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读后感4篇1600、1700、1800字

浏览

文章包括读《聊斋》有感、聊斋志异读后感(1574字)、白话聊斋志异读后感(1681字)、聊斋志异之小倩读后感(1768字)等1600字、1700字、1800字左右的优秀读后感作文4篇,供您参阅。

聊斋志异读后感_1574字

中国清代小说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共包括491篇短篇灵异小说。聊斋志异,顾名思义,“聊斋”是蒲松龄书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则指奇异的故事。小说中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聊斋志异》中,看起来偏重讲鬼、狐、仙、怪等奇异故事,其实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著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确,《聊斋》中有很多作品,都是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巧妙地讽刺了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表达了人渴求自由、不愿被世俗看法以及制度所束缚的愿望。

在名篇《席方平》一文中,席方平的父亲遭奸人陷害,席方平的魂魄在入城隍庙为父申冤无果后,愤恨不平,无奈之下,认为冥王能为自己申冤的他只好进入冥府。不料,整个地府全被羊惧收买了,他们相互勾结,上下串通,对席方平威逼利诱,想使他屈服。然而席方平铮铮铁骨,硬是不从,面对淫威毫不屈服,连对他用刑的鬼吏也肃然起敬。席方平面对的阴司地府,就是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曲折写照,而鬼吏、狱吏、城隍、阎罗王正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剥削者、压迫者的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充当的是残酷压榨下层劳动人民的角色,而席方平正式通过伸冤的方式对其抗争。《席方平》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方平的申冤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申冤,而是一种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这种反抗精神,恰恰是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劳苦人民大众所需要的,鼓励着人们起来反抗剥削和压迫,而故事的最后,席方平遇到了二郎神并向其伸冤并得以昭明,也体现了下层人民受压迫无法反抗,只能期待更高层的解救,算得上是一种苦涩而又美好的期望。

同时在《聊斋志异》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塑造了很多女鬼的形象。这些女鬼大都在豆蔻之年死于非命,她们在蒲松龄笔下栩栩如生、富有才学、重情重义、多愁善感、天真善良、不愿为世俗所羁,而这些,恰恰是那个时候的妇女在现实社会中所罕见的可贵的品质,当时风气要求女子三从四德,而清朝对女性的压迫也是达到了顶峰,更出现了为了迎合男子审美而自残己身的缠足行为。作品中女鬼的形象,或者说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幻想,因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也更能说明了她们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寄托体。让我情有独钟的是《聂小倩》,它写出了聂小倩与宁采臣之间的真挚爱情。聂小倩在十八岁病死,被葬在破庙旁,被恶鬼逼迫去做害人的勾当。而宁采臣为人正直,不受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最终他的品行感动了小倩。可以看到,宁采臣的这种品行,也是世间难能可贵的,作者最终给了他们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我想大概也是他对社会的一种希望和寄托吧。

电影《倩女幽魂》就是根据《聂小倩》而改编拍成的,但其实质没有改编,即歌颂人间真爱以及反对封建压迫。影片中宁采臣和聂小倩真心相爱,却总是受到树妖姥姥的阻碍,最后他们齐心战胜树妖,小倩也得以重生。其实,树妖姥姥代表的就是封建阶级的统治者,残酷地压迫、剥削着下层劳动群众。而最终宁采臣和聂小倩用他们的真爱冲破一切阻挠,也鼓励着人们勇敢地去反抗封建阶级统治,真正获得幸福。然而,在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自由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抑或说是痴人说梦,所以《聂小倩》中所反映的也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愿望,作者将他的美好愿望融入了《聂小倩》中,用这种虚拟中的美满讽刺现实中的黑暗与腐败。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这句话是《盗墓笔记》里的。《聊斋》也是如此。不难发现,《聊斋》表面写鬼怪,实则以鬼怪影射现实中的人,揭露和讽刺社会的黑暗,而且这些人的内心往往更加可怕。《聊斋志异》作为一本说鬼道神的小说,能够为世人所传颂且经久不衰,与它的内涵息息相关。正是关注到人性以及社会,聊斋才能在广大人群广受欢迎,小孩爱听它的鬼故事,大人则从中领悟道理。可以说,一本聊斋,说鬼道神,写尽人心。

成语栩栩如生:栩栩如生[xǔ xǔ rú shēng],意指栩栩,生动可喜的样子。语本《庄子·齐物论》。後用“栩栩如生”形容貌态逼真,彷佛具有生命力。[源]《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典故]庄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时代,百姓饱受战火之苦,个人的生命在战争中就像蝼蚁般的脆弱,朝不保夕。庄子自觉无法改变现实环境的残酷无情,转而思考个人如何在动荡的世间安身立命。庄子用了许多天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动贴切地表达了他的中心思想。在〈齐物论〉中,庄子说他曾经作了一个梦,在梦中他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自快得意地四处飞舞,完全忘了自己是一个人。直到清醒过来,庄子才发现自己原来还是庄周,而不是蝴蝶。因为梦中蝴蝶是如此地“栩栩如生”,所以庄子感到好奇,到底是庄周作梦化为蝴蝶,或是蝴蝶作梦化为庄周?後来“栩栩如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貌态逼真,彷佛具有生命力。

成语死于非命: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如:《孟子·尽心上》:“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又如:我三个若舍不得性命相帮他时,残酒为誓,教我们都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白话聊斋志异读后感_1681字

小时候看到过电视剧《聊斋》,感觉很可怕,特别是刚开始有一个灯笼在黑夜中随风飘荡,配合着古怪的音乐,我总是把两耳紧紧塞住。

上了大学,同学借本白话本的《聊斋志异》,感觉很有些意思,就多少看些,故事很曲折、离奇,但语言优美。可惜没看完。

终于,工作了以后,我在暑假之余能认认真真地把它读完,并写点自己的感受,与众人共享。

《聊斋志异》相传是落第秀才蒲松龄写的。他屡次科举都不中,后来在类似现代广场之类的地方提供席子和零食,让人讲述平生的奇事、怪事,慢慢地积累,写成了这本书。

确实,书中多是奇事、怪事,但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人和鬼或者的狐的恩怨情愁。对鬼,我们一直再思考,或相信,或反驳,或徘徊。书中有很多鬼,有些鬼,特别是女鬼多以美色获取男性的阳气,如李小倩等。这种鬼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受好人的指点转入正途,一种是被道士等捉拿。受好人指点的多与好人结为夫妻,过起举案齐眉的日子,让人很羡慕。有些鬼是讨债的。有讨金钱债,有讨感情债。书中的讲述的一个老翁欠别人的钱,对方死后又投生来讨债。有讨债就有还债。有的是人情债,有的还的是金钱债。一个酒鬼死后,受到别人的友好款待,为报恩自己投生做了这个人的孩子。人情债是最难还的,用这个偿还不失为不错的办法。比人情债要容易还是是金钱债。书中写了一个男子借别人一袋粮食,可惜不幸去世,转世变成恩人的马,卖了正好是一袋粮食的价值。总之,世界是平衡的,你欠别人的终将还给别人,只是时间和方式的不同而已。

其二:多讲因果报应。如某人做了好事,他在遇到困难或者在科举中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如田七郎的故事。这不但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也教育后人要多为善。因果报应本是佛家教导俗人多为善,可见人们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有多重。佛教从汉代传入我国,因其教义中多有忍耐、遵守等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有利工具。是不是真的有,我不知道。但多做善事,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自己的人生路会越来月宽。

其三,多讲色。食、色,人之本性也。在基本的生存满足后,色就提到日程上来了。在书中,男人都是好色的,只要是漂亮的,不管是人、鬼、狐等,就与之有性。男人的得到色是用自己的才换取的才是正道的。所以就有了“男才女貌”之说。好色并不是不好,但要看怎么得到性。这就如“君子爱财,取自有道”相类似。有人在别人困难时为,就是落井下石,为道德所不齿;有人以自己的才华吸引异性的眼球,可谓高明。

其四:对孝的提倡。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们所接受和提倡。古有“卧冰求鱼”之说。是否真实,我们先不说,就对“孝”我们是提倡的。书中多有涉及。如田七郎的母亲就如智者,预言有些事情的后果,让人佩服,姜还是老的辣。在《封十三娘》中就是因为张生的孝,十三娘才撮合四娘和张生的婚姻,虽经历磨难,终花好月圆。孝在古代就是对长辈言听计从,但在现代它有了新的含义。现在的人多有知识,特别是年轻人和长辈之间在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上有很多的不同,就不能简单要求言听计从,要在坚持真理的前提下,以和谐为原则。

其五:对科举的向往。虽然作者落第了,但对科举却很有感情。某书生家贫,但刻苦攻读,多高榜提名,衣锦还乡。可见作者对科举还是在乎的。科举从隋唐建立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中举是人数不断增加,这不但普及了教育,同时也扩大了统治阶层。中举以后就属于地主阶级,也就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会添砖加瓦,很少有自断生路的。但科举也对知识分子有很多的束缚作用。科举内容单一,没现实意义,多以八股为主,虽然有过改革,。但终被统治者所不认可,自然也不能在社会上留存。八股方便统治者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其统治,何去何从是秃子是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其六:文字简洁优美,评述得当。古人多讲求意境美,所以对周围的环境的描写很下工夫,让事物发生在合适的环境。每个故事后面都有作者对其的评价,可长可短,褒善贬恶,让人真切感受作者的观点。

多读写书,多读些好书,多深思一些事情,对自己的文笔、人生都可谓益处多多。真心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把书读活,读透,读薄。

成语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如:《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又如:次日,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成语褒善贬恶: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如:宋·邵博《闻见后录》:“君子为小人所胜抑者,不过禄位耳。惟有三四寸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又如:其中褒善贬恶,尊君抑经,内夏外夷,正名谨分,也不是等闲的文字也。——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一折

聊斋志异之小倩读后感_1768字

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

也有人说:分别是为了下一次的再见。

那么,人鬼殊途的距离又应该在多少次的擦肩而过中,才能重新相聚。生与死的轮回,经过了百年,甚至千年的漫长等待,终于熬到了尽头,盼来了幸福的终点站。

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像品王实甫的《西厢记》缠缠绵绵,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潸然泪下;也不像阅曹雪芹的《红楼梦》凄凄惨惨戚戚,加入整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败,悲由心生。而《聊斋志异》里的那些魑魅魍魉又多了份人性化的色彩。才可以使我们暂时忘记人与鬼的差距,融入这个现实之中。人,往往就这么奇怪,明明内心深处渴望圆满,但却偏偏只有那些凄美甚至悲壮的事情才更能让人伤情和共鸣,尤其是爱情。而我也知道,蒲松龄笔下的聂小倩和宁采臣的人鬼情几乎是不见波澜的,对宁母刁难的描写笔墨甚至不比宁母对她爱惜的深情多;而那个令聂小倩“三日来,心怔忡无停息”“恨妾远遁”的金华妖物也仅只言片语,仅一个破革囊就轻易降服,难怪他并不比梁祝深入人心,甚至不比电影《倩女幽魂》更广为人知。但那圆满的结局更令我感动,幸好《聂小倩》的爱情是圆满的,令我在那只言片语中体会到了爱情是不分国界,种族及人鬼的!

除了爱情,《聂小倩》体现更多的是宽容——人们对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宽容。刚正不阿的宁采臣不计前嫌拯救了聂小倩的鬼魂并接受她以至爱上她,宁母从“辞使归寝,不为设床褥”到“心德之,日渐稔,亲爱如己出,竟忘其为鬼,不忍晚令去,留与同卧起”直至“有纳女意”,甚至乎那些在宴席中才认识聂小倩的亲朋好友亦“反不疑其鬼,疑为仙”并且以得到小倩的画作为荣耀,这些转变不都体现了人们,至少是作者的慈悲为怀,追求真、赞美善、向往美心愿,而诸如梁祝、许仙和白娘子才体现了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对残酷现实的抨击。当然,《聂小倩》还是《聊斋志异》中的一朵奇葩。它对正义的宣扬和对贪欲的鞭笞仍不容忽略。这是一个善与恶、美与丑构成强烈的对比,而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的动人故事。

其中,宁采臣拒绝了美色、钱财诱惑的同时却拯救了自己的生命,而现实能有几人能坐怀不乱、不为财砰然心动兰溪书生和仆人却成了风流裙下阴魂或真正的财鬼了。

佛家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说的就是这样吧!这不正告诉我们聂小倩会爱上宁采臣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宁采臣也是一位贪财爱色之徒,就不会有后续的宁救倩,与倩伺宁的故事了。——人啊,就应该时时做正直的人!佛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再说聂小倩——小说开头写聂小倩美,是女鬼祟人之美。结尾聂小倩仍然美,也仍然是鬼,人们却怀疑她是仙。从鬼到仙,从恶到善,也是一念之差。也许,这就是《聂小倩》这个鬼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这是否就是蒲松龄的用意所在呢——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无可奈何的事:生老病死、名落孙山、人妖不得相恋而在,蒲松龄的笔下,这一切都是能够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是相信因果报应的,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不报就太不合人情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迷信,而是人的愿望。为了满足人民的愿望,又不违反现实的生活,蒲松龄创造出了这种超越现实的力量。令人可以不受生老病死的控制,努力就可以中进士,人妖可以相恋于是出现了“后数年,宁果登进士,女举一男。”的圆满结局!纵使这是虚幻的,也多少让读者感到快慰,产生“穷困”依旧生活的勇气!

这也许真是蒲松龄的用意所在吧!

现实中,蒲松龄,几乎一生都在遭受着一种怀才不遇的精神折磨和穷困寂寞的厄运。生于乱世,长于忧患。他年轻时曾入幕,中年后做塾师,数十年来一直在生活旅途中蹉跎,对官场的腐败、科考的黑暗、人生的险恶等社会情状皆有痛苦而辛酸的感受。他既疲惫于与官员、富豪周旋,更愤慨于世风沉沦,而毅然高扬人性叛旗,迈入了一片文学新天地,在所谓的“狐鬼世界”里找到了精神慰藉与人学寄托。

写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到《聂小倩》,我们就不难理解“倩还阳与宁结为夫妇”、“后数年,宁果登进士,女举一男。”的圆满结局!

——多少爱多少恨!多少次前世的回眸!多少次今生的擦肩!多少次生与死的轮回其实都是蒲松龄心理上的阴影。作为一个情感丰富、想象力出众的真正的文学家,当他在完全幻想的境界中描写狐鬼形象时,却又写出了人的“真善美”本性和本属于人类的许多美好的向往。这种描写本身,就是一种圆满结局!

成语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如:《诗经·小雅·大东》:“潸焉出涕。”又如: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回

成语一念之差:念:念头、主意;差:错误。一个念头的差错(造成严重后果)。如: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引《遁斋闲览》:“一念之误,乃至于此。”又如:世间孽子、孤臣、义夫、节妇,其贤不肖往往只在一念之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白话聊斋志异读后感_2638字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聊斋》情爱故事的性别基调是男性的雌化和女性的雄化。蒲松龄对女性生存状态充满了关注和焦虑,源自他个人的情爱生活,更源于他得时代风气之先。在《聊斋》中躁动着的女权意识不仅引领了清代小说对女性的关切同情,而且提供了一个文学个案,使我们了解女权意识是如何在17世纪的中国悄然萌生的,因此它更具人类学上的意义。

许多《聊斋》研究专家早就指出,《聊斋》故事中大多数女性鬼狐极为善良可亲,它们不仅不害人,而且还热情地帮助人,这与过去的志怪传奇小说有着绝大的不同。但是,这是否是《聊斋》情爱故事的最显着特点呢。其实,《聊斋》情爱故事的更大特点是女主人公们的在婚恋中大抵是主动者,此类故事大部分亦以女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也可看出蒲松龄的主观意图和情感偏向。在“家世的利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主宰着青年婚嫁的年代中,如果说蒲松龄笔下的鬼狐如婴宁,聂小倩,小谢,白秋练等,可以不受人间礼法的羁绊,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话,那么,世俗女子在婚姻大事上的主动热情,则非有超人的勇气不可,而类似的离经叛道式的自由择偶,在《聊斋》中却比比皆是。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侠女,遇到穷得无力娶妻,但又乐于助人的顾生时,“嫣然而笑”,与之交欢生子,为顾生“延一线之续”;菱角听了胡大成“我为若婿,好否”的要求时,“眉目澄澄,上下睨成,意似欣属焉”,还主动关照胡,只要托其父的好友来提亲则“无不谐”;劭女,细柳,绿娥,五可等姑娘都是自己选择夫婿,“诸家问名,皆不愿”,“翻复遴选,十无一当”,搞得父母也失掉了耐性:“天下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耶”胭脂在家门口邂逅了“白服裙帽,丰采甚都”的鄂生,马上“意动,秋波萦转之”,鄂生走远了,还脉脉含情地“凝眺”……,她们大多也都是凭着自己的主动,找到了终身幸福。不仅如此,《聊斋》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在婚后也大都是家庭的主宰。红玉,小二,青梅,细柳,鸦头,白秋练等人,或“剪莽拥彗,类男子操作”,或“以刺绣作业,……经济皆自任之”,或“晨兴夜寐,经济弥勤”,或“为人灵巧,善居积,经济过于男子”,将家政经理得井井有条;方氏,辛十四娘,成名妻等人,在家庭遭受重大变故时,显得比丈夫更冷静,更有主见,指挥若定,化险为夷;《夜叉国》里的女夜叉“母女皆男儿装”,辅佐儿子,丈夫征战,“奇勋半出于闺门”;《仙人岛》中的芳云闺房中“牙签满架,靡书不有”,博学多才,劝自诩为“中原才子”的丈夫王勉“从此不作诗,亦藏拙之一道也”,王“大惭,遂绝笔”;《颜氏》中的丈夫因考不上秀才而悲泣,妻子女扮男装应试,中举及第,当上御史,退归田里后,将官衔让给丈夫承当;《书痴》中的郎玉柱在琴棋乃至枕席之事都得接受颜氏的训练;《黄英》中的马子才自名清高,娶了卖菊而富的黄英,偏偏又不愿沾妻子的光,把妻子家的东西送回去,遭到黄英的戏谑:“陈仲子毋乃劳乎”“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马遂无言以对,不好再装腔作势。通过这类故事,蒲松龄明白告诉我们,在不少家庭中男子已无形中退居为配角。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强化,最极端的例子是《大人》,《农妇》,《乔女》,《仇大娘》,《张氏妇》,《小二》等,这批女性在精神智慧甚至体力上构成了家庭中的强者,而男性在故事中则几乎完全淡化为女性的附庸。不过这类故事为数不多,显见不是蒲松龄关注的焦点,因此无须过多讨论。

《聊斋》中更有意味的是大量的“悍妇”的故事。蒲松龄对凌辱丈夫,虐待公婆的悍妇是深恶痛绝的,这既因为他青年时代就遭受悍泼的嫂嫂欺凌,从而第一次领略了人生的苦涩和艰辛,也与他接受的教育有关,因而《聊斋》中的悍妇大多是被惩治的对象。这似乎是一种封建礼教本位的立场,但值得注意的倒不是蒲松龄对悍妇的厌恶之情,而是他对悍妇在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无奈。

不仅《聊斋》中写了二十多个悍妇,在他的诗文杂着俚曲中悍妇的身影也所在多有。如《禳妒咒》说明朝的名将戚继光在家时“他奶奶说跪着,他还不敢站着哩”,《〈妙音经〉续言》更谓:“床上夜叉坐,任金刚亦须低眉;釜底毒烟生,即铁汉无能强项……妇倡夫随,翻欲起周婆制礼”,《〈怕婆经〉疏》:“阳纲不竞,遂而阴寇相尤;雌教成风,醋河失岸”。再联系清初其他小说戏曲——如褚人获《坚瓠集》,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曹去晶《姑妄言》,李渔《风筝误》等——中普遍存在的悍妇故事,那么,完全可以说蒲松龄思考的不仅是悍妇产生之因,他还透过悍妇现象道出了男性的集体酸辛尴尬,不过,《聊斋》有时认为悍妇比贤妇更有价值,《云萝公主》中的侯氏,对付谁都管不了的嗜赌丈夫,是“每出限以晷刻,过期则诟厉不与饮食”,甚至是刀砍,使丈夫“改行为善”。蒲松龄为之感叹:“悍妻妒妇,遭之者如疽附于骨,死而后已,岂不毒哉!然砒,附,天下之至毒也,苟得其用,瞑眩大瘳,非参,苓所能及矣。”另一篇不起眼的游戏式故事《狐联》,说的是一对“颜色双绝”的狐女挑逗自称“生平不敢二色”的焦生,狐女调侃焦生:“君髯如戟,何无丈夫气”“无丈夫气”,即男性的雌化,可以说是蒲松龄对男性的评价,也是《聊斋》情爱故事的性别基调,男性的强悍伟岸与女性的娇弱细柔间的对应,在人类社会中曾经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而在《聊斋》中却来了一次大颠倒。性别倒错的描写,实质隐含着蒲松龄对女性的正视,在文学史上这是破天荒的。

西方近数十年来兴起的女权主义运动,正是站在重新审视人类文化的高度上,试图否定曾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传统男权文化,张扬妇女解放,提出女性应与男性分庭抗礼的思想。可问题的关键是,女权意识,女权思想既不是在一个早晨突然降临的,也并非仅出现于西方,其明朗化和自觉化历经相当长历史阶段的酝酿,积累和衍化。如果忽视了这一渐进的过程,我们对女权意识的认识,可能就是被扭曲了的。而《聊斋》中情爱故事的价值之一,就是它提供了一个文学上的个案,让我们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了解女权意识在17世纪的中国是如何悄然地躁动萌生的。

成语晨兴夜寐: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如:《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又如:生不忍以家政累之,仍欲自任,女又不肯。晨兴夜寐,经纪弥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

成语狼狈为奸:狼狈为奸[láng bèi wéi jiān],意指狼与狈相互搭配,伤害人命。语本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毛篇》。後用“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做坏事。[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毛篇》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临济郡西有狼塚。近世曾有人独行於野,遇狼数十头,其人窘急,遂登草积上。有两狼乃入穴中,负出一老狼。老狼至,以口拔数茎草,群狼遂竞拔之。积将崩,遇猎者救之而免。其人相率掘此塚,得狼百余头杀之。疑老狼即狈也。[典故]根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记载,相传狼和狈是两种外形上很相似的野兽,只是狈的前脚非常的短,因此一定要骑在两只狼上面才能行走,没有了狼,根本就无法行动,所以世人常将行事无法顺利推展,处境困顿窘迫的情况称为“狼狈”。狼和狈会联手做坏事。听说,曾经有人独自经过一处人烟罕至的地方,遇见了几十只的狼,情急之下,就赶紧爬到草堆上。其中有两只狼就钻进了一个洞穴中,背出一只老狼来,老狼来到草堆下,用嘴拔除草堆上的草,其他的狼看了,也跟着学牠的动作去拔草,眼看着草堆就要垮下来了,正巧遇到一群猎人经过这里,把这个人救了出来。事後这些人一起挖掘这个洞穴,在里面抓到了一百多只的狼,就将牠们杀死,而大家都怀疑那只老狼可能就是狈。後来“狼狈为奸”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彼此互相勾结做坏事。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