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鱼之祸

池鱼之祸,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池鱼之祸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í yú zhī huò
成语注音
ㄔㄧˊ ㄧㄩˊ ㄓㄧ ㄏㄨㄛˋ
成语简拼
CYZH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池魚之禍
成语英文
a disaster for the fish in the moat--trouble not of one's own making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成语用法

作宾语;比喻因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同]殃及池鱼、池鱼之殃、池鱼遭殃

成语接龙

1、池鱼之祸→祸福无常→常胜将军→军令如山→山呼海啸→啸傲风月→月落乌啼→啼笑皆非→非亲非故→故甚其词→词穷理絶→絶薪止火→火然泉达→达士通人→人尽其才→才多识寡→寡情薄意→意懒心灰→灰容土貌→貌如其心→心胆俱碎→碎琼乱玉→玉碎香销→销魂夺魄→魄荡魂飞

2、池鱼之祸→祸福无门→门可张罗→罗敷有夫→夫荣妻贵→贵不可言→言多必失→失张失智→智周万物→物阜民安→安分守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疑辨惑→惑世盗名→名公钜人→人声鼎沸→沸天震地→地动山摧→摧朽拉枯→枯本竭源→源清流洁→洁己奉公→公私两济→济世救人

3、池鱼之祸→祸福相依→依流平进→进退有度→度长絜短→短小精悍→悍然不顾→顾盼神飞→飞粮挽秣→秣马利兵→兵不血刃→刃树剑山→山水相连→连衽成帷→帷薄不修→修身洁行→行者让路→路不拾遗→遗祸无穷→穷凶极虐→虐老兽心→心直口快→快人快性→性命关天→天年不齐

4、池鱼之祸→祸起萧墙→墙风壁耳→耳提面训→训格之言→言听行从→从风而服→服低做小→小题大做→做鬼做神→神意自若→若离若即→即小见大→大呼小叫→叫苦连天→天荆地棘→棘地荆天→天生尤物→物归原主→主忧臣辱→辱国殄民→民不堪命→命蹇时乖→乖嘴蜜舌→舌锋如火

5、池鱼之祸→祸首罪魁→魁梧奇伟→伟绩丰功→功高盖世→世道人心→心焦火燎→燎原烈火→火上添油→油煎火燎→燎如观火→火妻灰子→子为父隐→隐恶扬善→善善恶恶→恶紫夺朱→朱唇玉面→面北眉南→南枝北枝→枝布叶分→分毫不取→取民愈广→广开才路→路不拾遗→遗声余价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成语造句

(1)包包写不出成语“池鱼之祸”,导致语文测试才考了97分。

(2)奔赛中学校的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池鱼之祸”。

(3)果爷爷给孙子和外甥讲述了“池鱼之祸”的历史典故

(4)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池鱼之祸”几个大字。

(5)小欢不会写成语“池鱼之祸”的最后一个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分字解释

池鱼

池鱼:1、池中鱼。比喻受仕宦束缚而丧失自由者。潘丘《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2、比喻无辜受祸者。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池:chí 1、 <名> 护城河。《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2、 <名> 水池;池塘;湖泊。《 孔雀东南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雁荡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池鱼] 1.池中鱼。比喻受仕宦束缚而丧失自由者。潘丘《秋兴赋》:『譬犹池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2.比喻无辜受祸者。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池中物] 比喻蛰居一隅,没有远大抱负的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 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也。』

鱼:yú(1)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大部分可供食用或制鱼胶。(2)姓。

之:zhī 1、 <动> 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 <代>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 <代>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 <代> 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 <代>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 <助>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 <助>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 <助> 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 <助> 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 <助> 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 <助> 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 <助> 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祸:huò 1、 <名> 灾难;灾祸。《老子》:『祸兮福所倚。』2、 <动> 危害;降祸。《左传·昭公元年》:『子木有祸人之心。』

池:《巳集上·水字部》《广韵》直离切《集韵》《正韵》陈知切《韵会》除知切,□音驰。《说文》治也。孔安国曰:停水曰池。《周礼·秋官》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注〉谓陂障之水道也。《礼·月令》毋漉陂池。〈注〉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又城堑曰沟池。《礼·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班固·西都赋》呀周池而成渊。〈注〉城有水曰池。又朝夕池,海也。《枚乗[音chéng]谏吴王书》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注〉苏林曰:以海水朝夕为池。又咸池,天神也。《东方朔·七谏》属天命而委之咸池。又咸池,黄帝乐名。又尧乐名,大咸亦曰咸池。《周礼·春官》大司乐舞咸池以祭地示。〈注〉咸池,大咸也。《礼·乐记》咸池备矣。〈注〉咸,皆也。池之为言施也。言德之无不施也。又咸池,星名。主五谷。见《史记·天官书》。又亢池,星名。在亢北。主度送迎之事。见《甘氏星经》。又《尔雅·释乐注》琴上曰池,言其平。下曰濵,言其服。又棺饰。《礼·檀弓》池视重溜。〈疏〉池者,柳车之池也。织竹为之,形如笼,衣以青布,以承鼈甲,名之为池,象重溜方面之数。又《小尔雅》埋柩谓之殔,殔坎谓之池。又铜池,承溜也。以铜为之。《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函德殿铜池中。又道家名肾中偃月炉为玉池。《黄庭经》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行之可长存。又心之别名为中池。《黄庭经》中池有士衣赤衣,田下三寸神所居。又装潢家以卷缝罅处为玉池。《杨慎·墐户录》古装裱卷轴,引首后以绫黏者曰贉,唐人谓之玉池。又差池,飞貌。《诗·邶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又黄池,地名。《春秋·哀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又天池,山名。在南阳。又州名。《广舆记》池州府,汉属丹阳,三国吴为石城侯邑,隋曰秋浦,曰池阳,唐宋曰池州。又姓。汉中牟令池瑗。见《风俗通》。又《唐韵》徒何切《集韵》《韵会》唐何切《正韵》汤何切,□音驼。与沱通。《说文》江别流也。又虖池,水名。在幷[同并]州界。《周礼·夏官·职方氏》幷[同并]州,其川虖池。〈注〉虖池,出卤城。池,徒多切。◎按礼器作恶池,山海经作滹沱,战国策作呼沲,诅楚文作恶驼,音义□同。又陂池,或作坡陁。《刋谬正俗》陂池读如坡陁,犹言靡迤耳。又《楚辞·九歌》与汝沐兮咸池,曦子发兮阳之阿。《扬雄·羽猎赋》相与集於靖冥之馆,以临珍池。灌以岐梁,溢以江河。〈注〉池□读沱。又《正韵》直列切,音彻。《礼·檀弓》主人既祖填池。〈注〉填池当读为奠彻。考证:(《枚乗[音chéng]谏吴王书》游曲台临上路,不知朝夕之池。)谨照原文知改如。(《扬雄·羽猎赋》相与集於青冥之馆,以临珍池。灌以岐梁,隘以江河。)谨照原文青改靖。隘改溢。

鱼:《亥集中·鱼字部》《唐韵》语居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居切,□御平声。《说文》本作□,水虫也。象形,与燕尾相似。〈注〉徐锴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韵会》隷省作鱼。《易·中孚》豚鱼吉。〈注〉鱼者,虫之隐者也。《仪礼·有司彻》鱼□。〈注〉鱼无足翼。《史记·周本纪》白鱼跃入王舟中。〈注〉马融曰:鱼者介鳞之物,兵象也。又蠹鱼,亦名衣鱼,本草生,久藏衣帛及书纸中。又《诗·小雅》象弭鱼服。〈传〉鱼服,鱼皮。《陆玑疏》鱼服,鱼兽之皮也。似猪,东海有之。一名鱼狸,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青,今以为弓鞬步叉者也。又《唐书·车服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辽史·兴宗记》试进士於廷,赐冯立等绯衣银鱼。《金史·舆服志》亲王佩玉鱼,一品至四品佩金鱼,以下佩银鱼。又《左传·闵二年》归夫人鱼轩。〈注〉以鱼皮为饰。又马名。《尔雅·释畜》二目白,鱼。〈注〉似鱼目也。《诗·鲁颂》有驔有鱼。又地名。《左传·僖二年》齐寺人貂漏师于多鱼。又《文十六年》惟裨儵鱼,人实逐之。〈注〉鱼,鱼复县,今巴东永安县。又《晋语》夷鼓,彤鱼氏之甥也。〈注〉彤鱼,国名。又姓。《左传·成十五年》鱼石为左师。《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修鱼氏。又与吾同。《列子·黄帝篇》姬,鱼语女。〈注〉姬读居,鱼读吾。又叶鱼羁切,音宜。《徐干·七喻》大宛之牺,三江之鱼。云鶬水鹄,禽蹯豹胎。胎音怡。又叶语鸠切,音牛。《庾阐诗》炼形去人俗,飘忽乗[音chéng]云游。暂憩扶桑阴,忽见东岳鱼。考证:(今以为弓鞬步又者也。)谨照陆玑疏原文步又改步叉。

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祸:《午集下·示字部》(古文)旤□□□《唐韵》《正韵》胡果切《集韵》户果切《韵会》合果切,□和上声。《说文》害也,神不福也。《释名》毁也,言毁灭也。《增韵》殃也,灾也。《诗·小雅》二人从行,谁为此祸。《礼·表记》君子慎以避祸。又作旤。《前汉·五行志》六畜谓之旤,言其着也。又作祻。《晋书·文帝纪》□同发机。又叶后五切,户上声。《冯衍·显志赋》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吊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纣於牧野。野,音竖。又叶纸韵,虎委切。《荀子·成相篇》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又叶支韵,许规切。《荀子·成相篇》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距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义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