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

黄河口在历次淤积延伸—摆动—改道过程中形成的扇形地带。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向河口地区输送约12亿吨泥沙,大部分淤淀在三角洲上。泥沙使河口不断向海延伸、河床逐渐抬高,淤积到河道不适应泄洪要求时,河水便冲破河堤寻新径入海。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摆动于海河与淮河之间,每次改道都在新河口处淤淀出三角洲。广义的黄河三角洲河南省巩县以东、北至天津、南到废黄河口的广大黄河冲积平原;狭义的即近代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于山东利津入渤海后形成的扇形地带,以利津以下的宁海为顶点,东南至小清河河口,西北到徒骇河(套尔河)入海处,前缘突出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包括东营市的垦利县、河口区和东营区,及沾化、利津、广饶和牛庄等区县部分地区,面积1.16万余平方公里。目前黄河口继续向外延伸,三角洲面积以年均150米的速度向渤海扩展,年造陆面积达23平方公里。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也是若干新老套叠河道发育的过程。黄河自改道以来的百余年中,因人为或自然因素的作用,决口、分汊、改道频繁(大改道已达12次)。每次改道、摆动,都在三角洲上留下废弃河道。三角洲地势低平,地面高程2~10米,中间高、两侧低,西南高、东北低,坡降0.1~0.06‰。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辽阔,土层深厚,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大豆、水稻;20多万公顷草原生长多种牧草,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天然牧场;浅海区海底平坦,黄河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盐,饵料丰富,宜于鱼、虾、蟹、蛤等生长繁殖,优质鱼有鲚、鲈、梭、黄姑等20余种,素称“百鱼之乡”。三角洲蕴藏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中国第2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要产油区。 中国第2个石油城──东营市已于1983年在黄河三角洲上建立。养殖、晒盐、种粮棉、畜牛羊全面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工作已经开始。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