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的地图

    宋代的地图。五代十国期间,各政权间的战争和吞并不断,军事、外交和政治的需要使一些专题地图、特别是军事形势地图得到重视。直到北宋初年,这类地图还发挥着

  • 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

    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在全国测绘的基础上,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公元1717—1718年)绘制成了《皇舆全览图》。当时的原稿现在已不知去向了

  • 凿济州河和会通河

    凿济州河和会通河。自宋朝起,太湖流域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产粮区,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元朝以大都为都。都城官兵、百姓众多,粮食的消耗量极大,每年

  • 新疆的自然环境

    新疆的自然环境。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历史上,它一直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这里分布着许多高耸的山脉

  • 秦人兴建郑国渠

    秦人兴建郑国渠。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

  • 朱思本的《舆地图》、罗洪先的《广舆图》和杨子器跋《舆地图》

    朱思本的《舆地图》、罗洪先的《广舆图》和杨子器跋《舆地图》。朱思本,字本初,号贞一,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于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卒年不详,是

  • 《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

    《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在一本刊行于17世纪的《五岳真形图》中发现了一幅《东岳(泰山)真形图》,这幅图用墨迹勾绘出了泰山山脉的

  • 潘季驯治黄理论中的地理思想

    潘季驯治黄理论中的地理思想。潘季驯(公元1521—1595年),我国明代督河大臣,著名的水利学家,先后四次奉命督河,历时27年,成绩卓著,在我国历代治黄史上占有

  • 沈括的地理思想

    沈括的地理思想。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著名科学家,在各个方面都有新的贡献。他出身于下层官吏

  • 地志撰著的重视与相关理论

    地志撰著的重视与相关理论。清王朝非常重视方志的修纂工作。清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为配合《一统志》的编修,康熙帝就曾命各省督抚聘集宿儒名贤接古续今,

  • 帝国主义入侵后部分领土的丧失

    帝国主义入侵后部分领土的丧失。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贿通地方官,在壕镜澳(今澳门)登岸建立居留地。至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葡萄牙人变贿赂

  • 唐代帝陵

    唐代帝陵。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自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王朝至907年灭亡,前后近300年,共历21帝。其中除武则天合葬于乾陵,昭宗李晔和陵和哀帝李

  • 西周

    西周。周的始祖弃,姬姓,被周人认为是种植稷和麦的创始者,号后稷。相传舜封弃于邰[tai 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传至公刘时迁豳[bin宾](今陕西旬邑县西)。约公

  •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南唐(公元937—975年),偏安于江南一隅的小朝廷,建都于今南京。先主李昪〔biàn便〕(在位七年,公元937—943年)死后与其妻宋氏合葬于今江宁牛首山南

  • 元、明、清的疏浚河道

    元、明、清的疏浚河道。太湖流域下游,地势平缓,向东注入东海,向东北注入长江,向东南注入杭州湾的水道,都因比降很小和潮水顶托,行洪缓慢。又因为圩田的经

  • 对峙中的稳定:北方的统一和再分裂

    对峙中的稳定:北方的统一和再分裂。拓跋鲜卑于258年(魏甘露三年)从五原迁至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形成部落联盟。传至禄官(公元295—308年在位)时,分部

  • 二里头遗址与偃师、郑州的两座商城

    二里头遗址与偃师、郑州的两座商城。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是商代考古中最重要的新发现。使商文化的研究从盘庚以来的殷墟提早到商代前期。其中,二

  • 南方和西南的退却

    南方和西南的退却。明朝初年,安南(今越南)发生内乱,黎苍篡夺了陈氏的王位,又欺骗明朝为陈氏绝后,获得了明朝的册封。不久,老挝将故安南国王之弟陈天平送到

  • 隋朝行政区域的扩大

    隋朝行政区域的扩大。隋朝存在的时间尽管很短,却在前所未有的范围内建立了正式行政区。 在北方,隋朝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了河套地区,把边界扩展到阴山以北,五原

  • 南海名山

    南海名山。海南岛面积34380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为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的地形中央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地貌形态,如偏心东南的三层环台垒成。中央高台

  • 审美与科学教育

    审美与科学教育。对于自然山水成因规律的科学探索,早有许多科学家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如宋代科学家沈括曾考察雁荡山风景地貌的成因,认为是流水对地形的侵蚀作

  • 第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建立

    第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其他六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在灭六国的过程中,他并不满足于获得这些国家的土地,而是

  • 名山大川的自然美

    名山大川的自然美。人们对名山大川的认识和利用,从早期的敬畏、崇拜到现今的审美、科学教育,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在自然山水的审美历程中积累了丰富

  • 金朝的六京六府

    金朝的六京六府。金王朝兴起于东北,为女真族的完颜部所建。女真人原受渤海国统治,辽灭渤海,一部分被迁入今辽宁地区,改游牧为农耕,辽人称之为熟女真。完颜

  • 金、南宋的路与西夏、大理的政区

    金、南宋的路与西夏、大理的政区。金的地方政区基本上采用宋制。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分为中都、上京、东京、北京、西京、南京、大名府、河北东、河北西、

  • 《禹贡》等书中的九州及“地名”术语的出现

    《禹贡》等书中的九州及“地名”术语的出现。先秦时期还出现了两本著名的地理作品,即《山海经》与《尚书》中的《禹贡》。《山海经》中虽然记载地名多达1100个

  • 明代两京及九边、九镇

    明代两京及九边、九镇。元代晚期,政治腐败,社会混乱,阶级压迫与民族矛盾也日益加深,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终于占领集庆路治(今南京市),并作为根据地,

  • 六朝陵墓

    六朝陵墓。三国的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南京为都城,统称为六朝。这一时期是汉唐两个大一统时代的中间过渡阶段,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

  • 秦郡、长城与驰道等地名

    秦郡、长城与驰道等地名。秦始皇灭掉六国,都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强大国家。他将三皇五帝的名号合而为一,自称为“始皇帝”

  • 六朝的湖塘泾浦

    六朝的湖塘泾浦。公元220年,三国时期开始。公元589年,南朝结束。在这370年中,由于以下两个原因,太湖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建成了一大批湖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