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卡制订要点、范本和效果图

浏览

应急处置卡的政策依据、制订应急处置卡的基本原则、制订要点、范本和效果图。本文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一、应急处置卡的政策依据

1、《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74号令)第四条,规定“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相衔接的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二、制订应急处置卡的基本原则

1.在风险评估和编制完成的应急预案基础上编制应急处置卡, 如情况发生变化,所对应的应急处置卡也应进行对应的修改;

2.应急处置卡应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

3.应急处置卡必须简明、实用、有效,工作场所应急处置卡布置于醒目地点,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便于携带(有条件的考虑设计手机APP);

4.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5.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

三、应急处置卡制订要点

1、什么是关键岗位?

第一发现人,第一个接到电话的应急指挥部成员。

2、什么时候用?什么情况下用?

第一发现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因此需要在应急处置卡中增加现象。目的是明确告诉第一发现人,在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使用。第一个接到电话的应急指挥部成员同理。

3、应急处置措施写到什么时候为止?

写到什么时候为止?写到应急预案启动前为止,或者写到应急处置方案启用前为止。

4、强调人身(自身)安全。 5、应急处置卡的公开形式

政策依据中88号令有要求“便于从业人员携带”。一般的企业中均有多个应急预案,每个应急预案可能有多个现场处置方案,每一个现场处置方案可能包含多个应急处置卡,那么应急处置卡实际上有很多个,携带并不可能。因此公开的形式除了电子化(比如微信、移动网页等),其它可以使用的公开形式有:a)发放到全员;b)发放到相关人员;c)在办公室、食堂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上墙;d)现场公示牌。

四、应急处置卡范本

(一)人员伤亡应急处置卡(全员适用)

现象:人身伤亡

1、停止作业,呼救。

2、电话8119或120,电话某应急指挥部成员。报告说明地点、伤情;如多人受伤,报告致伤原因(如坍塌摔伤、烧伤等)。

3、组织人员施救。

注意事项:

1、先救命,后治伤,放骨折。不盲目施救。

2、判断受伤人员意识、心跳、呼吸。心肺功能骤停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15:2,频率100次/min),四个循环判断心跳、呼吸。坚持到120到来。

3、对大量出血的受伤人员应同时实施止血操作。疑似存在颈椎、脊柱骨折的受伤人员不可随意搬动,必须搬动时应保持好颈椎、脊柱。

公开形式:全员发放

(二)火灾、火警应急处置卡

现象:浓烟、明火

1、停止作业,迅速撤离。

2、电话8119,电话某应急指挥部成员,报告说明……情况。

注意事项:

1、先远离,再报告。

2、招呼同伴。招呼附近人员撤离。

3、隔离范围为……。

公开形式:相关人员发放、食堂张贴、宿舍张贴。

五、应急处置效果图

应急处置卡范本效果图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