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读后感6篇1500字

浏览

本文包含和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1492字)、《影响力》读后感(1467字)、简单的书名,不简单的故事—读《妞妞,—个父亲的札记》有感(1496字)、蝴蝶的颜色读后感(1538字)、亮剑小说读后感(1465字)、清朝读后感(1555字)等1500字左右的初中三年级读后感6篇,供您参阅。

和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_1500字

我读了这本书后,感触颇深。

小卡尔的成功,不是所谓神童的一时光彩照人,继而寂寞无闻,这个成功是持久的,真正的成功。老卡尔在本书中所宣扬的教育,小卡尔以其非凡的一生,作出了最好的印证。卡尔。威特的教育,实际上是父子俩共同创造的一个杰作。

当今的家长基本上只是将重心放到孩子的吃穿上,更多的是注重孩子的物质享受,孩子的身体健康,少数家长也只是有意识地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教孩子说话走路,做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一旦孩子入学,也就将孩子的教育完全的托付给了教育机构。家长们觉得孩子有人管了,就象卸下重担一样,自己可以长舒一口气,放心了,也自由了。经年累月之后,当孩子成人后出现无法挽救的问题,家长才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小时候疏忽了教育,但此时已经追悔莫及。即便是完美的学校教育,它也只覆盖到孩子的在校时间,孩子在学校外的时间更多,更何况从出生到三岁前后这个时期,根本无法交付给学校。而研究证实,这个时期是孩子一生中进行教育的一个黄金时期。因此,家教,由父母主导的教育,理所应当在孩子教育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教的差异,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差异的根源所在。小卡尔的成功,其关键在于其所接受的家教,来自他父母尤其是他父亲精心的培育。老卡尔的苦心和耐心,尤其是他的丰富的知识和技巧,从书中一览无余。老卡尔的教育中不仅有若干精心设计的游戏,充满技巧的教育实践(比如“留心看”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比如讲故事故意“半途而废”,下次讲先让孩子“编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在大街上对道貌岸然实际上是贼偷的人进行跟踪,向孩子揭示外表是靠不住的,社会是复杂的等等),更有充分的科学理论的指引(比如孩子的听力先于视力得到发展,比如关于儿童潜能递减法则的理论等)。母亲的配合也很重要。基本上,小卡尔母亲是夫唱妇随,有时候甚至亲自上阵,比如教孩子使用炊饮玩具。可以想见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照料上,这位母亲做得非常好。一般家庭的父母,可能没有老卡尔这样丰富的学识,但我认为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他们缺乏耐心,不仅缺乏去学习新知识新技巧的耐心,更缺乏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疑问渴望成长的扶助的耐心。实际上,老卡尔也并非全知全能,比如他在孩子数学的教育上,就能够去请教数学家,在孩子天文学、音乐的才能方面,更是善于借助外力,通过其他人来教导孩子。在孩子问自己问题的时候,如果自己不懂,绝不含糊过关,而是与孩子一起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家教成败的关键在父母。父母对于孩子未来的定位,父母对于实现这个定位所拥有的知识和技巧,父母能够为此定位的实现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家教的三个重要因素。老卡尔对孩子的定位,是一个完美的人,包括了品德、健康和才能。要教育孩子,首先需要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更需要不断的去通过学习和思考完善自己。一个完美的人,兼及品德、健康和才能,这是孩子教育的目标,何尝又不是所有人包括父母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

成功的父母不一定会有成功的孩子,但孩子的成长一定离不开成功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做合格的父母,做亦师亦友的父母,做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父母,孩子成长的天空将少些阴霾,多些阳光和雨露。本书多侧面地提出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的教育要点,希望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探知孩子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引导孩子,同时也能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提升智慧,充分享受做孩子的朋友、至亲、老师这三种角色的乐趣。

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在鼓励孩子追求成功之前,更应该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成语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如: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又如:这般言传身教的情景,社员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人民文学》1976年第9期

成语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又如: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朱自清《南京》

《影响力》读后感_1500字

《影响力》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罗伯特。B.西奥迪尼,分别讲述了营销人员常用的一些技巧和陷阱,包括:1影响的武器,2互惠,3承诺和一致,4社会认同,5喜好,6权威,7短缺,8立即生效的影响力。其中有许多东西是我们平日里经常可以看到的,还有一些是我们虽然见过,但是迷惑不解的,我想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它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在经济方面它的实用性。

影响是一种行为,而“影响力”则是一种去影响他人行为方式的能力。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固定行为模式”,而过往的经验,也早已在脑中形成属于自己思维构架的“图示”,这些经验都会不自觉的去抵御外来影响,想要改变,谈何容易?也许,《影响力》的魅力恰恰在于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透析宏伟哲理,反向推之,验证哲理的例子又俯手皆是,也许你正经历着,也许刚刚经历过,每每看到《影响力》书中得出的结果,不禁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哦,我说怎么会这样呢?”,等阅尽所有文字,最后,才信了。

不过现在我的观念转变了,我看到了像看不见的手一样悄无声息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的一种规律,只是我一直没有看到而已。这种规律来自与我们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以及人们共有的观念和生活经验。现代社会太复杂了,接受到的信息也太庞杂,要想自由自在的活下去真的不太容易。有时看似我们是自由的作出抉择,其实早已身不由己,善于利用这种规律的人轻松的掌握他人的动向,透过人们内心的负债感或是文化上的观念给人们以压力,迫使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从这个方面来看,要想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判断力,或者说不被人欺骗,实在是有些困难,因为有时就算知道被骗,人们仍然踏进圈套,仅仅是因为希望遵守承诺,被人尊重,或是为了偿还一点点小小的人情,文化的习惯要求我们这么做,于是我们这么做了,可是却被骗了,但是没有办法,我们必须这么做,否则就将面临自我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我将这本书中描述的情形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做比较时,事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原来是这样的!以前看过讲存在主义的,说人生来就是不自由的,当时我不太明白,现在我也许有些明白了。人总是自以为自由的做着自己的选择,决定自己的人生,其实早有了潜在的规律,操纵着一切,人的意志只是严格的执行着它的决定而已,人并不拥有绝对的自由。突然想起这个道理初中的政治课就讲过了,不过当时只是谈到了人不能因为自由而随心所欲的做事,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那时这实在是说教气味太浓厚的一句话,也就没有在意。现在想想也就那么回事,生活就是如此。

而对于我来说,从书中受益的不仅仅是知道了“喜好、互惠、社会认同、权威、承诺和一致、短缺”这六条原则是怎样在生活中一次次的把我们捉弄。更重要的是,我需要重新审视我的工作模式,思考怎样运用这六种“武器”更好的服务于工作,既能“皆大欢喜”也能提高效率。作为市场营销人员,我们时刻在“影响”和“被影响”中轮流角色,怎样做能将“效果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怎样做能让权威的嘴帮我们说话,怎样做能让我们的产品获得最多的“社会认同”,怎样做能让我们在“互惠”的同时成为这个过程中最大的赢家?巧妙的开启“火鸡妈妈”身体里的磁带,能给我们带来额外的关怀;“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互惠原则”告诉我:给予以后的索取更能帮助我们顺利的拿到想要的资料,打造其他公司不具备的竞争能力,为客户的维护和资源的互换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子甚多,举不甚举,只怕是说多了,简单的事情就变得细碎而烦琐。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很多的道理和销售技巧。

成语豁然开朗: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意指眼前顿时开阔明亮起来。语出晋·陶潜〈桃花源记〉。後亦用“豁然开朗”形容心境忽然变得开阔畅快。亦用於形容突然领悟到某个道理。[源]晋·陶潜〈桃花源记〉(据《陶渊明集·卷六》引)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典故]晋朝陶潜所写的〈桃花源记〉,内容是叙述在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渔夫,有一天沿着溪水划船捕渔,不知道划了多久,忽然到了一个开满桃花、景色非常优美的地方。渔夫心里觉得十分惊讶,於是便继续向前划。到了溪水源头,他看到一座山,山下有个小小的洞口,洞口中好像透出一点点光亮,於是渔夫下船,从那个洞口走进去。本来洞口非常狭窄,只能容许一个人通过,再走几十步,出现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理想世界。文内“豁然开朗”的原意是:眼前顿时开阔明亮起来。後来也被用来形容心境忽然变得开阔畅快,亦用於形容突然领悟到某个道理。

成语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如: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又如: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简单的书名,不简单的故事—读《妞妞,—个父亲的札记》有感_1500字

《妞妞》,简单的题目中蕴藏着一个并不简单的故事。暑假里,我读了周国平写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感触很深。周国平的第一个女儿——妞妞,一出生就生患绝症,她只活到了一岁半,她还没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就走了。妞妞,就像是一只小舟,慢慢地停靠在岸,可是我想不通,一只已经安全靠岸的生命小舟怎么还会触礁沉没?妞妞就像是一位天使,可爱、纯洁、美好,她的身上集齐了人类所没有的赤子之心。而上帝就是那么不喜欢一切美好事物的诞生,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正是这个小小的玩笑让刚刚诞生的小妞妞患了不治之症。

“你总是那样恬静,出奇的恬静,小脸蛋闪着洁净的光辉。最美的是你那双乌黑澄澈的眼睛,一会儿弯成妩媚的月牙,掠过若有若无的笑意,一会儿睁大着久久凝望空间中的某处,目光执着又超然。”周国平在书中是这么描写妞妞的。但是他在那时不知道,就是这双“乌黑澄澈”美丽的眼睛,是让妞妞离去的“罪魁祸首”。妞妞的故事是他们生命中最美好也是最悲惨的故事。我曾经看到过一段话:上帝缺保镖,所以李小龙去了;上帝缺杀手,所以拉登去了;上帝缺手机,所以乔布斯去了;上帝缺歌手,所以杰克逊去了……我想问,难得上帝还缺快乐吗?所以又把这个被他刚刚派下来的“快乐小天使”叫回去了吗?妞妞在世上仅仅活了562天,18个月,这对正常人来说,妞妞的生命是多么短暂。在这562天中,妞妞哭过,笑过,被爸爸妈妈疼过,细心照料过,但同时,也被病魔折磨过。

妞妞是个聪慧的小女孩,八个月,她会喊“爸爸”。九个月,会喊“妈妈”。一周岁,会自呼“妞妞”。一岁一个月,会说二三十个词,包括若干个双音节和三音节词。一岁二三个月,会说包含二至四个词的完整句子,会说“不”,因而能够相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了。一岁四个月,会准确地使用人称代词“你”、“我”、“他”和疑问代词“谁”,几乎能自由地表达她想表达的任何意思了。可是,一个那么可爱聪明“伶牙俐齿”的妞妞,在她18个月的时候突然闭上了她的小嘴,不再发出那银铃般悦耳的声音。如果妞妞没有那么早逝去,没有身患疾病,那么在妈妈的爱抚下一定成为了一位既知书达理又大方的好女孩。可是命运就是那么不如人意。可爱的妞妞是勇敢的,她与病魔战斗了那么久。我一直记得书中写妞妞死去的情景:妞妞突然伸出手,紧紧抓住雨儿的手腕,轻轻叹了一口气。接着,她的手松弛了,全身猛烈抽搐了一下,停止了呼吸……看到这里,我不禁泪如泉涌,妞妞紧紧抓住雨儿的手是想再看看自己的妈妈,想再和她和爱她的爸爸生活在一起,但是,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了。

妞妞让周国平懂得:“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割断父母对孩子的牵挂,连死亡也不能,这牵挂的线团系在你远逝的小躯体上,穿透生死的壁垒,达于另一个世界。我明知你不复存在,仍然惦记你犹如惦记一个失踪的游子”。但愿这种牵挂能穿越时空飞到妞妞身边,成为永恒!

这是在妞妞一岁三个月她和雨儿一起编的故事,我一直记得清清楚楚:

雨儿:“从前有一只猫,它的名字叫——”

妞妞:“猫咪。”

雨儿:“它和妞妞是——”

妞妞:“朋友。”

雨儿:“有一天她们去花园——”

妞妞:“玩。”

雨儿:“花园里有——”

妞妞:“树——草。”

雨儿:“猫咪玩得真高兴,它走丢了,妞妞——”

妞妞焦急地嚷道:“真着急!”

雨儿:“她喊——”

妞妞:“猫咪!猫咪!”

雨儿:“猫咪听见了,回答——”

妞妞:“咪呜,妞妞,咪呜。”

雨儿:“妞妞找到它了,和它——”

妞妞:“握握手。”

雨儿:“她们一起——”

妞妞:“回家家……”

一个简单的书名,一个不简单的故事。

成语知书达理:知、达:懂得。有文化,讲道理。形容有教养。如: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又如:一个人知书达理,就该往上巴结才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成语罪魁祸首:罪魁祸首[zuì kuí huò shǒu],意指“罪魁”,犯罪首恶者。语出宋·文天祥《指南录·卷一·纪事》。“祸首”,肇祸为首者。语出《东观汉记·卷一五·申屠刚》。“罪魁祸首”指领导或策划肇祸犯罪的首要人物。[源]宋·文天祥《指南录·卷一·纪事》先是,予趣平江,入疏言:“叛逆遗孽,不当待以姑息,乞举春秋诛乱贼之法。”意指吕师孟。朝廷不能行。至是,文焕云:“丞相何故骂焕以乱贼?”予谓:“国家不幸至今日,汝为罪魁,汝非乱贼而谁?三尺童子皆骂汝,何独我哉!”《东观汉记·卷一五·申屠刚》申屠刚,字巨卿,扶风人。性刚直中正,志节抗厉,常慕史鰌、汲黯之为人。涉猎书记,果於行义。元始中,举贤良对策:“昔周公豫防祸首,先遣伯禽守封於鲁,离断至亲,以义割恩。使己尊宠,不加其後。”言甚切直。[典故]“罪魁祸首”系由“罪魁”及“祸首”二语组合而成。“罪魁”一语见自宋·文天祥《指南录·卷一·纪事》。文天祥,字履善、宋瑞,号文山,庐陵人。南宋大臣,文学家,伟大的民族英雄。吕文焕是南宋末期将军。他统领南宋军队与蒙古军交战,死守襄阳五年,因得不到後援,孤军奋战而终于降敌。吕文焕投降後,蒙古军猛攻南宋,宋朝封吕文焕的侄儿吕师孟为兵部尚书,想藉以缓和蒙古的攻势。文天祥当时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在一次宋、元双方对谈时,文天祥骂吕师孟是遗孽,吕文焕是乱贼。吕文焕问文天祥为何这麽骂,文天祥马上痛斥吕文焕说:“你引狼入室,带领蒙古军南下,叛逆误国,让国家遭遇如此不幸,这样的『罪魁』,你不是乱贼谁是乱贼?小孩子都骂你,何止只有我骂你!”後文天祥督诸路军马抗元,兵败被俘,英勇就义。“祸首”一语见於《东观汉记·卷一五·申屠刚》。周武王灭商後,分封鲁地予周公,但周公一直未到封地。武王死後,这里的淮夷、徐戎同时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局势。周公因为辅佐年幼的成王,无法到封地,为了预防“祸首”再度俟机为乱,便让他的儿子伯禽代他受封,让伯禽镇守这一地区,并要他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周王朝强有力的後盾。後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罪魁祸首”,用来指领导或策划肇祸犯罪的首要人物。

蝴蝶的颜色读后感_1500字

看完三毛写的《蝴蝶的颜色》,心情异常地沉重。早在三毛上小学的那个年代,台湾的学生课业便已那样繁重,这是我不曾想到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三毛的学生生涯竟比我难过得多!

小学四年级,才多大的孩子!每天五点半,天还没亮便起床,肩背大书包,惺忪着双眼,两个便当,水壶,潮湿的球鞋,疲惫的步子……

深夜十一时才离校,回家还有一百道算术题等着,做完之后已是困极,倒头便睡。第二天又是前一天的循环。

台湾小学老师对学生竟那样严厉么?学习时间长,学业繁重,再加上对老师体罚的恐惧,小小的三毛是如何承受的?母亲心疼她,总在她含泪吃早饭的时候劝她:“忍耐几年,等长大了会是个有用的人,妈妈会送衣料给老师,请她不要打你……”这又是多么无奈的母爱啊!

我是在五年级时才正式有晚自习的,但不会上到十一点,大约九点多就放学了。

夏天,早上五点多天已大亮,中午加了午休时间,可以美美地睡上半小时,晚自习后和同村的小伙伴们结伴回家,一路欢声笑语,家长们轮流值班接到半路。冬天则比较难过,清早经常顶着星星和月亮就出门,听着鸡鸣狗吠声和小伙伴相互约叫着去上学。后来村里退学的越来越多,直到再没有相约的小伙伴,晚上我便借宿在了镇上的姑姑家。

既使上了初中,晚自习也不过十点,到初三最后冲刺阶段才晚一些,大概十一点吧!

我算是幸运的,家离得近,从我们村到镇上的学校,骑自行车用不了十五分钟,所以我一日三餐都是回家吃的。离家远的同学,吃住在学校,一周回家一次。学校食堂只供应开水和馒头,学生自己从家里带炒好的咸菜或面酱。我每隔一段日子也会兑换几斤馒头票在学校吃,因为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吃饭的氛围。把各自带来的酱菜瓶子放在课桌中间,大家脑袋凑在一起,边吃边评,想起来竟比现在的大餐更令人回味!

那时的乡村,对教育并不十分重视,老师们很少体罚学生,所以,我的学生时代竟体会不到三毛那样的痛苦与压抑。只是学校能考上高中或中专的也是不多的,大部分同学毕业后就接父母的班,回家种地去了。

从小便很有思想和文采的三毛,作文课上不按老师给的题目来,被老师批评没志气,要求重写。老师当然不会理解,她那般强烈地渴望长大,只是想逃离不堪重负和压抑的童年。她甚至在迷糊的梦中企盼第二天学校失火或老师摔断腿,只是梦中祈求的一切总不会成真,那种欲哭无泪的孤单和委屈,是我到了初二下半年才体会到的呀!

我们那时还没有双休,周六下午休半天,周日晚回校上自习。只有周六晚上才可以看会儿电视,却还常常停电。记得有一次又停电了,困极了的我对妈妈说:“我先睡一会儿,等来电了你一定叫我起来看电视啊!”妈妈笑着答应了。可是来电时她并没有喊我,因见我睡得香甜,心疼我睡眠不足。迷迷糊糊睡到半夜醒来了,我试着拉了下灯绳,看来电了,边埋怨妈妈不叫我边欣喜地拧开了电视。可是已经过了十一点,电视早就没节目啦!我因为期望落空,委屈地哭起来,妈妈安慰半天不成,终于冲我发了一通火,我才又挂着泪珠昏沉沉地睡去了。现在想来,真是可怜地很。

连日在严管下补习着,三毛终如老师与父母所愿考上了台湾最好的省女中。可见,学习是没有几个小孩子热爱的事情,但当你在重压之下,不得不去学,并且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去学以后,你才会发现,原来成功离你那么近,居然只有一步之遥!

时光好像流逝地很慢,但日子却总有过去的时候,三毛总算是长大啦!二十岁的她,实现了小学四年级时写在作文中的梦想。她上了大学,有了朋友,同样还在日日夜夜地念书,甚而最喜欢接近数学般的逻辑课。此时的她,不再象小学时那样压抑,因为她爱上了学习。

长大后的三毛,终于走在了阳光下,她早已明白了,世上的生命,大半朝生暮死,我们一年又一年地活下去,只为了化蛹成蝶时那眩目的颜色……

成语朝生暮死: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如:《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又如: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只要不是朝生暮死的东西,总会让一些人喜欢,让另一些人讨厌。——巴金《探索集·灌输和宣传》

成语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如: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又如:窃念国家炽昌熙洽,无鸡鸣狗吠之警。——清·梅曾亮《上方尚书书》

亮剑小说读后感_1500字

作为军人子女和文学青年,《亮剑》首先吸引我的是好看、精彩,而且“彩点”可说是俯拾即是、信手拈来。随着人物、情节的展开,一股股巨大的冲击波撼人心魄,使人不由得随着书中人物命运的变迁而扼腕痛惜、悲愤不已。

全文文笔并不细腻,但是,每个看完这本书的人,第一个感觉,那绝对是感动,是一种夹着愤懑与崇敬的滚滚热血找不到宣泄、而在心中汹涌澎湃的感觉!所以,到这里,关于文采什么的,一切都已不重要!

这是一部男人的书,看了此书,你才能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男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至今,正是有这样的英雄存在,他们往往平时默默无闻,但在危急关头,只有他们才能挽救人民,他们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英雄!这是一部让人不得不一气看完的书,看着此书,那种亲临战争的杀气在字里行间都能清楚感受,感受得到那种震撼的感觉。

《亮剑》人物性格极为鲜明。主人公李云龙身经百战,性情暴烈,在渴望嗜血的拼杀中,在为战友之死的复仇中,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不计生死、要压倒一切的霸气;在“文革”中面对“造反派”的挑衅,亦表现出一位将军不怒而威、咄咄逼人的气势;面对“专政”铁拳的淫威,为扞卫军人的尊严,铮铮铁骨宁折不弯。“伟哉,上将军!”作者在着力刻画李云龙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个英雄的群体。他们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无论是战争年代为救受伤的师长拔枪逼迫医生的下级军官,还是“两头冒尖”、嗷嗷叫的战士;无论是和平时期拍案而起、奋不顾身的将军赵刚、丁伟,还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冯楠、田雨,这些“硬汉”的形象犹如一组高耸的群雕,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在这个群体中还有一位铮铮铁骨的知识分子——田墨轩。作为能预知未来的智者,他完全可以躲避灾难,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促使他纵然粉身碎骨,也要警醒国人。在“小人”猖獗的劳改农场里,他也依然我行我素、高风亮节。这是一曲英雄悲歌。我为这些曾经创造辉煌而今却已悄然逝去的英雄们痛惜不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文中还塑造了楚云飞这一国民党将军的形象,他们一起抗日,结下了一段友谊,但在内战的战场上,却毫不留情,拼命的至对方以死地,但在战场外,可谓是惺惺相惜。在李云龙逝世的消息传开后,楚云飞方面“一股宏大的铺天盖地的音乐声像飓风一样掠过海峡,郑波的心脏猛然收缩起来,这是贝多芬英雄交响乐的第二乐章,那首著名的《葬礼进行曲》,肃穆、悲哀的音乐过后,往常那娇滴滴的女人声音没有出现,一个声音浑厚的男广播员缓慢的声音传来:“……驻岛全体国军将士对李云龙将军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看到此,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连自己的对手也这样评价,将军真英雄也!

一个人只要当过一天兵,他就永远是个兵,他只要还有一口气,他的理想就是炮火纷飞的战场。我始终喜欢英雄主义,我崇敬的男子汉就是这些随时愿意为国披甲出征的人。

《亮剑》从头到尾都是鲜血和硝烟,从头到尾都是杀和被杀,但是我们决不会屈服!

《亮剑》透出的就是这种不可一世的骄横,它是军人之歌,是为男子汉而写的,我喜欢它的刚猛,我喜欢它那种毫不掩视的霸气。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看完着本书的,李云龙将军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可能是不存在的,李云龙是作者对很多共和国将领的事迹的汇总,是哪个年代英雄的代表。他的一生是为了战争,为了硝烟,为了血而存在,我想和平是不适合他这样的人生存的,但是我知道一个中国军人的魂魄在他身上凝聚着。也许他的最后结局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但是也许那是他最好的结局,我为他的一生感到无奈,愿将军的灵魂的到安息,愿所有和将军一样的真正的英雄安息!

成语宁折不弯: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如:姚雪垠《长夜》第四十章:“‘我是杉木做椽子,宁折不弯。’李水沫回答说,也不望客人一眼。”又如: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原来尤五在十几年前,是倔强到底、宁折不弯的脾气。”

成语信手拈来: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如: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又如:惹一番信手拈来斧痕。——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

清朝读后感_1500字

近日再读王跃文的《大清相国》,感触颇深。在2007年底,时任北京市长的王岐山上调中央前向同僚们告别之际,推荐了《大清相国》一书。我在2007年4月偶然购得此书,通读了一遍。此书的主人公陈敬(清顺治皇帝赐名陈廷敬),他21岁中进士,晋身官场后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乞归后仍被康熙帝召回,72岁后主动全身而退,康熙评价他“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纵观陈廷敬的一生,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他总结的官场五字诀:等(要沉得住气),忍(要能经受起磨练),稳(要谨慎且低调),狠(要坚决彻底),隐(要会急流勇退)。他的人格、道德和行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清廷多酷,他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他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他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儒,他是德官,却不乏铁腕。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有一定重合。就今天的现状而言,《大清相国》强调了干部的四种“德”:为人之德,就是要宅心仁厚;职业道德,就是要精明强干;社会公德,就是要从善如流;从政之德,就是要儒雅铁腕。在《大清相国》中,康熙反反复复对陈廷敬说的一句话是:当官,就要吃苦;不想吃苦,就别当官。所以说:要做好干部,首在为人,即“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古往今来,对人的要求,无不以做人为根本。

“陈廷敬的品格有许多值得现代官员学习的地方。”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邓平表示:现在对于官员的考察也需多方面进行考虑,廉政和勤政只是最基本的方面,还需考虑群众对他的评价,从而让官员成为真正的好官。

作家樊家勤也说:“陈廷敬一生主张清廉,为好官善始善终,这几乎成为古代官场的一个奇迹,而正是这个奇迹,在今天具有了许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陈廷敬在屡次涉险、多次犯上的情况下仍能保全自己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缘于以下四点:一是才学。才学是支撑,是基础,是动力,是叩门砖,无才即灭为官之途也;二是公心。办差时时发自公心,让人抓不到把柄,找不到诬陷理由,无私心自然强大,无公心必不久长;三是理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陈廷敬也做了不少。当然,你看那件不妥之事能定他的罪?能定罪的,他绝对不干;四才是隐忍而耿直。他是在官场打拼多年的理想形象,他的成功之路是百姓心中好官唯一应该走,也是唯一能走的最佳路线。

“陈廷敬的主要功绩之一是整顿吏治,他个人很刚正和清廉,处理案件铁面无私,同时很注重策略。”《大清相国》作者王跃文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总体而言,就是自身过硬,对待问题也敢于碰硬。”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解决自身问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反腐再掀新风暴。

作者王跃文表示,“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康熙初年,金融秩序很混乱,康熙任命陈廷敬“督理钱法”,用今天的话就是整顿金融秩序、理顺货币关系。再比如,后人所称的“康乾盛世”,在康熙中叶后,国家逐渐富裕起来,社会的奢靡之风开始盛行,陈廷敬就提出整顿礼仪制度的建议,得到皇帝赞誉。”

陈廷敬能得到完人的评价:一是坚持理想,二是清官,三是有能力。习近平1988年在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市时因干部私建住宅问题曾说过:“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你既要从政,又要发财,就只能去当让人指脊梁骨的贪官、赃官,既名声不好、又胆战心惊,总怕被人捉住,最后落个不好的下场”。试想,在一个人治的封建社会里,陈廷敬尚且能够清正廉明,一心为朝廷;如今在一个讲法制的社会主义时代,我们党员干部更应该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成语从善如流: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如:《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又如:“八毛!”他也立刻懂得,将五分钱让去,真是“从善如流”,有正人君子的风度。——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

成语建功立业: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成就大业。如:宋·苏轼《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扞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又如:……凭着这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