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子

概况

基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牛奶子的根,叶及果实。胡颓子属全世界约80种,中国约55种。

原植物: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Elaeagnus crispa Thunb.;Elaeagnus coreanus Lévl.),又名甜枣(河南),天青下白、梅梅树(《浙江药用植物志》),羊奶子(《湖南药物志》),麦粒子(山东)。

历史:牛奶子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牛奶子与阳春子树皆相似,秋结实,如棠梨,色红紫,味甘而涩,童豎食之。”按上记述并考其附图(牛奶子二)应是本种。

形态:落叶直立灌木,高1~4m,枝具长1~4cm的刺。小枝多分枝,幼枝密被银白色及少数褐色鳞片,或全被深褐色或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灰黑色。单叶互生,叶柄红色,长5~7mm;叶片纸质或膜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3.2cm,基部圆形至楔形,全缘或皱卷呈波状,顶端钝形或渐尖,上面幼时具白色星状短柔毛或鳞片,老时常脱落,下面密被银白色及少数褐色鳞片。花先于叶开放,1~7朵花簇生新枝基部,单生或成对生于幼叶腋;花黄白色,芳香,具花梗,长3~6mm;萼筒圆筒状漏斗形,稀圆筒形,长6~7mm,裂片4,卵状三角形,内面无毛或疏生白色星状毛,筒部长于裂片;无花瓣;雄蕊4,花丝极短,花柱直立,疏生白色星状毛及鳞片。果实近球形或卵圆形,长5~7mm,幼时绿色,被银白色或褐色鳞片,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70页,图367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3200m的向阳林缘灌丛、荒坡或沟边。除黑龙江、新疆、湖南、广东、广西外,其它地区均有分布。日本、朝鲜、中南半岛、印度至阿富汗意大利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叶、茎皮含5-羟色胺,并含芥子[1]

附 种子油中含脂肪酸和甾醇化合物[2]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07 。
[2]CA 1977;87:172702t。

药性

性味:酸、苦,凉。 ①《湖南药物志》:“酸、苦、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根:苦,平。叶:微苦,平。果:甘、酸,平。” ③《中草药学》:“酸,平。”

功效:清热利湿,止血止咳。

主治:泄泻,痢疾,淋病,崩带,咳嗽。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喉热。” ②《江苏药材志》:“收敛,止血,止泻。” ③《湖南药物志》:“补脾,散寒解表,消风祛湿,行血活血,利尿。” ④《贵州药用植物目录》:“根:治麻疹。叶:治疔疮。”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根: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痛,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白带,跌打损伤。叶:支气管炎,咳嗽,哮喘。果:肠炎,痢疾,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马齿苋,治痢疾。 ②配沙参,治干咳。 ③配银花、蒲公英,治乳痈

方选和验方: ①《湖南药物志》:“治痢疾:牛奶子根3g,马齿苋3g。水煎服。或牛奶子叶3g,大蒜头1小个。水煎服。” ②《湖南药物志》:“治干咳:牛奶子15g,半夏3g,沙参15g。水煎对蜂蜜服。” ③《湖南药物志》:“治乳痈:牛奶子根15g,银花15g,蒲公英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湖南药物志》:“治水泻:牛奶子根15g,水煎服。或牛奶子果3g。捣烂,对红糖开水冲服。”

食疗:《湖南药物志》:“治崩漏:牛奶子根15g。煮鸡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