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腹短识

寒腹短识,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寒腹短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án fù duǎn shí
成语注音
ㄏㄢˊ ㄈㄨˋ ㄉㄨㄢˇ ㄕㄧˊ
成语简拼
HFDS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
寒腹短識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见识少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独学寡闻、孤陋寡闻

反义词

见多识广

成语接龙

1、寒腹短识→识礼知书→书读五车→车轨共文→文章宗匠→匠心独具→具自陈道→道高魔重→重足而立→立眉竖眼→眼穿肠断→断子绝孙→孙康映雪→雪兆丰年→年轻力壮→壮志凌云→云龙风虎→虎子狼孙→孙庞斗智→智昏菽麦→麦秀两歧→歧路徘徊→徊肠伤气→气壮胆粗→粗风暴雨

2、寒腹短识→识明智审→审曲面势→势成骑虎→虎穴得子→子孝父慈→慈悲为本→本小利微→微为繁富→富国彊兵→兵强将勇→勇而无谋→谋夫孔多→多闻阙疑→疑邻盗斧→斧破斨缺→缺一不可→可乘之机→机不旋踵→踵接肩摩→摩顶至踵→踵足相接→接踵比肩→肩摩毂击→击钟鼎食

3、寒腹短识→识时达变→变风改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齿穿龈→龈龈计较→较短量长→长傲饰非→非亲非故→故家乔木→木公金母→母慈子孝→孝悌忠信→信言不美→美芹之献→献替可否→否极泰来→来鸿去燕→燕颔虎头→头上末下→下马看花→花街柳巷→巷议街谈→谈吐风生

4、寒腹短识→识时达变→变名易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分之想→想望丰采→采薪之患→患难之交→交相辉映→映月读书→书香世家→家破人亡→亡羊之叹→叹为观止→止谈风月→月没参横→横抢武夺→夺门而出→出乎意外→外宽内深→深得人心→心同止水→水长船高→高谈弘论

5、寒腹短识→识时达务→务本抑末→末大不掉→掉臂不顾→顾盼神飞→飞土逐害→害人不浅→浅尝辄止→止谈风月→月下老人→人非草木→木公金母→母难之日→日滋月益→益国利民→民富国强→强奸民意→意气用事→事过情迁→迁善去恶→恶言詈辞→辞穷理屈→屈指可数→数黄道黑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非儿写不出成语“寒腹短识”的拼音。

(2)广瞵哥哥给晗彤和冰羽介绍了“寒腹短识”的成语典故。

(3)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寒腹短识”几个大字。

(4)请原谅我的寒腹短识。

(5)文理书院的雍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寒腹短识”。

(6)小爱不会写成语“寒腹短识”的最后一个字。

(7)去往砀山县权集乡朱寨初级中学的公车上,玉勃大哥哥给哄雨和苑郗讲了『寒腹短识』的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第五卷:『今人寒腹短识,辄不自量造语,余耻之。』

分字解释

寒:hán 1、<形>凉,冷。《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形>贫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形>害怕。《战国策·秦策四》:『梁氏寒心。』[寒士] (1)魏晋南北朝时讲究门第,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称寒士。(2)泛指处境贫苦的读书人。

腹:fù(1)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动物的腹在胸的后面。通称肚子(dù zi)。(2)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

短:duǎn 1、<形>与『长』相对。《垓下之战》:『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形>不足;欠缺。屈原《卜居》:『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3、<动>诋毁。《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识:shí 1、<动>知道;懂得。《谋攻》:『识众寡之用者胜。』《石钟山记》:『汝识之乎?』2、<动>认识。《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3、<动>识别;辨认。《采草药》:『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4、<名>知识;见识。张衡《东京赋》:『鄙夫寡识。』zhì 1、<动>通『志』。记;记住。《论语》:『默而识之。』2、<名>通『帜』。标记;记号。《记王忠肃公翱事》:『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寒:《寅集上·宀字部》《唐韵》胡安切《集韵》《韵会》《正韵》河干切,□音韩。《说文》东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荐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隶省作寒。《释名》寒,扞也。扞,格也。《玉篇》冬时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书·洪范》庶徴曰燠,曰寒。〈传〉焕以长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传·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注〉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语》火见而清风戒寒。《荀悦·申鉴》下有寒民,则上不具服。又穷窘也。《史记·范睢传》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传》畸人寒士皆赖之。又国名,在北海,平寿县东寒亭。《史记·夏本纪》伯明氏之谗子寒浞封国。又姓。汉博士寒朗。又叶胡田切,音贤。《楚辞·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又叶侧邻切,音真。《欧阳修·答韩子华诗》俊乂沈下位,恶去善乃伸。家至与户到,饱饥而衣寒。

腹:《未集下·肉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六切,音福。《说文》本作腹,厚也。一曰身中。《尔雅·释诂》腹,厚也。《诗·小雅》出入腹我。〈传〉厚也。〈笺〉腹,怀抱也。《礼·月令》孟冬之月,水泽腹坚。〈注〉腹,厚也。又《增韵》肚也。《释名》腹,复也,富也,肠胃之属,以自裹盛复於外复之,其中多品,似富者也。《易·说卦》坤为腹。〈疏〉坤能包藏含容,故为腹也。又凡借以喻物。《诗·周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河图引蜀谣》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又遗腹。《前汉·昭帝纪》泗水戴王有遗腹子煖。又腹疾。《左传·宣十六年》叔展曰:河鱼腹疾柰何。又衣名。《释名》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又姓。《战国策》腹击为室而钜。〈注〉赵臣。又人名。《史记·燕世家》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又《韵补》叶音必。《易林》阴寒主疾,水离其室。民饥于食,不病心腹。

短:《午集中·矢字部》《唐韵》《正韵》都管切《集韵》《韵会》覩缓切,□端上声。《说文》有所长短,以矢为正。《徐曰》若以弓为度也。《广韵》促也,不长也。《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礼·月令》度有长短。又长短术。《史记·六国年表》谋诈用,而纵横长短之说起。〈注〉长短术兴於六国时,行长入短,其语隐谬,用相激怒。又短功。《唐书·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为短功。又短人。《史记·孔子世家》僬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张华·博物志伊尹黑而短。又凡指人过失曰短。《史记·屈原传》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前汉·萧望之传》郑朋数称述望之,短车骑将军。《师古注》短谓毁其短恶也。又叶多卷切,音近亶。《陆机·思亲赋》天步悠长,人道短矣。异途同归,无早晚矣。又叶都眷切,音近玷。《苏辙·夷中诗》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峰峦古崖石,草木条干短。《集韵》或作□。

识:《酉集上·言字部》《唐韵》赏职切《集韵》《韵会》设职切,□音式。《说文》常也。一曰知也。《长笺》训常无意义。《玉篇》识,认也。《增韵》能别识也。又见识也。《诗·大雅》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左传·襄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老子·道德经》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庄子·缮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扬子·法言》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又草名。《大戴礼·夏小正》三月采识。识,草也。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识利州属高丽降户州。又姓。见《姓纂》。又《广韵》《集韵》《韵会》□职吏切,音志。与志同。记也。《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书·益稷》书用识哉。《论语》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又《韵会》器之款镂为识。《史记·孝武纪》鼎文镂无款识。〈注〉韦昭曰:款,刻也。师古曰:识,记也。杨慎曰:三代钟鼎文,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阴。又《韵会》通作志。《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郑注》志,古文识字,记也。又《读书通》通作帜。《后汉·虞诩传》以采綖缝贼裾为帜。〈注〉帜,记也。又《集韵》《韵会》□式吏切,音试。义同。又《韵会》表识,谓有所标表,令异日可识知也。《左传·宣十二年杜注》楚以茅为旌识,谓以旌旗为表也。《前汉·刘向传》不可不识也。《师古注》墓须表识。俱音试。又《集韵》《类篇》□昌志切,音炽。义同。又《释名》识,帜也。有章帜可按视也。《前汉·王莽传》旌旗表识。《师古注》识读与帜同。又叶式列切,音刷。《崔駰·达旨》传序正数,三代兴灭。大庭尚矣,赫胥罔识。又叶施灼切,音烁。《苏轼·毛长官诗》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集韵》或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