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戈抢攘

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兵戈抢攘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īng gē qiǎng rǎng
成语简拼
BGQR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兵戈搶攘
成语英文
war-torn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社会动荡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兵戈扰攘

成语接龙

兵戈抢攘→攘臂嗔目→目成心授→授受不亲→亲仁善邻→邻女窥墙→墙花路柳→柳暗花遮→遮地盖天→天道昭彰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成语「兵戈抢攘」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磁县育杰学校的应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兵戈抢攘”。

(3)方方写不出成语“兵戈抢攘”的拼音。

(4)芳芳不会写成语“兵戈抢攘”的最后一个字。

(5)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兵戈抢攘”几个大字。

(6)智瑛哥哥给九六和棋祺讲了“兵戈抢攘”的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金史·粘葛奴甲传》:『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甲受命,毅然策孤骑。』

分字解释

兵:bīng 1、<名>兵器;武器。《殽之战》:『束载、厉兵、秣马矣。』《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2、<名>军队;士兵。《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3、<名>战争;军事。《论积贮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教战守策》:『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4、<名>战略。《谋攻》:『战上兵伐谋。』

戈:gē 1、<名>古代的一种兵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吐万里如虎。』2、<名>代指战争,常『干戈』连用。《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抢:qiāng 1、<动>碰;磕;撞。《促织》:『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2、<动>突;冲。《庄子·逍遥遊》:『我决起而飞,抢榆枋。』qiǎng<动>抢夺;争夺。《口技》:『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抢风] (1)逆风。(2)挡风。

攘:rǎng 1、<动>排除;排斥。《出师表》:『庶竭驽钝,攘除奸凶。』2、<动>偷盗;窃取。《孟子·滕文公》:『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3、<动>侵夺;夺取。桓宽《盐铁论·非鞅》:『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自赡。』4、<动>挽起;撩起。《书搏鸡者事》:『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5、<动>容纳;忍受。《楚辞·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6、<动>扰乱。《淮南子·兵略》:『此四君者,皆小有过而莫之讨也,故至于攘天下。』[攘攘] 多;盛。[攘善] 掠人之美。攘,窃取。

兵:《子集下》《八字部》《唐韵》甫明切《集韵》《韵会》晡明切《正韵》补明切,□丙平声。《说文》械也。《增韵》戎器也。《世本》蚩尤以金作兵。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又执兵器从戎者曰兵。《礼·月令》命将帅选士厉兵。《周礼·夏官》中秋敎治兵。《广韵》戎也。又击敌曰兵之。《左传·定十年》公会齐景公于夹谷,齐犁弥使莱人以兵劫公。孔子以公退,曰:士兵之。〈注〉命士官击莱人也。又《礼·曲礼》死□曰兵。〈注〉言能扞国难为□所杀者,谓为兵也。又必良切,音浜。《诗·卫风》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史记·天官书》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宁昌。《白虎通》武王望羊,是谓摄扬。盱目□兵,天下富昌。◎按兵古音必良切,自《魏·王粲·刀铭》相时阴阳,制兹利兵。始与清、呈、形、灵为韵。《□思王·孟冬篇》武官诫田,讲旅统兵。与清、停为韵。《赠丁仪王粲》诗: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与清、城、名、声为韵。《明帝·苦寒行》虽有吴蜀□,春秋足耀兵。与龄、缨为韵。又《韵补》叶犇谟切,音逋。《道藏歌》解带天皇寝,停驾高上兵。玉真启角节,翊卫自相扶。

戈:《卯集中》《戈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禾切,音锅。《说文》平头戟也。《徐锴曰》戟小支上向则为戟,平之则为戈。一曰戟偏距为戈。《礼·曲礼》进戈者前其□,后其刃。《正义曰》戈,钩孑戟也。如戟而横安刃,但头不向上,为钩也。直刃长八寸,横刃长六寸,刃下接柄处长四寸,□广二寸,用以钩害人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戈柲六尺有六寸。〈又〉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注〉内谓胡以内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释名》戈,过也。所刺捣则决,所钩引则制之,弗得过也。《书·牧誓》称尔戈。〈注〉戈,短兵也。人执以举之,故言称也。又《典略》周有孤父之戈。又国名。在宋郑之间,寒浞子豷封于戈,少康灭之。又姓。《史记》夏后有戈氏,宋戈彦,明戈镐。又司戈,武职,从八品,唐天授年间置。从弋,一横之。象形。

抢:《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正韵》七两切《集韵》《韵会》此两切,□锵上声。突也。又争取也。今律法有白书抢夺。或作摤。又《唐韵》七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千羊切,□音锵。拒也。亦突也。《战国策》布衣之怒,亦以头抢地耳。《前汉·扬雄·校猎赋》角抢题注。〈注〉抢,犹刺也。众兽以角抢地。又集也,飞掠也。《庄子·逍遥游》决起而飞,抢榆枋。又《唐韵》初两切《集韵》《韵会》《正韵》楚两切,□仓上声。亦突也。又着也。又《集韵》锄庚切,音伧。抢攘,乱貌。《前汉·贾谊传》国制抢攘。又千刚切,音仓。抢搪,锯也。又《韵会》楚耕切,音枪。欃枪,或作搀抢。彗星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搀抢以为旌。又《字汇补》此亮切,锵去声。吴楚谓帆上风曰抢,今舟人曰掉抢。《庾阐·扬都赋》艇子抢风,榜人逸浪。

攘:《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汝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如阳切,□音穰。《说文》推也。又窃也。《书·吕□》夺攘矫虔。《礼·礼器》匹士太牢而祭,谓之攘。又因其自来而取曰攘。《论语》其父攘羊。又却也。《礼·曲礼》左右攘辟。《周礼·秋官·禁杀戮》掌司攘狱者,遏讼者,以告而诛之。〈注〉攘,犹却也。〈疏〉谓人有罪过,官有文书。追摄不肯受者。《齐语》西征攘白翟之地。《前汉·邹阳传》攘袂而正议。〈注〉攘袂,犹今人云捋臂。又除也。《诗·大雅》攘之剔之。〈疏〉攘除翦剔。又《扬子·方言》止也。又《唐韵》如两切《集韵》《韵会》《正韵》汝两切,□音壤。扰也。《前汉·□平传赞》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又《唐韵》《集韵》《韵会》人漾切《正韵》人尚切,□与让通。逊也。《前汉·礼乐志》隆雅颂之声,盛揖攘之容。〈注〉攘,古让字。又《艺文志》道家者流,合於尧之克攘,易之嗛嗛。又《集韵》式亮切,赏去声。与饟同。《诗·小雅》攘其左右。〈笺〉攘读为饟。又《集韵》《韵会》□泥庚切,音狞。抢攘,乱貌。《前汉·贾谊传》国制抢攘。〈注〉攘,女庚反。师古读抢攘为伧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