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因感受乙型脑炎病毒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简称乙脑。乙脑是西医学病名,属中医学暑温、伏暑等病范围。乙脑的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一般多在7~9月份发病,传播媒介主要是蚊虫。多见于儿童,尤以2~6岁者发病率最高。其发病急骤,常突然高热,头痛,呕吐,烦躁或嗜睡。重症患者迅速出现昏迷,惊厥或呼吸衰竭;少数重症患者在疾病缓解后,可有意识障碍,失语,痴呆,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此病由于感受暑温病邪所致,其病机和证候有明显的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可循。因暑性酷烈,为火热之邪,故传变迅速,卫气营血之间的传变界限很难划分,常以卫气同病或气营同病者为多,易入心营或引动肝风为而出现高热,神昏,惊厥。西医根据病情轻重及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的程度,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对照中医卫气营血辨证,轻型相当于邪犯卫气,普通型相当于邪犯气营,重型或极重型相当于邪陷营血或内闭外脱。乙脑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

辨治

乙脑可分以下证型:

(1)邪犯卫气。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恶心,呕吐,神情倦怠,嗜睡,口干欲饮,舌红苔薄,脉浮数。治宜辛凉宣解、清气涤热,用银翘散加减。若兼夹湿邪,胸痞脘闷,身重,苔腻者,加藿香、佩兰、芦根、滑石等;兼夹表寒而无汗恶风甚者,加香薷、防风。

(2)邪热入里,气营两燔。证见高热灼手,头痛项强,呕吐,汗多,口渴引饮,烦躁不宁,嗜睡,或神昏谵语,甚则抽搐、痉厥,舌苔黄燥,质红绛,脉洪大。治宜气营双清、泄热解毒,用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邪陷心包,神志昏愦者,加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热盛动风,抽搐痉厥者,加羚羊角、钩藤等以凉肝熄风。

(3)邪陷营血,热毒极盛。证见高热稽留,入夜更甚,神昏谵妄,抽搐,痉厥不止,舌质红绛,脉数。治宜凉血清热、开窍熄风,用清瘟败毒散合羚羊钩藤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痰涎壅盛者加猴枣散、天竺黄、胆星、竹沥等以豁痰清热;抽搐严重者加止痉散。

(4)热毒内闭,气阴欲脱。证见高热神昏,呼吸喘促不匀,喉中痰鸣,额汗如珠,口唇青紫,肢冷,脉微细欲绝。亟宜益气敛阴、扶正固脱,用生脉散加味。

(5)阴津亏损,余热留恋。证见午后低热,神情倦怠,心烦面赤,口渴欲饮,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用加减复脉汤;痰热未净、躁扰不安者,去阿胶加胆星、竹沥、菖蒲;阴虚风动,手足颤动者,加龟甲、牡蛎、鳖甲;气血不足、萎黄无华者,酌加太子参、黄芪、当归、枸杞子等。本证多见于恢复期。

(6)痰瘀阻络,清窍失灵。证见病后神情呆钝,失语,意识障碍,痴呆,肢体瘫痪,舌青紫,脉涩。治宜补气活血、化痰通络,用补阳还五汤合宣窍导痰汤加减。本证多见于后遗症期或恢复期。预防乙脑应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蚊虫,以切断传播途径;发现疫情,及时隔离治疗;在乙脑流行的一两个月前,对10岁以下儿童和由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成年人,应进行乙脑病毒疫苗的预防接种。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