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仁的作用和功效

浏览

郁李仁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或长柄扁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前二者匀称“小李仁”,后一种匀称“大李仁”。主产于辽宁、内蒙古、河北等省。原植物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喜光,对气候要求不严,对土壤适应性也较强,以保水保肥力较强的粘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甘,性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润燥滑肠、下气利水。临床用名有郁李仁、炒郁李仁。

作用1

1、泻下作用。郁李仁所含的郁李仁甙对实验有强烈泻下作用。其泻下作用机制类似番泻甙,均属大肠性泻剂。但亦有证明,郁李仁水提取物及其脂肪油给小鼠灌胃有极显着的促进小肠运动作用。郁李仁种子的50%水煎剂能明显缩短燥结型便密模型小鼠排便时间,排便次数明显增加。

2、抗炎镇痛作用。从郁李仁中提取的蛋白成分IR-A和IR-B静脉给药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对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IR-A的抑制作用ED/50为14.8mg/kg;IR-B为0.7mg/kg。此外,小鼠扭体法表明IR-A和IR-B在5mg/kg静脉注射时都具有明显镇痛作用。IR-A和IR-B从郁李仁中提取的得率分别为3%和0.4%。

作用2

研究表明:郁李仁有显著的促进小肠蠕动的作用。郁李糖甙对实验动物有强烈泻下作用,亦有镇静及利尿作用。郁李糖甙与番泻叶甙同是大肠性泻剂,但前者副作用较后者小。

郁李对小肠运动的作用以直接水提物作用显著,脂肪油次之,而醇提物及醚提、醇提过的水提液都无明显作用。

作用3

具润滑性缓泻作用。并对实验动物有显著降压作用。

作用4

摘自《历代本草药性汇解》

1、所含郁李仁苷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能显著促进小肠的运动。

2、从郁李仁中提取的IR-A和IR-B蛋白成分有抗炎和明显的镇痛作用。

3、郁李仁中所含皂苷有祛痰作用,有机酸有镇咳祛痰功效。

4、郁李仁酊剂对实验动物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5、郁李仁所含尼克酸(维生素B族的一种)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并有扩张血管作用,可用于防治糙皮病及类似的维生素缺乏症。

6、郁李仁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7、大量使用郁李仁皂苷能破坏红细胞,造成溶血。苦杏仁苷大量使用可使延髓中枢先兴奋后麻痹。

8、郁李糖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作用5

1、用于肠燥便秘。郁李仁体润滑降,具缓泻之功,善导大肠燥秘,常配合火麻仁、瓜蒌仁同用。

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症。郁李仁又能利小便而退水肿,对水肿腹满、二便不利者,常用以配生苡仁、冬瓜皮等同用。

功效1

润肠通便,利尿消肿。郁李仁、火麻仁都能润肠通便,但火麻仁滋养润燥,作用缓和,适用于病后体虚及胎前产后的肠燥便秘;郁李仁则滑肠通便作用较强,且能利尿。服郁李仁后,在大便解下前可能有腹部隐痛。

功效2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中国药典》中认为郁李仁有以下功效: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中药大辞典》中认为郁李仁有以下功效:润燥,滑肠,下气,利水。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中华本草》中认为郁李仁有以下功效:润燥滑肠;下气利水。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另有中医名著阐述其功效如下:

1、《神农本草经》:“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

2、《药性论》:“治肠中结气,关格不通。”。

3、《食疗本草》:“破癖气,下四肢水。”。

4、《日华子本草》:“通泄五脏,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脓,消宿食,下气。”。

5、《珍珠囊》:“破血润燥。”。

6、李杲:“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

7、《本草再新》:“行水下气,破血消肿,通关节,治眼长翳。”。

8、《本草纲目》:“郁李仁甘苦而润,其性降,故能下气利水。按《宋史·钱乙传》云,一乳妇因悸而病,既愈,目张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饮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郁李去结,随酒入胆,结去……,目则能瞑矣。此盖得肯綮之妙者也。”。

9、《本草经疏》:“郁李仁,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又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脾虚而湿热客之,则小肠不利,水气泛溢于面目四肢,辛苦能润热结,降下善导癃闭,小便利则水气悉从之而出矣。”“郁李仁,性专降下,善导大肠爆结,利周身水气,然而下后多令人津液亏损,燥结愈甚,乃治标救急之药。”。

10、《本革新编》:“郁李仁,入肝、胆二经,去头风之痛。又入肺,止鼻渊之流涕。消浮肿,利小便,通关格,破血润燥,又其余技。虽非常施之品,实为解急之需。关膈之症,最难开关,郁李仁善入肝,以调逆气,故能达上下,不可不备也。”。

11、《木草求真》:“郁李仁,世人多合胡麻同用,以为润燥通便之需,然胡麻功止润燥、暖中、活血,非若郁仁性润,其味辛甘与苦,而能人脾下气,行水破血之剂也。故凡水肿癃急便闭,关格不通,得此体润则滑,味辛则散,味苦则降,与胡麻实异,而又可以相须为用。”。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