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安毋躁

少安毋躁,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少安毋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ǎo ān wú zào
成语注音
ㄕㄠˇ ㄢ ㄨˊ ㄗㄠˋ
成语正音
少,不能读作『shào』。
成语简拼
SAWZ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少安毋躁
成语辨形
毋,不能写作『无』。
成语英文
don't be impatient and wait a while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常用于规劝别人冷静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安之若素、安步当车、少安勿躁、少安无躁、稍安毋躁

反义词

气急败坏、心急如焚

成语接龙

1、少安毋躁→躁人之死→死不瞑目→目挑心悦→悦近来远→远亲近邻→邻女窥墙→墙高基下→下井投石→石火光阴→阴差阳错→错节盘根→根牢蒂固→固执己见→见弃于人→人琴俱亡→亡国破家→家道中落→落花时节→节衣缩食→食藿悬鹑→鹑居鷇饮→饮露餐风→风潇雨晦→晦盲否塞

2、少安毋躁→躁人之死→死乞百赖→赖有此耳→耳目昭彰→彰善瘅恶→恶言厉色→色色俱全→全力以赴→赴蹈汤火→火海刀山→山行海宿→宿学旧儒→儒雅风流→流星赶月→月朗星稀→稀奇古怪→怪事咄咄→咄咄逼人→人心向背→背道而驰→驰名当世→世异时移→移东就西→西颦东效

3、少安毋躁→躁人之死→死求百赖→赖有此耳→耳闻目览→览闻辩见→见弹求鸮→鸮心鹂舌→舌敝唇枯→枯木发荣→荣宗耀祖→祖功宗德→德浅行薄→薄技在身→身手敏捷→捷足先登→登峰造极→极天际地→地老天昏→昏头昏脑→脑满肠肥→肥鱼大肉→肉跳心惊→惊师动众→众口相传

4、少安毋躁→躁人之死→死样活气→气味相投→投井下石→石破天惊→惊魂落魄→魄散魂飞→飞鸟依人→人中龙虎→虎穴得子→子虚乌有→有始无终→终始若一→一倡三叹→叹为观止→止沸益薪→薪桂米珠→珠联璧合→合二为一→一日千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尽援绝

5、少安毋躁→躁言丑句→句比字栉→栉比鳞差→差强人意→意气洋洋→洋洋得意→意气相得→得不偿丧→丧胆亡魂→魂不著体→体贴入妙→妙手回春→春风一度→度德量力→力倍功半→半半拉拉→拉拉杂杂→杂七杂八→八面张罗→罗掘俱穷→穷途之哭→哭笑不得→得不酬失→失道寡助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然而,少安毋躁罢。▼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

(2)…以特地过来送个信。总望大人传谕众绅民,叫他们少安毋躁,将来这事官场上一定替他们作主,决不叫死者含冤。——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写着“少安毋躁”几个大字。

(2)成语少安毋躁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迪迪不会写成语“少安毋躁”的最后一个字。

(4)毛毛写不出成语“少安毋躁”,因此期中考试只有98分。

(5)纳雍县寨乐中学的福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少安毋躁”。

(6)秋荻叔叔给丹澜和碧冶介绍了“少安毋躁”的成语故事。

(7)总望大人传谕众绅民,叫他们少安毋躁,将来这事官场上一定替他们作主,决不叫死者含冤。

(8)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然而,少安毋躁罢。见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七年》:『吾子其少安。』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分字解释

少:shǎo 1、<形>数量少;不多。《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2、<动>缺少短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3、<动>小看;轻。《望洋兴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又] <形意动>以……为少;轻视。《<指南录>后序》:『北亦不敢遽少吾国。』4、<副>稍;略微。《触龙说赵太后》:『少益嗜食,和于身。』5、<副>少顷;一会儿。《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shào 1、<形>年轻;年纪小。《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2、<名>年轻人;青年。《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形>排行在后的。《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安:ān 1、<形>安定;安稳;安宁;安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山。』《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2、<形>安适;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3、<动>养;奉养.《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论语十则》:『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动>抚慰;安抚.《孔雀东南飞》:『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之安,与结盟好。』5、<形>安心;习惯于.《柳敬亭传》:『敬亭亦无所不安。』6、<动>安置;安放.《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7、<疑问副词>怎么;哪里.《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鸿门宴》:『沛公安在?』[安厝] 1.安葬.《三国志·蜀书·先主甘皇后传》:『园陵将成,安有期。』2.停灵待葬或浅埋以符改葬.《红楼梦》:『且说贾政等送殡到了寺内,安毕,亲友散去。』[安堵] 安居;不受骚扰.《三圉志·魏书·钟会传》:『百姓士民,安旧业。』也作『案堵』『按堵』。

毋:wú 1、<副>别;不要。《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副>不。《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畏秦,欲毋行。』3、<动>无;没有。《韩非子·显学》:『儒侠毋军劳。』[毋宁] 同『无宁』。宁肯;宁愿。[毋庸] 同『无庸』。不必;不须。

躁:zào 1、<形>急躁;不安静。《论语·季氏》:『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2、<形>躁动。《兰亭集序》:『虽趣舍万物,静躁不同。』3、<形>不专心。《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形>狡猾。《荀子·富国》:『躁者皆化而悫。』[躁竞] 急于争夺权势;好胜争强。

少:《寅集上·小字部》《唐韵》书沼切《韵会》始绍切,□烧上声。《说文》不多也。从小丿声。《徐曰》丿音夭。《礼·礼器》礼有以少为贵者,谓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是也。食力,庶人也。又少顷,有间也。《孟子》少则洋洋焉。又短也。訾人曰少之,犹称人曰多之也。《史记·苏秦传》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又《广韵》式照切《韵会》《正韵》失照切,□烧去声。《玉篇》幼也。《增韵》老之对也。《易·本义》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太少。又少仪。《礼记》篇名。少室,山名。又副贰也。《前汉·贾谊传》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注〉副三公者。又姓。汉下邽令少年唯。又叶书久切,音守。《欧阳修·杜祁公墓铭》君子岂弟,民之父母。公虽百龄,人以为少。母音亩。又《正字通》入宥韵。《欧阳修·蔡君山墓铭》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寿。◎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转注。

安:《寅集上·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寒切,案平声。《说文》静也,从女,在宀下。《广韵》徐也,止也。《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注〉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注〉谓止於至善也。又宁也,定也。《书·臯陶谟》在知人,在安民。《齐语》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又危之对也。《前汉·贾谊传》置之安处则安,置之危处则危。又佚乐也。《礼·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偸。《左传·僖二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又《諡法》和好不争曰安。又何也。《礼·檀弓》吾将安仰。《楚辞·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又与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犹何之於曷,音别义通。又姓。《风俗通》汉太守安成,唐安金藏。又安期,安平,俱复姓。又州名,春秋时郧国,汉属江夏郡,宋改为安州。又叶乌前切,音烟。《诗·大雅》执讯连连,攸馘安安。又叶於真切,音因。《苏轼·李仲蒙哀辞》矫矫荦荦,自贵珍兮。欺世幻俗。内弗安兮。考证:(《贾谊·治安策》置之安处则安,置之危处则危。)谨照原书改前汉贾谊传。

毋:《辰集下·毋字部》《唐韵》武扶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音无。《说文》止之也。其字从女,内有一画,象奸之形。禁止之,勿令奸。《礼·曲礼》毋不敬。〈注〉毋,止之辞。古人云:毋,犹今人言莫也。又《仪礼·士相见礼》毋上于面,毋下于带。《郑注》古文毋为无。《贾公彦疏》今不从者。《说文》云毋,禁辞,故不从有无之无也。又将毋、毋乃,皆发问之辞,与无通。《韩诗外传》客有见周公者,曰:入乎将毋。公曰:请入。坐乎将毋。公曰:请坐。言乎将毋。公唯唯。又姓。《广韵》毋丘或为毋氏。又汉复姓,八氏。《汉书·货殖传》有毋盐氏,巨富,齐毋盐邑大夫之后。汉有执金吾东海毋将隆、将作,大匠毋丘兴。《风俗通》有乐安毋车伯奇,为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时人称毋车府君步主簿。《何氏姓苑》云有毋终氏,《左传》鲁大夫兹毋还、晋大夫綦毋张,《汉书》有巨毋霸,王莽改为巨毋氏。又甯毋,地名。《谷梁传》作宁毋。毋音无。又茂后反。《公羊传》音同。又《集韵》《韵会》□迷浮切,音谋。毋追,夏后氏缁布冠名。《礼·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又《集韵》罔甫切,音武。与□、鹉同。鹦□,鸟名。或从武,亦省作毋。与父母之母不同。考证:(《汉书·食货传》)谨照原书食货传改货殖传。

躁:《酉集中·足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则到切,音竈。《说文》作趮,疾也。今俗别作躁。非是。《释名》躁,燥也。物燥乃动而飞扬也。《易·系辞》躁人之辞多。《礼·月令》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注〉躁,犹动也。又《齐语》骄躁淫暴。〈注〉躁,谓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