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读后感优秀作文大全1300字

浏览

本文包括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1335字)、《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读后感(1302字)、破碎的人生—读《撒哈拉沙漠》有感优秀作文(1290字)、实践论读后感(1309字)、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90字)、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330字)等1300字左右的初中二年级读后感优秀作文6篇,供您参阅。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_1300字

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句简单的承诺,罗文中尉毫不犹豫地接受使命,冒着生命危险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读罢《致加西亚的信》我不禁掩卷沉思,我深深的被主人翁那颗坚毅而勇敢的心所折服。

成功总是眷恋那些有着坚定信念的人,那些忠于使命的人,罗文中尉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行动证明即使过去100年后,成功仍然离不开“坚毅的人格品质”。坚毅源于忠诚,忠诚源于信念,如果不是对美国总统所赋予的使命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罗文中尉又怎能无所畏惧,始终忠于职守。“如果一个人能将公司的利益放在心中,他就是公司的总经理,如果能将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中,就是国家总统,如果能将世界的利益放在心中,就是上帝。”不同的时代,共同的音符,在“格林豪泰”的日子里我更是加深了对公司组织目标、愿景的认同和理解。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何尝不是会有不可完成的任务呢?然而,又有多少任务是因为我们没有坚定的使命感而失败的呢?答案不言而喻,工作没有贵贱,岗位不分高低,一切服从安排、一切忠于使命,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自我价值,进而为公司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成功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罗文中尉从一开始不知道任务的内容到毫不犹豫的接受和圆满完成任务,他表现得既机智勇敢又沉着冷静。试问,在面对一项等同于生死抉择的任务时有多少人能做到迎难而上呢?当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就直接接受任务时,我相信他早已把个人生死放在一边,做好准备面对最严峻的生死挑战,不难想象如果罗文中尉要想推脱送信那会有很多个理由可以说出口,但是他一句都没说。心底无私者天地宽,只有在任务面前放弃个人的私心杂念考虑,专注于任务的解决方案本身,才可以获得积极乐观的工作激情。在格林豪泰有这样一句格言“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白干的活”,正是罗文中尉平日里看不起眼的磨练成就了他送信行动的成功。

没有一颗“勇敢的心”你将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他们随时都可能把我当作一个间谍长,一旦被发现就意味着死亡。面对咆哮的大海,我在想,成功永远不是一次航行”在罗文中尉经历的长达20天的长途跋涉,敌人的威胁、大自然的折难一个接着一个,是退缩还是前进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罗文的勇气,这时候想是没有用的,要想成功就必须勇敢的行动,罗文中尉正是这样做的。如果在工作中怀着“勇敢的心”,我们就能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当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能与“勇敢的心”为伴,那我们的团队就会是如同橡树一样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了。

“勇敢的心”也是睿智的心,勇敢的行为不退缩更不冒进。“加西亚将军就在巴亚莫,我急于与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于是建议夜行,但是我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罗文中尉在即将见到加西亚将军的关键时刻也没有让冒进取代睿智,他知道送信行动需要团队的统一协调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认识了这时的罗文,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失败者倒在了曾经触手可及的成功面前。勇敢的心不乏睿智,睿智源于内心的自省,或许勇敢的面对自己才是“勇敢的心”的起点。

100年来,《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书中的敬业、忠诚、勤奋的理念激励着众多读者。我们在探索成功的路上可能会遇上太多不可预见的磨难,而我能给你的除了祝福还有一颗“勇敢的心”,朋友。

成语长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如: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又如:我背痛腰酸,真像经过了长途跋涉似的,我倦得厉害。——巴金《沉默集·附录三》

成语毫不犹豫: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如: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又如:我毫不犹豫地跳了进来,就再也不去了。——《会摇尾巴的狼》

《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读后感_1300字

著名作家狄马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立、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一书由余党绪先生选编,在倡导“思辨性阅读”的同时,旨在培养中学生理性精神与思辨能力,唤醒和激发学生沉睡的阅读兴趣和欲望。

何为“思辨性阅读”呢?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思辨性阅读”就是提高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含量,是理性的阅读,是对话式的阅读,是批判性的阅读。

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然而据统计,中国学生最大的缺陷是在“比较和评价论点”题型中,正确率仅为23.3%。这类题型要求学生剥离表象并且对比和判断不同作者的观点,这种联系和区别中作出独立评论的题型,因明显的思维批判性而成为中国学生最大的软肋与“阅读瓶颈。”若阅读缺乏思辨性,何来文化理解?何来文化积淀?缺乏思维性的阅读必是浅薄的、表象的、僵硬的,缺乏思想的人与苇草又有何不同。

方鸣先生曾言:“语言活动的背后是思维活动”。《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中着力体现了“思维性阅读”的两个内容:理性化阅读和批判性阅读。

苍旻遐缅,人事未已。在这快节奏的社会,科技进步近乎光速,阅读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人们似乎热衷于“碎片化阅读”这样的“文化快餐”,微博上的小段子,朋友圈的经典文章节选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时就需要人们学会理性化阅读,选择阅读完整的文章,拒绝“断章取义”式片段。读片段,会破坏文章的完整性,甚至歪曲作者的本意,用余党绪先生的话来说:“就像欣赏美人,只能看到他最漂亮的鼻子或脖子,却看不到他的全身,总有遗珠之憾”。窥一斑难以知全豹,见一叶难以知秋至。要理性地改变低水平的零散的“浅阅读”,以仰望的姿态对待原著,以思辨探究的心态去阅读。

由于应试教育作祟,学生与家长对分数顶礼膜拜,说的是阅读重要,行的却是题海战术,对考点和书本奉若神明。在功利氛围浓里的当下,就需要我们具有批判性的阅读态度,不是跪着读,而是站着读。余党绪先生认为:“批判”一词很多时候被误读了,甚至被妖魔化了,其实,从阅读的角度看,所谓‘批判’,不过是边阅读边评析,边理解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书中编入的《武松的神性和人性》一文中辨析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情节其实是不科学的,只有以艺术的眼光和想象来理解,才能把握作品的神韵,书中提到:“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膜拜,阅读的价值,在于汲取前人的思想与文化成果,为有所用,以锻造‘我’的现代人格,实现自我的精神建设与文化建构。”诚如斯言,《水浒传》中侠肝义胆的英雄气概值得学习,但其中占山为王的行为,肮脏粗鄙的脏话却不可效仿。对经典,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阅读者独立的姿态,以质疑的眼光,批判性的阅读。

叔本华在《叔本华散文》中提到:“大量的知识未经自己的思考加工,其价值赶不上力量甚小,但却经过反复思考的知识。”阅读不是猎奇,而是“自我思考的代用品”;不是浏览,而是“人生智慧的理性反思”。苏格拉底说过:“也可以说未经审查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未经思辨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教会我不应该做没有个性思想的“蛀书虫”,而应秉持思辨精神,思辨性地阅读。

成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如: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成语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如: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又如: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破碎的人生—读《撒哈拉沙漠》有感_1300字

酌一杯清茶,品味破碎人生。林黛玉的破碎,于她刻骨铭心的爱情;梵高的破碎,于向日葵在太阳下不停的割痛;三毛的破碎,于她历经沧桑后那一刹那的明澈与超脱……这些名人的破碎犹如千树万树的梨花一样洁白如雪,那你的破碎又将源于什么呢?

初读三毛的文章――《撒哈拉沙漠》,就让我喜欢执爱。真实的文字、动感的心灵、细腻的感情……就如一首曲子,辽远悠长。其中的调子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说它沉郁忧伤、旷古悠长,都有。在辽阔的原野上,一只大雁的孤鸣;在晚风中,一个孤独者的守望;在沙漠中,一头骆驼的低吟……在她的文字中间,我可以用心去触摸感应她的心灵。我才发现当你真正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语言是那么的脆弱无力。

三毛很普通的追求着快乐,所以她来到了她牵挂的沙漠。用她的话来说:“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地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天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霎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了。”是啊,在简单中获得快乐,平凡中却有伟大,我想天地万物都有其极致,三毛在沙漠中才能找回快乐,找回真正的自我。佩服她抛开一切的选择,执着追求自己的天堂,即使道路险阻,也只是欣然一笑。把潜伏的热情挥洒在没有生命的沙漠却让生活沸腾起来,没有恐惧,没有悲哀。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的悄然流走。”这是三毛关于青春或时间的最有力的诠释,大多的我们在不停地用“无聊”打发光阴。要知道,一回首,一驻足,等到年华老去,还来不及触摸,年轻的生命已渐行渐远。我欣赏三毛,在她的生命里没有慵懒,没有浮华,只有与时间赛跑后那些成就感和幸福感。撒哈拉有太多她的故事,这才是她最有意义的生活吧。

在她的故事里,看到的是她恒久不变的爱,她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尽管撒哈拉威人是那么不可理喻,连吃饭的餐具都要借她的,小孩都跟她要钱……爱总是可以让人体味到温暖的,爱总是可以消融一切,爱一切,都会是圆满的。

回首一路走来,我们在不停的喜泣忧伤,酸甜苦辣让生活充满味道,其中的过程是那么的刻骨铭心。像三毛说的:“我想,一个人的过去就想圣经上雅格的天梯一样,踏上一步绝不能上升到天国去。而人的过程,也是要一格一格爬梯子,才能到了某种高度。在那个高度上,满江风月,尽入眼前。这种境界与踏上第一步梯子而不知道上面是什么情形的迷惘惶惑是很不同的。”人的成长是个很艰难地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想要让生活精彩,体验幸福,就要一步一步爬越天梯,笑对生活,超越自我。

三毛的作品中,向众人诉说了她传奇般的人生经历,隐伏着一条寻找人生奥秘、追求人生超越的心灵历程。形式上的流浪和实质上的寻求有机地统一在她的作品之中,构成她作品的内在灵魂,展示出从寻求到超越的完整的生命历程。

三毛是特立独行的,但并不使我们感到难以亲近。她用生动、细腻而风致的文字带领我们去亲近世界、亲近大自然、亲近朴实的小人物。三毛的爱心感染着我们,她离我们很远,但又那么近,她是一只飞远了的不死鸟!

破碎的人生,破碎的味道,不同的你,因不同的破碎而精彩!

成语特立独行: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如:《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又如: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唐·韩愈《伯夷颂》

成语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如:《礼记·射义》:“不从流俗。”又如: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实践论读后感_1300字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哲学理论著作,是毛泽东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具有伟大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突破,对于指导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历史重任,更应该不辱使命,潜心钻研理论,苦练实践本领,完善健全人格,在党的指引和带领下,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唯物实践论的发展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最关键核心思想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最生动的理论体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区别于其他一切落后思潮的卫道者的生动标志。

对实践的理性思考与全面关照,肇始于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理论探索。其中,马克思所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谓是这一哲学范畴的权威读本,也是我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生动教程。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独到见解,鞭辟入里,分解科学,极富战斗力,充满了哲学意味之上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一语中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直接引出了关于客体与主体,直观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等哲学范畴的极富意义的讨论,将唯物主义在现实中的巨大困境,赤裸裸地暴露在了人民面前。

接下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就将唯物主义的危局与对实践的认识程度联系了起来。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便是唯心主义的问题,尽管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认识,经院哲学诚然有其贡献之处。

通过这样的建构,马克思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对真理的认识之路,即“主观认识”——“人类实践”——“客观检验”——“再认知”的一条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朝向真理的通达之路。也为后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发展范式。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便可以称得上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从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的理论典范。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是极富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色的先进的理论的精华。

成语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如: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又如:他们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鞭辟入里。——朱自清《山野掇拾》

成语里程碑:路边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如: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发展的里程碑。”又如:申奥成功是中国体育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300字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习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文化部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解放,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解放,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成语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如:《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又如: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清·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

成语习以为常: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如:《魏书·太武五王传》:“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又如: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馆,早去晚归,习以为常。——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

公司的秘密读后感_1300字

朗先生的江湖地位很高,是传说中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印象中自05年起郎咸平这个如雷贯耳的大名就已经走入了平民大众的生活了,你会不断的听人谈论朗先生的诸多论述,而我迟至今日才第一次真正阅读朗先生的正式出版物。

05年我还在天津上班时在网络上看过朗先生的演讲笔录,当时的直觉是郎咸平在吸引大众的眼球,他能够看出诸多问题,其实我们中国人自己也知道这些问题。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手法夸张而已。当时的朗先生讲“人吃人的中国亟待和谐化”,我觉得我们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不断改善,只是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我认为能努力改变这些问题的人才是伟大的,而不是谁夸张地指出来谁就伟大。为此身为共产党员的我自觉地屏蔽了部分神经,不想在脑海里给这个激进的台湾教授留下一缕思想空间。

时光蹉跎,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变迁我来到了北京,在这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我远离了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说,并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小资生活情调,今读朗先生的著作感慨良多!

《公司的秘密》这本书用三分之二的笔墨通俗的描绘了一些人所共知的现状,穿插着“保护中小股民的信托责任”和“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处在整条产业链‘六’中制造业这个‘一’上。”等论述。在这些段落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郎先生肯定是受人欢迎的,当广大股民亏钱了,郎先生呼吁了、当父母亲含辛茹苦供养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大面积失业时,当用人单位纷纷指责应届大学毕业生不学无术一无是处而大学生也开始自责时,郎先生站出来澄清事实真相了、甚至当企业自认因低效率而陷入困境时,郎先生又适时的指出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能控制整条产业链。先生给这许多人找到了合适的理由摆脱了自责怎么能不受欢迎呢?

但是我却认为除去这耀眼的三分之二,剩余的三分之一才是先生真正的思想所在,公司治理才是郎先生的学之所精和立身之本。记忆中公司治理的大意应该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机制。而郎先生说:“公司治理的目的是探讨如何监督职业经理人以图利小股东。”这一观念肯定会得到包括我在内众多小股民的支持是无疑的,只是我还需要时间来消化企业剥削银行的说法,也许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讲银行也只是大国企的小股东?郎博士说念博士的目的是让人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偏见,知道如何坚持自己的偏见叫博士。我却觉得博士不会是这样简单的,因平庸如我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偏见。几年前有关产业链的书籍大行其道,当时的我正在天津物装的管理岗位上,脑子里确实被灌入了很多先入为主的偏见,看郎先生的书总是觉得行业本质论会误人子弟。

近两年看了一些原来家长告戒四十以前不要看的书,思想已经不再向年轻时那样偏左了,明白了“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所以我很高兴阅读了差点失之交臂的郎先生大作,尽管感觉郎先生的说法可能不舒服或也未必百分百准确。很多做研究的人,说话刻薄,句句都能言中要害,那么让他做他所说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人!同时也希望身在江湖的郎先生,不要信奉“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的传说,多点鼓励,少点自残。就像我们的环境问题一样,过去我们在拼命追赶,因为我们错过了很多。现在我们在自我检讨和完善,因为我们需要交流和理解,将来我们要更优秀,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成语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如: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又如:他想起母亲十多年来含辛茹苦的生活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现在她将不再看见他的儿子了。——茅盾《一个女性》

成语如雷贯耳:如雷贯耳[rú léi guàn ěr],意指好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比喻人名气很大,众所共闻。语或出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源]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某乃秦昭公是也。昔年我父穆公因与楚结亲,世为邻好。近因吴国有一口宝剑飞入楚国,那吴王屡次索剑,楚王只不肯还,以此惹动刀兵,几至灭国。有楚大夫申包胥前来借兵求救,某坚意不允,不意包胥在驿亭中,依墙而哭,七昼夜不绝,遂将邮亭哭倒,我想此人真烈士也。……〔申包胥做见科云〕俺楚王悬望大国救兵,不啻饥渴,大王怎生不念亲好,忍坐视乎?〔秦昭公云〕大夫,因你日夜号哭,忠烈动人,某今借与你十万雄兵,命姬辇为帅,即日救楚。……某乃姬辇是也,官封大将军之职,主公呼唤,不知有甚差遣?令人报复去,道是俺姬辇来了也。〔卒子报科云〕姬辇到。〔姬辇做见科云〕主公唤姬辇,那厢使用。〔申包胥云〕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今蒙大王怜愍敝国,肯发救兵,有劳元帅领兵前赴,真乃小官万幸。[典故]“如雷贯耳”指像雷声传入耳朵样响亮,比喻人名气很大,众所共闻。这句成语常见於戏曲小说中,如元代郑廷玉所写的戏曲《楚昭公》,故事中写到春秋时吴王阖闾珍爱的一把宝剑飞入楚国,为楚昭公所得。吴王屡次向楚昭公索剑,楚昭公都不肯还。吴王一气之下,便下了战书,结果楚国被吴国伍子胥等人打得大败。楚国大夫申包胥,前往秦国商借救兵,但秦王不肯出兵,申包胥就在秦国痛哭七天七夜。秦昭公看申包胥日夜号哭,忠烈动人,心受感动,於是答应借申包胥十万雄兵,命姬辇为主帅,助楚昭公复国。姬辇向申包胥报到时,申包胥即说:“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蒙秦王怜悯,发兵相救,有劳元帅领兵前往,真是楚国人民的万幸!”这里就用了“如雷贯耳”来称赞姬辇名气很大。因为这句成语是用来赞颂他人的声名,所以常和“久闻大名”、“久仰大名”连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