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耳贱目

贵耳贱目,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贵耳贱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ì ěr jiàn mù
成语注音
ㄍㄨㄟˋ ㄦˇ ㄐㄧㄢˋ ㄇㄨˋ
成语简拼
GEJM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貴耳賤目
成语英文
to trust one's ears rather than one's eyes--rely on hearsay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相关成语

近义词

贱目贵耳

成语接龙

1、贵耳贱目→目别汇分→分星劈两→两豆塞耳→耳食之谈→谈今论古→古木参天→天老地荒→荒唐无稽→稽古振今→今雨新知→知过能改→改过自新→新学小生→生财有道→道不举遗→遗物忘形→形势逼人→人百其身→身不由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而不野→野鹤孤云→云泥之差

2、贵耳贱目→目不给赏→赏贤罚暴→暴殄天物→物以羣分→分而治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火光阴→阴魂不散→散兵游勇→勇往直前→前因后果→果行育德→德高望重→重熙累洽→洽博德闻→闻风而至→至死不逾→逾绳越契→契合金兰→兰芝常生→生众食寡→寡凫单鹄→鹄形鸟面

3、贵耳贱目→目不忍覩→覩始知终→终而复始→始末原由→由表及里→里谈巷议→议论纷错→错落高下→下笔如神→神机妙算→算沙抟空→空谈快意→意兴盎然→然荻读书→书缺有间→间不容缓→缓兵之计→计尽力穷→穷奸极恶→恶尘无染→染须种齿→齿牙馀论→论短道长→长揖不拜

4、贵耳贱目→目不识书→书生之见→见经识经→经久不息→息事宁人→人言可畏→畏影而走→走骨行尸→尸居余气→气象万千→千虑一得→得道多助→助桀为虐→虐老兽心→心腹重患→患难之交→交臂相失→失张冒势→势穷力屈→屈指可数→数往知来→来情去意→意马心猿→猿鹤虫沙

5、贵耳贱目→目不识书→书生之见→见利忘义→义无旋踵→踵武前贤→贤身贵体→体贴入妙→妙舞清歌→歌莺舞燕→燕驾越毂→毂击肩摩→摩拳擦掌→掌上明珠→珠璧交辉→辉煌金碧→碧空万里→里勾外连→连中三元→元方季方→方寸已乱→乱世凶年→年深岁久→久负盛名→名闻遐迩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太守何得贵耳贱目。▼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

成语造句

(1)大澄哥哥给婧荣和灵姚介绍了“贵耳贱目”的成语典故。

(2)乖乖写不出成语“贵耳贱目”,所以昨天考试才99分。

(3)记事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贵耳贱目”几个大字。

(4)天河区棠福学校的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贵耳贱目”。

(5)小冠不会写成语“贵耳贱目”的最后一个字。

(6)太守何得贵耳贱目。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分字解释

贵:guì 1、<形>价格高。《史记·货殖列传》:『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2、<形>地位高;显贵。《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名>地位高的人。《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形>重要;可贵。《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5、<动>重视;崇高。《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6、敬词。《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耳:ěr 1、<名>耳朵。《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3、<动>听说;耳闻。《汉书·外戚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4、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5、<助>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6、<形>位置在两旁的。『耳门』、『耳房』。

贱:jiàn 1、<形>价格低廉。《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 <形>不珍贵的;不可贵的。《游园》:『锦屏人忒看这韶光贱。』2、<形>地位卑下;卑贱。《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形>卑鄙;下贱。《五人墓碑记》:『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又] <形意动>以……为贱;轻视。晁错《论贵粟疏》『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4、<形>,表示谦虚。《孔雀东南飞》:『贱妾留空房。』[贱息] 谦称自己的儿子。

目:mù 1、<名>眼睛。《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2、<动>年;看待。《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3、<动>递眼色;使眼神。《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4、<名>网孔。《韩非子·外储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成目而后得。』5、<名>行列;条目。《<指南录>后序》:『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目论] (1)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的议论。比喻不见自己的过失,无自知之明。(2)肤浅之论。

贵:《酉集中·贝字部》《唐韵》居胃切《集韵》《韵会》归谓切,□音馈。《说文》作□,物不贱也。《易·系辞》□高以□贵贱位矣。《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又《玉篇》高也,尊也。《易·系辞》崇高莫大乎富贵。《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统诏王驭万民,六曰尊贵。又《礼·祭仪》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注〉贵谓燕赐有加於诸臣也。又《孟子》用下敬上,谓之贵贵。又欲也。《战国策》贵合於秦以伐齐。〈注〉贵,犹欲也。又《玉篇》多价也。《前汉·食货志》器苦恶贾贵。又《释名》贵,归也,物所归仰也。又姓。《风俗通》庐江太守贵迁。又州名。《韵会》春秋骆越地,隋鬰州,唐攺贵州。

耳:《未集中·耳字部》《唐韵》而止切《集韵》《韵会》《正韵》忍止切,□音洱。《说文》主听也。《易·说卦》坎为耳。《管子·水地篇》肾发为耳。《淮南子·精神训》肝主耳。《白虎通》耳者,肾之□也。又俗以涂巷语为信曰耳食。《史记·六国表》此与以耳食何异。〈注〉耳食,不能知味也。又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记·封禅书》有雉登鼎耳。《后汉·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帻颜短耳长。又《韵会》助语辞。《论语》女得人焉耳乎。《礼·祭统》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又《正韵》语决辞。《史记·高祖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又《诗·鲁颂》六辔耳耳。〈传〉耳耳然至盛也。《朱注》耳耳,柔从也。又爵名。《左传·昭七年》燕人归燕姬,赂以瑶罋玉椟斝耳。〈注〉斝耳,玉爵。〈疏〉斝,爵名,以玉为之,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又姓。《正字通》明洪熙中有耳元明。又人名。老子名李耳。又地名。《前汉·武帝纪》罢儋耳真番郡。〈注〉师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真番,本朝鲜地,皆武帝所置也。《后汉·明帝纪》西南哀牢,儋耳,僬侥诸种,前后贡献。〈注〉杨浮异物志曰:儋耳,南方夷,生则镂其颊皮,连耳匡分为数枝,状如鸡肠,累累下垂至肩。又山名。《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疏〉熊耳山,在弘农卢氏县东,伊水所出。《荆州记》顺阳益阳二县,东北有熊耳山,东西各一峯,如熊耳状,因以为名。《齐语》踰大行与辟耳之谿。〈注〉辟耳,山名。《史记·封禅书》束马悬车,上□耳之山。〈注〉□耳,山名在河南太阳。又草名。《诗·周南》采采卷耳。〈传〉卷耳,苓耳也。广雅云:枲耳也。〈疏〉生子如妇人耳中璫,或谓之耳璫,幽州人谓之爵耳。《博雅》□耳,马苋也。又兽名。《博雅》李耳,虎也。又绿耳,周穆王骏马名,俗作騄駬。魏时西□献千里马,色白,两耳黄,名黄耳。《山海经》丹熏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鼠,而兔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注〉即鼯鼠,飞生鸟也。《崔豹·古今注》狗,一名黄耳。又虫名。《尔雅·释虫》螾□入耳。〈疏〉今蚰蜒,喜入耳者。《扬子·方言》蚰□,自关而东谓之螾□,或谓之入耳。又曾孙之孙曰耳孙。《前汉·惠帝纪》内外公孙耳孙。〈注〉应劭曰:耳孙者,□孙之孙也。去曾高远,但耳闻之。又《集韵》《韵会》□如蒸切,音仍。《前汉·惠帝纪》耳孙。〈注〉晋灼曰:耳孙,□孙之曾孙也。师古曰:尔雅,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与晋说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又《诸侯王表》□孙之子耳孙。〈注〉耳音仍。又《集韵》仍拯切,仍上声。关中河东读耳作此音。考证:(《博雅》耳,马苋也。)谨按原文作□耳马苋也,谨於耳上增□字。

贱:《酉集中·贝字部》《唐韵》《集韵》才线切《正韵》在线切,□音羡。《说文》贾少也。《玉篇》□下也,不贵也。《广韵》轻贱。《易·屯卦》以贵下贱,大得民也。《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前汉·食货志》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又姓。《风俗通》汉北平太守贱琼。

目:《午集中·目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莫六切,音牧。《说文》人眼,象形,重童子也。《春秋元命苞》肝之使也。《韩诗外传》心之符也。《礼·郊特牲》气之清明者也。易说卦离为目。〈注〉南方之卦,主视。故为目。《书·舜典》明四目。〈注〉广四方之视,以决天下壅蔽。又《博雅》视也。凡注视曰目之。《史记·□丞相世家》□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又动目以谕也。《前汉·高帝纪》范增数目羽击沛公。又含怒侧视也。《周语》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又《小尔雅》要也。《周礼·春官》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四曰巫目。〈疏〉是要目之事。又见也。《公羊传·桓二年》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注〉目,见也,斥见其恶也。又称也。《谷梁传·隐元年》段,郑伯弟也。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注〉谓称郑伯。又条目。《论语》请问其目。〈注〉条件也。《前汉·刘向传》校中秘书,各有条目。又节目。《礼·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方氏曰:节则木理之刚,目则木理之精。又题目。《后汉·许劭传》曹操微时,常求劭为己目。〈注〉命品藻为题目。《晋书·山涛传》甄拔人物,各有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又凡目。《周礼·天官·小宰》师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公羊传·僖五年》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春秋·繁露》目者,偏辨其事也。凡者,独举其事也。又科目。《旧唐书·懿宗纪》以宋震胡德融,考科目举人。《宋史·选举志》宋之科目有进土,有诸科,有武举,常选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又黄目,周彝名。《礼·明堂位》郁尊用黄目。又晖目,鸩鸟也。《淮南子·缪称训》晖目知晏。〈注〉晏,无云也。天将晏静,晖目先鸣。又比目,鱼名。不比不行。亦谓之鲽。见《尔雅·释地》。又横目,傅草别名。鬼目,苻草别名。俱见《尔雅·释草》。又海外有一目国,一目中其面而居。见《山海经》。又天目,山名。《元和地志》上有两峰,峰顶各一池,若天左右目。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河目县,属幷[同并]州。又州名。《唐书·地理志》目州隷陇右道。又姓。《潜夫论》目夷氏,子姓,宋微子后。又目宿,草名。通作□。《前汉·西城传》马耆目宿。《史记·大宛传》作苜蓿。又叶莫笔切,音密。《夏侯湛抵疑》心有穷志,貌有饥色。吝江河之流,不以跃舟船之檝。惜东壁之光,不以寓贫妇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