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踏板的踏板技巧有哪些

浏览

  很多乐曲都会用到右踏板,学生们也很喜欢踩了踏板后弹出来的声音。但是,踩踏板是有技巧的,不能随意一踩就行了。它的使用必须符合乐曲对音色的要求,需要演奏者随时分辨音响,合理地运用踏板。当然,踩好踏板也是有规则可循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踏板技巧:

  用途最广的踏板技巧是“切分踏板”,也叫“连音踏板”或“跟随踏板”。它的作用是连接旋律与和声,充分展示旋律的美感,既丰富了音质,又加强了和声和曲调的倾向性。很好地使用切分踏板,可以突出旋律线条,起到连而不糊、叠而不混的作用,使弹奏更具有感染力。

  “节奏踏板”,也叫“随音踏板”。也是一种常用的踏板,踩法与音乐的节奏是一致的,手脚齐上齐下,它适用于强调节奏特点的乐曲,比如肖邦的《玛祖卡》等舞曲风格的乐曲。

  “音前踏板”,也叫“预备踏板”。需要在发音前先把踏板踩下去,让泛音及共振和击弦同时发生,造成一种空旷的感觉,使声音一发出来就得到丰满的音响。比如,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一开始的和弦就可以用这种踩法。

  “抖动踏板”,也叫“颤音踏板”。这种高级踏板技巧要求脚掌和脚腕做出一种快而浅的放松抖动。这样能产生弹奏所需要的共鸣和连贯的音色,但又不会让声音重叠成堆而显得混浊。比如肖邦的《革命练习曲》中,右手要铿锵有力地弹奏,左手的快速下行音型又要求似狂风般激烈流畅,如果用一踩到底的长踏板就会使音乐显得混浊,这时,如果采用了颤音踏板就会恰到好处。

  踩好踏板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手指功夫和能力,不能用踏板来掩盖声音不清晰、不连贯的毛病。所以,许多老师不建议学生一开始就使用踏板或过早地用踏板。在新乐曲练习时,也应该先把手指的事做到尽可能完善,再进入踏板的运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