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治疗剂量探讨

浏览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叶(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叶(Cassia acus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能,主治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临床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妇、外科疾病的治疗。番泻叶临床使用的常规剂量为2~6g,主要用于治疗腹胀、热结便秘,用于术前清肠则大于6g,用于治疗尿路结石则剂量更大。而临床应用以这三方面最为常见。由于番泻叶为较强的峻下药,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单味使用时应严格掌握剂量,同时密切注意其临床使用时的不良反应。

1 番泻叶用于治疗腹胀、热结便秘的剂量

番泻叶性味甘、苦、寒,归大肠经。著名中医学家周凤梧先生对应用番泻叶深有体会“泻叶味苦寒,质粘而润滑,故能入大肠泻积热,适用于热结便秘之症,又能行水消肿,它的作用比大黄强,内服1~2g,约经5~6h,无腹痛而排稀便,对于习惯性及老年性便秘、体虚便秘等均可按此量应用,中病即止;若用3~6g,在2~3h内,即引起水泻,同时伴有雷鸣腹痛,用量稍大,泻下作用颇为猛烈”。在番泻叶对哺乳期婴儿影响中,哺乳期妇女连续服用小剂量番泻叶两周,观察到婴儿排便次数有增加趋势[1]。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番泻叶的剂量为2~6g[2],两者情况较为一致。医师在临床应用中不仅要以此剂量为准,而且还要以中病即止为原则,以防过则伤身,对于10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

2 番泻叶用于术前清肠的剂量

番泻叶主要成分为番泻苷A、B,口服经胃、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经血行而兴奋骨神经节以收缩大肠,引起腹泻。番泻叶用于术前肠道准备,作用缓和,病人易于接受,有用番泻叶与甘露醇在术前肠道准备的应用比较[3],综合评价应用番泻叶明显优于甘露醇,番泻叶组于手术前1天晚上将番泻叶30g加水500ml,浸泡30min,取其浸液分2次口服。有番泻叶用于心外科手术前肠道准备362例[4],总有效率为98.9%,方法为手术前1天中午开始,成人6~8g,儿童3~5g,番泻叶开水冲泡加盖10~15min,1次饮入,一般3~4h后即开始排便,连泻数次,如4h 仍未排便,也无明显肠鸣不已和腹痛等,可再同法冲服200ml,一般以排便3次以上为最佳效果,晚六时未排便者,加服石蜡油(成人50ml,儿童20~30ml)。由于番泻叶用于术前清肠剂量较大,以上两种方法对用于术前清肠的剂量相差大,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应根据病人自身情况考虑剂量大小,其次考虑是一次顿服,还是分数次频服。应以剂量小、清肠效果最佳为原则。

3 番泻叶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剂量

番泻叶有效成分经吸收后,能刺激空腔脏器,如大肠、输尿管和膀胱的平滑肌及肾脏组织的舒缩,增强张力,使结石部位松弛,促进空腔脏器产生强烈蠕动,使结石向下运动而排出体外。方法为番泻叶50g(儿童25~40g)文火水煎20~30min,煎成汤药150~200ml一次顿服,复渣再煎服1次,每日1剂[5] 。番泻叶为较强的峻下药,超大剂量用于结石病的治疗是取其药专力宏的偏性,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老人、儿童、体弱患者,更应慎重,因此在临床使用番泻叶时应全程进行药物监测,及时处理其不良反应。

4 结语

番泻叶的毒副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合理应用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致依赖性。其发生的原因除与病人的个体差异有关外,主要与用药剂量过大有关。番泻叶常规用量为2~6g,用于清肠则>6g,用于排石则剂量更大。总之,用番泻叶治疗不同疾病它的治疗剂量是不同的,在使用中应严格掌握剂量使用原则,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给药,使其安全地用于临床,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顺良,周月彩,李建新,等. 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及用药安全性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1):693.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85-286.

3 王伊光,吴伟,腾占庆,等.番泻叶与甘露醇在术前肠道准备的应用比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4):234-235.

4 王秋红,曹燕懿,贺秀菊.番泻叶与甘露醇在术前肠道准备362例.中医研究,2002,15(3):64.

5 张锡珊.番泻叶配合硝苯地平治疗尿路结石43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99,31(1):16-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