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硕辅

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鸿儒硕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óng rú shuò fǔ
成语简拼
HRSF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鴻儒碩輔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相关成语

近义词

鸿儒硕学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鸿儒硕辅对朝廷的贡献不可忽视。

(2)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鸿儒硕辅”几个大字。

(3)南大桥学校的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鸿儒硕辅”。

(4)小成写不出成语“鸿儒硕辅”的拼音。

(5)小璐不会写成语“鸿儒硕辅”的最后一个字。

(6)梓铭叔叔给鑫睿和滢帆讲述了“鸿儒硕辅”的成语故事。

(7)去往海伦市共荣二中的公交车上,晗翼哥哥给岑娟和顺丹讲了『鸿儒硕辅』的故事。

分字解释

鸿儒

鸿儒:大儒,泛指博学之士。汉王充《论衡·本性》:『自孟子以下至刘子政,鸿儒博生,闻见多矣。』

鸿

鸿:hóng 1、<名>大型雁类的泛称。《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名>书信。《西厢记》:『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3、通『洪』。(1)<形>大。《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名>洪水。《荀孑·成相》:『禹有功,抑下鸿。』(3)<形>强盛。《吕氏春秋·执一》:『五帝以昭,神农以鸿。』[鸿儒] 大儒,泛指学识广博的人。[鸿绪] 祖先的基业,多指帝王世传的大业。[鸿洞] (1)虚空混沌的样子。(2)弥漫无边,连成一片。

儒:rú 1、<名>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专门担任礼仪、教育等职务的知识分子。《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名>儒家。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派。《中山狼传》:『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3、<名>泛称读书人;知识分子;学者。《教战守策》:『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4、<形>通『懦』。《荀子·修身》:『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则嗜乎饮食。』[儒将] 有文人风度的将领;文官出身的将领。[儒吏] 儒生出身的官吏。[儒生] 信奉儒家学说的人;读书人。[儒素] 儒者的品德操行。[儒雅] 博学的儒生。指儒家的思想。风度温文尔雅。兼比喻富有学问之意。

硕:shuō 1、<形>大;高大。《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2、<形>德高望重;学识渊博。《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辅:fǔ 1、<名>绑在车轮外的两根直木。《诗经·正月》:『其车既载,乃弃尔辅。』2、<名>腮;面颊。黄庭坚《进叔》:『小儿丰颊辅。』3、<动>辅佐;协助。《谋攻》:『夫将者,国之辅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4、<名>古代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辅车] 颊骨与牙床。比喻相互依存的事物。:『辅。』[辅行] 副使。《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

鸿

鸿:《亥集中·鸟字部》《唐韵》户工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公切,□音洪。《说文》鸿,鹄也。《玉篇》鸿,鴈也。诗传云:大曰鸿,小曰鴈。《陆玑疏》鸿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鹰。又有小鸿如凫,色白,今人直谓之鸿。《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又旗名。《礼·曲礼》前有车骑,则载飞鸿。《郑注》鸿取飞有行列也。又通作洪,大也。《史记·河渠书》禹抑鸿水。《楚辞·天问》不任汨鸿,何以尙之。〈注〉鸿,大水也。又佣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为笋簴,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以为笋。〈注〉鸿,佣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桡之,以眡其鸿杀之称也。〈疏〉释云:鸿即上文强是也。杀,即上文弱是也。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一年》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注〉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又鸿沟。《史记·苏秦传》大王之地,南有鸿沟。〈注〉在荥阳。又虫名。蜚鸿。《史记·周本纪》蜚鸿满野。〈注〉蠛蠓也。又姓。卫大夫鸿骝魋,见《左传》。鸿安丘,见《后汉书》。又人名。大鸿,尧臣名。梁鸿,汉人。又《广韵》《韵会》胡孔切《集韵》户孔切,□音汞。与澒同。《扬雄·羽猎赋》鸿絧緁猎。《师古注》鸿絧,直驰貌。又鸿蒙,元气也。《淮南子·俶真训》以鸿蒙为景柱。〈注〉东方之野日所出。又《集韵》《类篇》□虎孔切,音嗊。义同。又《集韵》胡贡切,音□。鸿洞,深远。一曰相连次貌。又《字汇》古送切,音贡。《淮南子·精神训》澒蒙鸿洞。〈注〉鸿,读如子赣之赣。又叶胡光切,音黄。《吕氏春秋》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农以鸿。考证:(搏身而鸿。)谨照周礼原文搏身改抟身。(《广韵》《韵会》胡孔切,《集韵》户孔切,□音永。)谨照原文音永改音汞。(《扬雄·校猎赋》鸿絧緁猎。)谨照原文校猎赋改羽猎赋。(《淮南子·俶真训》以鸿蒙为景。〈注〉鸿蒙,东方日所出地。)谨照原文为景下增柱字。鸿蒙东方日所出地改东方之野日所出。

儒:《子集中·人字部》《唐韵》人朱切《集韵》《韵会》汝朱切,□音襦。学者之称。《扬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周礼·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又侏儒,短人也。又侏儒,柱名,与株檽同。《韩愈·进学解》欂栌侏儒。又与偄同。《隶释鲁峻孟郁□》儒作偄。

硕:《午集下·石字部》《广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石。《尔雅·释诂》大也。《易·蹇卦》往蹇来硕。《诗·卫风》硕人其颀。又《□风》硕大且卷。《左传·桓六年》博硕,肥腯,皆训大也。又《增韵》充实也。又与石通。又叶常灼切,音杓。《诗·秦风》辰牡孔硕。叶下舍拔则获。《小雅》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扬子·太□经》我心孔硕,乃后有铄。

辅:《酉集下·车字部》《广韵》扶雨切《五音集韵》父雨切,□音□。《说文》人颊骨也。《易·咸卦》咸其辅颊舌。〈注〉辅,上颔也。《左传·僖五年》辅车相依。又《正韵》车辅,两旁夹车木也。《诗·小雅》乃弃尔辅。〈疏〉辅以佐车,可解脱之物。今人缚杖于辐,以孩辅车也。又《广韵》毗辅,相助也,弼也。《增韵》扶也。《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书·说命》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又以物相将曰辅。《周礼·地官》乡大夫以旌节辅令则达之。〈注〉民虽以徵令行,其将之者无节,则不得通。又四辅,官名。《礼·文王世子》设四辅。〈注〉谓师、保、疑、丞也。又府史胥徒亦谓之辅。《周礼·天官·大宰》置其辅。〈注〉庶人在官者也。又《韵会》四辅,星名。所以辅佐北极。又三辅,郡名。汉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又辅氏,地名。《左传·宣十五年》秦伐晋,次于辅氏。又龙辅,玉名。《左传·昭二十九年》公使献龙辅于齐侯。又姓。晋智果别族为辅氏。考证:(《诗·小雅》无弃尔辅。〈注〉辅以佐车,可解脱之物。今人缚杖于辐,防辅之脱也。)谨照原文无弃改乃弃。注改疏。防辅之脱改以孩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