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有名

师出有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师出有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ī chū yǒu míng
成语注音
ㄕㄧ ㄔㄨ ㄧㄡˇ ㄇㄧㄥˊ
成语简拼
SCYM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師出有名
歇后语
打仗先下战表
成语谜语
高徒
成语英文
dispatch troops with just cause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成语用法

作主语、谓语;指战争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兵出有名、出师有名

反义词

师出无名

成语接龙

1、师出有名→名不虚传→传风扇火→火烧眉毛→毛遂自荐→荐贤举能→能工巧匠→匠心独具→具自陈道→道长争短→短中取长→长安少年→年逾古稀→稀世之宝→宝刀未老→老蚕作茧→茧丝牛毛→毛遂堕井→井井有条→条分节解→解衣抱火→火灭烟消→消遥自在→在此一举→举踵思慕

2、师出有名→名垂后世→世道人心→心上心下→下笔成文→文昭武穆→穆如清风→风回电激→激忿填膺→膺箓受图→图谋不轨→轨物范世→世济其美→美人迟暮→暮爨朝舂→舂容大雅→雅俗共赏→赏罚分审→审时度势→势不可当→当头对面→面面相看→看景生情→情有独钟→钟鼎之家

3、师出有名→名垂后世→世俗之见→见哭兴悲→悲声载道→道不举遗→遗物忘形→形影自吊→吊死扶伤→伤弓之鸟→鸟焚鱼烂→烂醉如泥→泥塑木雕→雕风镂月→月下老人→人不聊生→生拽活拖→拖天扫地→地老天荒→荒淫无道→道尽涂穷→穷形极相→相门出相→相得益彰→彰明较着

4、师出有名→名垂千古→古道热肠→肠肥脑满→满打满算→算沙抟空→空谷传声→声势浩大→大有作为→为民请命→命辞遣意→意气洋洋→洋洋洒洒→洒洒潇潇→潇洒风流→流芳后世→世异时移→移天换日→日引月长→长林丰草→草衣木食→食毛践土→土生土长→长舌之妇→妇人之仁

5、师出有名→名垂青史→史不絶书→书不释手→手高手低→低情曲意→意在笔前→前歌后舞→舞文弄法→法不阿贵→贵人贱己→己溺己饥→饥火烧肠→肠肥脑满→满纸空言→言从计纳→纳履踵决→决命争首→首当其冲→冲冠怒发→发综指示→示贬于褒→褒贬与夺→夺人所好→好勇斗狠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这会儿我们突然转回去再搜,来他个措手不及,而且是师出有名哩。▼曲波《林海雪原》十三

(2)…顺天命,那就罢了;否则的话,再发兵讨伐,这就师出有名。』…——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布朗相信如果G20在这个周末同意了他的计划,他的政府将在先期预算报告中宣布的价值数十亿英镑的减税计划就显得师出有名。

(2)除了以结束战争为目的的战争(或:除了反对侵略战争而进行的战争),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师出有名的。

(3)但是,我相信,我们应该充满信心,我们的行动师出有名,也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4)东海县房山中学的厍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师出有名”。

(5)而且,卡扎菲生命终结的方式,可能会使新政府的反对派将独裁者视作烈士,从而师出有名。

(6)冠冠不会写成语“师出有名”的最后一个字。

(7)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师出有名”几个大字。

(8)梦汝哥哥给邵菲和孺一讲述了“师出有名”的成语典故。

(9)小画写不出成语“师出有名”,所以昨天考试只得了99分。

(10)施公既派黄天霸为统帅,李昆为先锋,是师出有名,欲申天讨。

(11)荣曰:「事果可行,吾即表奏朝廷,以讨贼为言,庶几师出有名。

(12)他们和刘金城三人是李三监督改革的重点企业,这顿饭吃得也算是师出有名。

(13)现在多了刘艳红给自己撑腰,自己目前算得上是纪委公派卧底,好歹是师出有名了。

(14)这会儿我们突然转回去再搜,来他个措手不及,而且是师出有名哩。见曲波《林海雪原》十三。

(15)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16)李志远买了些水果,又拿了一束鲜花,这次前往柳丹晨那里探望可谓是师出有名,今天柳丹晨在西山马场受到惊吓。

(17)若受魏禅,彼之师出有名,一旦挟天子称义兵,长驱东向,将何以待之?不若存魏社稷,整率文武,立功廊庙,剪除外寇。

(18)李三叫上了乔梦媛陪同,乔梦媛这些天显然都在躲着他,可李志远这次师出有名,工作上的事情,乔梦媛身为招商办主任当然不好回避。

(19)朱宝如做事也很扎实,虽然他老婆的话不错,公益事情要大家热心,他尽不妨上门去接头,但总觉得有胡雪岩的一句话,更显得师出有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

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刘邦趁项羽北上攻打齐王田荣时从陕西临晋渡过黄河收服了魏王豹,接着占领洛阳城,新城县董公建议他找一个兵出有名的理由,说项羽当年杀害义帝,举哀三天,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刘邦。刘邦一举攻下楚国的都城彭城

分字解释

有名

有名:名字为大家所熟知;出名:他是有名的登山运动健将。

师:shī 1、<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一师。泛指军队。《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名>老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名意动>以……为师;向……学习。《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动>学习;效法。《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名>有专门知识或技艺的人。《石钟山记》:『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6、<名>对宗教徒的尊称。多指佛教徒的。

出:chū 1、<动>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又] <动使动>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出狼。』2、<动>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出。』3、<动>出发。《殽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4、<动>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5、<动>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6、<动>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7、<动>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8、<动>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出于西,则出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9、<动>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冯婉贞》:『敌出不意,大惊扰。』10、<名>花瓣。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出。』11、<名>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出尘] 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罗汉。』[出贷] 出钱。[出閤] 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出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出。』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出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出官] 京官外调。[出降] 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出没] 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出妻] 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出,可谓能自强矣。』也指被遗弃的妻子。《仪礼·丧服》:『出之子为母期。』[出首] 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出。』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去来。』[出赘] 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

有:yǒu 1、<动>与『无』相对。《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动>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3、<动>掌握。《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4、<形>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有而废于无。』5、<名>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6、<连>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则必胜。』7、<助>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有作其芒。』酉yòu 1、<副>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连>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间] (1)时间很短;一会儿。(2)有缝隙。(3)有仇怨;有矛盾。[有司]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

名:míng 1、<名>名字;名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动>取名;命名。《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3、<动>说出。《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4、<名>名义;名分。《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5、<名>名声;名望。《陈情表》:『不图宦达,不矜名节。』6、<动>有名;闻名。《过小孤山大孤山》:『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7、<形>有名的;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名场] 科举考试的考场,意为举子们扬名之处。[名刺] 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的名片。[名士] (1)知名而做官的人。(2)泛指知名人士。(3)特指恃才放达、不拘礼法的人

师:《寅集中·巾字部》《唐韵》疏夷切《集韵》《韵会》霜夷切《正韵》申之切,□音狮。《尔雅·释诂》衆[音zhòng]也。《释言》人也。《郭注》谓人衆[音zhòng]也。又天子所居曰京师。《诗·大雅》惠此京师。《公羊传·桓九年》京师者,大衆[音zhòng]也。又《说文》二千五百人为师。《周礼·地官》五旅为师。〈注〉二千五百人。《诗·大雅》周王于迈,六师及之。〈传〉天子六军。〈疏〉春秋之时,虽累万之衆[音zhòng],皆称师。诗之六师,谓六军之师。《易·师卦注》多以军为名,次以师为名,少以旅为名。师者,举中之言。又《玉篇》范也。敎人以道者之称也。《书·泰誓》作之师。《礼·文王世子》出则有师。师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又《玉篇》象他人也。《增韵》法也,效也。《书·臯陶谟》百僚师师。〈传〉师师,相师法。又长也。《书·益稷》州十有二师。〈注〉师,长也。又神名。《周礼·春官》以槱燎祀风师雨师。〈注〉风师,箕也。雨师,毕也。《屈原·离骚》雷师告余以未具。〈注〉雷师,丰隆也。又国名。《史记·大宛传》楼兰姑师。〈注〉二国名。姑师,即车师也。又县名。《后汉·郡国志》河南尹有匽师。〈注〉帝喾所都。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少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又师得,宫名。《前汉·扬雄传》枝鹊露寒,棠黎师得。〈注〉师古曰:师得宫,在栎阳界。又兽名。与狮通。《前汉·西域传》乌弋山出师子。又姓。《前汉·师丹传》丹,琅琊东武人,哀帝时为大司空。又右师,左师,俱复姓。考证:(《释名》人也。〈注〉谓人衆[音zhòng]为师。)谨照原书释名改释言。下改郭注谓人衆[音zhòng]也。(《公羊传·桓九年》京师者,衆[音zhòng]大也。)谨照原文衆[音zhòng]大改大衆[音zhòng]。(《书·大禹谟》百僚师师。)谨照原书大禹谟改臯陶谟。(《书·益稷》州有十二师。)谨照原文有十改十有。(《周礼·春官》以槱燎祭风师雨师。)谨照原文祭改祀。(《扬雄·甘泉赋》枝鹊露寒,棠黎师得。)谨按此非甘泉赋中语,改前汉扬雄传。

出:《子集下·凵字部》《唐韵》赤律切《集韵》《韵会》《正韵》尺律切,□春入声。《说文》进也。《广韵》见也,远也。《增韵》出入也,吐也,写也。又生也。《尔雅·释训》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注〉秦康公,晋之甥也。又《周礼·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注〉出谓越狱逃亡也。又《增韵》斥也。《正韵》亦作黜绌。又《唐韵》《集韵》《韵会》尺类切《正韵》蚩瑞切,□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诗·小雅》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又叶敕律切,音黜。《马融·围棋赋》荧惑窘乏兮无令诈出,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又《韵补》叶侧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诔》详惟圣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又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传·西王母谣》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又叶赤至切,音炽。《楚辞·九章》窃快在其中心兮,扬厥凭而不竢。芳与泽其亲糅兮,羌芳华自中出。《灵枢经》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有:《辰集上·月字部》(古文)《唐韵》云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九切,□音友。《说文》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九经字样》有,从月。从冃,伪。又《玉篇》不无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系辞》富有之谓大业。又《诗·商颂》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又《左传·桓三年》有年。〈注〉五谷皆熟书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质也,寀也。又姓。《论语》有子。〈注〉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韵》尤救切。与又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诗·邶风》不日有曀。〈注〉有,又也。又《韵补》叶羽轨切。《前汉·叙传》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寄言淫丽,托风终始。又叶演女切。《徐干·齐都赋》主人盛飨,期尽所有。三酒既醇,五齐惟醹。

名:《丑集上·口字部》《唐韵》武幷[同并]切《集韵》《韵会》弥幷[同并]切《正韵》眉兵切,□音詺。《说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玉篇》号也。《广韵》名字也。《春秋·说题》名,成也。《左传·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又自呼名也。《礼·曲礼》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又呼人之名也。《礼·曲礼》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又名誉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又《春秋·说题》名,大也。《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又名号也。《仪礼·士昏礼》请问名。〈疏〉问名,问姓氏也。名有二种,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号之名。孔安国注尚书,以舜为名。郑君目录,以曾子为姓名,亦据子为名,皆是名号为名者也。今以姓氏为名,亦名号之类。《周语》有不贡,则修名。〈注〉名谓尊□职贡之名号。又号令也。《周语》言以信名。〈注〉信,审也。名,号令也。又文字也。《仪礼·聘礼》不及百名书于方。〈注〉名书,文也,今谓之字。〈疏〉名者,即今之文字也。《周礼·秋官·大行人》谕书名。〈注〉书名,书之字也,古曰名。又《春秋·解题》名,功也。《周语》勤百姓以为己名。〈注〉功也。又《释名》名,明也,明实事使分明也。又《尔雅·释训》目上为名。〈注〉眉眼之间。《说文》引《诗·齐风》作猗嗟□兮。又姓。《广韵》左传楚大夫彭名之后,唐名初撰公侯政术十卷。又与命通。《史记·天官书》免七命。〈注〉免星有七名。又《张耳传》亾命游外黄。〈注〉脱名逃籍也。又《集韵》忙经切,音冥。与铭同。志也。详金部铭字注。又《集韵》弥正切,洺去声。与詺同。目诸物也。详言部詺字注。又叶弥延切,音绵。《道藏歌》□挺自嘉会,金书东华名。贤安密所戒,相期阳洛汧。又叶莫阳切,音□。《韩愈·曹成王□辞》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载,以有成王。又叶必仞切,音傧。《张华鲍元泰诔》烈考中丞,妙世显名。峩峩先生,诞资英俊。考证:(《周语》有不贡,则修名。〈注〉名为尊□职贡之名号。)谨照原文为改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