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谓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有何临床意义? 降低和升高MAC的因素有哪些?

    MAC是在一个大气压下,50%病人或动物对伤害性刺激,不发生体动反应或逃避反射时,肺泡气中该吸入麻醉药的浓度。临床意义:⑴它是不同吸入麻醉药的等效价浓度,可以反映该麻醉药的效能浓度,MAC愈小麻醉效能愈强。⑵可以作为衡量当时麻醉深度的一个指标。降低MAC的因素:⑴.PaCO2 12kPa(90mmHg)及1.3...

  • 氧化亚氮麻醉的优缺点和不良反应有哪些?

    优点:⑴.只要不缺氧,氧化亚氮并无毒性;⑵.麻醉诱导及苏醒均迅速;⑶.镇痛效果强;⑷.对气道、粘膜无刺激;⑸.无燃烧性。缺点:⑴.麻醉作用弱使用高浓度时易产生缺氧;⑵.体内有大的闭合腔时,引起其容积增大。不良反应:⑴.对骨髓的不良作用 长时间吸入氧化亚氮,骨髓涂片出现渐进性红细胞再生不良,与恶性贫血时骨髓改变相似;⑵.体内气体...

  • 理想的吸人麻醉药应具备哪些条件?

    1.理化性质稳定,易于长期保存,无燃爆性,与其他物质接触不产生毒性。 2.无臭味,对气道无刺激性。 3.在血和组织中溶解度低,麻醉深度易调节,可控性强,4.麻醉作用强,可用低浓度,以避免缺氧,5.诱导、苏醒迅速、平稳、舒适。 6.有良好的镇痛、肌松、安定和...

  • 简述影响吸人麻醉药吸收与分布的因素。

    1.麻醉药的吸入浓度 吸入浓度越高,则麻醉药在残气量中的浓度愈大,肺泡气中的浓度也愈高。 2.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愈大,则麻醉药在单位时间内浓度愈高。 3.肺泡气中麻醉药运转至肺循环血液中的能力 这与麻醉药的物理性能(血/气分配系数)有关,可控性与麻醉药在血溶中的溶解度成反比。...

  • 简述吸入麻醉药的分配系数及其与麻醉的关系。

    吸入麻醉药的分配系数是指其在两种组织内气体分压取得平衡时的浓度比。按照亨利氏定律,当温度恒定时,气体溶解在溶剂中的分子数与液面上气体分压成正比。所以分配系数反映了麻醉药在体内各组织间的溶解度,是决定吸入麻醉药摄人、分布及排出的因素。分配系数一般不受麻醉药绝对浓度的影响。吸人麻醉药的可控性大小与其血/气分配系数成反比。氧化亚氮的...

  • 简述七氟醚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七氟醚是用于临床较新的吸入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为0. 59,低于其他挥发性吸人麻醉药,诱导、苏醒平稳、迅速,很少有兴奋现象,麻醉深度易于调节。与其他强效吸入麻醉药相比,七氟醚效能较弱,MAC在1.71%~2.6%之间。七氟醚麻醉时对脑血流、颅内压影响不大;对循环抑制作用不明显,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对呼吸抑制作用强于...

  • 影响吸人麻醉药清除的因素有哪些?

    常用吸入麻醉药绝大部分从肺呼出而清除,影响清除的因素有: 1.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越大,麻醉药清除的速率越快。 2.溶解度 亦即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其溶解度愈小,则清除速率愈快,反之则愈慢。根据这一关系,常用麻醉药的清除速率从快到慢依次为氧化亚氮、异氟醚、安氟醚、氟烷、甲氧氟烷...

  • 简述地氟醚对脑功能的影响。

    1.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氟醚可使脑血管扩张。吸人0.5~1.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可产生剂量依赖性脑血管阻力下降,脑血流增加,脑O2代谢下降。因此,可使颅内压和脑脊液压升高,吸人1.0MAC和1.5MAC时,平均动脉压下降,脑动脉扩张,颅内压和脑血流不变。0.5MAC时脑血管的静态和动态自主调节的能力均降低。...

  • 异氟醚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有哪些?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 其抑制程度与吸人浓度相关。全麻的效能介于氟烷和安氟醚之间,有一定镇痛作用。无中枢兴奋现象。脑血流增加较少,故颅内压增加也轻。 2.对呼吸系统 此药对呼吸抑制作用比安氟醚轻,对支气管有扩张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 此药对循环功...

  • 理想的确脉麻醉药应具备哪些条件?

    1.水溶性强,对组织无刺激性,溶液化学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 2.麻醉诱导快(<1个臂一脑循环时间=、平稳。 3.无呼吸循环抑制作用。4无过敏反应。 5.使主要器官代谢降低大于血流灌注减少。 6.消除快,代谢产物无活性或毒性,长时间...

  • 理想的肌松药应具备哪些条件?

    1.作用机制为非去极化型,可避免去极化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2.肌松作用起效迅速,且很快达到最大效应,可为气管插管提供满意条件,同时也利于短时间内即可判定剂量是否合适。 3.作用一旦开始消退,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即应迅速恢复正常。 4.药物自体内消除应...

  • 简述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分类。

    所有肌松药均通过与接头后膜处的乙酰胆受体结合而发挥其肌松效应。依其作用原理,可将肌松药分为非去极化型和去极化型两类。 1.非去极化型 此类肌松药与乙酰胆碱受体亲和力较强,但缺乏内在活性,属受体拮抗剂,能降低受体对乙酰胆碱的反应。药物分子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使乙酰胆碱分子能结合的受体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即...

  • 简述肌松药的不良反应。

    肌松药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组胺释放及去极化肌松药引起的高钾血症是肌松药引起心血管反应的常见原因。此外,组胺释放还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等类过敏样反应。琥 胆碱还可能引起术后肌痛和胃内压、眼内压、颅内压增高、肌球蛋白尿及恶性高热等。 1.植物神经系统 肌松药可作用于神经节胆碱能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

  • 简述II相阻滞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

    II相阻滞亦称脱敏感阻滞或双相阻滞,是指持续、重复或大剂量应用去极化肌松药产生较长时间去极化后,改变了神经肌肉阻滞的性质,延长了肌松时间,失去原来I相去极化阻滞特性而产生的去极化阻滞现象。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受体脱敏感。 2.离子通道阻滞。

  • 简述琥珀胆碱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琥珀胆碱(司可林)是临床最常用的去极化肌松药,其本身为受体激动剂,能兴奋受体,在终板部位持续去极化,并扩散至邻近肌膜,引起肌纤维不协调性成束收缩,但很快消失,而在终板部连续产生动作电位,导致肌膜的适应状态,对其后到达的兴奋不发生反应而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主要有: 1.肌肉痛 发生率约为40%,可能...

  • 简述右旋筒箭毒碱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右旋筒箭毒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无镇痛作用,临床用量时感觉、意识和记忆均正常存在。注药后眼、咽、喉部肌肉较易松弛,其次为颈部、四肢、躯干部肌肉逐渐失去张力,膈肌则最后麻痹。此药可引起轻度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可能与组胺释放有关。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虽然此药主要经肾脏排泄,但在肾功能障碍时从胆汁中的排泄量可达49%以上,同...

  • 简述潘库溴铵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潘库溴铵是人工合成的甾族化合物,但不具有类固醇激素作用,是一种强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此药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兴奋作用,可直接刺激心脏出现变时性及变力性改变,并可解除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轻度阻滞心脏毒蕈碱样受体而不阻滞交感神经节,使心率和血压轻度增加。此药有轻微组胺释放作用,不易透过胎盘,对假性胆碱酯酶活性有中等抑制。此药在肝内代谢,...

  • 简述维库溴铵的药理作用特点。

    维库溴铵(去甲本可松),无心血管系不良反应及组胺释放,是一种较好的中等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此药肌松作用较潘库溴铵(本可松)稍快,时效较短,反复用药基本无蓄积作用,其药效较潘库溴铵略强。其另一特点是此药有微弱的神经节阻滞作用,仅当用量高达肌松剂量20倍时方出现解迷走神经效应,在目前临床所用的肌松药中,此药是唯一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

  • 简述阿曲可林的药理作用特点。

    阿曲可林(卡肌宁)是一种中等时效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极微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此药作用起效快,时效与维库溴铵近似。有轻微神经节阻滞作用,仅为右旋筒箭毒碱的1/20。解迷走神经效应与维库溴铵一样微弱,对心率基本无影响。其组胺释放作用为右旋筒箭毒碱的1/3,偶可引起皮疹、支气管痉挛。此药最大的特点是能进行Hoffmann消除,即能在生理p...

  • 简述四个成串刺激概念及意义。

    四个成串刺激(TOF)是在应用肌松药期间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监测神经肌肉功能的重要方法。TOF是由4个频率为2Hz的单刺激组成的一串刺激,每次问隔10sec~12sec;由于非去极化肌松药引起部分肌松时,TOF可出现衰减,根据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T4/T1)可以评定神经肌肉传导功能,因此不需要用药前的对照值。去极化...

  • 简述一氧化氮对血管及肺动脉压的作用?

    一氧化氮(NO)既往被认为是有毒气体。但近年来研究发现,NO可以参与调节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目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NO将在重危医学的临床应用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NO具有很强的血管作用,其动脉扩张的程度大于静脉。给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羊吸人NO(5ppm~80ppm),发现肺动脉立即发生舒张反应,并延续整个吸入过程;40pp...

  • 简述阻碱酯酶抑制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胆碱酯酶抑制药可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胆碱酯酶抑制药有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和依酚氯铵(艾宙酚)。新斯的明和吡啶斯的明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蓄积,竞争性地取代与受体结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而发挥拮抗作用。另外尚可使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增多,促进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恢复。依酚氯铵则...

  • 简述1,6-二磷酸果糖的药理特点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1,6一二磷酸果糖(FDP)是葡萄糖酵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对多种代谢酶具有调节作用,能增强细胞供能及钙拮抗,稳定生物膜,减少氧自由基产生等药理特性,对机体呼吸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作用。目前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包括: 1.休克治疗 FDP治疗各类休克均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脏器组织的受...

  • 阿片受体分哪些亚型?各有何作用?

    Martin根据阿片类药物的不同药理作用首先提出了阿片受体的分型,即可分为μ、κ、σ了三种亚型。随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δ、ε两种亚型,而μ受体又可分为μ1、μ2两种亚型,到目前为止阿片受体有6种亚型,其作用各有不同。μ1受体与镇痛(脊髓上)有关,而μ2受体兴奋则可引起呼吸抑制、欣快感及依赖性等:κ受体的特性是脊髓性镇痛,并有缩瞳...

  • 可乐定有什么药理作用?在临床麻醉中有哪些用途?

    可乐定是一种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降压、镇静、镇痛、抗焦虑、抗惊厥及抗休克等作用。在临床麻醉中主要用于: 1.增强全麻药的作用 伍用可乐定时,麻醉中吸人麻醉药或麻醉性镇痛药的需要量可减少40%~74%。 2.椎管内镇痛 椎管内应用可乐定的镇痛作用呈量效相关,其镇痛效价为吗啡的10倍...

  • 罗比卡因的药理特性及优点是什么?

    罗比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的长效局麻药,化学结构介于甲哌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间。罗比卡因是纯左旋光学异构体,其时效优于右旋或混旋异物体,对心脏毒性低,理化特性与布比卡因相似,但脂溶性较差。罗比卡因对A和C纤维有较强的阻滞作用,对运动神经阻滞的深度与时效均不及布比卡因,提高浓度可缩短起效时间和延长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的...

  • 简述巴比妥类的药理作用及特点。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巴比妥类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各个层次,主要抑制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其效应决定于不同的药物和剂量。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巴比妥类均有呼吸抑制作用,其程度与剂量相关。主要是由于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所致。 ...

  • 硫喷妥钠的药理作用及特点有哪些?

    1.对中枢神经系统 产生进行性不规则下行抑制作用,出现嗜睡至深睡状态。可使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下降,耗氧量降低,颅内压下降。 2.对呼吸系统 抑制呼吸中枢(与注药速度密切相关)主要是使其对CO2敏感性降低所致。在缺氧状态下易致迷走神经兴奋增强,引起不良反射(喉痉孪等)。 3.对循...

  • 简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具有抗焦虑、镇静、遗忘、肌松和抗惊厥作用,其强度依据药物不同而异。此类药物本身无镇痛作用,但与全麻药和麻醉性镇痛药有协同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对心肌收缩力无明显影响,可使心率轻度增快,血压轻度下降:血压下降主要是由于中枢性抑制而致血管扩张引起,也可能与对小动脉平滑肌直...

  • 异丙酚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有哪些?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对神经元Na+通道及γ一氨基丁酸介质突触传递抑制有关。可降低脑血流、颅内压和脑代谢。2。对心血管系统 其作用与硫喷妥钠相仿,可使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变化不大。 3.对呼吸系统 对呼吸抑制作用明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