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读后感大全1100字

浏览

本文包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1143字)、读《牛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有感(1134字)、风筝下的少年读后感(1137字)、大自然(1073字)、我爱这片土地读后感(1136字)、天空飞过一群鱼读后感(1085字)、阅读《夏洛的网》时的N次心跳(1104字)、平等待人(1098字)等1100字左右的高三读后感8篇,供您参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_1100字

文/银河之星

今天,我新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被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精神和热情关心培养青少年成长的品德感动。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伯父谈到《水浒传》里的人物时,我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笑着说:“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实际上是批评“我”读书不认真。读到这儿,我想到自己也跟作者一样看书囫囵吞枣。比如,有一次,妈妈要我看一篇文章,并做一做后面的作业,我无可奈何地坐在椅子上看起来,不到几分钟我就看完了。妈妈在书上挑了一道问题考我,我半天不知道答案。妈妈说:“你看书不认真,答案就在书后。”从此以后,我读书不再马虎了。

看到“伯父”关心女佣阿三的时候,我脑海里呈现出了以前姐姐家的保姆形象。那个保姆很胖,叫小燕。以前姐姐不太喜欢她,经常给她制造麻烦,有时东西不见了也叫她赔。可有一天,我们一起出去玩时,小燕为了不让姐姐被车撞到而自己却受了伤,这时我才觉得小燕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讨厌了。后来小燕伤好了,可她不在姐姐家做了,我很伤心,以后我再也不能和她一起玩了。读完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受人爱戴,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太少,替别人想得很多,热爱所有的人。我长大一定要做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今天我们学习了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和伯父谈《水浒传》,第二件事是我和伯父谈碰壁,第三件事是爸爸、伯父一起救助一位车夫。这几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让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品质。第一件事主要讲了作者读书不认真,看《水浒传》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伯父问作者,她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上伯父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是在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我以前买书只看封面好不好看,再看插图好不好就买下了,回到家一看,结果一点也不好看,读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感到愧疚。第二件事是主要讲了“我”和伯父谈起了鼻子,“我”对伯父说“伯父,您跟爸爸哪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伯父问:“哪一点不像呢?”作者说“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呢,又扁又平。”伯父说小的时候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碰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是伯父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残酷迫害。第三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助人为乐。鲁迅救了一个车夫,还给了他一些钱,鲁迅的品质太高尚了。在帮助了车夫后文章中说“我”看到伯父的脸变得严肃起来。我对这句话不太懂,问了老师后才明白了。因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所以得到很多人的爱戴。我要学习鲁迅先生这种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高尚的品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深深地为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成语囫囵吞枣: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意指“囫囵吞枣”之“囫囵”,典源作“浑仑”。“浑仑”同“囫囵”。囫囵,整个。“囫囵吞枣”指吃枣子时不加咀嚼,把整个都吞下去。语本《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赵州大萝卜头》。後用“囫囵吞枣”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糊,或为学不求甚解。[源]《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赵州大萝卜头》僧问赵州:“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州云:“镇州出大萝卜头。”这僧也是个久参底,问中不妨有眼,争奈赵州是作家,便答他道:“镇州出大萝卜头。”可谓无味之谈,塞断人口。这老汉大似个白拈贼相似,你才开口,便换却你眼睛。若是特达英灵底汉,直下向击石火里,闪电光中,才闻举着,剔起便行。苟或伫思停机,不免丧身失命。江西澄散圣判,谓之东问西答,唤作不答话,不上他圈缋。若恁麽会,争得远录公云:“此是傍瞥语,收在九带中。”若恁麽会,梦也未梦见在,更带累赵州去。有者道:“镇州从来出大萝卜头,天下人皆知;赵州从来参见南泉,天下人皆知。这僧却更问道:『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所以州向他道:『镇州出大萝卜头。』”且得没交涉。都不恁麽会,毕竟作麽生会?他家自有通霄路。不见僧问九峰:“承闻和尚亲见延寿来,是否?”峰云:“山前麦熟也未?”正对得赵州答此僧话,浑似两个无孔铁鎚。赵州老汉是个无事底人,你轻轻问着,便换却你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陆氏》而今不欲穷理则已,若欲穷理,如何不在读书讲论?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也只是浑沦吞枣,终不成又学他,於章句外别撰一个物事,与他斗。[典故]“囫囵吞枣”原作“浑仑吞枣”。《碧岩录·卷三》记载了一段故事:有位僧人问赵州和尚是否曾亲见过南泉大师?赵州打了个比喻,回答说:“镇州出产大萝卜头。”本来这位僧人问赵州时是别有用心的,想不到赵州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打了比方。这番对答,表面上看来真是无味,直堵人口,害得这位僧人才一开口,却只换得瞪大眼睛,不知如何接下去。赵州此番回答若是听在有智慧人的耳内,恰如电光石火,一闻便透彻心灵。否则,想破头了也不知所云。有人以为镇州出产大萝卜头,天下人皆知,赵州去参见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这位僧人明知故问,所以赵州才会如此回答,不跟他罗嗦。恰如曾经有僧人问九峰和尚:“是否见过延寿和尚?”九峰回答说:“山前的麦子成熟没?”这个回答和赵州的回答刚好呼应。就像是两枝无孔的大铁槌,一敲就定。赵州和尚本无机心,想不到僧人轻轻一问,得了个瞪大眼睛的讶异。此番对答,若是有智慧的人,可以细嚼慢咽,意趣无穷;没有智慧的人,可能会像一口把枣子吞下肚,索然无味,不知所云。後来“囫囵吞枣”就从《碧岩录》原文中的“浑仑吞个枣”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糊,或为学不求甚解。

成语无可奈何: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如:《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又如:大哥同杨太守来拿我,实是一毫不知,既被他连累,也无可奈何了。——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

读《牛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有感_1100字

文/耿佃标

真正通读释修振老师的作品《牛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还是在它的实体书出版之后。说实话,虽说我的年纪比释修振老师还要大一些,他也总是很真诚地一口一个‘标哥’地叫着,但说到文学修养和底蕴,我却是自问难以望其项背的。别的不说,只就对于文字的精雕细琢和对于纯文学追求的执着而言,他的那种真文人的纯粹和率真,在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就显得非常另类,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或许在每一个人的心目当中,都会有一个或隐约或清晰的心灵栖息地,那其实就是我们的灵魂一直追求的一处圣地:那里有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理想,更是我们在独善其身的基础上兼济天下的完美乌托邦。不管我们被命运和欲望所挟持走到了什么地方,我们都不得不在自己的灵魂深处为它留下一处沃土,就像一簇盛开的曼陀罗,虽然花叶两不见,但盛开了就已是永恒,因为那才是我们最真实的自己。

事实上,世事纷纭之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远离:远离真实、远离梦想、远离自我;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迷失:迷失了本真、迷失了追求、迷失了曾经的纯粹。然而,当我们被裹挟着远离和迷失的时候,渐行渐远中,我们又总会时时回头,遥望和怀念那个初始的自己,于是脚下的印记逐渐走成了两行:一行是属于灵魂的,他逐渐走成了一个圆,他在回归;一行是属于欲望的,他走的是一条不变的直线,他在远离。

我记得释老师的这部书,刚开始的时候书名是叫《地狱天堂》,我相信他之所以取这样一个书名,应该就是有了这样的一种感触:我们从自以为是地狱的起点出发,历经磨难、跌跌撞撞地在苦难中前行、在夹缝中求生,我们无所畏惧、我们一去不回,为的,就是能够到达彼岸——一个叫做天堂的地方,或者说是我们所一直渴望的一种完美的灵魂存在状态。然而当我们费尽了千辛万苦,带着遍体的伤痕推开了那扇门的时候,却突然间发现,原来我们只顾着前行,却早已将灵魂遗失在了原地。于是我们再次回头遥望:隔岸的曼陀罗早已在我们前行不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盛开,而此岸,那一片灿若云锦的绚丽却早已零落成泥,回首处,原来我们的来处,才是真正的天堂!

都说每一部成功的作品之中,都寄存了作者的灵魂,而关于这一点我是从来都深信不疑的。我们之所以会被这部书里边那些鲜活的生命所感动,正是因为这部作品其实就是生活在另一个时空坐标下的释修振,他很真实,也很纯粹,他只是想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来成就——不分对象不分高低贵贱,他只是想成就而已。而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所描述的,正是释老师心灵中真正的净土、灵魂的永驻之地。

他是在用这样一种方式朝圣或是回归,但这条朝圣之路注定是孤独的也是漫长的更是崎岖难行的,或许他累了,也或许必定是累了,于是他将心灵的十字架成书,留给了过往的自己和——一个逝去的时代。

成语凤毛麟角:凤毛麟角[fèng máo lín jiǎo],意指“凤毛”,凤凰的羽毛。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麟角”,麒麟的角。语出三国魏·蒋济〈万机论〉。“凤毛麟角”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入。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三国魏·蒋济〈万机论〉(据《太平御览·卷四九六·谚下》引)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鳞角。[典故]“凤毛麟角”系由“凤毛”及“麟角”二词语组合而成。“凤毛”见於《世说新语·容止》。王劭是王导的第五子,风度姿态都很像他的父亲。他作侍中时,有次奉旨授予桓温升职用的官服。王劭刚从大门进入,桓温远远的望着他,觉得他有其父之风。六朝时南方人称赞子弟的才干可与父兄辈相比者为“有凤毛”,於是桓温就说:“大奴固自有凤毛。”意思便是称赞王劭的能力不输给其父王导。“麟角”见於〈万机论〉。魏文帝曹丕雅好文学,即位後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包括选拔人才,提倡文学,一时之间,文风大盛。但为学之人虽多,有所成就之人却少,故蒋济在〈万机论〉中评论道:“学习的人虽然多得像牛毛一样,但真正学有所成的人却像麒麟的角一样稀少。”後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凤毛麟角”,用来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

成语千辛万苦: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如:元·张之翰《元日》:“千辛万苦都尝遍,只有吴淞水最甘。”又如: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胼手胝足,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邹韬奋《抗战以来·热烈爱国的千万侨胞》

风筝下的少年读后感_1100字

假期里,我读了很多书,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红色少年经典系列中的《风筝下的少年》。

《风筝下的少年》是一部儿童小说,讲述了日本人攻占了南京,在南京展开大屠杀。少年韩顺风的父亲是国民党南京守军的一位旅长,当日军进逼南京时,他坚持不执行撤离,战死城楼。顺风母子躲进了金陵大学难民救济所。可是,母亲和其他难民一道被日军带走了。

顺风为了寻找母亲偷偷溜出难民营,见到了人间地狱。他从下水道逃生,被一群收尸人收留,他被大家藏在地洞里保护起来。在收尸队的日子里顺风迅速成长,变得成熟起来,懂得了怎么去做个真正的中国人。这是南京大屠杀时期一个少年惊心动魄的成长经历,也是中国人在屠戮与压迫中的觉醒和爆发的悲壮之歌!

当我读到“江边乱糟糟的。大量的难民还有无人指挥溃逃的士兵早已把那些木船一抢而空,江岸挤满了蜂拥而至的军人和市民,有人喊着哭着叫着,那时候顺风就更哭不出了。远处,日本人的巡逻艇在江面梭,架起机枪向着那些大小不一的木船和江岸扫射着。江里船翻人落,江岸上也有人中枪倒地。到处都是死人,昏天黑地的。”我的眼前浮现日军进占南京城时,南京市民争抢逃命的画面。江边挤满了逃难的市民,头顶呼啸的炮火阻挡了人们的脚步。

当菊花与剑的风筝布满了南京的天空,少年从漫长的黑暗中走入阳光,仰望空中的奇观。他没想到这些风筝的结局,“残菊钝剑”纷纷坠地;也没想到为了让他走出死神的魔爪,几个收尸人做出了怎样的谋划。

直到日本宣布投降,韩顺风“找到江国孝照相馆的那间暗室,在那面夹墙里取出那只匣子,匣子里被油布裹缠着的照片竟然保存完好。战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及其他重要战犯时,这些照片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攻占南京的日军最高指挥官的松井石根等二十余名战犯被国际法庭处以绞刑。”

读完这部小说,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又上网搜集了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日军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据调查,在大屠杀中有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繁华的南京城被丧心病狂的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它不仅是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是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作为中国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我们每一个人、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

我们应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强大,告慰那些死难者和故去者。

成语丧心病狂:丧心病狂[sàng xīn bìng kuáng],意指“丧心”,失掉本心。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病狂”,疯狂的病症。语出《汉书·卷七三·韦贤传》。“丧心病狂”指丧失理性,举止荒谬、反常。亦用来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源]《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宋公享昭子,赋〈新宫〉,昭子赋〈车辖〉。明日宴,饮酒乐,宋公使昭子右坐,语相泣也。乐祁佐,退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吾闻之:『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後者,贤恚恨不肯言。於是贤门下生博士义倩等与宗家计议,共矫贤令,使家丞上书言大行,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後。贤薨,玄成在官闻丧,又言当为嗣,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徵至长安,既葬,当袭爵,以病狂不应召。[典故]“丧心病狂”系由“丧心”及“病狂”二语组合而成。“丧心”见於《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根据记载,春秋时,鲁国使节叔孙婼到宋国访问,并代表季孙氏迎娶宋元公的女儿。宴会上,当大家喝得正愉快时,宋元公和坐在身旁的叔孙婼哭了起来。佐礼的乐祁在退席後就对别人说:“国君和叔孙婼恐怕快要死了!我曾经听说过:『应该悲伤的时候却欢乐,应该欢乐的时候却悲伤,是丧失心性的举动。』心的精神是魂魄,魂魄丧失了,怎麽能活得长久?”这里的文献原文就用了“丧心”一语。“病狂”则见於《汉书·卷七三·韦贤传》。扶阳侯韦贤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早逝,所以二儿子韦弘为爵位的继承人。当韦贤病重时,韦弘正好被关在牢里等待判决,族人问他谁是继承人,他因为怨恨自己的儿子受罪而不肯说。於是他的门生义倩等人和族人假传他的命令,上书朝廷说他的少子玄成是爵位继承人。玄成接到父丧和继承爵位的消息,但他知道这不是父亲的本意,於是假装生了疯病,在床上大小便,任意发笑,胡乱说话。到了长安,等父亲下葬後,以疯病为理由拒绝徵召继承爵位。这里的文献原文就用了“病狂”一语。後来“丧心”和“病狂”被合用成“丧心病狂”这句成语,用来指丧失理性,举止荒谬、反常。亦用於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成语随时随地: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如: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又如:有人向他建议:多招募民间乡勇,分散在宁波、镇海、定海附近,随时随地以小队水陆分扰乱人。——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

大自然_1100字

洁白的云彩在湛蓝的天空的背景下宛如一位位仙女在摇曳她们的身姿,怎么摆怎么好看。一群黑影一掠而过,那是什么?是大雁,正排着队,仿佛要去赶集。麦田的翠绿色,是青蛇身上的皮肤,一排一行就恰似它身上的纹理。这种绿,想便就是大自然中最自然的美吧!绿色是美,我们人类的心灵是绿色的吗,绿色心灵是自然形成的吗?不,绿色心灵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造就的。我想起了前些日子读过的一本书——《秘密花园》。玛丽是一个生活在印度的英国小女孩,她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或应酬而将她完全交给了保姆,缺少父母关爱的她自幼个性倔强,脾气古怪,待人专横霸道,足像头对人横冲直撞,蛮不讲理的牛。一场霍乱之灾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她只得只身投奔姑父,前往英国的一座古老庄园。但庄园里充满了神秘的气氛:一百间一直上着锁的房间,一座十年来从不让人进去的花园,深夜里不时传来的号哭声……玛丽决定偷偷地去弄明白这神秘的一切。后来玛丽见到了姑父的独生子科林——一个身体虚弱,对生活失去信心而且刁钻蛮横的小男孩。他俩几乎成了整座庄园的噩梦,但当另一个乡村男孩迪肯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并把他们领向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后,一切都在改变,所有的秘密都揭开了……玛丽幼时的心灵之门是锁上的,完全不知一切世上的善恶。而她却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了钥匙,打开了门,让快乐。积极。善良等美好的一切都涌进了她的心灵,射放出光芒。她本是个消极的人,然而当她知道了世上还有许多奥秘,她便调整好心态,积极地去探索,去解开一个个谜团。我们不也需要这种心态吗?凡事都要积极乐观地去做,哪怕没有成功也努力过了,世界会因你积极的行为而精彩。消极地看人看事看世界,你的眼中只会出现烦恼、痛苦和丑恶。你愿意选择哪一种呢?现实生活既不完全是荆棘之途,也不完全是平坦的大道。我们也应该学习主人公玛丽坦然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乐观的精神。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许多自身心理的障碍,就要用积极挑战自己,突出重围,直到看到一缕阳光……人会笑,在开心的时候笑,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更要笑。笑是最美好的表达方式,用笑来奖赏自己,慰藉自己,用笑迎接更美好的未来。笑,是绿色心灵展露在面容上最自然的表情。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奥秘,在探索过程中用心体会,你会学到许多。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困难和挫折需要面对,要战胜自己,才能克服难关。用真诚和善良面对世界,用爱心和世界交朋友,不论成功或失败都要对自己微笑,对世界微笑。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美”。那“美”就像天一样湛蓝,云一般纯洁,大雁那样欢快,麦田的翠绿一样……

成语蛮不讲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如: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又如:我们要少跟这种蛮不讲理的人打交道。

成语横冲直撞:乱冲乱撞,蛮横无理。如: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我谓文章就时而攻打出来,就他城池,食他粮草,统率他兵马,直冲横撞,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又如:只见三妖全身甲胄,横冲直撞,左右厮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六回

我爱这片土地读后感_1100字

读了艾青的诗集,最令我感动的便是这首《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题眼在一“爱”字。爱什么?爱土地,实际就是爱国家。艾青曾经宣称“厌恶浪漫主义”,对“那些大部分把情感完全表露在文字上的作品”,“常常是没有耐心看完的”;我所拜读过的他的诗集中的作品,像这样题目中就直白言“爱”的,是十分少见的。他在《农夫》一诗中,还这样写到:

你们阴郁如土地

不说话也像土地

你们的愚蠢、固执与不驯服

更像土地呵

你们活着开垦土地,耕犁土地,死了带着痛苦埋在土地里

也只有你们

才能真正地爱着土地

认为普通人还没有足够的资格,自称“真正地爱着土地”。但在这里,艾青却似乎来不及考虑就脱口而出——“我爱这土地”。

倘若自己是一只鸟,哪怕自己喉咙已嘶哑,也要含着泪水,对着这哺育自己的土地道一声——“爱”——直至死亡。这便是艾青对于祖国最深情的表白。——“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读到这句,我心中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填满着。“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又何尝不是?

心中的感觉,大概就是身为中华儿女而具有的自豪感与对于祖国的爱吧!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我的祖国,她是一个神话,她用五千年的时间缔造了这个美丽的神话。想到这里,想到我是“龙的传人”,心中就有了一份冲动和自豪感。可是在这份感觉升腾的同时,我又想到了另一方面——我们这一代,该怎样来将这份对祖国的爱与自豪感延续下去?我们这一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遥望着未来世纪的曙光,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呈现;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使中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从国力迫切的需要提高,这便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中国虽然已经在飞速发展,但是客观上来看与西方的发达国家仍然有差距,尤其表现在科技、教育、国民素质等方面。因此,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学习李向群“捧给战友的尽是爱,献给人民的都是情”的奉献情结,就是我们则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而我目前能够做到的,唯有努力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像周总理一样,饱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般的雄心壮志!

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爱着我的祖国。而我的爱,绝不会只是说说而已。我会用行动来证明!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努力,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语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如:《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如: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成语雄心壮志: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如:宋·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之二:“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又如:英士年纪轻,阅历浅,又是新从外国回来,不知道这一切的景况,我想他那雄心壮志,终久要受打击的。——冰心《去国》

天空飞过一群鱼读后感_1100字

文/庞佳雨

在辽阔的天空中,一群五彩缤纷的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不,这不是鸟,是鱼!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我脑海中产生的幻象吗?不是。每当有雾的早晨的时候,我总是看到那群鱼在天空中飞过。奇怪了,鱼为什么不在池塘里生活,而要在天空中飞过呢?

于是,我来到了池塘边。天哪!池塘里满是垃圾,臭气熏天,触目惊心。像这样被垃圾包围的地方,人都不想生活,更不用说鱼儿了。是谁把垃圾丢弃在池塘里呢?

其实,这些“害群之马”就是人类自己。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创造了文明,但没有注重环境保护。人类在没有环保意识的情况下过多地开垦放牧、开采矿产,以至于水土流失,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自己带来了伤痛和苦难。黄河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可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据统计,在近2000年间它竟决口了1500次,改道了26次。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也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而在我们的周围,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有些工厂的大烟囱会排出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有些工厂还会乱排废水、垃圾,使河流变浑浊、发臭,蓝藻暴发,鱼、虾等生物也会大量死亡。在爸爸老家的村子里,有一条小河,以前非常清澈,人们可以在那儿捣衣,小孩子还可以游泳呢!而现在,水面上漂浮着塑料瓶、垃圾、纸团、烟斗,什么垃圾都往河里扔,渐渐地,那条小河变得浑浊了,再也看不到河里捣衣、游泳,一派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了。

破坏还在继续,如果我们不立即行动,人类最终会毁坏在自己的手中。据查,全球有20亿人口正处于严重缺水状况,也就是说水是20亿人生命之所系!而全世界每年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死亡的儿童就有5000万人!这个数字是多么令人怵目惊心!水的危机,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生命之源,人人有责,泽被人人。作为小学生,虽然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见到滴水的水龙头可以关掉;洗脸、洗菜水不要浪费,可以用来浇花、冲厕所;不乱扔垃圾,将垃圾进行分类和害化处理,减少对水的污染等。积少成多,一年下来节约的水资源数量也会十分惊人的。我们要向身边的人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道理,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共享。

水,是生命之源,是无价之宝,有了水才有一切。地球只有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关爱。让我们从举手之劳开始,还给世界万物一个家园,这样,天空就再也不会飞过一群无辜的鱼儿,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就不会是人类的眼泪!

成语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如: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又如: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闻一多《龙凤》

成语触目惊心:触目惊心[chù mù jīng xīn],意指目光所及,令人内心深受冲击。语本《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列传》。形容事情景况,令人震惊。[源]《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列传》蔼又与右率沈约书曰:“夫道宣余烈,竹帛有时先朽,德孚遗事,金石更非後亡。丞相独秀生民,傍照日月。标胜丘园,素履穆於忠义,誉应华衮,功迹着於弼谐。无得而称,理绝照载。若夫日用阒寂,虽无取於锱铢,岁功宏达,谅有寄於衡石。窃承贵州士民,或建碑表,俾我荆南,阅感无地。且作纪江、汉,道基分陕,衣冠礼乐,咸被後昆。若其望碑尽礼,我州之旧俗,倾廛罢肆,鄙(士)〔土〕之遗风,庶几弘烈或不泯坠。荆、江、湘三州策名不少,并欲各率毫厘,少申景慕。斯文之托,历选惟疑,必待文蔚辞宗,德佥茂履,非高明而谁?岂能骋无愧之辞,詶式瞻之望。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崩心。常谓福齐南山,庆锺仁寿,吾侪小人,贻尘帷盖。岂图一旦遂投此请。[典故]“触目惊心”原作“触目崩心”。据《南齐书·卷三二·豫章文献王列传》载,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过世後,受过他恩惠的乐蔼在写给沈约的书信中说,自己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西州穷士,因为受到萧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无缺的生活。随着时间消逝,缅怀追寻萧嶷遗留的功业,目光所及,令人内心深受冲击。後来“触目惊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情景况,令人震惊。出现“触目惊心”的书证如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九出》:“李大人,闻言兴慨,触目惊心。”

阅读《夏洛的网》时的N次心跳_1100字

我们大家都阅读过数不胜数的书籍,有丰富多彩的《安徒生童话》,有妙趣横生的《爆笑校园》,有包罗万象的《十万个为什么》,有……而今天,我偷偷告诉你一本书——《夏洛的网》,它是一本感动了半个世纪的童话,它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它令我N次心跳……我为什么而心跳呢?1、我羡慕顽皮可爱的弗恩能养一头小乳猪,她这么做能一举两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刀子嘴,豆腐心”的阿拉布尔先生要杀死那只落脚猪。心地善良的弗恩在和她爸爸软泡硬磨下,终于成功地拯救了一个弱不禁风的小生灵,同时也获得了一只令我们叹为观止的宠物——小猪威尔伯。特别是文中描写小猪的那句话:“是只小白猪,晨光透过它的耳朵,把它们映成了粉红色。”单凭我丰富的想象力,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只小猪,连蹦带跳,欢天喜地地奔跑着……啊!我羡慕得快要哭了!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2、我羡慕威尔伯能遇到夏洛这样一个朝夕相处、有情有义的朋友。夏洛是谁呢?忘记给你介绍了。夏洛——本书的主人公,它是一只灰色的大蜘蛛,有一颗橡皮糖那么大,八条毛茸茸的腿,极其友善,有着悦耳而细小的声音。哦,对了,说起蜘蛛,我想起了一个月前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我正准备走进厨房里洗手,借着外屋的灯光隐隐约约看见一个黑色的影子在飞速移动。我顿时火冒三丈:这可恶的耗子胆大包天,竟敢跑到我家来!那正是晚上,我快速打开灯,大吃一惊:什么耗子呀!分明是一只巨型半透明的蜘蛛!它正向着橱柜爬去。我赶紧去告诉爸爸妈妈。经过一番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终于将蜘蛛从橱柜上打了下来。不知它是知道我遇到它胆小如鼠,还是和我有什么深仇大恨,或是它想和我同归于尽,野心勃勃的蜘蛛一掉下来,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爬来。我吓得尖叫一声,撒腿就跑。幸好妈妈眼疾手快,一脚踩住蜘蛛,才使我免于一“死”,而后长舒一口气。直到现在,一想起来还令我心惊肉跳。言归正传。要是我能遇到夏洛和威尔伯那样忠心耿耿的好朋友该多好啊!在威尔伯生死攸关的时刻,在自己和威尔伯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它——夏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拯救威尔伯这条鲜活的生命,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我的心好像霎时间停止了跳动,我感觉一股热热的,暖暖的东西涌上心头,化作一种水,“啪嗒”滴在了书上……3、我羡慕威尔伯那悠然自得的生活。每天早上想多久起床就多久起床,每天随心所欲地做事……而我们呢?按时上学、放学,上课时认真听讲,下课时老师拖堂。说实话,我希望老师能按时下课、放学、少布置点作业,让我们能与大自然更亲近,以便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也让我们能找寻些课堂外的欢乐。本书内容丰富多彩,会让人思潮翻滚,久久回味。更多精彩等着你哦!嘘——别告诉别人。

成语胆小如鼠: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如:《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又如:他们样子往往很凶,其实胆小如鼠。——郭小川《文学工作不能跃进》

成语毛骨悚然: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如:清·李渔《比目鱼·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又如:淑英看得毛骨悚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巴金《春》

平等待人_1100字

人人生而平等,平等是与生俱来的,不论高低贵贱,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这个时代的我们,应该学会平等待人。然而,那些图书馆的读者却不赞同图书馆的‘允许任何人入内’,他们反感农民工等位于低层、工资较少的人群,用鄙夷、厌恶的眼光看待那些人,觉得允许那些人随便进图书馆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由此看来,他们不懂得平等这一道德。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一定会瞧不起那些读者,觉得他们缺乏爱心,没有怜悯之心,不懂得知识匮乏的人对知识的渴望,是不懂得平等,没有道德教养的人。然后再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成为那些读者中的一个,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坐在你的旁边读书,你会不会厌恶他呢?不,不能这样,就像刚才所说的,如果我们也像那些读者一样,就会遭来置身事外的人的谴责的目光。所以,我们不能用高低贵贱来衡量他人,我们要学会平等待人,善待他人。其实,在法律面前我们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地位或高或低,家庭或富或贫,做了一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外的事,都会给以规则里同样的惩罚。那么,我们应怎样做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平等呢?亦或说,怎样做才符合平等待人的平等待人的标准呢?想要做到平等待人,首先,我们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是平等的精髓,尊重他人,也就是说做到把心放宽,给人以尊重。其实,对于那些农民工来说,知识是高贵的,他们每次进图书馆,首先会自觉把自己“打扫”一下,可以看出他们对书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你付出多少,别人就给你多少,就好像空气,吸进去了还要再吐出来,平等与尊重是相互关联的,学会了尊重,也就做到了平等待人的第一步。其次,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人,处身置地的为他人着想,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如果我们是那些农民工,在感受到厌恶的目光之后会怎样?可能会感觉自己和别人不同,觉得自己很卑微,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甚至会遭受心灵的创伤。所以,我们应学会善待他人,多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他人才会觉得和别人之间没有差距,觉得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最后,我们要消除内心的歧视。当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被上天赋予了做人的资格,然而,世间的每一件事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当走在大街上,会看到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士,也会看到衣着简陋的社会弱者,他们都是人。前者,人们会对他们更多的是尊重,而后者,人们或许会有一些同情,但是,甚至有些人连同情都不会施舍与他们,把他们归纳到骗子一类,这样就造成了歧视的心理。其实,消除歧视心理很简单。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然后,把心放宽,以一视同仁的心态对待他人,以公平对待他人就可以了。学会平等待人,让平等的阳光沐浴这个社会,让平等春风吹绿这个世界。让我们携手共创和谐的社会,共创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成语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如:孙犁《澹定集 <善闇室纪年> 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又如:西装革履、华裙艳服,只有在演出的时候演员的身上才出现。——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成语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如: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又如: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朱自清《回来杂记》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