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民乡的历史沿革

浏览

育民乡

三岔河

土名孤榆树。榆树地名的由来,据《满洲地名考》记载:市街用土壁围绕,在土壁之上生长着繁茂的榆树,由远望去如同个森林,故此地得名为榆树;另一种说法,地名源于城南的一棵参天古榆树。据说这棵榆树需十余人合抱。而树的周围百米无其它树木生长,因此,目标明显,引人注目。从宁古塔(今宁安县)等地移居的汉人,在此树周围垦荒建屯,称之为大孤榆树屯。后来垦荒的人口愈增多,渐成集镇,于是大孤榆树屯的名称逐渐传开,后来又称孤榆树。县名榆树便由此演变而来。

辽金时隶属于滨州地;明永乐六年(1408年),设三岔河卫(伯都纳西北有山岔河);清初为大孤榆树屯,属伯都纳厅(今扶馀县),雍正五年(1727年)平伯都纳城设长宁县,隶属奉天府,乾隆元年(1736年)取消县改为州,乾隆十二年(1747年)裁州,同年以旧县地属吉林理事同知设巡检一员,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裁巡检改设蒙古理藩院委署主事,嘉庆十六年(1811牟〕裁委署主事,嘉庆十九年(1814年)改设理事同知,增设分防巡检二员,分驻伯都纳、孤榆树屯。光绪八年(1882年)改理事同知为抚民同知,移治孤榆树屯。光绪十三年(1887年)扶、渝两县分界,西北部为新城府,东南部为榆树厅;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榆树直隶厅;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改称榆树县;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东北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制,榆树县隶属吉林省滨江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直接归省所辖,榆树县隶属于吉林省。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榆树县,设立榆树市

2002年,榆树市辖4个街道、16个镇、14个乡。总人口12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万人。

育民乡

早期的土桥镇

2003年,榆树市辖:正阳街道、培英街道、华昌街道、城郊街道、向阳镇、泗河镇、土桥镇、新立镇、黑林镇、大坡镇、闵家镇、五棵树镇、弓棚镇、大岭镇、保寿镇、秀水镇、刘家镇、八号镇、怀家镇、新庄镇、环城乡、城发乡、于家乡、光明乡、谢家乡、福安乡、先锋乡、大岗乡、恩育乡、太安乡、红星乡、育民乡、青山乡、延和朝鲜族乡。

2004年,榆树市辖:正阳街道(办事处驻榆树大街)、培英街道(办事处驻榆树大街)、华昌街道(办事处驻三盛路)、城郊街道(办事处驻三盛路)、八号镇(镇政府驻大八号)、大坡镇(镇政府驻大坡)、弓棚镇(镇政府驻弓棚子)、刘家镇(镇政府驻刘家店)、五棵树镇(镇政府驻人民路)、刘家镇(镇政府驻刘家店)、闵家镇(镇政府驻闵家屯)、秀水镇(镇政府驻秀水)、保寿镇(镇政府驻保寿屯)、黑林镇(镇政府驻黑林子)、新立镇(镇政府驻新立屯)、土桥镇(镇政府驻土桥屯)、怀家镇(镇政府驻三家子)、大岭镇(镇政府驻大岭)、新庄镇(镇政府驻大房身)、向阳镇(镇政府驻东中央堡)、泗河镇(镇政府驻泗河城)、大岗乡(乡政府驻东大岗)、育民乡(乡政府驻六号)、红星乡(乡政府驻西三号)、太安乡(乡政府驻复州岗)、先锋乡(乡政府驻三道街)、光明乡(乡政府驻孟家岗)、谢家乡(乡政府驻范家店)、于家乡(乡政府驻双窝堡)、青山乡(乡政府驻青山)、延河朝鲜族乡(乡政府驻明新)、恩育乡(乡政府驻恩育)、城发乡(乡政府驻双河屯)、福安乡(乡政府驻六合屯)、环城乡(乡政府驻榆树大街)。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