《刘向·说苑》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实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世谓狄仁杰,桃李皆在公门,正用此事。又《博雅》行李,关驿也。又与理通。《左传·僖十三年》行李之往来。《周语》行李以节逆之。《泊宅编》李理义通,人将有行,必先治□,如孟子之言治任。理亦治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荧惑为李。《徐广注》内则理兵,外则理政。又司理,□官,亦称司李。《前汉·胡建传》黄帝李法。《管子·法法篇》臯陶为李。又檇李,春秋吴地。又姓。《风俗通》伯阳之后。考证:(《前汉·胡建传》黄帝李治。)谨照原文治改法。

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嫌:《丑集下·女字部》《广韵》户兼切《集韵》《韵会》贤兼切《正韵》胡兼切,□协平声。《说文》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礼·曲礼》礼者,所以定亲疎,决嫌疑也。〈又〉礼不讳嫌名。《后汉·冯异传》帝曰:将军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唐书·尉迟敬德传》秦王谓尉迟敬德曰:丈夫意气相期,勿以小嫌介意。《集韵》或作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