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囊酒瓮

饭囊酒瓮,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饭囊酒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àn náng jiǔ wèng
成语注音
ㄈㄢˋ ㄈㄢˋ ㄈㄢˋ ㄈㄢˋ ㄈㄢˋ
成语简拼
FNJW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飯囊酒罋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无能之辈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同]酒囊饭袋

成语接龙

1、饭囊酒瓮→瓮尽杯干→干父之蛊→蛊心丧志→志得意满→满面红光→光彩溢目→目瞪口僵→僵桃代李→李郭仙舟→舟车劳顿→顿口无言→言必有中→中庸之道→道在人为→为法自弊→弊衣疎食→食必方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多草广→广开才路→路断人稀→稀奇古怪

2、饭囊酒瓮→瓮尽杯干→干净利落→落阱下石→石沈大海→海枯石烂→烂若舒锦→锦心绣腹→腹热肠慌→慌不择路→路人皆知→知心着意→意望已过→过而能改→改辕易辙→辙乱旂靡→靡然向风→风禾尽起→起早贪黑→黑天摸地→地棘天荆→荆榛满目→目瞪舌强→强记博闻→闻声相思

3、饭囊酒瓮→瓮尽杯干→干霄凌云→云泥殊路→路人皆知→知高识低→低声细语→语重情深→深文附会→会者不忙→忙中有错→错落不齐→齐驱并进→进退消长→长绳系景→景星庆云→云尤雨殢→殢云尤雨→雨露之恩→恩逾慈母→母以子贵→贵少贱老→老牛舐犊→犊牧采薪→薪桂米珠

4、饭囊酒瓮→瓮尽杯干→干霄凌云→云期雨约→约法三章→章决句断→断雁孤鸿→鸿稀鳞绝→绝裙而去→去太去甚→甚嚣尘上→上情下达→达人知命→命蹇时乖→乖嘴蜜舌→舌锋如火→火上添油→油嘴滑舌→舌敝唇枯→枯枝败叶→叶落知秋→秋毫不犯→犯言直谏→谏尸谤屠→屠所牛羊

5、饭囊酒瓮→瓮里醯鸡→鸡虫得丧→丧魂失魄→魄散魂飘→飘瓦虚舟→舟中敌国→国泰民安→安贫守道→道寡称孤→孤标独步→步步莲花→花样新翻→翻来覆去→去本就末→末大不掉→掉臂不顾→顾盼神飞→飞蓬随风→风环雨鬓→鬓乱钗横→横枪跃马→马足龙沙→沙里淘金→金声玉振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瓮也。』

(2)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

(3)宋·陆游〈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癒〉诗:『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

成语造句

(1)艾艾不会写成语“饭囊酒瓮”的最后一个字。

(2)包包写不出成语“饭囊酒瓮”,因此语文考试仅仅考了98分。

(3)宝源学校的孝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饭囊酒瓮”。

(4)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饭囊酒瓮”几个大字。

(5)理爷爷给我们讲了“饭囊酒瓮”的历史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瓮也。』

分字解释

饭:fàn(1)煮熟的谷类食品(多指大米干饭)。(2)每天定时吃的食物;早饭;中饭;晚饭。

囊:náng 1、<名>口袋。《荆轲刺秦王》:『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伶官传序》:『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2、<动>用口袋装。《中山狼传》:『策蹇驴,囊图书。』3、<动>塞住;扎紧。《童区寄传》:『反接,布囊其口。』4、<动>隐藏。《智子·任法》:『皆囊于法以事其主。』[囊橐[音tuó]] (1)泛指装东西的口袋,比喻才学博大精深。(2)窝藏。

酒:jiǔ(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2)姓。

瓮:wèng 1、<名>一种陶制的盛器,口小腹大。《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2、<动>用瓦瓮做。《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饭:《戌集下·食字部》《广韵》扶晚切《集韵》《韵会》父远切,□音笲。《玉篇》餐饭也。《礼·曲礼》饭黍毋以箸。又《文王世子》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又《仪礼·少牢馈食礼·尸又食注》或言食,或言饭。食,大名,小数曰饭。〈疏〉食大名者,以其论语文多言食,故云食大名也。小数曰饭者,此少牢特言三饭五饭九饭之等,据一口谓之一饭,五口谓之五饭等,据小数而言,故云小数曰饭。又《论语》亚饭、三饭、四饭。〈注〉以乐侑食之官。《白虎通》王者平旦食、书食、晡食、暮食,凡四饭,诸侯三饭,大夫再饭。又指本。《仪礼·士丧礼》设决丽于掔自饭持之。〈注〉丽,施也。掔手后节中也。饭,大擘指本也。决,以韦为之籍,有彄,彄内端为纽,外端有横带,设之以纽,擐大擘指本也。又《唐韵》符万切《集韵》《韵会》扶万切《正韵》符谏切,□烦去声。《说文》食也。《汲冢周书》黄帝始炊谷为饭。《礼·曲礼》毋抟饭。〈疏〉取饭作抟,则易得多。是欲争饱非谦也。又《仪礼·公食大夫礼》賔升,公揖退于箱,賔卒食,会饭三饮。〈注〉会饭谓黍稷也。又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靣。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广韵》同□。俗作飰。考证:(《仪礼注》食,大名,小数曰饭。〈疏〉据少数而言,故云小数饭也。)谨照原文少数改小数。饭也改曰饭。(《曲礼》毋抟饭。〈注〉取饭作抟,则易得多。)谨照原文注改疏。(《仪礼·公食大夫礼》賔升,公揖退于箱,賔卒食,会饭三饭。)谨照原文三饭改三饮。

囊:《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奴当切,音瀼。《说文》橐[音tuó]也。从橐[音tuó]省,襄省声。《诗·大雅》于橐[音tuó]于囊。〈传〉小曰橐[音tuó],大曰囊。《集韵》一曰有底曰囊,无底曰橐[音tuó]。又《史记·鼂错传》太子家号曰智囊。又《宋玉·风赋》盛怒於土囊之口。〈注〉土囊,大穴也。又《庄子·在宥篇》乃始脔卷伧囊,而乱天下也。〈注〉伧囊犹抢攘。又姓。《春秋·定四年》楚囊瓦出奔郑。又《正字通》六朝人作隐囊,柔软可倚。《王维诗》不学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碁。又米囊,杨花别名,见容斋随笔。又《汉官仪》凡表章皆皁囊封事。又《晋书·郭璞传》郭公者精卜筮,出青囊中书九卷授郭璞。又地理书有青囊经。

酒:《酉集下·酉字部》《唐韵》子酉切,愀上声。《说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释名》酒,酉也,酿之米麴,酉泽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强相踧持饮之也。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注〉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前汉·食货志》酒,百药之长。《东方朔传》销忧者莫若酒。《江纯·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又□酒,明水也。《礼·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又天酒,甘露也。《瑞应图》王者施德惠,则甘露降,一名天酒。又官名。《周礼·天官》酒正。〈注〉酒官之长。〈又〉女酒。〈注〉女奴晓酒者。又祭酒,尊称之号。《前汉·伍被传》号为刘氏祭酒。〈注〉祭时惟尊长酹酒也。又酒旗,星名。《曹植·酒赋》仰汉旗之景曜,协嘉号於天辰。又地名。《左传·庄二十二年》王与虢公酒泉之邑。〈注〉邑在河南。又《前汉·武帝纪》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注〉酒泉,今肃州。又姓。明有酒好德。又人名。《史记·晋世家》静公俱酒。又《韵补》叶子小切,音剿。《诗·郑风》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灵巫拜祷。神嘻饮食,使人寿老。又叶子与切,音苴。《张超·诮青衣赋》东向长跪,接狎欢酒。悉请诸灵,邪僻无主。考证:(《周礼·天官·酒正》女酒。〈注〉女奴烧酒者。)谨照原文烧酒者改晓酒者。

瓮:《午集上·瓦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乌贡切,翁去声。《说文》罂也。《博雅》瓮,甁也。《扬子·方言》赵魏之郊谓之瓮。《抱朴子喻蔽卷》四渎之浊,不方瓮水之清。巨象之瘦,不同羔羊之肥。《集韵》或作瓮。(瓮)《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贡切,同瓮。《玉篇》甖也。《韵会》没甁也。《易·井卦》井谷射鲋,瓮敝漏。《礼·檀弓》醯醢百瓮。《李斯上秦始皇书》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而歌呼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又《礼·儒行》蓬户瓮牖。〈疏〉瓮牖者,谓牖牕圆如瓮口也。又云:以败瓮口为牖。《庄子·让王篇》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注〉屈桑条为户枢,破瓮为牖,各一室也。又《庄子·人间世》瓮□大瘿说齐桓公。〈注〉瓮□,大瘿貌。又《集韵》亦作罋。又作□。《前汉·张骞传》大宛国献大鸟卵,如瓮。〈注〉一作□。又《集韵》《韵会》《正韵》□於容切,音雍。《前汉·西域传》乌弋国有大鸟卵,如瓮。《师古注》音平声。又《集韵》委勇切,音壅。又於用切,壅去声。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