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炎症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分几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有哪些

浏览

  颅内炎症性疾病引起的头痛根据被侵犯的主要部位及神经系统体征可分为两大类:①脑炎:病原体主要侵犯脑实质引起炎症性反应。②脑膜炎:感染主要侵犯脑膜者。
  ①脑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散发性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②脑膜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③脑蛛网膜炎,非特异性蛛网膜慢性炎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见于夏秋季节,好发于12岁以下儿童,潜伏期10~15天,起病急,以高热、剧烈头痛及神经症状为主。头痛的程度与病程有关,典型病例病程可分四个阶段:(1)初热期(发热3天以内):体温高达38℃~39℃,起病即出现明显的全头搏动性疼痛,伴精神萎靡、恶心、呕吐,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2)极热期(病后4~10天):体温越来越高,可达40℃以上,头痛十分剧烈,伴喷射性呕吐,重症病人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瘫痪,呼吸衰竭,脑疝形成而死亡。查体可见明显的脑膜刺激征、瞳孔改变等。(3)恢复期:极热期后,体温逐渐下降,各种神经精神症状也逐日好转,头痛迅速消失。昏迷较重的病人,清醒后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恢复,此时可有失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中枢性瘫)等体征。(4)后遗症期:虽经积极治疗,但在发病半年至1年后仍有神经精神症状,以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为主,部分病人遗有慢性头痛。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要点有:
  (1)流行季节:主要是7、8、9三个月。(2)神经精神症状与体征:突然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及瘫痪体征。(3)脑脊液压力增高,糖、氯正常,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增高。(4)血及脑脊液病毒抗体滴定度升高。
  本病无特效疗法,急性期以一般支持疗法,如降温、抗惊厥、降颅压治疗为主,有呼吸衰竭者应用呼吸兴奋剂及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中医药以清热解毒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可进行康复治疗。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