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读书笔记1200字

浏览

搜集整理了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220字)、病隙碎笔读后感(1254字)、简爱读后感(1210字)、中国精神读后感(1205字)、感恩做人敬业读后感(1160字)、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雷雨》优秀作文(1235字)等1200字左右的高中三年级读书笔记6篇,供您参阅。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_1200字

世界也是平凡的,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老师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在搪塞我,因为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感觉,这里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然而,当我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我的血液慢慢地开始沸腾了。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我们考到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求更高的生活意义。……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

成语铮铮铁骨: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如: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又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

成语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平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如:《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又如: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病隙碎笔读后感_1200字

许久没有把一本小说能从头到尾看完过,“五一”放假期间,偶尔的一个机会,从朋友处看到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刚看了几页,已被作者那种写作与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的语言所吸引,竟用了能用的全部时间把这本散文随笔集看完,深深为他那深遂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他,一个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却在那轮椅上,用生的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欢乐和充实。

他在生病中,领悟出一种很现实的人生观: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他后来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使他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他醒悟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他在谈到“精神”时写道:精神,当其仅限于个体生命之时,便更像是生理的一种机能,肉身的附属,甚至累赘。但当他联通了那无限之在,追随了那绝对价值,他就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逊,因人性的丑陋而忏悔,视固有的困苦为锤炼,看琳琅的美物为道具,既知不断地超越自身才是目的,又知这样的超越乃是永远的过程。这样,他就再不是肉身的附属了,而成为命运的引领——那就是他已经升华为灵魂,进入了不拘于一己的关怀与祈祷。所以那些只是随着肉身的欲望而活的,你会说他没有灵魂。这个不能用脚走路,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摩擦(指坐着,躺着,死)的人,不甘心命运强加于他的苦难,把心灵托付给笔,把痛苦与烦恼凝聚在笔端,不断地叩问生命的意义,呼唤光明的到来。他就这样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意义,用支离破碎的身体阐述着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已经把写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他已找到一种方式,以他残损的身体表达他美丽的心愿,可以为爱的祈告创造出丰富多的乃至独领风流的语言。或者说,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写作。

我认为《病隙碎笔》——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作者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在书中,他用睿智的语言,犀利的文笔,把自己的灵魂一一解剖开来,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他的碎言碎语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开始的。作家韩少功评论《病隙碎笔》说:“《病隙碎笔》几乎是一个爱好科普知识的耶稣,一篇可以在教堂管风琴乐柳中朗读的童话,是一种在尘世中重建天国的艰巨努力。”

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觉得意犹未尽,此书的碎语拼凑起来不就是一部生命体验的百科全书吗,就好比一个漂亮而好吃的美食拼盘,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已经被它感动了。

成语支离破碎: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如:清·魏僖《尧峰文钞·答陈霭公论文书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则小者多支离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尽决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篱。”又如:我们不要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

成语别开生面:别开生面[bié kāi shēng miàn],意指原指重新描绘旧画像,而使原已褪色的面貌变得鲜明、生动。语本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後用“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开创新的局面、风格、形式。[源]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据《全唐诗·卷二二〇·杜甫》引)将军魏武之子孙,於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於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典故]丹青,原指绘画时所用的颜料,在这里代指绘画。引,一种乐府诗的体裁。这首〈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写的是盛唐时期著名画家曹霸的一生传记。曹霸善於画马,亦工肖像,所作神采栩栩如生。开元年间,他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奉命重新描绘凌烟阁里的功臣肖像,果真一下笔便使原本已经褪色的面貌变得鲜明、生动。後来“别开生面”这句成语,就从诗中“下笔开生面”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另外开创新的局面、风格、形式。

简爱读后感_1200字

良乡中学王雪梅

“说啊。”他催促道。

“说什么呢?先生?”

“你爱说什么就说什么。选什么话题,全由你自己决定。”

既然这样,我就坐在那儿什么也不说。“要是他指望我只是为说话而说话,或者只是为了炫耀而说话,那他就会发现他是找错人啦。”我心里想。

“你一声不响,爱小姐。”

我仍旧一声不响。他稍微向我微低下头来,匆匆瞥了我一眼,似乎是在探询我的目光。

“发犟性?”他说,“而且还着恼了?哦,这是不矛盾的。我用荒唐甚至有点无礼的提出了我的要求。爱小姐,我请你原谅。实际上,索性说说清楚吧,我是不想把你当作比我还低微的人来对待,这就是说,我自觉比你高明的地方,完全只是凭在年龄上比你大二十岁,在阅历上比你老练一个世纪罢了。这是完全正当的,我坚持这一点,就像阿黛尔会说的那样。我是凭着这一点优势,而且只凭着这一点,才要求你现在能好心地跟我谈谈,让我散散心,因为它老是钉在一点上,都磨破了,跟一枚生锈的钉子那样,越来越锈的厉害。”

这段《简爱》中的对白典型的体现了一份自尊,一份自信。罗切斯特和简爱的爱情的主旋律就是这种高昂和谐的音调。我是公平的崇尚者,也许是因为天秤座的缘故把,我对这种平等自由方式的爱情很赞同。两位主人公思想独立却有交集。在一系列的磨难面前,他们分开过,但最终都听从了彼此的心找到了对方。

这部作品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浮躁的激烈,有的是一份平实真诚。而当代小说中离奇的怪谈,夸张的描写,粗糙的情感笔笔皆是。看着《简爱》里的一字一句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欣慰。什么叫平等,什么叫自由,什么又叫幸福,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只要付出的是真心,就可以称之为幸福的源泉。现如今我们的社会中阶级、身份并不是阻碍,舆论也不再那么苛刻。但似乎是限制一下没了,人们开始认不清方向,找不到自己。爱情也在这样的环境里变得模糊,迷茫。金钱似乎很自然的被一些人揉进了圣洁的爱情,自己还满心欢喜的沉浸在物质享受中,乐得其所。

其实世上最珍贵的并不是物质享受,那些只是支持一个生命存在于世上的支点,而被杠杆撬起的那一端是灵魂的升华,情感的最强音。当一个人穷的只剩下钱的时候,就会明白枉费半生得到的只是空虚的泡沫,它能承载的重量太轻太轻了。还有一些人则更为可悲,直到走到生命的终点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就像吸蚀着紫色曼佗罗,迷醉于看着它鬼魅的身材,偿着它飘渺的味道,不愿醒来。就这样一生从未换来一刻的清醒,混沌着离开了世界。

《简爱》里的两个主人公历尽艰辛,蹒跚地走在上帝为他们胡乱画的一条小路上,虽然坎坷,却愈显温馨浪漫,每一次的打击都让他们的心贴得更近。故事的结尾罗切斯特拖着残病的身躯,却满怀惊喜全力地唤着“简尼特!我亲爱的简尼特!”虽然他的眼睛没有了炯烁的目光,但他调动所有能驾御的感官去感受自己的爱人。随着那声呼唤,我的感情伴着泪珠从脸颊滚落,寂静的夜,我的心在为他们跳动,这就是生命最强音的感召力。

成语一声不响:指不发出一点声音。如:曾朴《孽海花》第31回:“仿佛菊笑一声不响的闪了进来,像猫儿戏蝶一般,擒擒纵纵地把自己搏弄。”又如:他坐在那里一声不响。

成语一字一句:形容人说话清楚从容。如: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又如:他一字一句地交代工作。

中国精神读后感_1200字

我读了《中国精神》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在这场灾难中体现出的不是一个受伤的中国,而是一个强大的中国。

这是一位母亲的故事。当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停止了呼吸。清理完废墟,人们发现他的身躯下躺着一个婴儿。婴儿被被子包裹着,看上去有三四个月大,小宝贝毫发未伤,安静的睡着,当救援人员揭开被子准备给婴儿做进一步检查时,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上面有一天编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你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在朦胧泪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位伟大母亲对孩子的爱——超越生死——不惜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撑起一切。

这是一位老师的故事。在汶川县映秀小学,一位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严蓉在地震时为了尽快疏散学生,被留在了最后。等第13个学生跑出来,教学楼就倒了。学生们得救了,而严老师却匆匆走完了她光辉灿烂的人生……当看到这里时,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在生与死的瞬间,严蓉老师用自己娇小而伟大的身躯为学生开辟了生命通道,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学生,树立起了一座大爱无私的里程碑。

又有这样一个藏族女孩,她在映秀小学(?)年级是班长,也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地震发生后,教室开始左右摇晃了,她临危不惧,主动协助老师组织学生撤离,后来,已经跑到2楼楼梯口的她听到一个同学的求救声,又毫不犹豫的返回教室。不幸的是,教学楼倒塌了,她也没能跑出来。她的名字叫邹雯樱,她是汶川县体育运动会第5名的运动员,她是有能力跑出来的,可她用稚嫩的生命换来了其他同学生的机会,她小小的身躯里有怎样感人至深的爱呀!

还有一个叫邓清清的女孩。她是什邡市华镇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当救援人员在废墟里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忍着伤痛、孤寂和恐惧,就着这手电筒微弱的光亮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当她被救出来后,她说当时又冷又饿又害怕,看着书就什么也不怕了,就能坚定活下去的信心。她的坚强和不屈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我也深深被震憾:邓清清那种不惧死亡威胁、在地震后的废墟下还能打着手电筒读书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啊。

还有很多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

大难无情,人间有爱。当我合上《中国精神》这本书后,我的眼里再次闪烁着泪花。灾难中那感人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石块下的同学们唱起了国歌;废墟下,黄月、张扬两姐妹互相鼓励的画面;救援者们紧张忙碌、奋不顾身的身影……不管是遇到灾难的人们,还是去救援的人们,都向世人证明了一点:地震震垮的只有建筑、房屋,震不跨的是中国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灾难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但灾难过后,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从废墟上坚强的站起来,与援建者手牵手、心连心,克服困难,共建新家园,废墟上开出了自强不息的幸福之花!

这场灾难已经过去,但是,却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安息吧,不幸遇难的人们!奋进吧,幸存下来的人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拥有伟大的不可磨灭的坚强不屈的中国精神!

成语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如: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又如: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成语里程碑:路边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如: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发展的里程碑。”又如:申奥成功是中国体育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

感恩做人敬业读后感_1200字

读完《感恩做人,敬业做事》一书,心里很久都不能平静,思考了很多,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书中的每一章每一个小节都反映了一种高尚的灵魂诉求,那感恩的情怀如同一汪清泉静静地注入我的心灵,那敬业的精神给我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感悟,令我震撼。

感恩,让我们在生活中获得幸福!

人生是有很多的不如意,每个人也都会遭遇失败,所以,很多人就会抱怨,悲观,甚至自暴自弃,其实我们想想生活的一点一滴,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环绕了多少的关爱,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的人需要我们感激:父母,朋友甚至陌路人,他们都曾在人生的路上让我们感动,哪怕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回报,但感恩的心需时时刻刻存在,有了感恩,我们才知道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感恩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学会感恩,学会理解爱、给予爱,学会用宽阔的胸襟包容生活,生活就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厚爱。我们 学会了感恩,并且时时要求自己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就会发现生活的最美好意义。就会品味到生活的甘美与激越,我们就会活的更精彩,更幸福。

敬业,让我们在人生中成就卓越!

爱岗敬业 这四个字对我们来说最熟悉最简单不过了,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这四个字切实地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敬业精神是优秀员工的职业基准,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灵魂,抛弃敬业就是抛弃机遇,很多敬业者楷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李素丽,任长霞…他们就是那种把工作当成人生的追求,把工作当成人生的 享受的人。所以我们要向他们一样 不只为薪水而工作,而是要在敬业中享受快乐,收获成长。

敬业精神是员工精神的基础,敬业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生命态度,更是企业的灵魂。敬业,就是全心全意地对待工作。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事业将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责无旁贷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都应该为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所以,敬业离不开对自己工作的认真思考和奉献。敬业精神就是我们的天职,就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我们每个职场人士成长和成功的根本。

感恩常怀于心,敬业践诺与行。

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敬业是做事的根基,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更能珍惜工作赐予他的一切,也更容易拥有一个成功的职场人生。四川南江县的纪委书记王瑛说过一句话:“我热爱纪检工作,最初是源于一种感恩情怀”。是啊,她心 存感恩,她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她对党无 限忠诚、对人民无 限热爱,  她 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谱写出一曲人生壮美的华章。所以,我们一定要拿行动成就敬业,用业绩落实感恩。

感恩为怀,敬业为魂。让我们在感恩中,在敬业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

成语意想不到:料想不到,没有料到。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然下顾,真是意想不到。”又如:我走进房间,看见意想不到的景象。——叶圣陶《小妹妹》

成语自暴自弃:自暴自弃[zì bào zì qì],意指自我蹧蹋和自我放弃,本指言行违背仁义。语本《孟子·离娄上》。後用“自暴自弃”指自甘堕落,不求上进。[源]《孟子·离娄上》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典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受学於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义、轻功利、创性善之说,後世尊称为“亚圣”。着有《孟子》七篇,由弟子辑录而成,共十四卷,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在〈离娄〉章中,孟子提到言行背弃仁义的人,就是自己害自己。孟子说:“不值得和自我蹧蹋的人谈论仁义道理,不值得和自我放弃的人一起共事。说话违背礼义的人,是在蹧蹋自己。如果人自身不能心存仁爱,行事以义为准则,那就是自己放弃自己。仁,就像是一间很安全的房子;义,好比是正大的道路。抛弃安全的房子不住,舍弃正大的道路不走的人,真是可悲啊!”後来“自暴自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自甘堕落,不求上进。

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雷雨》_1200字

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雷雨》

高一(4)班单莹

“缘份灭了,前面是海角,还往前跳;手带上手铐,不想让拥抱再放掉。你一挣扎,我就呼吸不了,曾那么美好,不能到老,你何苦,连假戏真做都做不到……”这是一首悲悯的情歌。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地捉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爱情烧疯了心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过销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的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演绎了一场爱与恨、生与死的悲壮故事。

《雷雨》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周朴圆的人,为了追逐名利、而抛弃了妻子和小儿子,带着大儿子周萍,与一个富家小姐结婚。如他所愿,他得到了世人羡慕的荣华富贵,可那又怎样呢?最后周朴圆还是后悔了后悔当初所作所为,后悔就这样虚废人生,后悔就这样为了钱,为了名和利永远忙碌着,周朴圆所犯下的罪,还连累了那些无辜的人,最终他的前妻鲁侍萍带着小儿子投河自尽。

三十年后,周朴圆与死而复生的前期鲁侍萍重逢,但鲁侍萍已另嫁了他人,还有了一个女儿鲁四峰。人算不如天算,命运安排了出人意料的结果,周朴圆的大儿子周萍与鲁侍萍的女儿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样的现实活活拆散了两个情投意合的人,可现实终究是现实,即使想去改变它,也是无能为力的。在一声雷响后,一人在枪下自毙,而另一人则触电身亡。命运的不公,让这两个年轻的生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雷雨》对我是个震撼,看了以后,心中免不了有一些忧郁和暗涩,我并不能在我的想法中找出个头绪——故事发生到这样的地步,究竟是谁的错?是周萍和四凤吗?不,不是的!都是周朴圆的错,可他能预料事情会有这样的一幕吗?一切的一切仿佛在告诉我们:在当时的那个封建制度笼照下的社会,自己并不是命运的主宰者,而是被别人牵拌着。

《雷雨》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它的冲突设置。《雷雨》的戏剧冲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开始郁闷燠热,马云聚合,继而有琅琅的雷声,有诡谲的闪电煽动着紧张的空气,随后又是一切静止,寂静的另人感到恐惧。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是我对《雷雨》一书的兴趣愈来愈浓。

周萍对父亲是欺骗,对后母是悔恨与懊怯,对周冲是谦然,对鲁四凤是希望,对生母宿命难逃。种种关系的冲突,让《雷雨》的剧情更加引人入胜。

我想无论《雷雨》的情节冲突是怎样的,作者曹禺先生也只是想用一种极端的雷雨般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满,毁谤封建制度。

《雷雨》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到了今天,照到了如今的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中,不会有包办婚姻,或是一些强人所难,违背良心的事。我们的父母不会专制,而我们拥有的是自主。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把握人生,千万不要迷失做人的方向。

在读《雷雨》之前,没有接触过作者曹禺先生的其它作品,可在读了《雷雨》之后,我想曹老先生其它的创作也应该和这部传世佳作一样,是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的收获,是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成语所作所为:指人所做的事。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又如:二弟从前所作所为,我岂不知,只是我做哥哥的,焉能认真。——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成语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强人所难。”又如:别强人所难了,他不会答应的。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