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指嚼舌

戟指嚼舌,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戟指嚼舌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ǐ zhǐ jiáo shé
成语注音
ㄐㄧˇ ㄓㄧˇ ㄐㄧㄠˊ ㄕㄜˊ
成语简拼
JZJS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
戟指嚼舌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十分愤怒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戟指怒目

成语接龙

1、戟指嚼舌→舌敝唇焦→焦唇敝舌→舌挢不下→下塞上聋→聋者之歌→歌莺舞燕→燕舞莺歌→歌功颂德→德艺双馨→馨香祷祝→祝发空门→门墙桃李→李代桃僵→僵桃代李→李郭同船→船坚炮利→利绾名牵→牵萝补屋→屋乌之爱→爱民如子→子夏悬鹑→鹑居鷇食→食指大动→动心骇目

2、戟指嚼舌→舌敝唇焦→焦金流石→石泐海枯→枯木生花→花攒绮簇→簇锦团花→花朝月夜→夜深人静→静极思动→动之以情→情同手足→足音空谷→谷马砺兵→兵行诡道→道不举遗→遗世忘累→累土聚沙→沙鸥翔集→集萤映雪→雪窗萤火→火冒三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

3、戟指嚼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舞升平→平步青霄→霄壤之殊→殊勋异绩→绩学之士→士农工商→商彝周鼎→鼎鱼幕燕→燕雀之居→居仁由义→义胆忠肝→肝胆涂地→地棘天荆→荆棘载途→途途是道→道不拾遗→遗簪坠屦→屦及剑及→及宾有鱼→鱼游釜中→中馈犹虚→虚心冷气

4、戟指嚼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舞升平→平心静气→气骄志满→满腹疑团→团头聚面→面如土色→色若死灰→灰烟瘴气→气涌如山→山包海容→容光焕发→发财致富→富国强民→民富国强→强直自遂→遂心如意→意广才疏→疏财尚气→气宇轩昂→昂首阔步→步人后尘→尘羹涂饭

5、戟指嚼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莺舞燕→燕巢危幕→幕燕釜鱼→鱼游濠上→上好下甚→甚嚣尘上→上蒸下报→报效万一→一隅之地→地北天南→南冠楚囚→囚首垢面→面墙而立→立眉竖眼→眼意心期→期期艾艾→艾发衰容→容膝之地→地崩山摧→摧枯拉朽→朽木不雕→雕虫小艺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戟指嚼舌”几个大字。

(2)都都不会写成语“戟指嚼舌”的最后一个字。

(3)蕾蕾写不出成语“戟指嚼舌”,导致期末考试才考了97分。

(4)龙哲大哥哥给楚涵和焦涵讲了“戟指嚼舌”的典故。

(5)咸阳大兴学校的甫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戟指嚼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鲁迅《华盖集·『碰壁』之余》:『或则戟指嚼舌,喷血而亡。』

分字解释

戟指

戟指:[jǐzhǐ] 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形像戟一样。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嚼舌

嚼舌:[jiáoshé] (1)瞎说;没有事实根据地议论。乱嚼舌。(2)作无谓的争辩。也说『嚼舌根』、『嚼舌头』。

戟:jǐ 1、<名>一种兵器。柄端为金属枪尖,侧边为月芽形利刃,是戈与矛的合体,兼有直刺、横击的功能。《鸿门宴》:『交戟之士欲止不内。』2、<动>钩刺。沈括梦溪笔谈·异事》:『遇鹿豕即以尾戟之以食。』3、<形>指手臂做成戟的形状。苏轼《后怪石供》:『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4、<形>刺激。柳宗元《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泄火生风,戟喉痒肺。』[戟户] (1)指军营。(2)指显赫高贵之家。[戟手] (骂人时)将食指和中指伸屈成戟形以指指点点。

指:zhǐ 1、<名>手指。《卖炭翁》:『两鬃苍苍十指黑。』《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2、<动>用手指点。《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始得西山宴游记》:『望西山,指异之。』3、<动>指给……看。《史记·项羽本纪》:『指王翳曰:「此项王也。」』4、<动>指责。《汉书·王嘉传》:『千夫所指,无病而死。』5、<动>直立;竖起。《鸿门宴》:『头发上指,目眦尽裂。』6、<名>通『旨』。意图;意旨。《陈涉世家》:『卜者知其意。』《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7、<副>通『直』。直接。《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点] (1)指出;指给人看。(2)指责。(3)评论;指导。[指意] 意旨;意向。

嚼:1、[jiào] ――『倒嚼』(dǎojiào)即牛羊等动物的反刍。2、[jiáo] 〈动〉(1)(形声。从口,爵声。本义:以牙磨碎食物)(2)同本义。嚼,削也。――《释名》;嚼,噬嚼也。――《玉篇》。又如:嚼蜡(多指文章或讲话没有滋味,没有意思);嚼吞(咀嚼吞食);嚼咽(咀嚼吞咽);嚼头(经得起咀嚼的厚味(多用比喻义))(3)吃。如:嚼作(吃喝);嚼食(吃东西,吃喝);嚼啜(吃喝);嚼蔬(吃蔬菜度日,形容饮食粗劣)(4)剥蚀、蛀蚀、冲蚀或冰川侵蚀。水嚼沙洲树出根。――宋·真山民《朱溪涧》。(5)干杯。复嚼者,京都饮酒相强之辞也。――《续汉书·五行志》;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疆必灌之。――《史记》。(6)咬。如:嚼食(咬食);嚼啮(咬啮);嚼齿,嚼穿龈血(均形容愤恨已极之状)(7)比喻吃用。如:嚼本(坐吃本钱);嚼民(剥削人民)(8)乱说话。如:嚼蛆(骂人话。胡说八道);嚼说(议论,说三道四);嚼牙(说撮弄是非的话;爱挑锡或说别人的坏话)(9)吟赏,玩味。如:嚼羽(调弄音律;吟讨作赋);嚼味(咀嚼品味);嚼征(调弄音律)(10)唠叨。如:嚼念(絮聒,唠叨)。3、[jué] (1)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嚼,噬嚼也。――《玉篇》;咀啮曰嚼。――《通俗文》;牛曰齝。――《尔雅·释兽》。注:『食之已久,复出嚼之。』。又如:咀嚼;嚼血(嚼唇出血);过屠门而大嚼。

舌:shé(1)舌头。(2)象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3)铃或铎中的锤。

戟:《卯集中·戈字部》(古文)屰《广韵》几据切《集韵》讫逆切,□音□。有枝兵也。《增韵》双枝为戟,单枝为戈。《释名》戟,格也,傍有枝格也。《典略》周有雍狐之戟。《周礼·冬官考工记》戟广寸有半寸,内三之,胡四之,援五之。〈注〉戟,今三锋戟也。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援长七寸半。又地名。《战国策》秦举安邑,而塞女戟。〈注〉女戟在太行西。又与棘通。《周礼·天官·掌舍棘门注》以戟为门。《左传·隐十一年》子都拔棘以逐之。〈注〉棘戟也。《礼·明堂位》越棘大弓。〈注〉棘戟同。又《韵补》叶讫约切,音脚。《诗·秦风》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扬子·太玄经》比札为甲,冠矜为戟。被甲荷戟,以威不恪。《说文》作□。考证:(比礼为甲。)谨照扬子原文比礼改比札。

指:《卯集中·手字部》《唐韵》职雉切《集韵》《韵会》轸视切,□音旨。《说文》手指也。《易·说卦》艮为指。〈疏〉取其执止物也。《左传·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动。〈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将指,四无名指,五小指。又《定十四年》以戈击阖庐伤将指。〈注〉足,大指也。言其将领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为长。故足以大指为将,手以中指为将。又《广韵》斥也。《易·系辞》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适也。又示也。《礼·玉藻》凡有指画於君前用笏。《前汉·萧何传》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注〉指示者,以手指示之。又《增韵》指麾也。《礼·曲礼》六十曰耆指使。〈注〉指事使人也。《前汉·贾谊传》颐指如意。〈注〉但动颐指麾,则所欲皆如意。又直指,官名。《前汉·武帝纪》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盗。又与旨恉通。意向也。《书·盘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前汉·孔光传》不希指苟合。〈注〉希望天子之旨意也。又归趣也。《孟子》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前汉·河间献王传》文约指明。〈注〉指,谓义之所趋,若人以手指物也。又美也。《荀子·大略篇》不时宜,不敬交,不驩欣,虽指非礼也。《集韵》或从月作脂。考证:(《定十四年》阖庐伤将指。)谨照原文阖庐上增以戈击三字。

嚼:《丑集上·口字部》《唐韵》才爵切《集韵》《韵会》《正韵》疾爵切,□音皭。《说文》本作噍,啮也。《玉篇》噬嚼也。《后汉·五行志》嚼复嚼者,京都饮酒相强之辞也。《集韵》或作□。又《唐韵》《集韵》才肖切《正韵》在笑切,□音诮。同噍。又《集韵》子肖切,音醮。义同。□详前噍字注。

舌:《未集下·舌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食列切,然入声。《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者也。《徐曰》凡物入口,必于於舌。《六书精薀》舌以卷舒为用,口以开阖为用,各一其阴阳也。《释名》舌,卷也,可以卷制食物,使不落也。〈又〉舌,泄也,舒泄所当言也。《易·说卦》兑为口舌。〈疏〉口舌,为言语之具也。《诗·大雅》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又射侯上下个曰舌。《仪礼·乡射礼》倍中以为躬,倍躬以为左右舌。〈注〉居两旁谓之个,左右出谓之舌。又言也。《扬子·太□经》吐黄酋舌。〈注〉舌,言也。又姓。《姓纂》越大夫舌庸。又羊舌,复姓。《左传·闵二年》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疏〉羊舌,氏也。爵为大夫。又官名。《周语》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又国名。《淮南子·地形训》穿□民,反舌民。〈注〉反舌民,不可知而自相晓。一说舌本在前,不向喉,故曰反舌也。南方之国名也。《山海经》歧舌国在其东。一曰在不死民东。〈注〉其人舌皆岐。或云:支舌也。又草名。《尔雅·释草》萿,麋舌。〈注〉今麋舌草春生叶,有似於舌。又《博雅》燕薁,蘡舌也。又《正字通》牛舌,芣苢。别名江东呼虾蟇衣,山东名牛舌。又鸟名。《礼·月令》仲夏之月,反舌无声。〈注〉反舌,百舌鸟。《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注〉百舌,鸟名。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故曰百舌也。又无舌,虫名。《本草注》一名益符,主闭。又长舌,兽名。《山海经》长舌山有兽,名长舌,状如禺,四耳,出则郡多水。又《韵补》叶商刮切,音杀。《诗·大雅》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又叶食伪切,音逝。《郤正释讥》家挟殊议,人怀异计。纵横者欲披其胷,徂诈者暂吐其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