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读后感作文10篇700字

浏览

本文整理了逝去的青春,是一场梦—读《城南旧事》有感(744字)、母爱伟大(685字)、山果读后感(669字)、雷锋伴我成长观后感(718字)、汪国真诗集读后感(663字)、给加西亚的一封信读后感(668字)、不带滴水片石读后感(681字)、平凡的良心读后感(745字)等700字左右的初中一年级读后感作文10篇,供您参阅。

逝去的青春,是一场梦—读《城南旧事》有感_700字

童年中的快乐、酸楚、忧愁、悲哀和愤怒,编织成了一个五味瓶。可惜,经过岁月的洗礼,童年早已像高放的风筝般让人难以寻得其踪迹。多么想回到无忧无虑的那时候,即使我们早已知道——我们都回不去了。那么《城南旧事》的主人公小英子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多姿多彩,是否又会勾起那条属于你与童年牵绊的线呢?

这本书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北京城里的一些故事,主人公小英子的童年生活经历:看见了冬阳的骆驼队;认识了“疯女”秀贞,得知好朋友妞儿就是秀贞失散多年的女儿,最后还帮助她们团聚;认识了蹲在草丛中嘴唇厚敦的小偷,为他那悲惨的生活经历而难过;还遇上了漂亮的兰姨娘,在背地里促成了兰姨娘和“四眼狗”德先叔。后来,奶妈宋妈要离开,英子别提有多伤心呢。故事的结尾,是小英子小学顺利毕业,而爸爸却去世了。

成长并不一定是单纯的获取,同时也会失去某些珍贵的东西,我们从这个过程中要学会独立,那么我们就要克服依赖。是啊,像英子说的:“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但是我们又是多么怕呢。”童年是记忆的开始,当我们渐渐长大,童年却早已变成回忆。在书本的结尾,写着短短的两句话:“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这句话是林海音对于父亲去世后的感慨。这句话不仅隐藏着对父亲的怀念,还表明经历了父亲的死,英子要变得更加成熟,要撑起家庭的重担。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天,要学会去成长,去承担。

作者通过天真无邪的英子描绘出一幅幅童年的画,每一位读者都似乎身临其境。逝去的童年,像一场梦,但是梦是会醒的,童年是会过去的,当我们回首童年,那曾经的稚气、天真和快乐会交织成最美丽的回忆。对于童年,我们常常拾起这根牵绊的线,虽然我们知道——我们都回不去了。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成语身临其境: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如:《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又如:及至身临其境,只落得“原来如此”四个大字。——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五回

成语天真无邪:邪:不正当。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不正当的想法。如:顾笑言《正月十八吃元宵》:“小青年们听了,都放下碗筷,用潮乎乎的眼睛看着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又如:于北蓓天真无邪的举动使我对那一夜的真实细节只留下模糊的记忆,却有一个刻骨铭心的温馨印象。——王朔《动物凶猛》

母爱伟大_700字

最近,我读了一篇叫《母亲》的文章,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打动了我的心灵,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一开始写了两年前夏季的一天,作者和同学在朋友家玩,边玩边聊大家玩的很开心。接着写了在朋友家外传来了叫卖声,声音很生涩,作者与朋友都嘲笑这个卖东西的人。正在嘲笑时,作者这时发现卖东西的人是自己的母亲,作者走到窗边看了看,很是伤心感动,但他没有承认她是自己的母亲。文章最后写了作者在目睹母亲不顾自己身体,在毒辣烈日下卖韭菜,换取自己上学的学费这过程中的感受。

读了这篇文章,特别是作者的感受,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的无私、伟大和坚强。母亲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她一直在我们人生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不同的母亲从事的工作,干得活有不同,有些人的母亲文化水平高,从事好一点工作,干得活轻松体面一点;有些人的母亲从事艰苦一点工作,干得活累点脏一些,但我觉得人无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样伟大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还想起了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条下油锅的鳗鱼,在油锅里极力的弓起身体,肚子拼命的朝上弓,厨师见到这一幕,很是不解。厨师拿起刀剖开鱼,发现鱼腹内有很多鱼子,这才明白鳗鱼弓起身体是为了保护肚子里小生命。这多么让人震撼啊,原来不但人类的母亲是伟大和无私的,自然界其它物种的母爱对于自己的子女同样是伟大和无私的!

母亲是天底下最无私的,她如同湖水荡漾着我的心。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我们不能因为别人或自己母亲的工作卑微而讨厌她、嘲笑她或感到没面子,而应该感谢她、赞美她和关心她。母亲是无私的,是伟大而坚强的!祝愿全天下的母亲一生平安和幸福!

成语受益匪浅: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5章:“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山果读后感_700字

读了《山果》这篇短文,我深深地被小女孩的那种质朴纯真,善良的心感动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作者在去云南时遇到了一位山果姑娘,由于小姑娘的妈妈病了,所以他爸爸让她去卖山核桃赚钱治病。作者被小姑娘的善良与纯真感动了,于是她利用火车晚点的机会帮小姑娘卖核桃,许多人听了都过去买。她下了车后,在车窗前感激的对作者和几位给她钱的农民工道谢……

看完后,我深深的感悟到了:一个山村的山果姑娘都有的一颗纯真、善良的心,难道我们就都没有吗?她那份朴实与勤劳,那份坚定与纯真,同大山里生长的山果一样芬菲。时下我们生活在便捷喧嚣的城市,而常常感受不到幸福,还在探讨幸福与人生,时而还觉的心气不顺,怨天尤人。

这篇《山果》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那一次——我们社区的慈善募捐活动。那时,我和妈妈一起去捐钱,可只有很少人去。一位义工突然喊道:“献出你们的一份爱心吧,贡献出你们的一点钱。让山区小孩有书读,让山区里的人过上好的生活,让山区里的人……”许多人听后都陆陆续续过来捐钱了,就连一些小朋友也拿着自己的零花钱来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小小的箱子里装满了人们的善良和小朋友的纯真。小小的箱子里不仅装满了钱币,还装满了人们的期望,人们的善良。

我们社区的慈善募捐活动,成功帮助了山区里的人;我们开展义卖活动,筹得善款十二万多,全部捐给山区;每年,我们都和山区的小朋友开展“手拉手”活动……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的花,终会生根发芽!

所以,我们要向山果这位小姑娘,以及有着善良和纯真之心的人学习!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成语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如:《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又如:便是那愤懑不平之气,放诞无忌惮之言,心中口中,怨天尤人个不了。——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六回

成语陆陆续续:指有先有后,时断时续。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自一炮以至三十七炮,内中虽陆陆续续,并未十分间断;此时忽停多时,这是何意?”又如:这样陆陆续续,东挪西凑牵扯不清,根本是一盘糊涂帐。——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

雷锋伴我成长观后感_700字

雷锋是一个以帮助别人而自豪,乐于助人的英雄。虽然他已过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每当耳畔响起这首经典的老歌,在我的心里都会想起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动人故事。那时的我们,是唱着雷锋之歌成长,踏着雷锋的足迹前进。

今天我们全体同学观看了《同上一堂课:雷锋伴我成长》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节,是由冬泳爱好者讲述的故事:一位女子掉入江中,老陈什么都不想一下子跳入江中,把她救了起来,可老陈却再也没能爬上岸,大家老泪纵横,都叫着“老陈,老陈!”用各种办法想救上岸,可是64岁的老陈,消失在长江中。这不正是一个活雷锋吗?挽救他人,却牺牲自己。告诉我们“平凡也可以伟大!”

第二节,是讲一个帮助山区,热心肠的陈鹏同学。陈鹏一天上网,无意间看见一段消息:“我是贵州一名支教老师,我在回族自治区任教,这边的孩子没有过冬的衣服,身上只有几件又薄又破的衣裳。请捐些衣物给这些孩子吧!”陈鹏将自己旧些的衣物找了出来,还让自己的邻居,伙伴开始募捐,也将同学旧些的衣物拿了回来。当时,大家都不理解他,当他将衣物寄走不久后,收到了那边的回信,那边的孩子和老师都很感谢陈鹏,大家这时才理解他的做法。还有一位毛晓宇同学推着自己朋友,推了5年,无怨无悔。让我们感受到了陪伴和快乐。

第三节“坚守心中的梦想”,由国家一级作家董宏猷主讲,他结合自己创作《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的经历,告诉孩子们坚持追梦就是在践行雷锋精神。

我看完后明白了,我也可以当小雷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有人没带伞,上去把伞借她,扫把倒了去扶一把,谁扔垃圾了去捡起来扔掉。帮助他人,人人有责。助人为乐,谁都能做到,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成语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如: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又如:他一向都是助人为乐。

成语热心肠:指对人热情、乐于替别人办事。如: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一回:“就是我热心肠与韦相公说了,韦相公也没本事去问他一声,看他一眼。”又如:她是一个典型的热心肠。

汪国真诗集读后感_700字

借了本《又见汪国真》,翻阅间不禁回味起我的汪国真情结。从上初中开始,我就喜欢在个精致的小本摘抄些小诗,短句。有事儿没事儿总爱拿出来读读,品品,欢喜的不得了,从不知也不问原创是何方神圣。

高中时,尤其是后高中时代,时间紧,目标明确,但就是老犯迷茫,一有时间就翻书抄句子。那些个豪言壮语,那些个经典心声,每每提升我的斗志,甚爱之。身边的挚友,谁心情不好了,谁又迷茫抑郁了,总爱用蓝色或黑色笔认认真真地抄下来,虔诚地送去,希望他能得到些慰籍。

后来,看的那些东西多了,无意中注意到那些作者,竟非常惊奇地发现,那些美好的诗文,都诞生于汪国真的笔下,呃呀,那个感慨啊,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但终究还是不知汪国真是个什么人物,什么样的脸庞,什么样的发型,呵呵,也不那么较真,非弄清不可。尝到了鸡蛋的美味,又何必非要见识一下那只下蛋的鸡啊?就这样存着那份好奇竟到了高中毕业。

再后来在校内外的小书店里瞥见了一本《汪国真诗集》,翻开扉页,一个清秀阳光的老男孩闯入眼帘,架着副黑色大号眼镜,充满文人气息,却透出一份洒脱,不禁微微笑了…小心翻阅眼前的这本书,竟载有国真老师的散文、书画、歌曲等,始知国真老师才高九斗有余啊!佩服!

还有记录说,十多年前中国曾掀起过“汪国真风暴”,尤其在男女青年中,呃,我竟从不听闻,哀哉!十多年前的风暴,至今的我依然钟爱,我知道,不是我的心偏老,是国真老师的心永葆青春啊——

每个句子都在口中唱歌,每篇佳作都在心头舞蹈,或滋滋润润的,妙不可言,或青春立志的,久不敢忘……

呵呵,真好,真好……

成语相见恨晚:恨:遗憾。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如:《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又如:女界伟人,久震耳鼓,真相见恨晚了。——清·萧山湘灵子《轩亭冤》第五出

成语一见如故: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子产,如旧相识。”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又如:他们俩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给加西亚的一封信读后感_700字

读完给加西亚的一封信后,故事情节在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而加西亚正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这时,有人说:“有一个叫罗文的人,他有办法找到加西亚。”当罗文从总统手中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怎么去找?”他经过千辛万苦,在几个星期后,把信交给了加西亚。

整个故事给人的方针是不怕苦,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险而完成任务,在服务业中正是需要这种精神,转化成一个公司的敬业精神。我想书中的作者真是为了让我们学习的是罗文的精神,那种锲而不舍,不畏艰险的精神。学习工作中也许会遇上很多困难,我们不能试都不试就说自己不行,放弃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放弃了挑战自己的机会。

如今我站在航服这个服务的平台也有2年之久,这两年来何尝不是拥有这样的精神,才能坚持完成每一项任务。然而我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却有所下降,书中阐述为了一封信,而困难重重地去完成,深深体会到自己不及罗文精神的一半,自己必须提高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将这种敬业精神渗透于每一项任务当中,这样我们航服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有更好的明天!

从现在开始,我必须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在前台必须做到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来提高国门形象。服务化深入旅客心里,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锻炼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不管以后面临怎么样的工作岗位,让自己养成一个敬业的好员工,成为一个敬业的好领导!

成语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如:《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又如: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章炳麟《菌说》

成语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如: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又如:有了这样的勇气才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巴金《作家要有勇气,文艺要有法制》

不带滴水片石读后感_700字

今天,杨老师拿来了一篇短文:《告别南极,不留滴水片石》。它主要讲了一个考察队登上南极大陆后的一些故事。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对我都有强烈的震撼。

他们的船主反复强调:“不要拾石头!不要踩坏苔藓!不要挑逗企鹅!即使是工作的需要也不允许!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俗话说的好,小事印大事,这位船主不让人们拾石头,踩坏苔藓,这是因为这些东西是属于南极的!是属于大自然的!是需要我们保护的!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去采集,更不能去破坏!这位船主虽不能管住全人类,但他用自己环保的精神感染了一个团队!

只有南极,动物才有如此之高的地位。这句话既是对南极的表扬,又是对人类的批评。人类踩在动物的头上,动物们的地位是多么的低下,人类再这样下去,动物会把骑在头上的人扳倒的。

记得有一次,我到动物园去看猴子。来到有猴子的地方,大大小小的猴子们在山上活泼地跳来跳去,我只顾自己开心,把一瓶泡泡水倒了下去。一两只小猴子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儿,拿着就喝。当时我根本没有一点想法,看了这篇短文我反思了,同时也害怕起来。这样做会导致什么结果?这样的环保意识能行吗?

一系列的问话过后,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的那次肆虐的非典。当非典来临时:人们措手不及,摸不着头脑,无法应对,无辜的生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离去了,全人类几乎陷入了迷茫、恐慌。这样的教训还不沉重吗?还不值得我们重视吗?我们的环保意识岂止是加强,他一定要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做出来。

今天这篇短文中的南极工作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希望这篇文章是一封用绿叶写出的环保信,而不是用泪水和鲜血染成的警告书。

成语不明不白: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如: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怎么不明不白,着他父子每胡厮闹了一夜。”又如:薛婆当时满脸堆下笑来,便道:“大官人休得错怪。老身一生不曾要别人一厘一毫不明不白的钱财。”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成语一厘一毫:形容极少的数量。如:宋·朱熹《奏巡历婺衢救荒事件状》:“常山、开化系灾伤极重去处,而常山所放仅及一分六厘有奇;而开化又止一厘一毫而已。”

平凡的良心读后感_700字

食品可以添加塑化剂,牛奶可以兑入三聚氰胺,楼房可以成排倒塌,馒头可以染色,地沟油可以被端上餐桌……似乎这个社会,良心已被束之高阁,金钱取代了格调,物质取代了人们心中的道德律。所以我们呼唤良心,人性本善,但愿每个人都保持住自己平凡的良心。

康德有言:“我所敬畏的两样东西,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二是头顶的星空。”然而这个社会中良心缺失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大学生为救人而落水,打捞者却喊出“先交钱,再救人”的无情话语;许云鹤、彭宇伸出善良之手,却反被敲诈;许多非法煤矿将矿工的生命玩弄于股掌之中,矿工冒着生命危险工作了一年,结果可能还得不到一分钱……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在上演着社会道德的滑坡,如此下去,良心何在?人性何在?民族精神崛起的希望何在?

然而无论社会环境如何,总有一些人如终保持着平凡的良心,看到了他们,才感觉到良心尚存。当陈贤妹抱起被两次碾压的小悦悦时,是良心的觉醒;当高晓松在法庭上不为自己的过去辩解时,是良心的觉醒;当德国总理在波兰人民面前跪下时,也是良心的觉醒。良心是平凡的,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只不过我们的心灵因岁月流逝而蒙尘,因喧嚣纷扰的社会而不知所措,良心没有抛弃,它只是停留在原地,等着人们回头去重拾。

重建人们心中的道德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长时间积累的道德沦陷,不能指望一个晚上就解决,时间是最好的解毒剂。

平凡的生活,平凡的良心,却能拥有一个不平庸的人生,或许你只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然而在不经意间你可能就拯救了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的良心不必崇高,不必想着什么为了世界和平而奋斗。我们的良心可能就是:当别人在悬崖边上挣扎时,即使你不能拉他一把也不要把他踹下去。

当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平凡的良心,当每个人都心存善念,生活便会少了尔虞我诈,世界就变得简单无瑕。

成语一朝一夕: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如:《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又如: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 ——清·严复《论世变之亟》

成语不知所措:错:错开;处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如:《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列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故。”又如:巴金《秋》十四:“他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身子微微发颤。”

与美同行读后感_700字

开学初,我有幸读了一本《与美同行》的课外书,被里面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读了其中的故事情节“勇于认错的男孩”和“信守约定的卓恕”后,有时让我坐在沙发上会心微笑,有时让我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

“勇于认错的男孩”这篇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小男孩,把杭州某小区的道路旁的私家车划的伤痕累累,几十辆小车都遭了殃。小男孩的母亲知道这件事与自己的孩子有关后,便给派出所打电话说,划伤汽车的是她的孩子,她家将承担全部责任,并让小男孩写道歉信向车主们赔罪。那天晚上,母子俩跑了好几户人家,小男孩都是主动上前按门铃。小男孩的纸船送完了,他就用鞠躬代替。看着这对真诚的母子,一开始怒气冲冲的车主都露出了宽容的笑脸。

其次是卓恕的言而有信,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从南京回故乡会稽时,和好友诸葛恪定好了相见日期,并说他们一定会在那一天相见。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客人们见卓恕迟迟不来,都开始议论起来。但诸葛恪相信卓恕会遵守诺言。话音刚落,只见卓恕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在场的人都很惊讶,纷纷赞扬卓恕的守约精神。

诚信是一句话,说了就一定要做到。诚信是一种行动,是不管遇到狂风暴雨或雷电冰雪都要按时赴约﹗卓恕不违千里之约,最美老爹替子还债,他们都在尽己所能遵守约定,显示着一种正能量,这就是美得体现。

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只有讲求诚信,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置诚信于不顾,让大家对人的诚信产生了怀疑。但这些人为一时利益利欲熏心,干出黑心勾当的事终将被社会所遗弃。所以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诚信立学,诚信立行,诚信立身。

如果每个人能从小在心中播下诚信的种子,并且呵护它,经常给它浇水,它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我们的社会离文明还远吗?

成语风尘仆仆:风尘仆仆[fēng chén pú pú],意指“风尘”,旅行时冒风受尘,因以之比喻旅行艰辛。语出汉·秦嘉〈与妻书〉。“仆仆”,劳顿的样子。语出 宋·高斯得〈经筵进讲故事〉。“风尘仆仆”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源]汉·秦嘉〈与妻书〉(据《艺文类聚·卷三二·人部十六·闺情》引)不能养志,当给郡使。随俗顺时,僶俛当去。知所苦故尔,未有瘳损。想念悒悒,劳心无已。当涉远路,趋走风尘。非志所慕,惨惨少乐。又计往还,将弥时节。念发同怨,意有迟迟。欲暂相见,有所属托。今遣车往,想必自力。另可参考:汉·范靖妻沈氏〈晨风行〉(据《玉台新咏·卷九》引)宋·高斯得〈经筵进讲故事〉(据《耻堂存稿·卷二》引)比年以来,士大夫以退为难,控抟爵禄,以身殉之。若不可一朝舍去者,躁竞成风,廉耻道丧。职此之由,近者台谏之出,既往复来,仆仆道路,见者指笑,以为前所未有。一辞而退,固如是乎![典故]“风尘仆仆”系由“风尘”及“仆仆”二语组合而成。“风尘”是出自汉·秦嘉〈与妻书〉。秦嘉,字士会,东汉陇西人。桓帝时,秦嘉为郡上计簿吏,因此须向中央报告该郡境内所有统计数据。有次,妻子徐淑因病返回老家,来不及当面告别,於是互赠诗文抒发思念之情,《玉台新咏》即收录有秦嘉〈赠妇〉诗三首。〈与妻书〉一文里提到“当涉远路,趋走风尘。”写的是:出差的路途遥远,一路上必然劳顿地趋走在风沙尘土中。“仆仆”则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经筵进讲故事〉。文中指出近年来,士大夫汲汲於爵禄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种风气,廉耻道德为之沦丧。也因为这样,使得近来负监督纠弹谏诤之责的台谏官员,“既往後来,仆仆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途劳顿。後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风尘仆仆”,用来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

成语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如: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又如:张学海不等汤阿英说完,就怒气冲冲地质问:‘陶阿毛有啥不同?他不也是工人吗?’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

谈何为“亮剑”—《亮剑》读后感_700字

一个故事,一本书展现一种精神,一段话,道出人生道理,一些故事,为人们喜欢,一个人,虽为虚构,但他被世人所记,他是李云龙。

《亮剑》,李云龙讲过一个故事:剑客与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又该怎么办?转身逃遁还是跪地求饶?剑客最终选择是,明知不敌,毅然亮剑,两强相逢勇者胜!

何为亮剑?就一句话,不管遇到再大困难,也要努力克服。李云龙还说过一句话: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这句话并不无道理,你想,狼为了吃饱,不管对面的猎物多强大,也要战胜它,狼知道,杀不死他我会饿死!所以必须杀死并吃了它!这就是亮剑精神!再来看狗,狗仗人势,在它主人在的时候或许吃两块骨头,不在了呢?还不是跟别人后面去吃屎么?

亮剑,就是在不管多大困难面前也要毅然亮剑,倒下了,那叫“虽败犹荣”,高手狭路相逢,靠的就是一种精神,也就是亮剑精神,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就先拿这个中国说,假如中国没有亮剑精神,那么谁去造天宫一号,有谁去发射神八,再向早点讲,没有亮剑精神,杨利伟敢坐神五去太空么?恐怕早就吓尿裤子了吧!再说,没亮剑精神,神五也造不出来啊!“文革”时期,中国不思进取,缺少亮剑精神,就连清政府那么腐败都没法阻止中国前进,可是“文革”呢?中国在倒退!没有这种亮剑精神,中国最起码和日本差三十年的经济发展,1970年,爸爸一个朋友去日本打工,当时日本就有了高铁!而且保持没出事故!中国呢?这几年才有的高铁,还屡出事故。

所以,人们可以贫穷,可以吃不上饭,可以穿不上新衣服,可以去不起高档酒店,但是不能缺少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使你受益匪浅,它有个名字,叫做:亮剑精神!

成语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又如: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毛泽东《实践论》

成语狗仗人势: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如: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又如: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