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蒂

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归根结蒂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ī gēn jié dì
成语注音
ㄍㄨㄟ ㄍㄣ ㄐㄧㄝ ˊ ㄉㄧˋ
成语正音
结,不能读作『jiē』。
成语简拼
GGJD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
歸根結蔕
成语辨形
根,不能写作『跟』。
成语谜语
成语英文
finally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归结到根本上。

成语用法

作状语、分句;指归结到根本上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归根究柢、归根结柢、归根结底、究本究源、归根到底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归根结蒂,俄国的力量是在工农兵苏维埃这方面。▲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成语造句

(1)毕竟,语言的呈现方式归根结蒂都应回归到其本质健康的流通状态。

(2)但归根结蒂,是图书馆的法制建设问题。

(3)当然,这并非旨于妄谈多媒体的预言地位,因为任何艺术形式都一样,归根结蒂不过是材质的问题。

(4)而促使文学史发生如此巨变的,归根结蒂,还是与元帝国建立过程中的思想文化大转型有关。

(5)归根结蒂,俄国的力量是在工农兵苏维埃这方面。

(6)归根结蒂,任何业务均凭财务业绩说话。这些跨领域的业务优化可体现在成本的降低和收入的增长。

(7)归根结蒂,要想弄清宗教这样复杂的东西的真正起源,将是很困难的。

(8)皓皓写不出成语“归根结蒂”的拼音。

(9)建建不会写成语“归根结蒂”的最后一个字。

(10)剧诗归根结蒂属于诗,衡量剧诗的标准只能是诗,不以赋形舞台为直接目的。

(11)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归根结蒂”几个大字。

(12)民族医药的生命力归根结蒂在于其实效性。

(13)朋奶奶给小孙囡和孙子讲解了“归根结蒂”的成语故事。

(14)然而财政刺激归根结蒂只是暂时性的。

(15)箬横镇中学的旷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归根结蒂”。

(16)我认为,政府,归根结蒂,并不是和个人的关系。

(17)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归根结蒂是人与自身生存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危机。

(18)现代市场竞争归根结蒂是对顾客的竞争,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都是追求客户满意,从而赢得顾客,赢得市场。

(19)学生的学习固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但归根结蒂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能力。

(20)这就是说,归根结蒂,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分字解释

归根

归根:[guīgēn] (1)总结;归结。讲了这么多,归根一句话就是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2)回归原地。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在海外飘泊数十年,我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到祖国。

归:guī 1、<动>女子出嫁。《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2、<动>返回;回去。《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又] <动使动>使……返回。《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3、<动>送回;归还。《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4、<动>归向;归聚。《赤壁之战》:『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5、<动>归依;归附。《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名>结局;归宿。《周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涂。』《归田园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7、<动>死。《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8、<名>珠算一位数除法。9、<动>通『馈』,赠送。《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归宁] (1)妇人回娘家看望父母。(2)有时亦指男子回家省亲。:『归。』[归田] 旧时称辞官还乡。

根:gēn 1、<名>树木的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促织》:『见有虫伏棘根。』2、<名>泛指杆物的根。《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采草药》:『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又] <动>植根;扎根。《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3、<名>物体的下部、底部。庚信《明月山铭》:『风生石洞,云出山根。』4、<名>事物的根源、本源。《[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乡》:『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促织》:『业根,死期至矣!』[又] <动>穷究;追究。皮日休《十原系述》:『根古人之终义。』5、<动>杜绝;根除。《管子·君臣》:『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6、<副>彻底;根本地。苏舜钦《诣匦疏》:『令诸郡守宰根索其名而藉奏之。』7、<量>用天条形物。《水经注·沁水》:『庙侧有攒柏数百根。』[根索] 彻底搜索。

结:jié 1、<动>(在绳子上)打结;绾疙瘩。《老子》:『使民复结绳而用之。』2、<动>系;结扎;缠束。《诫兄子严敦书》:『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3、<名>结头;结子。《论衡·实知》:『天下事有不可知,犹结有不可解也。』4、<名>结症;问题所之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尽见五藏症结。』5、<动>缝补;编织。《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汉书·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6、<名>补丁。杜甫《北征》:『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7、<动>凝结;凝聚。《孔雀东南飞》:『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8、<动>缔结;结交。《隆中对》:『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9、<动>了结;终结。《聊斋志异·商三官》:『两兄出讼,经岁不得结。』10、<动>构筑;建造。《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1、<名>字据;契约;证明材料。刘鹗《老残游记》:『可以令其具结了案。』jì<名>通『髻』,发髻。《楚辞·招魂》:『激楚之结,独秀仙些。』

蒂:dì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把儿(bàr)。如:并蒂莲;瓜熟蒂落;根深蒂固。

归:《辰集下·止字部》《唐韵》举韦切《集韵》居韦切,□音騩。还也,入也。《诗·小雅》薄音旋归。又还所取之物亦曰归。《春秋·定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龟阴田。又《礼·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归之。《孟子》久假而不归。皆还复之义。又《春秋·隐元年》归惠公仲子之賵。《杜注》归者,不反之辞。《桓七年》突归于郑。《谷梁传》归,易辞也。又依归也。《诗·曹风》于我归处。《毛传》归,依归也。又归附也。《谷梁传·庄二年》王者,民之所归往也。《诗·大雅》岂弟君子,民之攸归。又《说文》女嫁也。《诗·周南》之子于归。《礼·礼运》男有分,女有归。又《谷梁传·隐二年》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注〉嫁而曰归,明外属也。反曰来归,明从外至也。《左传·庄二十七年》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又投也,委也。《左传·襄三年》请归死于司败。又《前汉·申屠嘉传》鼂错恐自归景帝。〈注〉师古曰:自首于天子。又与也,许也。《论语》天下归仁焉。又合也。《礼·缁衣》私惠不归德。〈注〉谓不合於德义。又终也。《左传·宣十一年》以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又归妹,卦名。又三归,台名。《史记注》三归,取三姓女也。又指趋曰归。《易·系辞》殊途而同归。《史记·李斯传》覩指而识归。又道家有八归。《参同契》九还、七返、八归、六居。〈注〉八归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真,归炼鼎中,故曰八归。又《谢察微·算经》有归法,归已入之数也。又归藏,黄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归藏。〈注〉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纯坤为首,故名。又《尔雅·释亲》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侄之子为归孙。又馈也。《论语》归孔子豚。《晋语》不腆敝邑之礼,敢归诸下执政。又山名。《山海经》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又州名。《广韵》本春秋夔子国,武德初,割夔州之秭归巴东二县,置州,取归国为名也。《广舆记》今属荆州府。又姓。又归邪,星气名。《前汉·天文志》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归邪出,必有归国者,邪音虵。又忘归,矢名,见《公孙子》。又姊归,鸟名。当归,药名。又《集韵》求位切,音匮。同馈。《说文》饷也。亦读如字。义见上。籀省作□。汉□作归。考证:(《周礼·春官》大占掌三易之法。)谨照原文占改卜。法改灋。

根:《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痕切,音跟。《说文》木株也。《左传·隐六年》农夫之去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又《广韵》根,柢也。《老子·道德经》重为轻根。《管子·地形篇》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又《博雅》始也。又天根星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注亢氐之间。又金根,车名。《后汉·舆服志》天子车金根。又门之铺首铜锾曰仓琅根。《前汉·五行志》木门仓琅根。又竹根,杯名。《晋庾信报惠酒诗》山杯捧竹根。又云根,山名。《宋孝武登作乐山诗》积水溺云根。又姓。《姓苑》周人根牟子,善着书。又叶经天切,音坚。《三略军谶》侵侮下民,国内譁諠。臣蔽不言,是谓乱根。考证:(勿使能植。)谨照左传原文植改殖。(天根,氐星也。《左传·桓十四年》天根见而水涸。)谨左传无天根见而水涸之语,查系周语。今据改天根星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注亢氐之间。(《前汉·五行志》木名仓琅根。)谨照原文名改门。

结:《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正韵》古屑切《集韵》《韵会》吉屑切,□音拮。《说文》缔也。《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诗·桧风》我心蕴结兮。又《曹风》心如结兮。〈疏〉如物之裹结。《礼·曲礼》德车结旌。〈注〉结,谓收敛之也。〈疏〉结,缠其旒着於竿也。《前汉·五行志》衣有襘,带有结。〈注〉结,缔结之结也。又《博雅》曲也。又《玉篇》要也。又《集韵》胡计切,音系。《前汉·张释之传》跪而结之。〈注〉师古曰:结,读曰系。又《集韵》激质切,音吉。义同。又《集韵》吉诣切,音计。《前汉·陆贾传》尉佗魁结箕踞。〈注〉师古曰:结,读曰髻。

蒂:《申集上·草字部》同蔕。《班固·答賔戏》上无所蒂,下无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