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

为培养和提高劳动者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教育和训练。亦称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普通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但是职业培训是直接培养劳动者,使其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现代化的企业广泛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生产,工艺技术十分严密,劳动者不但需要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而且需要深刻地理解专门知识。因此,培训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强职业培训有利于加速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熟练工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专门人员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通过各种职业培训形式,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推动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在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以后,加强职业培训受到了国家和企业更大的重视。

在中国,职业培训可分就业前和在职人员两类:

就业前的职业培训

即对就业前的青年进行某种职业的教育。其具体形式有:

(1)学校培训。由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教学和实习培养。其中,由技工学校培训中级技术工人,由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的职业班培训技术业务人员。

(2)训练班培训。由地方有关部门、劳动服务公司、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的各种短期训练班培训,为生产建设单位输送后备职工。

(3)各种中等专科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中级和高级专门人材。

在职人员的职业培训

即对已就业的职工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再训练。其培训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徒培训,举办职工学校和训练班,组织岗位练兵和操作表演,举办业余教育,组织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利用电视、广播和函授教育,等等。有些大型企业还建立培训中心,综合办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职业培训。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开始对企业职工实行全员培训,由企业对所属各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工人和学徒都进行必要的培养训练。其目的在于使企业全体职工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企业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质量。全员培训的内容既包括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包括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全员培训的形式按照培训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灵活采取上述在职培训的各种办法。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