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不宿

概况

异名: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

基源:为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或楤木属植物楤木的茎枝。刺楸属全世界只有刺楸1种,中国也产。楤木属全世界约40种,中国约30种。

原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又名茨楸(《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楤木Aralia chinensis L.

历史:本品始载于汪连仕《采药书》云:“鸟不宿又名鸟不踏,又名刺根、白皮,性温,行血追风,治紫云风、大麻风、筋骨疼痛。”《纲目拾遗》亦载有:“鸟不宿俗名老虎草,又名昏树、晚娘棒,梗赤,长三、四尺,木有刺,开黄花成穗。其根下虫,治风毒流神效。”又云:“纲目有楤木,名鹊不踏,与此别。”所云皆与今之鸟不宿相符。

形态:落叶乔木,高10~30cm。树皮暗灰棕色;小枝淡黄棕色,散生粗刺,刺基部宽阔扁平,通常长5~6mm,基部宽6~7mm。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细长,长8~50cm;叶片近圆形,直径7~25cm,掌状5~7浅裂,裂片阔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先端长尖,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疏生短柔毛,放射状主脉5~7条,两面均明显。圆锥花序大,长15~25cm,直径20~30cm;伞形花序直径1~2.5cm,有花多数;总花梗细长,长2~3.5cm,无毛;花白色或淡绿黄色,萼长约1mm,无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1.5mm;雄蕊5;花丝长3~4mm;子房2室,花盘隆起;花柱合生成柱状,柱头离生。果实球形,直径约5mm,蓝黑色,有种子2颗,扁平,亦为蓝黑色;宿存花柱长约2mm。花期7~10月,果期9~1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034页.图3798)

生境与分布:生长在山谷、溪边、林缘,喜水湿丰富、腐殖质较多的地方。分布广,北自中国东北,南至广东、广西、云南、西起四川西部,东至海边的广大区域均有分布。

楤木与刺楸的区别在于:楤木系灌木或乔木,仅高2~5m,稀达8m。疏生粗壮直刺,小枝通常有黄棕色绒毛。叶为二~三回羽状复叶,羽片具小叶5~11,稀13,小叶卵形、阔卵形或长卵形,长5~12cm,宽3~8cm,上面粗糙,疏生糙毛,下面有淡黄色或灰色短柔毛,脉上更密。圆锥花序大,长30~60cm;分枝长20~35crn,被淡黄色短柔毛。果实球形,黑色,直径约3mm,有5棱。花期7~9月,果期9~12月。生于杂木林中、灌丛或林缘、海拔从平地至2700m。(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042页.图3813)

生药

鉴别:刺楸枝条呈圆柱形,多截成长10~20cm的小段,直径约1cm;表面灰色至灰棕色,有黄棕色圆点状皮孔和淡棕色的角状刺,刺尖锐,侧扁,基部扁而宽阔,呈长椭圆形,微有光泽。质坚硬,折断面木部粗纤维性或裂片状,中央可见白色髓部。气微弱,味淡。 楤木茎枝呈圆柱形,直径0.8~1.5cm;表面灰棕色至棕色,有细纵裂纹,并具不规则散在灰白色角状刺,刺的顶部大多已折断,刺基锥形。质坚硬,断面淡黄色,髓部约占茎粗的1/2。产于江苏等地。

化学性质

叶含刺楸皂甙La、Lb、Lc、A、B,五加甙K、Pg,Akeboside Stb。 Kalopanax-genin L1为刺楸皂甙La、Lb、Lc的22α-羟基常春藤甙元[3]。叶还含刺楸皂甙JLa和JLb[4]

附 刺楸根含刺楸皂甙A、B、C、D、E、F和楤木皂甙Ⅳ[1~2],长白楤木(Aralia continentalis Kitag.)根中分得贝壳杉烯酸、贝壳杉醇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5]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89;37(2):311。
[2] 药学学报 1990;25(1):29。
[3] Chem Pharm Bull 1989;37(12):3251。
[4] Chem Pharm Bull 1990;38:1087。
[5]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7)38。

药性

性味:辛,平。有小毒。 ①汪连仕《采药书》:“温。”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辛,平,有小毒。”

功效:祛风,活血,止痛。

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紫云风,大麻风,胃痛。 ①汪连仕《采药书》:“行血追风。治紫云风,大麻风,筋骨疼痛。” ②《纲目拾遗》“追风定痛,有透骨之妙。治风毒流注,风痹,跌打,劳怯。下胎催生。”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治腰膝关节酸痛,胃痛。” ④《中药大辞典》:“追风,行血。治风湿痹痛,紫云风,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湖北中草药志》:“治荨麻疹:刺楸树叶适量,煎水外洗。”

食疗:江西《草药手册》:“鸟不宿叶15g,瘦猪肉60g,同炖食。治肝硬化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