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指怒目

戟指怒目,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戟指怒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ǐ zhǐ nǔ mù
成语注音
ㄐㄧˇ ㄓㄧˇ ㄋㄨˋ ㄇㄨˋ
成语简拼
JZNM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
戟指怒目
成语英文
point at and stare angrily at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发怒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横眉怒目、戟指嚼舌

成语接龙

1、戟指怒目→目睹耳闻→闻风丧胆→胆壮气粗→粗衣粝食→食生不化→化鸱为凤→凤彩鸾章→章台杨柳→柳亸花娇→娇声娇气→气宇轩昂→昂首挺胸→胸有成竹→竹马之友→友风子雨→雨恨云愁→愁长殢酒→酒阑人散→散言碎语→语妙天下→下气怡色→色厉胆薄→薄命佳人→人给家足→足音跫然→然荻读书→书空咄咄→咄咄逼人→人生朝露→露影藏形→形单影双→双喜临门→门不夜关→关门大吉→吉祥止止→止渴望梅→梅妻鹤子→子为父隐→隐鳞戢羽→羽毛未丰→丰筋多力→力均势敌→敌国通舟→舟车劳顿→顿首再拜→拜鬼求神→神兵天将→将天就地→地丑力敌→敌众我寡→寡见鲜闻→闻名遐迩→迩安远至→至诚高节→节哀顺变→变徵之声→声情并茂→茂林修竹→竹马之好→好自为之→之死靡二→二分明月→月落参横→横征暴敛→敛锷韬光→光前绝后→后会有期→期期艾艾→艾发衰容→容光焕发→发奸露覆→覆盆之冤→冤家路狭→狭路相逢→逢机立断→断长补短→短褐穿结→结发夫妻→妻离子散

2、戟指怒目→目别汇分→分内之事→事过情迁→迁善远罪→罪不容诛→诛故贳误→误认颜标→标新创异→异军特起→起早贪黑→黑天白日→日昃旰食→食子徇君→君子之交→交能易作→作奸犯罪→罪应万死→死有余罪→罪业深重→重作冯妇→妇人之仁→仁者能仁→仁人君子→子孝父慈

3、戟指怒目→目不别视→视如粪土→土龙沐猴→猴头猴脑→脑满肠肥→肥遯鸣高→高情远意→意转心回→回天倒日→日暮路远→远垂不朽→朽戈钝甲→甲第连云→云里雾里→里勾外连→连舆并席→席地幕天→天堂地狱→狱货非宝→宝山空回→回黄转緑→緑叶成阴→阴差阳错→错落有致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含含写不出成语“戟指怒目”的拼音。

(2)记事本的封面上写着“戟指怒目”几个大字。

(3)尼勒克县一中的叶赫那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戟指怒目”。

(4)秋秋不会写成语“戟指怒目”的最后一个字。

(5)他戟指怒目,义正辞严,出了胸中恶气。

(6)煜轩大哥哥给懿麟和兀曦讲解了“戟指怒目”的典故。

(7)老崔拦住了杨帆,戟指怒目,嘴里骂骂咧咧,手指头都快戳到他的脸上了。

(8)说到宸风的家里人,我立马就想到戟指怒目的宸风妈妈,和眄视指使的晨风妹妹。

(9)百度道人戟指怒目道,张元顺他所指看去,只见山神庙门口施施然走进一对男女。

(10)此时方笛愤怒已极,大吼一声,戟指怒目地盯着乔万通,暗催内力,准备全力一搏。

(11)在去往什邡市蓥华初级中学的小面包车上,韪沧哥哥给鹊踵和左琦讲了『戟指怒目』的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分字解释

戟指

戟指:[jǐzhǐ] 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形像戟一样。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怒目

怒目:发怒时瞪着两眼:怒目而视;怒目圆睁。

戟:jǐ 1、<名>一种兵器。柄端为金属枪尖,侧边为月芽形利刃,是戈与矛的合体,兼有直刺、横击的功能。《鸿门宴》:『交戟之士欲止不内。』2、<动>钩刺。沈括梦溪笔谈·异事》:『遇鹿豕即以尾戟之以食。』3、<形>指手臂做成戟的形状。苏轼《后怪石供》:『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4、<形>刺激。柳宗元《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泄火生风,戟喉痒肺。』[戟户] (1)指军营。(2)指显赫高贵之家。[戟手] (骂人时)将食指和中指伸屈成戟形以指指点点。

指:zhǐ 1、<名>手指。《卖炭翁》:『两鬃苍苍十指黑。』《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2、<动>用手指点。《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始得西山宴游记》:『望西山,指异之。』3、<动>指给……看。《史记·项羽本纪》:『指王翳曰:「此项王也。」』4、<动>指责。《汉书·王嘉传》:『千夫所指,无病而死。』5、<动>直立;竖起。《鸿门宴》:『头发上指,目眦尽裂。』6、<名>通『旨』。意图;意旨。《陈涉世家》:『卜者知其意。』《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7、<副>通『直』。直接。《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点] (1)指出;指给人看。(2)指责。(3)评论;指导。[指意] 意旨;意向。

怒:nù 1、<动>发怒。《左忠毅公逸事》:『(左公)怒曰……』2、<形>气势强盛。《柳毅传》:『则皆矫顾怒步,饮龁甚异。』今有『鲜花怒放』、『狂风怒号』等短语。

目:mù 1、<名>眼睛。《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2、<动>年;看待。《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3、<动>递眼色;使眼神。《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4、<名>网孔。《韩非子·外储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成目而后得。』5、<名>行列;条目。《<指南录>后序》:『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目论] (1)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的议论。比喻不见自己的过失,无自知之明。(2)肤浅之论。

戟:《卯集中·戈字部》(古文)屰《广韵》几据切《集韵》讫逆切,□音□。有枝兵也。《增韵》双枝为戟,单枝为戈。《释名》戟,格也,傍有枝格也。《典略》周有雍狐之戟。《周礼·冬官考工记》戟广寸有半寸,内三之,胡四之,援五之。〈注〉戟,今三锋戟也。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援长七寸半。又地名。《战国策》秦举安邑,而塞女戟。〈注〉女戟在太行西。又与棘通。《周礼·天官·掌舍棘门注》以戟为门。《左传·隐十一年》子都拔棘以逐之。〈注〉棘戟也。《礼·明堂位》越棘大弓。〈注〉棘戟同。又《韵补》叶讫约切,音脚。《诗·秦风》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扬子·太玄经》比札为甲,冠矜为戟。被甲荷戟,以威不恪。《说文》作□。考证:(比礼为甲。)谨照扬子原文比礼改比札。

指:《卯集中·手字部》《唐韵》职雉切《集韵》《韵会》轸视切,□音旨。《说文》手指也。《易·说卦》艮为指。〈疏〉取其执止物也。《左传·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动。〈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将指,四无名指,五小指。又《定十四年》以戈击阖庐伤将指。〈注〉足,大指也。言其将领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为长。故足以大指为将,手以中指为将。又《广韵》斥也。《易·系辞》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适也。又示也。《礼·玉藻》凡有指画於君前用笏。《前汉·萧何传》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注〉指示者,以手指示之。又《增韵》指麾也。《礼·曲礼》六十曰耆指使。〈注〉指事使人也。《前汉·贾谊传》颐指如意。〈注〉但动颐指麾,则所欲皆如意。又直指,官名。《前汉·武帝纪》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盗。又与旨恉通。意向也。《书·盘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前汉·孔光传》不希指苟合。〈注〉希望天子之旨意也。又归趣也。《孟子》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前汉·河间献王传》文约指明。〈注〉指,谓义之所趋,若人以手指物也。又美也。《荀子·大略篇》不时宜,不敬交,不驩欣,虽指非礼也。《集韵》或从月作脂。考证:(《定十四年》阖庐伤将指。)谨照原文阖庐上增以戈击三字。

怒:《卯集上·心字部》《唐韵》乃故切《集韵》《韵会》《正韵》奴故切,□奴去声。《说文》恚也。《增韵》愤也。《扬子·方言》楚谓怒曰凭。凭,忍盛貌。小怒曰□。言禁□也。□曰苛,言相苛责也。又□怒,辨讼也。《周礼·地官》凡有□怒者,成之。又马之肥壮,其气愤盈曰怒。《后汉·第五伦传》鲜车怒马。又奋也。《庄子·逍遥游》怒而飞。言大鹏奋起如怒也。又《外物篇》草木怒生。言乗[音chéng]阳气奋出而不可遏也。又威怒也。《礼·曲礼》急缮其怒。〈注〉坚劲军之威怒也。又虎怒则威。《后汉·贾彪传》彪字伟节,兄弟三人,而彪最优。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又怒,东方气也。《史记·天官书》旬始状如雄鸡,其怒青黑。〈注〉怒色青也。又《玉篇》《广韵》《正韵》奴古切《集韵》《韵会》暖五切,□音弩。义同。又叶乃都切,音奴。《楚辞·九章》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颜师古·纠谬正俗曰》怒有二音,诗小雅君子如怒,大雅逢天僤怒,读为上声。邶风逢彼之怒,小雅畏此谴怒,读为去声。今山东河北人但知怒有去声,不知有上声,失其真矣,盖字有动静音,人多不讲,皆此类也,从心从弩省,怒若强弩之发,人怒则面目张起,凡怒当以心节之,故从心奴为怒。

目:《午集中·目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莫六切,音牧。《说文》人眼,象形,重童子也。《春秋元命苞》肝之使也。《韩诗外传》心之符也。《礼·郊特牲》气之清明者也。易说卦离为目。〈注〉南方之卦,主视。故为目。《书·舜典》明四目。〈注〉广四方之视,以决天下壅蔽。又《博雅》视也。凡注视曰目之。《史记·□丞相世家》□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又动目以谕也。《前汉·高帝纪》范增数目羽击沛公。又含怒侧视也。《周语》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又《小尔雅》要也。《周礼·春官》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四曰巫目。〈疏〉是要目之事。又见也。《公羊传·桓二年》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注〉目,见也,斥见其恶也。又称也。《谷梁传·隐元年》段,郑伯弟也。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注〉谓称郑伯。又条目。《论语》请问其目。〈注〉条件也。《前汉·刘向传》校中秘书,各有条目。又节目。《礼·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方氏曰:节则木理之刚,目则木理之精。又题目。《后汉·许劭传》曹操微时,常求劭为己目。〈注〉命品藻为题目。《晋书·山涛传》甄拔人物,各有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又凡目。《周礼·天官·小宰》师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公羊传·僖五年》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春秋·繁露》目者,偏辨其事也。凡者,独举其事也。又科目。《旧唐书·懿宗纪》以宋震胡德融,考科目举人。《宋史·选举志》宋之科目有进土,有诸科,有武举,常选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又黄目,周彝名。《礼·明堂位》郁尊用黄目。又晖目,鸩鸟也。《淮南子·缪称训》晖目知晏。〈注〉晏,无云也。天将晏静,晖目先鸣。又比目,鱼名。不比不行。亦谓之鲽。见《尔雅·释地》。又横目,傅草别名。鬼目,苻草别名。俱见《尔雅·释草》。又海外有一目国,一目中其面而居。见《山海经》。又天目,山名。《元和地志》上有两峰,峰顶各一池,若天左右目。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河目县,属幷[同并]州。又州名。《唐书·地理志》目州隷陇右道。又姓。《潜夫论》目夷氏,子姓,宋微子后。又目宿,草名。通作□。《前汉·西城传》马耆目宿。《史记·大宛传》作苜蓿。又叶莫笔切,音密。《夏侯湛抵疑》心有穷志,貌有饥色。吝江河之流,不以跃舟船之檝。惜东壁之光,不以寓贫妇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