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8篇300、400字

浏览

本文包括读《弟子规》有感、弟子规读后感(272字)、《弟子规》感悟(296字)、《弟子规》读后感(299字)、凡出言,信为先——读《弟子规》有感(324字)等300字、400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8篇,供您参阅。

弟子规读后感_272字

在这之前,我几乎没有仔细的阅读过整篇《弟子规》,趁这个寒假,我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弟子规》,读完之后,感受颇深。

《弟子规》是古圣先贤留下的教诲,至今还影响深远,这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读着整本书,好像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讲到人与人的关系,兄弟之间应该“兄道友,弟道恭”,这样才能和睦相处,在财物上要看轻些,伤感情的话要忍住不说,这样才不会伤和气。朋友之间交往要避免“闻过怒,闻誉乐”,否则就会“损友来,益友却”,而且我们平常要多接触品德高尚的人,如果我们的道德,学问和才干不如他人时,就应该自我勉励,努力赶上,做一个真正的有用之才。

成语古圣先贤:圣: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人;贤:有德行的人。古时候的圣人和贤人。如: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八回:“试看古圣先贤,守先如执玉,到临死时候,还是一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光景。”又如:良心是古圣先贤给他制备好了的。——老舍《黑白李》

《弟子规》感悟_296字

《弟子规》里面有许多道理。这些道理,会读会念,没有用处,最重要的是会做。

做子女应该孝顺父母,我们只有一个爸爸、妈妈,从我们出生时到现在,他们都在很辛苦地把我们养大,并且希望我们成才。平时爸爸妈妈对我们严格,其实是爸爸妈妈对我们的一种爱。

如果我们任性而为,容易出错,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心里面要记住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处处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孝顺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除了孝顺父母,做人还要诚实守信。开口说话,一定要做得到。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花言妙语,更不能使用。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要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弟子规》读后感_299字

《弟子规》读后感

广东深圳罗湖区布心小学四年级:郑雨欣

《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十二个字: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四句,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当你在路上遇到长辈时,要马上向长辈打招呼、敬礼。当你要向长辈问问题,但长辈正在跟别人讲话或思考等时候,我们就要在旁边等待。这四句话也让我改变了许多。以前,我要问老师一个问题,当时,老师正在和其他老师讲话,我总会叫道:“老师老师!”直到老师听到为止。但现在我不会这样了,比如:当我要去找王老师问问题的时候,老师正在和家长讲话,我就在旁边慢慢的等待着老师。

《弟子规》好似是一块魔镜,找出了我自生的缺点。

弟子规读后感_302字

闻过怒,闻欲乐,损友来,益友却。闻举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意思是如果我们碰到人家说我们的过失我们就生气,听到别人的赞美就得意,这样坏朋友就会来接近,真正的益友就会渐渐疏远我们。如果听到别人的赞美,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欢喜接受那么正直的人就会渐渐和我们亲近了。

这几句话让我茅塞顿开,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每次听到自己的优点就会得意忘形,听到自己的缺点就会觉得很刺耳,像浇了一盆冷水,读了这几句话才觉得这盆冷水可以让我们头脑清醒,修正自己的缺点,我们不能迷失在鲜花和掌声中,越是顺利的时候越应当有人泼一盆冷水。只有交到真正的良朋益友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不断修正自己不断进步!

成语茅塞顿开: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如:《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又如: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成语得意忘形:得意忘形[dé yì wàng xíng][源]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於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於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谓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锺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

《弟子规》读后感_304字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了《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成语习以为常: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如:《魏书·太武五王传》:“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又如: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馆,早去晚归,习以为常。——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

凡出言,信为先——读《弟子规》有感_324字

《弟子规》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学会孝敬,兄妹朋友间要友好相处,三思而后行……但令我感悟最深刻的,便是“凡出言,信为先”这一句。“凡出言,信为先”这一句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无论说了什么,都要讲信用,不可食言。这使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有诚心,本不相信,后来也会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本来相信的,以后再也不敢信了。看,多有道理!

只有我们讲信用,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以前小时候学了宋庆龄的文章,她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放弃了去亲戚家,自己一个人在家等朋友过来。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就是我的领悟。

成语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如:《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又如:他非常细心,办事总是三思而后行。

成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如:《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如: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

《弟子规》读后感_358字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对哥哥说:“彭大山,给我倒杯水。”现在想想,这是不对的,自从我学了“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以后,每次我都喊他一声“哥哥”。

还有一次吃饭时,妈妈把饭端来,我就自顾自的吃了起来,完全没有想到刚刚劳累过的妈妈。学了弟子规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后,我每次吃饭前都等父母坐下后我才坐下。

《弟子规》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其次,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要文明,不乱骂人,做事要讲信用,说到做到。和别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这本书教给我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以后我要多读一些好书,这样才能更加的完善自己。

弟子规读后感_360字

《弟子规》文字虽少,内容却博大精深,我们学的还远远不够,其精髓绝不是短时间内我们能感悟透的。但有一点,我认为:《弟子规》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提法、做法与现代社会不符,我们不能全盘肯定;而其实质性的东西并没有改变,如讲孝道、讲友爱、讲文明、将礼仪、讲诚信、讲修养等这些精髓的东西没有变,而且永远也不会变。这就要求我们学《弟子规》的知识及在践行方面做到: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其增添新的内容,做到“日新又新我常新”.

普及以国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带来深远影响,亦将是我们民族复兴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和原动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做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

做,始于《弟子规》,为人之本也!

成语博大精深: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如: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又如:瑚之为学,博大精深,以经世自任。——《清史稿·陆世仪传》

成语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如:清·姚鼐《谢蕴山诗集序》:“(谢启昆)才丰气盛,锐挺飙兴,不可阻遏。……然先生殊不以所能自足。十余年来先生之所造,与时俱进。……往时鸿篇巨制,人所惊叹以谓不可逮者,先生固已多所摈去矣。”又如: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