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典故大全(52则)

浏览

割肉相啖、狗乃取鼠、鹳知天将雨、汉阴丈人、猴子搏矢、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名读书、目不见睫、欺软怕硬、起死回生、琴谕、余姚先生、遇盗之戒、越人学远射、造酒、知母贝母、中计身亡、轴折造辕、自欺欺人、坐井观天等52个成语故事、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飞蛾扑火

这句成语在古书中比较多见,形式大同小异。较早见于《梁书·到溉传》:研(同砚)磨墨以誊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南朝(梁)时,有一位左民尚书叫到溉,梁武帝肖衍很器重他。

到溉有个孙子叫到荩(jìn),自幼聪明,善于诗文,深为梁武帝赞赏。

有一次,梁武帝和到溉开玩笑说:“你的孙子是个才子,你的文章是不是你孙子代你写的。”并且写了一首《连珠》(古时一种诗体)

赐给到溉,共六句,以上是前四句,意思是:砚台磨出墨汁来行文,毛笔飞动毫锋来写信,正如飞蛾投火一样(指砚台、毛笔),自己焚身也丝毫没有什么可吝惜的。

后人用“飞蛾扑火”这个典故比喻自取灭亡。(“飞蛾”也作“灯蛾”;“赴火”也作“扑火”或“投火”)

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力量虚弱的反动派和强大的革命力量硬碰,必遭可耻的失败。

成语故事:割肉相啖

典出《吕氏春秋》: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途,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

勇若此,不若无勇。

齐国有两个自诩为“勇敢”的人,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有一天,两人在路上相遇,说:“我们姑且去喝杯酒吧!”喝了几杯之后,一个说:“买点肉来吃,好吗?”另一个说:“你身上有肉,我身上也有肉,还要另外买肉干什么呢?”于是,两个人准备好了调口味的豆豉酱,就拔出腰刀来,你割我的肉吃,我割你的肉吃,直到死了才罢休。

悍勇到如此地步,倒不如没有勇气的好。

后人用“割肉相啖”说明有勇无谋,只能白白牺牲。

成语典故:狗乃取鼠

典出《吕氏春秋·土容》: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

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齐国有个人,很会挑选狗。他的邻居委托他买一条会捉老鼠的狗,花了整整一年光景,他才买来一条狗,说:“这是一条很好的狗。”

他邻居养了这条狗好几年,它却从来不去捉老鼠。邻居便把这情况告诉相狗的,相狗的说道:“这是一条很好的狗。它想捉的是那獐、麋、野猪和鹿,而不是老鼠。你一定要叫它捉老鼠,就必须把它的脚束缚起来。”

于是,他的邻居当真把这条狗的后腿束缚起来,狗这才开始捉老鼠。

这个故事说明了:空有满腹才华,如果没有施展的场所,也只能白白浪费。

成语故事:鹳知天将雨

典出《郁离子》:子游为武城宰,郭门之垤,有鹳迁其巢于墓门之表。墓门之老以告曰:“鹳知天将雨之鸟也,而骤迁其巢,邑其大水乎?”子游曰:“诺!”命邑人悉具舟以俟。居数日,水果大至,郭门之垤没而雨不止,水且及于墓门之表。鹳之巢翘翘然,徘徊长唳,莫知其所处也。子游曰:“悲哉!是亦有知矣,惜乎其未远也。”

子游当武城县宰相时,城门外的小土山上,有一只鹳鸟把巢窠搬到一个坟墓前面的石碑上去。看守坟墓的老汉就把这件事告诉他说:“鹳鸟是能预知天下大雨的鸟呀,它骤然迁走巢窠,说明咱们县城要发大水了!”

子游听了说道:“知道了!”立即命令城里人都准备好船只等待大水的来临。

过了几天,大水果然汹涌而至,城门外的小土山被大水淹没了,而大雨仍然不停止,洪水又涌到墓前的石碑。那鹳鸟的巢窠在石碑顶上也岌岌可危了,它徘徊踌躇着发出了长声的悲鸣,也不知道将跑到哪里去安居下来才好。

子游说:“可悲呀!这也算是有预见了,但可惜考虑得还不够长远呀!”

后人用这则寓言说明“是亦有知矣,惜乎其未远也”,就是这则寓言的主旨。鹳鸟虽然能够预知大雨大水的降临,但它仅仅把自己的巢窠迁到略高于小土山的“墓门之表”上面,因而最终仍不免要遭到灭顶之灾。预见没有能够使它逃脱险境,因而这种预见也就算不上远见或高见。寓言启示我们:预见必须与远见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机智作用。光有预见,而没有远见,也就只能和短见等量齐观了。

这则寓言讽喻了小知小见、目光短浅的人。

成语典故:汉阴丈人

典出《庄子·天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

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汤,其名为槔。”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往南方的楚国去游历,回晋国途中,经过汉水南岸,遇见一位老人正要去务菜园子。只见他从挖开的一个隧道下到井里,双手抱一只大瓮汲水出来灌园,万分吃力而功效甚微。

子贡说:“我有一种机械,一天可灌一百亩地,用力少而见效很大,老人家您不用它吗?”务园子的老汉抬头望了望他说:“什么样的机械?”

子贡说:“在木头中凿一个机关,后半重前半轻,用它提水就像抽引一样,接连不断,水流泛溢奔流,名叫桔槔。”

务园子的老汉勃然大怒,一下变了脸色,讥笑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说,有机械的人一定有投机取巧之事,有机巧之事的,一定有机变巧诈之心。胸中存留着机心,人的纯粹洁白的天性就受到破坏;纯粹洁白的天性不完备,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是不可能得道的。我并非不知道桔槔这种机械,我是耻于做这种事情!”

后人用“汉阴丈人”比喻顽固分子反对新事物,往往会拿出一套歪道理为自己的守旧行为辩护。

成语典故:猴子搏矢

典出《庄子·徐无鬼》: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

吴王坐着船在长江里游玩,登上一座猴山。很多猴子看见了,都十分害怕地跑掉,逃到深深的荆棘丛里去。唯独有一只猴子,从容不迫地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表现它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射它,它敏捷地接住了箭。吴王命令助手们一齐追射,那只猴子就被围住射死了。

吴王回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啊,夸耀它的灵巧,仗恃它的敏捷,来对我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应该警惕啊!唉!不要拿你的神气对人骄傲啊!”

这篇寓言说明喜欢卖弄聪明,表现自己,爱耍傲气的人,有时是要栽大跟头的。

成语典故:恍惚

典出《嘻谈录》:一人错穿靴子,一只底儿厚,一只底儿薄;走路一脚高,一脚低,甚不合式。其人诧异曰:“今日我的腿,因何一长一短?想是道路不平之故。”或告之曰:“足下想是错穿了靴子!”忙令人回家去取。家人去了良久,空手而回。谓主人曰:“不必换了,家里那两只,也是一厚一薄!”

后人用这则寓言尖刻地讽刺了教条主义者无实际生活的能力。主人穿错了靴子,竟不考究鞋底厚薄,反而惊诧自己的腿忽然一长一短了;甚至怀疑是道路高低不平的缘故!神经到这种地步,以至连自己生长的肉腿都恍惚不清,真是可悲可叹!而那“家人”则更进了一步,他连厚薄两双鞋的简单差错都不敢想,可谓刻板、愚昧到极点了。不要认为这是笑话,世上那些脱离实际,对传统信条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懒汉,实在还多着哩!

成语典故:鸡卵

典出《笑笑录》:有南人不食鸡卵。初至北道早尖,店伙请所食,曰:“有好菜乎?”曰:“有木樨肉。”及献于几,则所不食者也。虑为人笑,不明言,但问:“别有佳者乎?”曰:“摊黄菜如何?”客曰:“大佳!”及取来,仍是不食者,谬言尚饱。其仆谓:“前任甚远,恐致饥!”曰:“如此,但食点心可耳。”问:“有佳者否?”店伙以“窝果子”

对。客曰:“多持几枚来!”及至,则仍不食者。且惭且怒,忍饥而行,遂委顿不堪。夫天下事不知者多矣,必欲讳不知为知,甘作负腹将军,可笑也!

有个南方人不喜欢吃鸡蛋。初次来到北方道上吃早点,店伙计请问他要吃什么东西。他说:“有好菜吗?”答道:“有木樨肉。”等到把菜端到桌子上来,原来是自己不喜欢吃的鸡蛋。又顾虑他人见笑,并不明说,只问:“还有别的好菜吗?”回答说:“摊黄菜怎么样?”客人说:“非常好!”及至把菜送来,仍然是自己不喜欢吃的,只好假装说肚子尚饱不想吃。他的仆人说道:“前面的路程远得很,恐怕会挨饿的。”客人说道:“既然这样,就光吃些点心罢了!”又问店伙计:“点心可有好的吗?”店伙计用“窝果子”回答他。客人说:“多拿几个来!”及至送到,却仍然是自己不喜欢吃的。心中一面羞惭一面恼火,只好忍饥受饿上路,结果弄得极度困乏、疲惫不堪。

天下的事情不知道的多着呢!必定要忌讳自己所不知道的而装作知道,甘愿充当饿肚子的将军,真太可笑啦!

后人用这则寓言说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但故事中的这位南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强不知以为知,打肿了脸充胖子,结果,只有充当“负腹将军”行路,弄得“委顿不堪”,真是活该倒霉!

成语故事:驳象虎疑

典出《管子·小问》: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驳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

管仲对曰:“此驳象也,驳食虎豹,故虎疑焉。”

齐桓公骑马出游,有一只老虎远远望见就趴在地上。事后,桓公问管仲说:“今天我骑马出游,老虎望见我吓得不敢动,是什么缘故呢?”

管仲回答说:“料想君王必是骑驳马闲游,迎着太阳奔跑吧。”

桓公说:“是这样。”

管仲说:“这是因为驳马很像驳,驳能吃老虎豹子,所以老虎疑惧了。”

后人用“驳象虎疑”比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类似这种为假象所惑而发生错觉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成语典故:金眼睛

典出《雅谑》:党进命画工写真。写成双怒,责工曰:“前日见你画大虫,尚用金箔贴眼,偏我消不得一双金眼睛乎?”

党进命令绘画工匠给他画一张像。画成之后,党进大怒,责骂绘画工匠说:“前天我看见你画大老虎,尚且用金粉纸贴在它的眼睛上,难道我还受用不得一双金眼睛吗?”

后人用这则寓言说明绘画和任何艺术一样,有它自己的艺术规律。画老虎时,用金箔贴眼,可以增加老虎凶猛的情态,使人产生虎视眈眈的感觉。如果画人也用金箔贴眼,那不成了恶魔厉鬼了吗?党进是个有权有势的人,就是没有艺术修养。他不懂装懂,利用权势对画工乱干涉,瞎指责。有权势,无才能,这种矛盾统一在党进这一类人的身上,他们所到之处,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哭笑不得的灾难。

成语典故:拒谏饰非

典出《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成相》是荀况晚年的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他借用若干历史故事,塑造了他理想中的圣王和贤相的形象。文中写到:君主好忌妒和处处都想胜过臣下,这样大臣们就没法进行规劝了,必然要遇到灾祸。君主评论臣下的过错,要看他所做的事是否违背了尊崇君主,安定国家和推崇贤人。君主拒绝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臣下阿谀奉承,附和君主的意思,国家必然遭到祸害。

后人用“拒谏饰非”指拒绝别人的劝告,掩饰自己的错误。

成语故事:空中楼阁

宋朝有位大学问家叫沈括,字存中,浙江湖州人,宋仁宗时考中进士,后来做到韩林学士一官。他学问渊博,对当时的掌故、见闻以及天文、卜算、音乐、医药等,无不通晓。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登州(今山东蓬莱县)四面临海(渤海),春末及夏季时,远远可以见到空中有城市楼台的形状,当地的人将它叫做海市。”这种情景,便是人们所称的“海市蜃楼”,其实是因为那个季节时,海水的温度低于空气,故空气海面密而空中薄,远山、船舶、城市、楼台的光线除了直射到人的眼中外,又射到空气稀薄的地方,再曲折反射到人的目中。在沙漠中也有这种虚幻景象,沙漠上白天地面热,故下层空气薄于上层,光线反射,便有池畔草木映在水中的形状。

后来清朝人翟灏将沈括所说的话引证为“空中楼阁”,常常比喻脱离实际的幻想或虚幻的事物。

成语典故:两口之虺

典出《韩非子·说林下》: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也。遂相杀,因自杀。”

有一种名叫虺的毒蛇,一个身子上长了两个嘴巴,因为争食物互相咬起来。于是互相残杀,因而也就毁灭了自己。

后人用“两口之虺”比喻内部互相残杀,只能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

六百里和六里苏秦死了之后,他那假装得罪燕王逃到齐国去破坏齐国的阴谋慢慢地从苏秦手下人的嘴里泄漏出来了。齐宣王这才明白过来。从此以后,齐国和燕国又有了仇。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国起了内乱,齐宣王趁着机会打到燕国去,杀了燕王,差点把燕国灭了。

齐国的声势可就大了。这还不算,齐宣王又和楚怀王结了同盟。

秦惠文王正打算去打齐国,齐、楚两个大国联合起来,秦国的打算落了空。张仪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拆开不可。他向秦国说明了这个意思,交回相印,上楚国去了。

张仪到了楚国,先拿出十分贵重的礼物,去送给楚怀王手下一个最得用的小人叫靳尚,然后去见楚怀王。楚怀王问他:“先生光临,有何指教?”张仪说:“秦王派我来跟贵国交好。”楚怀王说:“谁不愿意交好呢?可是秦王老向人家要土地,不给他就打,谁还敢跟他交好?”张仪说:“如今天下只剩了七个国家,其中最强大的,要算齐、楚、秦三国。要是秦国跟齐国联合,那么齐国就比楚国强;要是秦国跟楚国联合呢,那么楚国就比齐国强。如今秦王打算跟贵国交好,可惜大王跟齐国通好,他有什么办法呢?要是大王能够下个决心,跟齐国绝交,秦王不光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土地送给贵国。这么一来,楚国可就得了三样好处:第一,增加了六百里的土地;第二,削弱了齐国的势力;第三,得到了秦国的信任。一举三得,为什么不这么干呢?”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经张仪这么一说,就动了心。他挺高兴地说:“秦国要是能够这么办,我何必一定要拉着齐国不放手呢?”

楚国的大臣们一听说他们能够得到六百里的土地,大伙儿都眉开眼笑地给楚怀王庆贺。忽然有个人站起来,说:“这么下去,我们哭都来不及,还庆贺呢?”楚怀王一看,原来是客卿陈轸,就问他:“为什么?”陈轸说:“秦国为什么把六百里的土地送给大王?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联盟吗?楚国有了齐国作为兄弟国,势力大,地位高,秦国才不敢来欺负。要是大王跟齐国断了来往,就跟砍了一只胳膊一样。那时候,秦国要不来欺负楚国才怪呢!大王要是听了张仪的话跟齐国断交,张仪失了信,不交出土地,请问大王有什么办法?到那时候,齐国恨死了大王。万一跟秦国联合起来,一块来打楚国,不就是楚国亡国的日子到了吗?大王不如打发人先去接收商于。等到六百里的土地接收过来之后,再去跟齐国绝交也来得及呀。”三闾大夫(官名,掌管王族三姓,就是昭家、屈家、景家)屈原说:“张仪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千万别上他的当。”

那个受了张仪礼物的靳尚,眯缝着一对吊死鬼眼睛,反对说:“要不跟齐国绝交,秦国哪能白白地给咱们土地呢?”楚怀王点着头说:“那当然!咱们先去接收商于吧。”

楚怀王挺高兴,赏了张仪好些财宝。一边去跟齐国绝交,一边打发逢侯丑跟着张仪去接收商于。张仪和逢侯丑沿途上喝酒谈心,好像亲弟兄一样。他们到了咸阳城外,张仪好像喝酒喝醉了,从车上摔下来,底下人慌忙把他搀起来,他说:“喔唷,我的腿摔坏了。你们赶紧把我送到城里去找医生。”他们把张仪送进了城,请逢侯丑住在客馆里。

逢侯丑去拜见张仪,底下人说:“医生说了,闭门养病,不能会客。”这么一天一天地耗下去,一连有三个月之久。逢侯丑着了急,写了一封信给秦惠文王,说明张仪答应交割土地的事情。秦惠文王回答说:“相国答应的话,我一定照办。可是楚国还没跟齐国完全绝交,我哪能随便听信片面之词呢?且等相国病好了再说吧。”

逢侯丑再去找张仪。张仪压根儿就没见他。逢侯丑只好把秦惠文王的话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说:“难道秦国还怕我没跟齐国绝交吗?”他派人到齐国去骂齐宣王。齐宣王气极了,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块去打楚国。

张仪听说齐国有使臣来,就去上朝。没想到在朝门外碰见了逢侯丑。张仪问他:“怎么将军还在这儿?难道那块土地你还没接收吗?”逢侯丑说:“秦王要等相国病好了再说。如今咱们就一块去说吧。”张仪说:“干什么要跟秦王去说?我把我自己的土地献给楚王,何必去问他呢?”逢侯丑说:“是您的土地吗?”张仪说:“可不是吗?我情愿送给楚王我自己的六里土地。”逢侯丑急得出了一身冷汗,说:“怎么会是六里土地?我来接收的是商于那儿的六百里土地呀!”张仪摇着脑袋,说:“没有的话!秦国的土地,全是凭着打仗得来的,哪能随便送人呢?别说六百里,就是六十里也不行啊?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是我的土地,不是秦国的土地。大概楚王听错了吧!”逢侯丑这才知道他原来是个骗子。

这个故事讲的是张仪卑鄙奸诈,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成语典故: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典出《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谋士,和周瑜同辅孙权,后任水军都督。他谋略周密,深识大体。曹操东下时,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联刘抗曹。周瑜猜忌褊狭,处心积虑想杀害孔明。鲁肃考虑到当时正是用人之际,如果杀了孔明,不仅被曹操耻笑,而且会削弱东吴的力量。这表现了鲁肃待人宽厚,处事谨慎和政治家的远见与风度。

一次,周瑜借口军中急需弓箭,限令孔明十日内监造十万支箭,工匠和原料又不给足,到时孔明造不出箭,按军法处死。限期的第三天夜里,孔明暗地请鲁肃一同前去取箭。鲁肃不知道孔明施的什么计谋,便糊里糊涂地跟着他上了草船。当草船抵近曹营,军士擂鼓呐喊时,鲁肃大惊,害怕曹兵出战,自己难以脱身。孔明却笑着说:“现在雾气迷天,我料想曹操必然不敢出战。”令摆酒菜,要和鲁肃对饮。鲁肃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提水———七上八下的,哪里吃得下!没想到,孔明巧用天时,草船借箭,不费江东半分之力,满载而归。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比喻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盲目地跟着别人。

成语典故: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典出《世说新语》: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东晋时期,桓玄掌权,家中常常是宾客满座,饮宴至深夜。有一天,在酒席上行酒令。规定每个人讲两句诗,表达一个非常危险的境界。一人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大家说:“不错,是吓人。”又一人说:“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大家说:“不错,也吓人。”一人道:“大虫口中夺脆骨,骊龙项下夺明珠。”大家说:“不错,这也是玩儿命的事。”轮到一个参军时,他脱口说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可大家竟一声不吭。原来桓玄瞎了一只眼睛,最恨人家说什么瞎子、盲人。良久,桓玄涩声说道:“你怎么当面讥刺我是盲人呢?”于是酒宴不欢而散,第二天,参军的官也被免了。

后人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个典故比喻人们办事乱碰瞎闯,危险之至。

成语典故:名读书

典出《笑林》: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车胤集起萤火虫读书,孙康借雪光读书。一天,孙康去拜望车胤,没有遇到,问他到哪里去了?看门的人说:“到郊外捉萤火虫去了。”

不久,车胤去答拜孙康,看见孙康悠闲地站在庭院里,便问道:“为什么不读书呢?”

孙康说:“我看今天这天气不像是个下雪的样子。”

后人用这则寓言说明囊萤、映雪读书,本来表现了能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和条件刻苦攻读的精神,但是如果离开了这种精神实质,离开了客观效果,放着大好时光不利用,却去捉萤火虫,或者等着老天下雪,片面地追求形式,搞花架子,既骗人,又害己,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成语故事:目不见睫

典出《韩非子·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

战国时,越王无疆当国,他想与当时的其他国家争霸,就对外使用武力,准备北面向齐国用兵,西面对楚国侵略。齐威王知道越国要向齐国进攻,就派了个说客向越王说:“越国不去攻打楚国,大既不能称王,小也不能称霸。我想越国之所以不去攻打楚国,是因为得不到晋国的支持。”越王说:“我对晋国的希望是维持中立,不想和他们两军相对,难道晋国还会来攻夺我的城池吗?”接着他又分析了当时各国的情况后,对晋国的不趁时机去掠取楚国的土地,认为十分失算。

齐国使者听了越王的见解,说:“我觉得越国没有亡国倒真是侥幸的事,大王你看得多么虚浅!我一点不重视那种运用智慧像使用眼睛的作法,眼睛虽然能看清楚细微的毛,却看不见自己眼睑上的睫毛。现在,你只看见晋国的失计,却看不见越国本身的错误,只期待晋国去瓜分楚国,又不能和他联合,怎么能够全凭希望呢?大王不如现在出兵去攻打楚国,先夺长沙一带产米区(楚国在今湖南、湖北地方)和竟泽陵的产木材的地方,那么就可以建立霸王的基础。”越王被齐国的说客打动了,便放松齐国而移兵攻楚。

后来的人,便将齐国使者所说的话引申为“目不见睫”一句成语,意思是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自知之明。

牛缺遇盗之戒典出《列子·说符》: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郸,遇盗于耦沙之中。尽取其衣装车马,牛缺步而去。视之,欢然无忧吝之色。盗追而问其故。

曰:“君子不以所养害其所养。”

盗曰:“嘻!贤矣夫!”

既而相谓曰:“以彼之贤,往见赵君,使以我为,必困我。不如杀之。”乃相与追而杀之。

燕人闻之,聚族相戒曰:“遇盗莫如上地之牛缺也!”皆受教。

俄尔其弟适秦,至关下,果遇盗;忆其兄之戒,因与盗力争,既而不如,又追而以卑辞请物。

盗怒曰:“吾活汝弘矣,而追吾不已,迹将著焉。既为盗矣,仁将焉在?”遂杀之,又傍害其党四五人焉。

牛缺,是上地的一个大学问家。他一次出门要到邯郸去,走到耦沙遇见了一伙强盗。强盗抢尽了他的衣物车马,牛缺却大踏步走了。看起来高高兴兴的,没有一点发愁和吝惜的神色。强盗便赶上去问他是什么缘故。

牛缺说:“君子不拿供养自身的东西去危害它所供养的身子。”

强盗说:“吓!真是知理通情呀!”

但众强盗随后又互相商量道:“凭他这样的才德,去见赵国君王,谈到了我们的这种行为,一定要与我们作难。还不如把他杀了好。”于是,他们便赶上牛缺,把他杀掉了。

燕国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便召集起他的家族来,互相警戒说:“碰见强盗可千万别学上地的牛缺呀!”大家都接受了这个教训。

不久,这人的弟弟要到秦国去,到了函谷关下,果然遇到强盗。

想起哥哥对他的警戒来,便和强盗大力争夺财物。争夺不来,又赶上去向强盗们说好话请求还给他东西。

强盗们大怒道:“我留你条活命就够宽宏大量了,你还不停地追赶我们,这样,我们的行踪就要暴露了。既然做了强盗,哪里还管得到发善心呢?”于是就把他杀了,并且连他的亲友四五个人也都一起杀死了。

这一则寓言讽刺了教条主义者抱住书本不放,经验主义者硬搬老一套,这都是不从实际出发,不分析具体情况,不区别具体对象,死板地运用理论原则,机械地对待经验教训。凡是抱着这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态度处世的人,总是要大倒其霉,无往而不败的。从牛缺和燕人的遭遇里,可以获得不少启发。

赔了夫人又折兵刘邦的军队进了洛阳,他假惺惺地哭哭啼啼上演一套为义帝发丧的把戏,以笼络人心;然后,出兵东击项羽,表示替义帝复仇。

这时,项羽的兵力全在山东,所以给了刘邦很大的方便,一帆风顺地进占了楚国的彭城。

到了彭城,刘邦不再“袒而大哭”,也忘掉自己的“约法三章”,整天忙着收集货宝,挑选美人,或者摆酒设宴,大吃大喝,又跟初进阿房宫一样飘飘然起来。士兵们也涣散软弱了。项羽军队为了挡住背后的汉军,连夜从山东赶回来。楚军人数只有三万,可是一与刘邦交战,不到半天,便把刘邦的五六十万大军,杀得落花流水。

来不及逃走而跳入睢水溺死的,就有十多万。可怜刘邦落得魂飞魄散,只顾自己逃命,好容易在乱军中冲出来,像丧家之犬似的逃到妻子的哥哥周吕侯那边,才勉强镇定下来。这时,只有他自己接收的货宝美人重新还给了项羽,连自己的父母妻子也都作了楚国的俘虏。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成语的来源,有人认为是由刘备过江招亲,孙权计谋失败而来的,这是由于“三国演义”的故事人们较多熟识的缘故。

后人用“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结果连本也赔进去了。

成语典故:欺软怕硬

典出《史记·宋微子世家》: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

宋襄公通知列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去即君位。诸侯当中,有的主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就让公子无亏继续做国君;有的不敢得罪宋国,认为开一次大会也无所谓。不过,多数诸侯并不把宋国的通知放在心上。到了开会的日子,只有卫、

曹、邾三个小国带了点兵车来赴会。宋襄公就领着四国的兵车打到齐国去。齐国的大臣高虎、国仲懿等全是见风转舵以求自保的人。当初立公子无亏,说他是长子;如今眼看四国兵马麇集城下,就改口说公子昭本来是太子。他们杀了公子无亏和竖刁,赶走了易牙,投降了宋国,迎接公子昭即位,就是齐孝公。四国的诸侯完成了这份工作,得了谢礼,就退兵回去了。

宋襄公算是成功地踏出了做霸主的第一步。接下来,他打算号召诸侯,继承齐桓公的事业。但他生怕大国瞧不起他,就先邀约曹、邾、滕(在山东省滕县西南)、曾阝(在山东省峰县东)四个小国,开个会议。到了开会当天,曹、邾两国的国君准时赴会;滕侯婴齐迟到、子则根本没到场。宋襄公觉得这两个小国太傲慢了,身为小国竟不肯好好地听大国的话,简直是无礼。于是他摆出一副霸主的姿态,打算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宋襄公问滕侯婴齐为什么迟到。

滕侯婴齐见他一脸凝重,吓得一哆嗦,低声下气地赔着不是。宋襄公瞧他如惊弓之鸟般,就有点儿过意不去;可是为了维持霸主的神气,他只好狠下心将滕侯婴齐关起来,不准他会盟。子得到这个消息,心知事态不妙,吓得连夜启程赶来,可是已经迟了三天。宋襄公大怒,叫骂说:“我刚提出会盟,小小一个国竟敢迟到三天,不好好处治他,怎么行呢?”公子目夷(字子鱼,宋国的相国,宋襄公的庶兄)一再阻挡他,可是宋襄公已拿定了主意。他杀了子,把他当作祭品,祭祀睢水。别的诸侯祭祀时,只用牛、马、羊等作为祭品,宋襄公却用了活人,而且还是一个国君。他对鬼神的崇敬真叫人瞠目结舌。

宋襄公杀了子后,更妄自尊大了。被拘押的滕侯婴齐千方百计地托人向宋襄公求情,又送了他一份很厚的礼,宋襄公才释放了他。

就因为宋襄公杀了子、押了滕侯,前往与会的曹共公大为不满。不到“歃血为盟”的日子,他就不告而别了。这可恼火了宋襄公,光是会合四个小国,就已经是如此乌烟瘴气,怎么还能号令大国呢?宋襄公左思右想,认为要一个个地去收服小国,实在太费事了,他打算先请出一个大国来,再利用他去收服小国。但是当时楚成王已经会合了齐、鲁、陈、蔡、郑等国,订立了盟约,宋襄公还能去联络哪一个大国呢?虽然秦国和晋国还没给楚国拉过去,可是他们位处偏远,向来不跟中原诸侯会盟。怎么办呢?他摇头晃脑地思索了一会儿,突然灵机一动,自言自语地说:“嘿,有了!就请楚国出来吧!”他把这个主意告诉了大臣们,公子目夷自然竭力反对,宋襄公干脆不理他。

宋襄公打发使臣带着厚礼去见楚成王,请他到宋国的鹿上来跟齐国、宋国先开个三国会议,商量会合各国诸侯的办法。楚成王居然答应了。

公元前六三九年二月,齐孝公昭先和宋襄公在鹿上相见。齐孝公是靠着宋襄公的扶持才做了国君的,当然忘不了他的大恩,言行举止间对他特别恭敬。可是齐孝公发觉这位恩人的霸气不减他的父亲,内心就起了反感。过了几天,楚成王也到了。

三位国君依序就坐。宋是公爵,坐第一位;齐是侯爵,坐第二位;楚是子爵,坐第三位。宋襄公拱了拱手,说:“我打算会合诸侯,共同扶助王室。恐怕人心不齐,意见不一致,所以想借重二位的大力,一起号召诸侯,到敝国盂地(在河南省睢县东南)开个大会,日期就定在七月里吧!”然后,就请齐、楚两位国君发表意见。齐孝公和楚成王推让了许久,都不肯表达看法。宋襄公就说:“二位国君如果不反对我的提议,就请在通告上签名吧!”说完,就把预备好的通告先递给楚成王。楚成王认真一瞧,上面除写明会盟的意义之外,还附带说明要学习齐桓公的办法,开的是“衣裳之会”,最后则签着宋襄公的名字。楚成王说:“有您签名就够了,就这么发出去吧。”宋襄公说:“陈国、许国、蔡国都跟你们二位订有盟约,所以要借重你们。”楚成王说:“那么请齐侯先签吧!”齐孝公为了宋襄公先把那通告递给楚成王,心里已经怏怏不乐了,这下再由楚成王让给他,他就赌气似地说:“敝国就像宋襄公手下的人一样,没有什么影响力。贵国威震八方,您不签字,事情就不好办!”

楚成王微微一笑,签了字,交给齐孝公。齐孝公酸溜溜地说:“我历经颠沛流离,能保住自己的国家已是万幸!哪儿有资格号召诸侯?有了楚国签署就成了。”他对宋襄公的重楚轻齐耿耿于怀。

宋襄公没觉察到这一点,把齐孝公的冷言冷语当作真心话,就将通告收了起来,请他们下半年早点来。

到了秋天,宋襄公驾着车马到盂地去开大会。公子目夷说:“楚是蛮族,难以揣测他的意图,万一他心口不一致那可怎么办?主公总得带点人马去,才能叫人放心哪!”宋襄公瞪了他一个白眼,不以为然地说:“什么话?约好了开‘衣裳之会’,怎么可以自己失信于人?”公子目夷只好空手跟着他去赴会。

他们到达会场时,楚、郑、陈、蔡、曹、许等国已在场等候,只有齐孝公和鲁僖公还没露面。齐孝公是抱怨宋襄公,鲁僖公是不屑与蛮族打交道。宋襄公见楚成王左右全是文臣,没有一个武将,就教训公子目夷说:“你瞧瞧!下次可别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七国的诸侯准时开会,宋襄公以临时主席的身分拱了拱手,致开会词说:“今天诸君到敝国来开会,我们非常荣幸。我们想效法齐桓公的精神,尊重王室、济弱扶倾,大家订立盟约,息兵罢战,共享天下的太平。不知道诸君认为怎么样?”楚成王率先站起来,说:“很好!很好!但不知道谁是盟主?”宋襄公理直气壮地说:“这用不着多说!不是看爵位的高低,就是论功劳的大小。”楚成王说:“宋是公爵,第一等诸侯;可是我已经做了多年的王了。王总比公爵高一等吧!”他就毫不客气地跑过去,大摇大摆地坐在第一个座位上,气得宋襄公暴跳起来。公子目夷扯一扯他的衣袖,叫他沉住气。可是他哪儿办得到呢?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眼看就要当上霸主了,怎么能轻易让给别人哪!他挺着胸脯,说:“我是正式的公爵,你是自称为王,你这头衔是假的!”楚成王脸色大变,说:“既然知道我这楚王是假的,你请我这假王来干什么?”楚国的大夫成得臣(字子玉)也在一旁大声说:“今天开会,只要问问众位诸侯,是为了楚国而来的呢?还是为了宋国而来的?”

陈国和蔡国的国君向来害怕楚王,齐声说:“楚国!楚国!”楚王听了,哈哈大笑,指着宋襄公说:“听见了没有?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宋襄公当众受辱,气呼呼地还想争论,就瞧见成得臣和楚国大将斗勃脱去外衣,露出闪闪发亮的铠甲。他们从腰际拔出两个小红旗,向台底一挥动,一批楚国的“文官”,立刻剥去外衣,一个个全变成了武士,蜂拥扑上台来。台上的各国诸侯吓得魂不附体。楚国人不由分说地把宋襄公拖了去,公子目夷趁乱成一团时,一溜烟跑了。

后人用“欺软怕硬”比喻欺负软弱,害怕强横。

成语故事:起死回生

典出《史记·扁鹊列传》: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战国时代,有位名医叫扁鹊。有一次,他路过虢国,正好碰上虢国太子突然患病死了。他知道死者的情况后,就自告奋勇地去进行抢救。扁鹊仔细观察了太子之后说:“太子并没有真死,还有救活的希望,这是一种昏迷症,名叫尸蹶。扁鹊于是用针灸疗法使太子苏醒转来,然后再给他服汤药。服药不久,太子的病就全好了。这消息传出去后,人们都称赞扁鹊“能生死人”。但扁鹊却谦逊地说:“我没有什么本领,那是因为太子没有真死,所以才能把他救活。”

后人把称赞扁鹊的话说成“起死回生”,用来表示使死人或死东西复活,多用来形容医术高明;也用来形容挽救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情。

成语典故:琴谕

典出《宋文宪公集遗编》:楚、越之交恒多山,山民齐氏者,不识琴,问人曰:“何谓琴?”或告之曰:“琴之为制,广前狭后,圆上方下,岳首而越底,被之以丝,则铿铿然泠泠然可听也。”齐悦曰:“是知琴也。”一日,适通都大邑,见负筑来者,亟趋视之,惊曰:“是不类广前狭后、圆上方下者耶?”反侧视之,良久又曰:“是不类岳首而越底者耶?”以指横度之,则亦有声出丝间。复曰:“是又不类铿铿泠泠之可听者耶?”遂力致其人而归,师之三年,蚤夜不辍,自以为尽其技也。乡之告者偶过焉,闻其声,辄瞿然曰:“子习者筑也,非琴也!

不然,何若是嘈杂淫哇也?”因出琴鼓一再行。齐氏闻之,蹙额曰:“子绐我矣!澹乎若大羹玄酒,朴乎若蒉桴土鼓,不足乐也。予所嗜者异乎是,若鸾凤之鸣,若笙箫之间作,若燕、赵美人之善讴。吾不知子琴之为筑,吾筑之为琴也!请终乐之!”嗟夫!琴之为器,人所易识,山民乃以筑当之,则夫误指乡愿为君子,日爱之而不知厌者,尚何怪乎?楚国和越国之间连绵多山,山民中有一个姓齐的人,他没有见过琴,便问别人说:“什么是琴呀?”有人告诉他说:“琴制作的样子,前面宽后面窄,上面圆下面方,头部隆起,底部有小孔,浮面覆盖着丝弦,弹起来铿铿作声,弦音清越,非常好听。”齐氏高兴地说:“这就知道什么是琴了。”

一天,他往大城市去,看见一个人背着一把筑走来,急忙跑上去看,吃惊地说:“这不像前宽后窄、上圆下方的那种乐器呀?”反复观察了它,许久又说:“这也不像翘首而底下有小孔的样子呀?”用手指横弹了一下,也有声音从弦上发了出来。又说:“这又不像是铿铿作声、弦音清越悦耳的呀?”于是尽力说动那人跟他一起回去,向那人学了三年,早晚也不休息,自以为把他的技艺都学到手了。

先前告诉他什么是琴的那个人偶然走过他的家门,听见他弹筑的声音,就吃惊地说:“你所学的是筑呀,不是琴呀!不然的话,为什么会发出喧闹嘈杂的声音来呢?”接着就拿出琴来弹了又弹。

齐氏听后,忽然皱起眉头说道:“你欺骗了我!你弹的声音淡然无味,像是大菜汤和白水酒,简单朴素像用桴槌敲击土鼓,不会引起我的兴趣来呀。我所爱好的和这个并不相同,它像鸾鸟和凤凰的鸣叫声,像笙和箫的轮番吹奏,像燕国和越国美人的歌唱。我不晓得你的琴或者是筑,我的筑或者是琴呀!请尽我自己的乐趣吧!”

唉!琴作为乐器,人们原是很容易辨认的,而山民齐氏却用筑当作琴,反去把言行不符的乡愿错当作道德高尚的君子,并且天天惜爱而不厌倦,这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吗?后人用这则寓言说明把乡愿当君子,反责人欺骗自己,这是不知音者,山民齐氏之谓也。中毒既深,习非为是,原是世人常态。

这则寓言的讽喻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成语典故:肉食者鄙

典出《艾子杂说》:艾子之邻,皆齐之鄙人也。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有智;我平里食粗粝,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粟钱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曰:“吾观人脚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窃,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注之乎?”二人相称其智。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

艾子的邻居们,都是齐国粗俗的人。

听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和齐国的公卿大夫,都是人,也都禀受了天、地、人三才的灵智,为什么他们就有智慧,我就没有智慧呢?”

另一个人说:“他们天天吃肉,所以有智慧;而我们平日尽吃些糙糠,所以缺少智慧呀。”

那个问话的人说:“我恰好有粜米的钱数千,姑且让我们天天吃些肉试试看。”

过了几天,又听见那两个人对话说:“我自从吃肉以后,心志清楚、聪明通达,碰见什么事情都有智慧,不仅有智慧,而且还能穷尽其道理。”

其中一人说:“我观察到人的脚面,向前出甚为便利,如果向后出,岂不要被跟随来的人踩着吗?”

其中另一人说:“我也发现人的鼻孔向下长着甚为便利,如果向上长,岂不要被天上落下的雨水灌注进去吗?”

两个人便互相称颂起他们的才智来了。

艾子听后感叹着说:“唉!吃肉人的智慧,不过如此罢了!”

后人用这则寓言说明人的智慧,主要依靠主观努力,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通过理论学习的修养而培养出来的,决不取决于吃肉的多少。《左传》庄公十年,记载曹刿论战,曾指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无非是说那些养尊处优、做官当老爷的人,由于脱离实际和群众,往往变得十分愚蠢;相反,倒是整天在现实斗争中磨炼的小人物,往往具有无穷的智慧。人们常说,惟卑者最聪明,也便是这种道理。在这里,齐之鄙人要为肉食者翻案,为了证明他们这翻案文章作的有理,他们自己也天天吃起肉来,结果,“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发现脚向后出、鼻孔向上的大道理,从而“二人相称其智”。这便用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论断了。

成语典故:三不死

卫太子蒯聩[kuì]仗着孔姬和浑良夫,把大夫孔悝硬收过来,把他的儿子卫出公轰走,自己做了国君,就是卫庄公。卫庄公把第二个儿子疾立为太子,把浑良夫提升为上卿,和孔悝一块儿管理朝政。

这时候,孔子听说卫国起了内乱,就对他们的门生们说:“高柴(就是子羔)和仲由(就是子路)在卫国一定会碰上大难。高柴也许还能回来,仲由是准死无疑的了!”门生们就问孔子这是什么缘故。

他说:“高柴知道事情应当从大处着想,他准能保全自己的命。仲由老仗着勇气,不怕死,分不出事情的轻重,他十成有八成得死。”

话还没说完,果然子羔跑回来了。师生见了面,又是喜欢,又是难受。子羔说,子路多半是回不来了。没几天,卫庄公蒯聩派人来见孔子,说:“新君即位,挺佩服您和您的门生,特地派我给您送一点味道挺好的东西来。”孔子道了谢,把罐子接过来。他打开盖儿一瞧,原来是一罐子肉酱。他连忙盖上,挺难受地跟来人说:“大概就是我的学生仲由吧?”来人一听,反倒大吃一惊,说:“可不是吗?您怎么知道的?”孔子说:“卫君哪儿能给我送别的东西来呢?”孔子叫门生们把肉酱埋了。他们一个个都难受得掉下眼泪来,孔子更哭得伤心。他说:“我就怕仲由不得好死,哪儿知道他死得这么惨!”

此后,孔子身子骨儿就一天不如一天。隔年(公元前四七九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死了,享寿七十三岁。

卫庄公蒯聩把子路剁成肉酱送给孔子,是给反对他的人瞧瞧的。他还想把其他对他不利的大臣全消灭了。他老觉得孔悝是卫出公的一党,便把他轰出去。卫国的大权就落在浑良夫手里了。

卫庄公蒯聩眼瞧见库房全是空的。这哪儿行呢?他要听听浑良夫的意见。浑良夫说:“公子辄(就是卫出公)虽说不好,总是主公的儿子。再说卫国的库房全给他搬走了,主公要是能叫他回来,那么卫国的财宝自然也就回来了。”有人把这话传到太子疾耳朵里。太子疾怕他哥哥回来抢他的位置,就暗中安排了几个武士和一头猪,趁空隙把他的老子蒯聩捆上,逼着他答应两件事:第一,不准公子辄回来;第二,把浑良夫杀了。卫庄公蒯聩弄得没有主意,可是不答应又不行,只好跟他儿子说:“这头一件事倒还好办。那第二件事,为了我当初有言在先,答应过浑良夫饶他三回死罪,那可怎么办呢?”太子疾说:“让他犯到第四回死罪的时候,总可以把他杀了吧!”卫庄公蒯聩觉得他两个儿子全不是好惹的,可是又没办法,不如少说话为妙。太子疾宰了那头猪,爷儿俩就“歃血为盟”。

过了几天,卫庄公蒯聩请大臣们吃饭。在宴席上,浑良夫穿着狐狸皮袄,带着宝剑,和卫庄公坐在一块儿又吃又喝的,真是唯我独尊,旁若无人。太子疾一见,觉得机会来了,就叫武士们把他拉出去。浑良夫嚷着说:“我犯了什么罪呀?”太子疾说:“臣下见国君,必须穿礼服,你没穿礼服。这是第一个死罪。做臣下的陪着国君宴会,不应当带着兵器,可是你呢,竟挂着宝剑。这是第二个死罪。你在国君面前大模大样地穿着皮袄,目中无人。这是第三个死罪。”浑良夫说:“我不跟你争辩。就算我犯了三个死罪,也不至于死呀!主公当初有言在先,饶我三不死!”太子疾说:“公子辄是个大逆不道的家伙,你偏要叫他回来。这不是第四个死罪吗?”浑良夫还想分辩,不过是“临死打哈欠———白张嘴。”

卫庄公把儿子卫出公撵走,虽说是他姐姐孔姬的力量,给他撑腰的还是晋国。可是“喝水的忘了掏井的”了,他一口气两年没去朝见晋定公。晋定公为了吴王夫差在黄池会上抢去了他盟主的地位,正是有气没有地方撒去,就借着卫庄公蒯聩两年没去朝见他的名目,使一使威风,也好遮个羞脸。他叫赵鞅发兵去打卫国。卫国的大臣们都怕晋国,一见晋国的大军到了,就把卫庄公蒯聩撵走。

蒯聩和太子疾逃到戎州(卫国地名,在山东省曹县东南)。戎州人不但没帮着他们,反倒把他们爹儿俩全杀了,晋国就替卫国另外立个国君。齐国的陈恒一见晋国替卫国立个国君,就发兵打到卫国,杀了新君,也替卫国立个国君。日子不多,卫国的大夫石圃把齐国立的那个国君轰走,重新把卫出公接回来恢复了君位。按说卫出公应该把石圃当作恩人了吧!他反倒把石圃撵走了。因此,卫国的大臣们都害怕起来,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又把卫出公撵走了。后来,晋国又把卫庄公蒯聩的一个异母兄弟立为国君,就是卫悼公。卫国因为不断地发生内乱,更加衰弱下去,什么都得听从晋国的支使了。

这个故事讲了臣下虽然得到“三不死”的承诺,但在帝王权贵勾心斗角的权利之争中,仍然只能作牺牲品。

成语典故:僧在

典出《贤弈编》:一里尹管解罪僧赴戌。僧故黠,中道,道酒里尹,致沉醉鼾睡;已取刀髡其首,改绁已索,反绁尹项而逸。凌晨,里尹寤,求僧不得,自摩其首髡,又索在项,则大查诧惊曰:“僧故在是,我今何在耶?”夫人具形宇内,罔罔然不识真我者,岂独里尹乎!

里长押解着一个犯罪的和尚去服戌役。这和尚向来狡黠,当走到中途的时候,他夜里劝里长喝酒,把里长灌得酩酊大醉,呼呼熟睡,就拿出刀子来剃光了他的头发,把自己身上的绳索解下来,反捆在里长的脖子上,悄悄地逃跑了。

第二早晨,里长睡醒了,到处找不到和尚,自己摸着被剃光的头顶,又摸自己脖子上的绳索,大惊失色地说:“和尚倒还在这里,而我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世上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形体,但是,糊里糊涂连自己是否真正存在都不知道的人,难道只是这个里长吗?后人用这则寓言尖锐地嘲讽了糊里糊涂过日子、连自己也忘却的混世主义者。

明代越南星撰《笑赞》中,也辑录了这则寓言故事,他在最后的“赞曰”中写道:“世间人大多悠悠忽忽,忘却自己是谁,这解和尚的就是一个,其饮酒时更不必言矣,及至头上无发,才知是自己成了和尚。行尸走肉,绝无本性,当人深可怜悯。”这里尹就是一个“绝无本性”的“行尸走肉”。

成语典故:舍本逐末

典出《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典出《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战国时,齐王派遣使臣去访问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把信拆开,先问使臣说:“贵国那里的庄稼好吗?人民好吗?君王好吗?”使臣心里很不愉快地回答说:“我是奉命来问候你的,你不问王,先问庄稼和人民,难道是先贱而后贵吗?”威后说:“你的观念错了,没有庄稼哪里会有人民,没有人民,哪里来的国君呢?难道先舍根本去问末事吗?”

“舍本逐末”意思是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只追求细枝末节,原指忽视农桑,从事工商,比喻轻重主次颠倒。

成语故事:食笋煮箦

典出魏《笑林》:汉人有适吴。吴人设笋,问是何物。语曰:“竹也。”归煮共床箦而不熟,乃谓其妻曰:“吴人瞭辘,欺我如此!”

汉地有一个人到吴地去。吴地的人置办竹笋来招待他。他不认识,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吴地人回答说:“这是竹子。”他觉得滋味不错,回家后便拿着床上的竹席去煮,却怎么也煮不烂。于是对他妻子说:“吴地人真狡诈啊,竟然这么欺骗我。”

吃了笋子便煮竹席的人不一定有;但是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调查清楚便鲁莽从事,及至碰了钉子反而责怪别人欺骗了他的人,却可从这则故事中吸取教训。

成语典故:宋襄公之仁

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产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重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自鱼曰:“君未知战。”

春秋时,宋襄公企图称霸诸侯,在公元前638年夏,亲自带兵伐郑。郑向盟国求救。楚乘宋全力攻郑而国内空虚之时,出兵攻宋。宋襄公得到这一情况,率军回援。

这年十一月,宋、楚军在泓水相遇。

当时,宋军已经在泓水集合好队伍,严阵以待,而楚军正在渡河。宋司马子鱼认为正是出击楚军的最好机会,因此,他向宋襄公建议说:“楚军人多,我军人少,等他们渡过再战,对我军不利,不如趁楚军现在尚未渡完,立即发动进攻。”宋襄公摇摇头说:“不行,仁义之师怎么能在别人半渡的时候出击呢?”过了一会儿,楚军已经渡完,但未排成行列,队伍混乱不堪。子鱼又向宋襄公建议进攻,宋襄公又摇头拒绝了。

等到楚军全部排好行列,擂着战鼓开始进攻后,宋襄公才下令出击。楚军勇猛善战,又人多势众,呐喊之声响彻云霄。宋军在强大的攻势下,只好败退。在逃跑中,宋襄公身旁的卫兵被杀死,自己腿上也中了一箭。

战争结束后,宋人都责怪宋襄公坐失良机,但他仍固执地说:“仁义之师不攻击受伤的士兵,不俘虏头发花白的敌人。古时候打仗,不在险要的地方伏击敌军。”宋国是商的后代,更要讲仁义道德,怎么能向没有排列好的敌军进攻呢?”子鱼反驳说:“君王是不懂打仗啊!战争中机会最难得,有了就应该抓住。训练士兵时,要他们懂得什么是耻辱,用羞耻激发起勇气。如果不攻击受伤的士兵,那么,最初就不要伤害他们;如果不俘虏头发花白的敌人,那么,何必同他们打仗,干脆把他们供养起来,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如果军队进攻敌人时凭藉的是仁义,那么,宋襄公也不会受箭伤。”

后人用“宋襄公之仁”说明盲目地对敌人仁慈,结果使自己吃大亏。

成语故事:贪小失大

典出《吕氏春秋·权勋》: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古时蜀国(今四川)是一个很富庶的地方,沃田遍野,谷满仓库,金银财帛,更是数不胜数。可是蜀侯却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还想要更多的金钱、美女。

秦国是蜀国的邻国,秦惠王见蜀国如此富有,早有吞并的野心,只因两国交界之处,不是悬崖,便是险道,很难出兵进攻。后来,秦惠王针对蜀侯贪便宜的个性,命人雕刻一头大石牛,披红绸、

戴绿花的把它放在通往蜀国的道路上,并不断的往前移;同时,又派人在石牛去过的路上放置了一块块的黄金。而且放出风声说这是一头会排泄黄金的金牛,一面派人向蜀侯说,为了两国的友好,愿将金牛送给他。

蜀侯信以为真,便派了身强力壮的近卫军去开山填谷,筑起一条路来让金牛通过,秦军等路开好了,便顺着新路迈进,将蜀国消灭了。蜀侯为了贪小利,连国家也失去了。

后人便将这段故事的最后一句“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简化为“贪小失大”一句成语,用来形容贪图小的便宜,遭受大的损失。

成语典故:同室操戈

典出《左传·昭公元年》:(何)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春秋时,判国大夫徐吾犯的妹妹长得貌如天仙,举止文静。郑国的公孙楚和公孙黑两兄弟都去求亲。公孙楚先送去订婚的聘礼,徐吾犯答应了。公孙黑再送去聘礼时,徐吾犯只好婉言谢绝。

不料公孙黑竟威胁说:“如果你不答应,我将派人来抢你妹妹。”

徐吾犯对此忧心忡忡,公孙家族在郑国势力强大,怎么敢得罪呢?他将此事告诉了子产,子产说:“公孙兄弟应该以礼相让,怎么急起来了呢?这是郑国政治混乱的表现啊!事已如此,不如让你妹妹自己决定。”

于是,徐吾犯请来了公孙兄弟,然后让妹妹在帘幕内观察。公孙黑穿得鲜艳华丽,一副贵公子的派头,出门时向徐家的人施舍了不少钱财。公孙楚一身戎装,左手握弓,右手拿箭,出门时向上一箭射中天上的飞鸟,向下一箭射死池中的游鱼,然后跳上战车奔驰而去。

徐吾犯的妹妹说:“公孙黑的确英俊,但缺乏大丈夫的气概。

男人应该有男人的样子,女人应该有女人的样子,夫妇才能和顺。”

最后,她嫁给了公孙楚。

公孙黑不服。一天,他全副武装闯进楚家,要杀弟弟,夺他妻子。公孙楚大怒,手握长矛向哥哥刺去,两人就在室内拼斗起来。

最后,公孙黑斗败负伤逃跑。

后人将公孙兄弟相斗的事概括成“同室操戈”的典故,比喻已经激化了的家庭内部矛盾或社会内部纷争。

成语典故:玩火自焚

典出《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夫戢,将自焚也。

春秋时,卫国有一个叫州吁的人,是卫庄公的宠妾所生的儿子。此人喜欢谈兵黩武。庄公死后,桓公继位。公元前719年,州吁杀死桓公,自立为君。并联合宋、陈、蔡等国攻打郑国。鲁隐公问大夫众仲州吁前途如何,众仲回答说:“逞强好战,就好比玩火,如不急时收敛,结果必然把自己烧死。”后来,州吁果然被卫国大夫石石昔诱到陈国,被陈人杀死。

后人用“玩火自焚”这个典故比喻干冒险的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之意。这句成语有时也写为“玩火者必自焚”。多含贬意。

成语故事:罔两问景

典出《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虫付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半阴影问影子说:“刚才你走动,现在你停止不动;刚才你坐着,现在你站立起来。你怎么这样没有独立的性格呢?”影子说:“我因为有所依赖才这个样子的啊!我所依赖的东西,又要有所依赖才这个样子的啊!我所依赖的不过就象蛇腹下的横鳞、蝉背上的羽翅啊!我怎么能够晓得何以要这样?怎么能够晓得何以不这样呢?”

这个寓言说明:完全不认识所以然或所以不然,只是有待而然,那便成了影子。影子是不会思想,也没有思想的。它有活动:行、止、坐、起;却无“特操”:有待而然。它没有一丁点儿创造性,没有丝毫责任感。

成语典故:我今何在

典出刘元卿《应谐录》:一里尹管解罪僧赴戍。僧故黠。中道,夜酒,里尹致沉醉酣睡。己取刀其首,改绁己索,反绁尹项而逸。

凌晨,里尹寤,求僧不得,摩其首,又索在项,则大诧惊曰:“僧故在是!我今何在耶?”

有个里长押解一名犯罪的和尚到边境去服役。和尚本来很狡猾。走到半路上,夜里喝酒,里长喝得大醉,睡得很熟。和尚就取刀剃光他的头发,然后把拴自己的绳索,反转来拴在里长的脖子上,就逃跑了。天刚亮,里长醒来了,找和尚找不到;摸摸自己的头光光的,又有绳索套在脖子上,于是大为惊讶,说:“和尚本来在这儿!我如今在哪里呀?”

这篇寓言讽刺那些玩忽职守、丧失警惕,忘掉了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人。

成语典故:吾失足容

典出《权子·志学》:一人足恭缓步如之,偶骤雨至,疾趋里许,忽自悔曰:“吾失足容矣,过不惮改可也。”乃冒雨还始趋处,纡徐更步过焉。

一个人迈着方步,四平八稳地走着。天降大雨,他小步快走了一里多路,心里猛然一动,自己后悔起来,说:“啊呀,我有失行步的仪容。有错误不怕,改了就好。”于是,又冒雨返到开始快走的地方,重新迈着方步,四平八稳地走起来。

后人用“吾失足容”的这个典故讽刺那些墨守陈法、循规蹈距的人,就象这个讲究足容的人一样迂腐可笑。

成语典故:西老爷养驴

清朝的时候,有个人绰号叫“西霸天”,专以下象棋为生,他曾游遍西部数省没有遇到敌手,后来在兰州城里定居下来。为了招揽生意,他在自家门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西来让车棋不白下”,下联是“东来让马艺不空传”,横批是“学棋者来”。那时兰州南下北上,东去西来的人很多,凡是会下棋的路过他家门首,特别是看到他写的这副对联,少不得进去和他下上几盘,切磋一番。由于西霸天棋下的确实不错,几乎从来没输过,因此不但赚了不少钱,而且名气也越来越大。

有一天,西霸天正在自家的院子里散步,只见一个老头手里牵着一头毛驴在院门口看他写的对联。他知道是棋客到了,就马上迎出去说:“看您这样子,一定是来下棋的吧?”老头很谦逊地说:“我是闻名而来,想向西老爷学上一盘。”西霸天一听十分得意,把老头让进屋里,摆上棋盘,然后说:“你老是从那边来的?”老头回答:“西边的草原上。”“那就让一个车。”说着西霸天从自己那边拿掉了一个车,然后从兜里掏出10块银元,往桌子上一放说:“对联上写的明白,我从不白下棋,如果我输了这十块银元归你,如果您输了呢?”老头看了看西霸天放在桌上的10块银元,想了一想说:“我也没带多少钱,这样吧,如果我输了,就把外面那头毛驴给你,你看怎样?”西霸天一听,当然愿意。棋一开盘,老头处处被动,没有一会儿就败下阵来,老头站起身似乎很懊悔,摇了摇头,转身走了出去。

西霸天下棋赢了一头毛驴,非常得意。他逢人便说,遇人就讲,对毛驴也是备加喜爱,天天好草好料的喂养,仅一个月,小毛驴就上了不少膘。

一天上午,输了驴的老头又来找西霸天下棋。摆开棋局,老头先拿出10块银元对西霸天说:“我输了,这10块钱归你;如果我赢了,还请你把毛驴还我好不好?”西霸天不加思索满口答应,伸手就要拿掉自己这边的一个车。老头连忙制止说:“这回咱们平摆吧!”

接着两人就杀了起来。没有一会儿的工夫,随着老头的一声:“将军!”西霸天就败下阵来。老头走到院子里牵上毛驴,对站在一旁犯愣的西霸天说:“我到兰州来,牵着头驴到处走不方便,承蒙你喂了它这许多天,多谢了!”说完扬长而去。

成语典故: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

典出宋·刘《中山诗话》:“王丞相嗜诙谐。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

是古诗一句。”客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

宋朝时,王旦做宰相,空时喜欢和客人们谈论诗词,说说笑笑。

有一天,他和客人谈起佛教,王旦说:“人老了,就容易信佛,以求得精神有个依托,不是说‘投老欲依僧’吗?”(投老:逐渐老了。欲依僧:愿意多接近和尚。)那客人笑道:“这就迟了,不是说‘急则抱佛脚’吗?”王旦说:“我这句话,是古诗中的一句。”客人道:“我这句话,是谚语的全文。”接着笑道:“把你的那句诗去‘头(投)’字,把我的谚语去‘脚’字,斩头去脚,就成了‘老欲依僧’、‘急则抱佛’,是很好的一副对联呢!”王旦觉得他说得很机智、谐谑,很有风趣,大笑不止。“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是说:没事时不烧香敬佛,等到危急,抱着佛脚求又有什么用呢?后人用“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的这个典故比喻平时不努力,急迫时仓促应付也无济于事。

成语典故:削足适履

典出《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春秋时代,楚灵王之弟弃疾受臣子朝吴的怂恿,趁灵王出兵征伐徐国的机会,杀死了灵王的两个儿子,灵王听到了这变故,上吊而死。弃疾起初还不知道灵王已死,又因为有两个哥哥,不敢马上继承王位,于是拥立他哥哥的儿子子午做国君,后来知道灵王已死,又采用朝吴的奸计,逼迫子午自杀,自己做了国君,称为平王。

晋国国君献公因为宠爱骊戎所献的美女骊姬,把她立做夫人,还打算立她所生的儿子奚齐做太子。但骊姬感到太子申生很得民心,又有他哥哥重耳和夷吾的扶助,不敢一下子这样做,便用计挑拨献公和他这三个儿子的关系。后来献公果真听信诡言,赐申生自杀,并派兵捉拿重耳和夷吾。

以上两则故事,都是因听信怂恿和挑拨,以致兄弟逼死哥哥,父亲杀死儿子。于是《淮南子·说林篇》有这样一段话:“骨肉之间本来是互相亲爱的;但如果有阴险奸恶的坏人从中挑拨,即使父亲也会杀死儿子。由于听信诡言而杀死自己的骨肉,正好像是‘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鞋子小了,就把脚削小一点;帽子小了,就把头削一点。为了适应鞋子和帽子的尺寸,而不惜刻肌伤骨。

后来人们用“削足适履”比喻无原则地迁就凑合,愚蠢地生搬硬套。

成语故事:玄石戒酒

典出《郁离子·虞孚篇》: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能阅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十之,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

臭性之所耽,不能绝也。

过去有个叫玄石的人,特别好酒贪杯。有一次,他被酒醉倒了,酒力象火一样,熏灼他的五脏,蒸煮他的肌肉骨骼,身体像要裂开一样,各种药物都治不了。过了三天才解除。他对同伴说:“我从今以后知道酒可以死人了,我再不敢饮酒了。停了不到一个月,饮酒的同伴来了,对他说:“试着尝一点吧。”也只吃了三杯便停止了。第二天增加到了五杯,再后一天便增加到十杯,再后一天便一大杯一大杯地往肚里灌了。他完全忘记了过去的教训,直到被酒醉死。

这个故事说明:与本性相联系的强烈嗜好是不容易戒绝的。

成语典故:掩耳盗铃

典出《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春秋时代,晋国的智伯把范氏灭掉以后,有人跑到范氏家里看见一口钟,想背起走;可是钟既大又重,怎样也背不动。于是他找了一个钟锤,用力地往钟上敲去,打算把钟敲坏了,再一块块的拿着回去。不料当铁锤敲到钟上的时候,忽然发出了一阵宏亮的响声。他怕别人听见这种响声就会有人来夺钟,于是赶紧用两只手先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只要把耳朵捂住,不管钟声怎样响亮,也不会让人听见了。其实他只欺骗了自己:只要他敲钟,别人并没有捂住耳朵,就会听见的。

以后的人就引用“掩耳盗铃”这句话,来比喻人自作聪明,原想欺骗别人,实际只是欺骗了自己。

成语典故:羊质虎皮

典出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动物中以羊最为驯良,常受别种动物的欺侮,虎最凶恶,常捉别的动物来吃。但是,世界上实在找不出一只羊质虎皮野兽,这不过是假设比喻:说有些人本来是羊一样的素质,却爱好扮成虎样威猛,从外表看,这种人虽像一只虎,但内里仍是如羔羊般懦弱。表示外表好看,里面却空虚而不实际的意思。

后人用“羊质虎皮”比喻外强中干或徒有虚名。

成语故事:一举两失

典出《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

道辅。

宋仁宗的皇后郭氏,有一次和仁宗所宠爱的美人争吵,并打了那美人一记耳光。仁宗知美人挨打,跑去帮忙,也挨了郭氏一记耳光。仁宗心头很不舒服,就把这事告诉了宰相吕夷简。正好吕夷简也不满意郭氏,就竭力劝说仁宗不要郭氏作皇后。仁宗答应照吕夷简的意见办。当时的御史中丞孔道辅,右司谏范仲淹等得知此事就跑去见仁宗,反对废郭皇后。仁宗为此大发雷霆,马上贬孔道辅到秦州,贬范仲淹到严州。河阳判官富弼,听到这个消息,说道:“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不久,宋仁宗就另立曹氏为皇后。

后人用“一举两失”来说明做一件事,使两方面都不利或都受到损失。

成语典故:一叶障目

典出《晋书·顾恺之列传》:桓玄尝以一柳叶给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顾恺之是晋朝时候著名的画家,他画的人像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他画完了一张人像,几年也不画人的眼睛,旁人问他这是为了什么?他回答说:“我不画眼睛也照样传神!”他画的画,被人们视若珍品,保存起来。

顾恺之为人随和、性格诙谐,别人都愿意与他交往,有时也开开玩笑。当时流传一个关于“蝉翳叶”的传说,说蝉儿躲藏的地方,上面有一片叶子盖着,所以别的虫子、鸟雀都瞧不见它。这片树叶子叫做“蝉翳叶”。如果人得到“蝉翳叶”,用它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他。因此人们都将“蝉翳叶”当成宝贝。

有一天,顾恺之的朋友桓玄,捡来一片柳树叶子,送到他面前,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一个蝉翳叶,可以隐身,用它庶住眼睛旁人就看不见你!”

顾恺之非常高兴,他信以为真,就把柳树叶子挡在眼睛上,这时桓玄故意东找西找,大声呼唤顾恺之的名,口里焦急地说:“你在哪呀?我怎么看不见你呀!”

隔了一会儿,桓玄故意对着他撤尿,装得像看不见他的样子。

顾恺之真以为蝉翳叶能隐藏身子,所以将它珍藏起来。

人们将顾恺之的这件趣事,当作笑话传布出去,人们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后来人们用“一叶障目”作为成语。比喻目光被眼前细小事物遮蔽,看不到大处、远处。“一叶障目”也写作“一叶蔽目”。

成语典故:以凫为鹘

鹘读[hú]指隼。另读[鹘鸼[gǔzhōu]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羽毛青黑色,尾巴短。

典出《艾子杂说》:昔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愿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回,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从前,有个人要去打猎,想买一只兔鹰。可他从没见过兔鹰,结果,买了一只水鸭子,兴致勃勃地带上走了。

他来到野外荒原,看见一只兔子从草莽中窜出,立刻抛出鸭子让它去追击。鸭子不会飞,一头栽到地上。这人提起来又扔向空中,鸭子照旧又跌在地上。

鸭子被折腾了三番五次,忽然摇摇摆摆走到这人面前说起话来:“先生,我是水鸭子,杀了吃肉,才是我的本分。为什么非要掷来掷去,让我皮肉受苦呢?”

这人惊讶地问:“我以为你是兔鹰,可以抓兔,怎么会是鸭子呢?”

鸭子举起脚蹼,笑着说:“您仔细看看我这手脚,能够抓兔子吗?”

后人用“以凫为鹘”的这个典故讽刺那些不求甚解,粗心大意的盲干家!

成语典故:亦步亦趋

典出《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仲尼曰:“回,何谓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叫颜回的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聪明而好学,性情温和,从不犯重复的错误。乐观而安贫,孔子时时称赞他的贤德。有一次,他对孔子说:“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步:是缓步而行;趋:是快步的走;驰:是快步而跑;奔逸绝尘:是飞快的奔跑,只见脚步扬起的灰尘;瞠若乎后:是惊异地看着你的背影。颜回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师慢慢地走,我也慢慢地走;老师急速地走,我也急速地走;老师快速地跑,我也快步地跑;老师飞快地奔跑,我只能惊异地从你脚步扬起的灰尘中看着你的背影了。

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话演化成“亦步亦趋”一句成语,用来比喻学生应向老师学习,老师怎样做,学生也跟着怎样做,是教人向有学问、有本领的人学习。但沿用下来,却变成了比喻人们什么事都模仿别人,学别人的样,而自己不去创造;甚至不辨好坏,盲目的模仿别人的生活、动作和态度。

成语典故:永某氏之鼠

典出《柳河东集·三戒》: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鸣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永州有某个人,畏惧阳光,禁忌得非常厉害。以为自己出生的那年是个子年,老鼠就是子神,因此他偏爱老鼠,家里不养猫和狗,并禁止僮仆打杀老鼠。粮仓厨房,全都任凭老鼠放纵横行,并不过问。

由于这个缘故,老鼠们相互传告,全都跑到他家里来,吃得饱饱的而又一点灾祸也没有。于是,这个人家里没有一件完整的器具,衣架上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凡是吃的喝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白天老鼠常常和人一起行动,夜里就偷咬东西打架斗殴,吵闹的声音千奇万状,弄得人不能睡觉,但这个人始终不感到讨厌。

过了几年,这人搬到别的州郡去住。以后另一家人搬进来了,老鼠依旧闹得那么凶。

新搬来的人说:“这群见不得阳光的坏东西,偷窃打闹得太厉害了,究竟是怎么弄到这步田地的呢?”便向人借了五六只猫,关上门,撤除砖瓦,用水浇灌老鼠洞,又雇了些人到处搜寻追捕。最后杀死的老鼠堆积如山,把它们扔到偏僻的地方,臭味数个月之后才散尽。

唉!这些老鼠以为它们吃饱喝足又无祸灾的日子会长久不变吗?

这则寓言讽谕了“窃时以肆暴”而“卒迨于祸”的人物。老鼠,作为一种“阴类恶物”,专门从事破坏和危害人类的活动,对它们只能斩尽杀绝,决不能姑息纵容。

成语典故:余姚先生

典出明·冯梦龙《笑府》:余姚师多馆吴下,春初即到,腊尽方归,本土风景反认不真,便见柳丝可爱,向主人乞一枝寄归种之。

主人曰:“此贱种是处俱有,贵处宁独无耶?”师曰:“敝地是无叶的。”

余姚先生一年时间大多在吴下教书,每年都是初春就到了吴下,腊月快完了才回来。对自己家乡的风景反而记不得了,他见吴下的柳枝十分可爱,于是就去向主人要一枝,(准备)捎回去种在自己的家乡。主人说:“柳树这种低贱的树种到处都有,怎么只有您家乡没有呢?”余姚先生说:“我家乡的柳枝是没有叶的。”

后人用“余姚先生”的这个典故比喻这种静止的、只劈a href='//m.wenaishequ.com/baike/224/268586.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局本酢⒔烫趸档娜鲜妒挛锏奶仁敲挥谐鱿⒌摹Ⅻ/p>成语典故:遇盗之戒

典出《列子·说符》: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郸,遇盗于耦沙之中,尽取其衣装车马。牛缺步而去,视之欢然无忧吝之色。

盗追而问其故,曰:“君子不以所以养害其所养。”

盗曰:“嘻!贤矣夫!”既而相谓曰:“以彼之贤,往见赵君,使以我为事,必困我;不如杀之。”乃相与追而杀之。

燕人闻之,聚族相戒曰:“遇盗,莫如上地之牛缺也!”皆受教。

俄而其弟适秦,至关下,果遇盗。忆其兄之戒,因与盗力争;既而不如,又追而以卑辞请物。盗怒曰:“吾活汝弘矣,而追吾不已,迹将箸焉;既为盗矣,仁将焉在?”遂杀之,又傍害其党四五人焉。

牛缺,是上地的一位大学者。他要到邯郸去,在耦沙遇上强盗,把他的行装车马劫掠一空。牛缺步行而去,看起来高高兴兴没有一点忧愁的模样。强盗们追上去询问其缘故,牛缺说:“有德行的人不因那些养生的东西伤害自己的身子。”

强盗们说:“啊!真贤明啊!”接着又商议说:“以他这样高的才德,去见赵国国君,假使把我们抢了他的东西当回事,必然会使我们遇到麻烦;不如杀了他。”于是一起追上去把他杀了。

燕国有人听到这件事,聚集族人相告诫说:“碰上强盗,不要象上地的牛缺那样!”大家都接受了教训。

不久,这个人的弟弟去秦国,走到函谷关下,果然遇上强盗。

想起哥哥的告诫,便奋力和强盗争斗;斗不过,又紧跟着低声下气地请求把财物还给他。强盗们大怒,说:“我让你活着已经够宽大了,还不停地追着我,这样下去行踪就要暴露了;既然作了强盗,还有什么仁爱可言?”于是杀死了他,又连带杀害了他的同伴四五个人。

后人用“遇盗之戒”比喻把别人在特定情况下的某种具体经验教训当成生活至理,盲目照搬终会落得可悲的下场。

成语典故:越人学远射

典出《淮南子·说山训》:越人学远射,参天而发,适在五步之内,不易仪也。

世已变矣,而守其故,譬犹越人之射也。

越国人学习射远箭,却仰天发矢,结果,刚好射在五步以内的近处,而又不知道改变这个错误的射法。

时代已经变化了,却保守着老一套,就譬如越人学远射一样呀。

这则寓言讽谕了泥古不化、袭故守常的行径。

成语典故:造酒

典出《雪涛谐史》: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加,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免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以异于是?有个人向专门造酒的人家问造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曲,加两斗水,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便成了酒。”那个人很健忘,回来后只用一两曲与两斗水和在一起酿造。过了七天去尝,还是水,便去责怪酒家不把真法子传给他。酒家说:“你不过没有遵照我的法子罢了。”那个人说:“我是照你的法子,用了两斗水,一两曲。”酒家说:“你用了米吗?”那人愣住了,低下头想了一阵才说:“是我忘记下米了。”

唉!连造酒的原料(米)都忘了,还想造出酒来;等到造不出酒来,又反而埋怨教他的人不对。世界上有些求学的人,忘本逐末,终于学不成什么,与这个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个故事说明:舍本逐末,必定劳而无功。

成语故事:知母贝母

典出《广笑府》:人有初开药肆者,一日他出,令其子守铺。遇客买牛膝并鸡爪黄连,子愚不识药,遍索笥中无所有,乃割己耕牛一足,斫二鸡脚售之。父归问卖何药?询知前事,大笑,发叹曰:“客若要知母、贝母时,岂不连汝母亲抬去了?”

有一个人开了个药铺。有一天他因事外出,叫他儿子看守店铺。这时一位客人来买牛膝和鸡爪黄连,主人的儿子非常愚笨又不识字,找遍药铺也没有找到,于是把耕牛的蹄子割下来,杀鸡取爪卖给客人。父亲回来以后问卖了什么药,听说以后大笑不已感叹说:“客人若要知母、贝母,难道连你母亲也抬出去?”

后人用这则寓言说明子愚不识药,割牛足,斫鸡脚,固然愚蠢可笑,但是其父明知儿子“愚不识药”,却令其守铺,硬赶鸭子上架,用非其才,结果遭到报应。可见用人必须知人善任。

成语典故:中计身亡

南宋时,有一个陕西人身怀围棋绝技,自称关西棋客。他到了都城临安后访遍京城高手,无人能与他匹敌,一时名声大振。皇宫内侍王益是个好事者,他找来几个围棋国手同关西棋客比赛,结果也都败在了关西棋客的手下。王益就把这件事报告了皇帝。皇帝听后,便下诏让关西棋客第二天入宫,要看他与宫内棋待诏弈棋。

棋待诏得到这个消息后,生怕第二天比赛时输棋,于是想出了一条计策。

当晚,棋待诏把关西棋客请到自己家里,设宴款待。席间,棋待诏领来一个漂亮的姑娘,对关西人说:“这孩子是我的女儿。几个月来,你棋镇京城,我久仰你的大名,打算把她嫁给你为妻,不知意下如何?”关西棋客为人老实,看到姑娘相貌美丽,身材窈窕,待诏态度诚恳,心中非常高兴,就满口答应了这桩婚事。棋待诏看到关西棋客已经上钩,便接着说:“明天我们俩要在皇上面前下棋,你得让我这个老丈人先赢第一局,然后我再让你赢第二局,你看怎么样?”关西棋客想到他们之间的翁婿关系,认为理当如此,就点头表示同意。棋待诏接着说:“我看你一表人材,聪明过人,肯定会受到皇上赏识,将来咱俩都在宫中弈棋,也好互相照应,那是多好的事啊!”

其实棋待诏根本没有什么女儿,而是他临时从京城一个戏班子里请来的一位歌舞伎。

第二天,棋赛开始了。关西棋客不知道自己中了待诏的奸计,按他们事先的约定,让了第一局。皇帝看到关西棋客一上来就输了第一局,而且没有什么精彩的场面,认为关西棋客也不过如此,就对站在一旁陪自己观棋的王益说:“你看,这个人毕竟是个土包子,怎么能与我皇宫中的国手相提并论呢?!”说完,站起身来挥了挥手走了。

关西棋客看到皇帝并不赏识自己,非常狼狈地退出了皇宫。

过了几天他听人说棋待诏根本没有女儿,才知道自己上了当。他一气之下,卧床不起,茶饭不思,没过多久就丧命黄泉了。

成语典故:轴折造辕

典出《淮南子·汜论训》:今夫僦载者,救一车之任,极一牛之力,为轴之折也。有加辕轴之上以为造,不知轴辕之趣轴折也。

有个赶车的人,拼命多装,超过了车的负荷和牛的力量,将要折一轴。于是有人给又加了一条辕杆,以为这下修理得再好不过了。

殊不知在车轴上加辕更加重了轴的负荷,反而促使了轴的断折。

后人用“轴折造辕”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正确的方法来源于正确的判断。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轴折造辕,就是出于错误的判断,结果是不但不能治好轴折,而且使轴折得更快。

成语故事:自欺欺人

典出《笑林》。

从前有一个南方人,家里很贫穷,但总幻想有朝一日成为一个有钱人。后来,他不知从何处找来一本汉代淮南王刘安论方术的书,就认真地读了起来。当他读到书中“如果谁得到螳螂捕蝉时用来掩护自己的叶子,就可以隐藏他的身体。”这个人非常高兴,就天天等在一棵大树下,伸长脖子看着头上的叶子。一天,他终于看到一只螳螂躲在一片叶子的后面准备捕蝉,他赶紧爬上树去搞下叶子,但下来时不小心将叶子掉在了地上。他四下里找,可是地上已经有很多落叶,怎么也分辨不出掉下的那一片。他只好把地上的树叶都扫回家,一张张地拿来挡在自己面前,问他妻子说:“你看得见我吗?”妻子不知丈夫在玩什么把戏,一一回答说:“看不见。”

这人高兴极了,连忙把叶子装在口袋里。

第二天一早,这个人带着叶子来到城里。当他看到市场上有人在卖东西时,就摸出叶子来放在胸前,然后伸出手去拿东西。不想被当场捉往,并送往官府。官府的人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偷别人的东西呢?”这人只好哭丧着脸把事情的经过说出来,官府的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就把他释放了。

后人将这种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的行为叫做“自欺欺人”。

成语典故:坐井观天

典出《庄子·秋水篇》中的一个寓言故事。又见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庄子·秋水篇》记载的故事大意是: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在井边上碰见了一只从东海里来的海鳖。青蛙说:“你看,我多快乐呀!高兴的时候就在井栏边上跳跃一阵,累了就睡在井里的砖洞上休息,或者就露出头来泡在水里,或者在泥地里散步也很舒服。看看那些蚌蟹与蝌蚪谁能比得上我呢?井里这样自由自在,快乐得意,我又是这里的主人,还是请你来井里观赏一下吧!”

海鳖听了就想进去看看,可是左脚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右脚就被井栏绊住了。于是海鳖对青蛙说了些海的广大无边等等情况,青蛙才吃惊地知道井外还有这样广阔的天地,快乐的世界。

后人用“坐井观天”这个典故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精彩文章