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液代谢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这些脏腑起何作用?

浏览

机体内的新陈代谢可以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又密不可分的。水液可单独纳入体内,也包含于其他食物之中,与食物一起进入体内。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不含水分的食物,就是饼干或炒米、炒面内,也含有一定水分,相比之下只是量相对少一些而已。由于“饮食”或“水谷”是不可分的,故往往二者通称并提。进入体内的物质(包括水液)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排出体外,才能维持各器官的生理活动正常进行。体内由代谢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废物,其排泄途径也各不相同。如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浊气(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以蒸气的形式)经肺呼出,即是肺的呼浊;一部分尿素、氯化钠和水等经皮肤以汗的形式排出,此为肺之宣发功能的体现;一部分胆红素、无机盐(如钙、铁)与水和食物的残渣,经肠道排出,此为大肠之传导,其绝大部分水溶性废物连同水分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此为膀胱之气化功能。

由此可见,物质的代谢,是由体内多个系统,多种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学认为调节水液代谢平衡,主要是由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共同完成的。

食进的水液(或叫水分),由胃、小肠,经脾的吸收转输作用上输于肺,经过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气化作用,化生津液,滋养全身,其代谢的废物或从汗孔,或从肠道,或从膀胱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

具体来说,脾主运化,将胃纳入的水液上输于肺,故曰“脾为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的水液谓之“清”,清中之清者经肺气的宣发,心脉的运载,以濡养脏腑、肌腠、皮毛等组织器官。

清中之“浊”者,通过肺的肃降作用,水道通调,下降于肾,故曰“肺为水之上源”。而输布于肌腠、皮毛等组织器官的水液,除一部分以汗的形式排出外,其余仍回流于心脉,以“浊”下降于肾。归于肾的水液,经肾阳(命火)的蒸化,浊中之清者,复化气上升于肺而布散周身。浊中之浊者,注入于膀胱形成尿液,经气化作用排于体外。水在体内的升清降浊,以及膀胱的气化,皆靠肾中阳气的温煦、蒸化和推动,故曰“肾主水”。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其形式的变化,有浊有清,清中有清,清中有浊,浊中有清,浊中有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在清升浊降过程中,除肺气的宣降,肾阳的蒸化,脾的运化转输外,肝主疏泄使三焦通利也有一定作用,而三焦则是水液升降运行之通道。因此水液代谢及维持其平衡,是多个脏腑功能相互协调的结果,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有可能使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水液紊乱的病变。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