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究柢

归根究柢,追究底细。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归根究柢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ī gēn jiū dǐ
成语注音
ㄍㄨㄟ ㄍㄣ ㄐㄧㄨ ㄉㄧˇ
成语简拼
GGJD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
歸根究柢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追究底细。

成语用法

作状语、分句;指归结到根本上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归根结柢、归根结底、归根结蒂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聪聪写不出成语“归根究柢”的拼音。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归根究柢”几个大字。

(3)树人中学校的佟佳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归根究柢”。

(4)尉迟奶奶给她的外甥和小孙子讲述了“归根究柢”的故事。

(5)小淼不会写成语“归根究柢”的最后一个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分字解释

根究

根究:[gēnjiū] 寻根穷究,追问到底。根究真相。华大妈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鲁迅《药》。

归根

归根:[guīgēn] (1)总结;归结。讲了这么多,归根一句话就是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2)回归原地。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在海外飘泊数十年,我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到祖国。

归:guī 1、<动>女子出嫁。《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2、<动>返回;回去。《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又] <动使动>使……返回。《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3、<动>送回;归还。《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4、<动>归向;归聚。《赤壁之战》:『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5、<动>归依;归附。《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名>结局;归宿。《周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涂。』《归田园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7、<动>死。《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8、<名>珠算一位数除法。9、<动>通『馈』,赠送。《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归宁] (1)妇人回娘家看望父母。(2)有时亦指男子回家省亲。:『归。』[归田] 旧时称辞官还乡。

根:gēn 1、<名>树木的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促织》:『见有虫伏棘根。』2、<名>泛指杆物的根。《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采草药》:『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又] <动>植根;扎根。《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3、<名>物体的下部、底部。庚信《明月山铭》:『风生石洞,云出山根。』4、<名>事物的根源、本源。《[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乡》:『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促织》:『业根,死期至矣!』[又] <动>穷究;追究。皮日休《十原系述》:『根古人之终义。』5、<动>杜绝;根除。《管子·君臣》:『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6、<副>彻底;根本地。苏舜钦《诣匦疏》:『令诸郡守宰根索其名而藉奏之。』7、<量>用天条形物。《水经注·沁水》:『庙侧有攒柏数百根。』[根索] 彻底搜索。

究:jiū 1、<动>推究;探求。《原毁》:『即其新不究其旧。』《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2、<动>到头;到底;到达尽头。《韩非子·难一》:『有擅主之臣,则君令不下究。』3、<形>完全;彻底。《察变》:『憔悴孤虚,旋生旋灭;菀枯顷刻,莫可究陈。』4、<副>终究;究竟。龚自珍《己亥杂诗》:『万马齐喑究可哀。』

柢:dǐ <名>树根;根底。《韩非五·解老》:『柢固则生长。』《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蟠木根柢,轮囷离诡。』(蟠结的树根弯曲奇特。)[引] 基础。左思《吴都郡》:『霸王之所根柢,开国之所基趾。』

归:《辰集下·止字部》《唐韵》举韦切《集韵》居韦切,□音騩。还也,入也。《诗·小雅》薄音旋归。又还所取之物亦曰归。《春秋·定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龟阴田。又《礼·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归之。《孟子》久假而不归。皆还复之义。又《春秋·隐元年》归惠公仲子之賵。《杜注》归者,不反之辞。《桓七年》突归于郑。《谷梁传》归,易辞也。又依归也。《诗·曹风》于我归处。《毛传》归,依归也。又归附也。《谷梁传·庄二年》王者,民之所归往也。《诗·大雅》岂弟君子,民之攸归。又《说文》女嫁也。《诗·周南》之子于归。《礼·礼运》男有分,女有归。又《谷梁传·隐二年》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注〉嫁而曰归,明外属也。反曰来归,明从外至也。《左传·庄二十七年》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又投也,委也。《左传·襄三年》请归死于司败。又《前汉·申屠嘉传》鼂错恐自归景帝。〈注〉师古曰:自首于天子。又与也,许也。《论语》天下归仁焉。又合也。《礼·缁衣》私惠不归德。〈注〉谓不合於德义。又终也。《左传·宣十一年》以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又归妹,卦名。又三归,台名。《史记注》三归,取三姓女也。又指趋曰归。《易·系辞》殊途而同归。《史记·李斯传》覩指而识归。又道家有八归。《参同契》九还、七返、八归、六居。〈注〉八归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真,归炼鼎中,故曰八归。又《谢察微·算经》有归法,归已入之数也。又归藏,黄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归藏。〈注〉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纯坤为首,故名。又《尔雅·释亲》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侄之子为归孙。又馈也。《论语》归孔子豚。《晋语》不腆敝邑之礼,敢归诸下执政。又山名。《山海经》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又州名。《广韵》本春秋夔子国,武德初,割夔州之秭归巴东二县,置州,取归国为名也。《广舆记》今属荆州府。又姓。又归邪,星气名。《前汉·天文志》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归邪出,必有归国者,邪音虵。又忘归,矢名,见《公孙子》。又姊归,鸟名。当归,药名。又《集韵》求位切,音匮。同馈。《说文》饷也。亦读如字。义见上。籀省作□。汉□作归。考证:(《周礼·春官》大占掌三易之法。)谨照原文占改卜。法改灋。

根:《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痕切,音跟。《说文》木株也。《左传·隐六年》农夫之去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又《广韵》根,柢也。《老子·道德经》重为轻根。《管子·地形篇》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又《博雅》始也。又天根星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注亢氐之间。又金根,车名。《后汉·舆服志》天子车金根。又门之铺首铜锾曰仓琅根。《前汉·五行志》木门仓琅根。又竹根,杯名。《晋庾信报惠酒诗》山杯捧竹根。又云根,山名。《宋孝武登作乐山诗》积水溺云根。又姓。《姓苑》周人根牟子,善着书。又叶经天切,音坚。《三略军谶》侵侮下民,国内譁諠。臣蔽不言,是谓乱根。考证:(勿使能植。)谨照左传原文植改殖。(天根,氐星也。《左传·桓十四年》天根见而水涸。)谨左传无天根见而水涸之语,查系周语。今据改天根星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注亢氐之间。(《前汉·五行志》木名仓琅根。)谨照原文名改门。

究:《午集下·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又切,音救。极也。《易·说卦》其究为健。又推寻也。《诗·小雅》是究是图。又谋也。《诗·大雅》惟此四国,爰究爰度。〈注〉究度,皆谋也。《尔雅·释诂》究,谋也。又竟也。《前汉·鼂错传》盛德不及究于天下。《师古注》竟也。又深也,穷尽也。《孟子·疏解》究而言之,不敢以当达者。《尔雅·释言》究,穷也。又怀恶不相亲比之貌。《诗·唐风》自我人究究。《尔雅·释训》究究,恶也。〈注〉相憎恶也。又《广雅》究,窟也。又《援神契》士之孝曰究。又《竺芝扶南记》山溪濑中谓之究。《水经注》鬰水自九德浦,迳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又南蛮别号。《后汉·南蛮传》日南徼外蛮□究不事人邑豪,献生犀白雉。〈注〉究不事人,蛮□别号。又叶音既。《宋玉·神女赋》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又叶车御切。《宋玉·神女赋》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回肠伤气,颠倒失据。

柢:《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韵会》都礼切《正韵》典礼切,□音邸。《说文》根也。《徐锴曰》华叶之根曰蒂,木之根曰柢。《老子·道德经》深根固柢。《何劭·游仙诗》根柢无雕落。又与邸通。《尔雅·释器》邸谓之柢。《郭注》根柢皆物之邸,邸即底。又《唐韵》都计切《集韵》《韵会》《正韵》丁计切,□音帝。又《唐韵》《广韵》都奚切《集韵》《正韵》都黎切,□音低。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