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脉准绳

法脉准绳,犹言法则标准。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

法脉准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ǎ mài zhǔn shéng
成语注音
ㄈㄚˇ ㄇㄞˋ ㄓㄨㄣˇ ㄕㄥˊ
成语简拼
FMZS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
灋脉准繩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言法则标准。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标准等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1、法脉准绳→绳锯木断→断梗飞蓬→蓬头垢面→面目全非→非此即彼→彼倡此和→和容悦色→色若死灰→灰躯糜骨→骨化形销→销神流志→志美行厉→厉行节约→约法三章→章父荐屦→屦及剑及→及溺呼船→船坚炮利→利惹名牵→牵肠萦心→心如金石→石赤不夺→夺胎换骨→骨肉相连

2、法脉准绳→绳锯木断→断长续短→短兵相接→接三连四→四书五经→经国之才→才短气粗→粗衣粝食→食藿悬鹑→鹑衣鹄面→面如满月→月朗星稀→稀奇古怪→怪诞不经→经文纬武→武爵武任→任贤使能→能文能武→武不善作→作金石声→声名藉甚→甚嚣尘上→上嫚下暴→暴殄天物

3、法脉准绳→绳墨之言→言从计听→听风听水→水陆杂陈→陈师鞠旅→旅进旅退→退避三舍→舍身为国→国步艰难→难弟难兄→兄肥弟瘦→瘦骨零丁→丁一确二→二满三平→平地风雷→雷动风行→行不履危→危机四伏→伏法受诛→诛锄异己→己溺己饥→饥冻交切→切肤之痛→痛心切骨

4、法脉准绳→绳墨之言→言听计用→用心良苦→苦身焦思→思患预防→防心摄行→行动坐卧→卧榻之侧→侧足而立→立少观多→多许少与→与时推移→移山跨海→海不波溢→溢美之语→语短情长→长眠不起→起偃为竖→竖子成名→名山胜水→水尽鹅飞→飞蛾赴烛→烛照数计→计无由出

5、法脉准绳→绳其祖武→武不善作→作作有芒→芒刺在背→背水一战→战战惶惶→惶恐不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石不敌→敌惠敌怨→怨声载道→道长论短→短垣自逾→逾千越万→万贯家私→私情密语→语近词冗→冗词赘句→句比字栉→栉风沐雨→雨条烟叶→叶散冰离→离鸾别鹄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法脉准绳”几个大字。

(2)纳雍县羊场中学的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法脉准绳”。

(3)小憨写不出成语“法脉准绳”,导致期末考试只有97分。

(4)小蕊不会写成语“法脉准绳”的最后一个字。

(5)永瑜大哥哥给妍灵和恋佳讲解了“法脉准绳”的典故。

(6)心去新干县城上中学的路途中,孝义大哥哥给钰泺和芦亭讲述了『法脉准绳』的历史典故

(7)耘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见清·李渔《曲话·结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

分字解释

准绳

准绳:测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

法:fǎ 1、<名>法令;法律;制度。《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2、<名>标准;法则;规律。《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察变》:『此物能寒,法当较今尤茂』3、<名>方法;做法。《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采草药》:『古法采草药多用二、八月。』4、<动>效法;仿效。《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察今》:『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5、<名>佛教的道理。高适《赠杜二拾遗》:『听法还应难。』

脉:mài 1、<名>血管。王符潜夫论·德化》:『骨著脉通,与体俱生。』2、<名>脉搏。《史记·扁鹊传》:『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3、<名>像血管一样连贯而系统的东西。王建《隐者居》:『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mò见『脉脉』。[脉脉] (1)凝视的样子。《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不得语。』(2)含情欲吐的样子。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脉此情谁诉。』

准:zhǔn 1、<名>一种测量水平面的器具。《汉书·律历志上》:『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引] 测量。《汉书·沟洫志》:『令水工准高下,开大河上领。』2、<名>标准;准则。《荀子·致士》:『程者,物之准也。』3、<名>鼻子。《后汉书·光武帝纪》:『美须眉,大口,隆准。』

绳:shéng 1、<名>绳子。《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2、<名>木工取直用的墨线。《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3、<名>标准;法令。《韩非子·孤愤》:『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4、<动>约束;衡量;纠正。《病梅馆记》:『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天下以绳天下之梅也。』[绳尺] (1)工匠用的墨线和尺子。(2)法度;尺度;章法。[绳墨] (1)木工画直线的工具。(2)法度;规矩。[绳枢] 用绳系住门扇充当门轴。形容家境贫困住房简陋。

法:《巳集上·水字部》(古文)佱灋□《唐韵》方乏切《集韵》《韵会》弗乏切,□翻入声。《尔雅·释诂》法,常也。《释名》法,偪也。偪而使有所限也。《礼·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注〉法,八法也。又制度也。《礼·曲礼》谨修其法而审行之。又礼法也。《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又□法也。《书·吕□》惟作五虐之□曰法。又象也。《文心雕龙·书记篇》申宪述兵,则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谋无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又效法也。《易·系辞》崇效天,□法地。又执法,星名。《史记·天官书注》端门次东第一星为左执法,廷尉之象。端门西第一星为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又姓。《后汉·法雄传》齐襄王法章之后。又《韵补》叶敷弗切,音拂。《扬子·太□经》阳气高县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则。又叶芳未切,音废。《欧阳修铭》奕奕明堂,万邦从祀,岂无臣工,为予执法。

脉:《未集下·肉字部》《正字通》俗脉字。《韵会》毛氏曰:字从月从□。今从永者,误也。永,古咏字。反永为□。□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从□,取邪流义,不当从永。但相承已久,不敢废也。(脉)《集韵》莫获切《正韵》莫白切,□音麦。《说文》血理分袤行体者。《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脏六府之气分流四支也。《释名》脉,幕也,幕络一体也。《左传·僖十五年》庆郑曰:张脉偾兴。〈注〉血脉必周身而作。《史记·乐书》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前汉·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又地脉。《周礼·天官·疡医》以咸养脉。〈注〉咸,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脉。

准:《子集下·冫字部》《广韵》《集韵》□俗准字。《正字通》字林准与准同。正韵轸韵准准二字□存,当即准字重文。(准)《唐韵》《正韵》之允切《集韵》《韵会》主尹切,□肫上声。《说文》平也。《前汉·律正志》绳直生准。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书·立政》准人。《正义》准人,正法之人,谓士官。又均也。《礼·月令》先定准直。《正义》谓轻重平均。又《周礼·冬官考工记》权之然后准之。〈注〉谓准击平正之也。又平准,汉官名。武帝置平准官,笼天下盐铁。又则也,仿也。《易·系辞》易与天地准。又乐器,汉京房所作,以定律数。亦作准。《庄子·天道篇》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字林》准与准同。又《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又《集韵》数轨切《正韵》式轨切,□音水。亦平也。一曰车辕脊不停水。(准)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准之,然后量之。〈注〉谓准击平正之也。)谨按注系上句权之然后准之之注。谨将改准之然后量之句,改为权之然后准之。

绳:《未集中·糸字部》《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音乗[音chéng]。《说文》索也。《急就篇注》绳谓紨两股以上。总而合之者也。一曰麻丝曰绳,草谓之索。《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书·说命》惟木从绳则正。《礼·经解》绳墨之於曲直。《前汉·律正志》规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又《书·囧命》绳愆纠谬。〈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绳谓弹正。又《诗·周南》宜尔子孙绳绳兮。〈传〉绳绳,戒慎也。《朱传》不绝貌。又《大雅》绳其祖武。〈传〉绳,戒也。《朱传》绳,继也。又《礼·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注〉绳,犹度也。《史记·乐书注》王肃曰:绳,法也。又《礼·深衣》负绳及踝以应直。〈注〉绳谓裻,与后幅相当之缝也。又《左传·庄十四年》蔡侯绳息嬀,以语楚子。〈注〉绳,誉也。《小尔雅》绳之,誉之也。又《集韵》以证切,音孕。《周礼·秋官·薙氏》秋绳而芟之。〈注〉含实曰绳。又《集韵》弭尽切,音泯。绳绳,无涯际貌。一曰运动不绝意。又《集韵》石证切,音乗[音chéng]。□也。又《韵补》叶乗[音chéng]融切。《□琳武库赋》陵九城而上跻,起齐轨兮玉绳。车轩辚於雷室,骑浮厉乎云宫。《广韵》俗作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